安徽省祁门县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八校期中联考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19850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祁门县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八校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徽省祁门县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八校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徽省祁门县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八校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徽省祁门县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八校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徽省祁门县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八校期中联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祁门县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八校期中联考试题.docx

《安徽省祁门县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八校期中联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祁门县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八校期中联考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祁门县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八校期中联考试题.docx

安徽省祁门县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八校期中联考试题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密…………封…………线………………………………………………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八校联考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

10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总分

1--25

26

27

28

29

得分

说明:

本卷分第

卷(选择题)和第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的答题栏内。

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下图是我国某省从建国初期至今后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测段。

完成1~3题。

1.人口增长模式是与一定阶段的

A.人口出生率相适应

B.人口死亡率相适应

C.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D.人口自然增长率相适应

2.关于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Ⅰ阶段人口数量大于Ⅱ阶段人口数量

B.Ⅱ阶段一定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

C.②和③拐点的出现主要是受政策因素影响

D.Ⅲ阶段不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它通常用性别比这个指标加以度量。

性别比为平均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的数量。

下图为四个国家人口性别比例曲线,读图,回答3~5题。

3.造成俄罗斯1950年性别比低的原因主要是:

A.国家政策B.移民C.疾病D.战争

4.图中曲线②代表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的

性别比,造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性别比

较低的原因主要是:

A.重工业发达,大量男性劳动力迁入

B.轻工业发达,大量女性劳动力迁入

C.不同性别死亡率不同造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D.当地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

5.曲线①峰值的出现可能带来的问题有:

①人口老龄化②男女比例失调③婚姻困难等社会问题④劳动力缺乏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读某地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回答6~7题。

6.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从E阶段到F阶段反映的是

A.逆城市化现象B.郊区城市化现象C.城市化现象D.再城市化现象

7.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其中乙可能处在城市化进程中的

A.D时段B.B时段C.E时段D.F时段

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完成8~9题。

8.下列对“环境人口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有

①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境人口容量一定会不断加大 

③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④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对上述三种模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就人地关系的理想程度而言,最好的是模式Ⅰ

B.模式Ⅱ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最严重

C.模式Ⅲ中,环境人口容量的下降是自然原因导致的

D.三种模式中人地关系基本都是协调的

10.关于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业区的面积最大,住宅区面积最小

B.在住宅区内也会有商店或工厂

C.高级住宅区则往往分布在交通便捷的城市中心区

D.同类经济活动用地因彼此竞争而分离

11.主要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的城市功能区是

A.工业区B.住宅区C.行政区D.商业区

12.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A.甲--普通小卖部  乙--家具商店   丙--五星级宾馆

B.甲--早点铺   乙--汽车销售   丙—家具商店

C.甲--珠宝行   乙--家具商店   丙--早点铺

D.甲--五星级宾馆   乙--珠宝行   丙--早点铺

读“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完成13~15题。

13.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快

B.在P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C.在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D.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

14.中国和英国分别处于图中的时段是

A.P、NB.N、P

C.M、ND.P、M

15.在P时段,一定不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是

A.市区内平均行车速度明显下降B.雾霾发生频率明显增加

C.大量人口从市区迁移到郊区D.城市内涝严重

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

完成16~18题。

16.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17.图中四地中,地价最高的是

A.

地B.

地C.

地D.

18.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

A.①处和③处B.①处和④处C.②处和③处D.②处和④处

19.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

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光热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

据此完成20~21题。

20.下图是塑料大棚示意图,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图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A.A图   B.B图C.C图D.D图

21.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是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

C.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

D.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

22.下列农业生产活动中,哪些地区遵循了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

A.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基地

B.华北平原的低山丘陵是柑橘、香蕉、苹果、菠萝的集中产区

C.内蒙古高原利用黄河水灌溉,甘蔗面积日趋广阔

D.在青藏高原上利用丰富的太阳能,大面积种植粮食一年能三熟

读“甲乙丙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完成23~25题。

23.有关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A.防洪抗旱任务艰巨

B.商品率低但生产规模大

C.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D.市场适应性强

24.与乙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地区是

A.刚果盆地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D.墨累-达令盆地

25.丙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可以为下列我国哪个地区的农业提供借鉴

A.长江中下游平原B.珠江三角洲

C.内蒙古草原D.东北平原

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下图中A、B表示不同类型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解答问题:

(12分)

(1)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什么?

(4分)

(2)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社会分别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4分)

(3)针对以上问题,两国应分别采取怎样的人口政策?

(4分)

27.下面是“世界某地区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分)

(1)简述该区有利于图中阴影所示农作物

生长的气候条件。

(2分)

(2)针对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中存在

的主要问题,试提出解决措施.(6分)

(3)有专家预言亚洲水稻种植业条件得天

独厚,前景美好,简述其依据。

(4分)

28.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 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土地总面积137万亩,平原面积占95.7%。

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全区粮食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农田喷灌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管理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材料二 下图为北京市农业分布图。

 

材料三 下表为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表。

项 目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人口(亿人)

14.42

15.47

16.00

粮食总消费量(亿千克)

6056

6838

7360

人均粮食消费量(千克)

420

442

460

(1)北京不同地区的农业各具特色。

远郊山区主要发展防护林,核桃、柿子、板栗、梨等经济林木,说明其在经济、生态方面的意义。

(4分)

(2)分析我国粮食消费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6分)

(3)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应采取什么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4分)

29.读某地1965年和2010年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1965年时,A、B均已形成村镇,描述B地形成村镇的条件。

(2分)

(2)到了2010年,该地区已形成发展了若干个城市。

说明B地没有发展成为城市的主要原因。

(2分)

(3)列举D地矿产大规模开发产生的不良后果。

(4分)

(4)E城镇的发展与____开发密切相关。

但随着该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地表水资源短缺将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主要自然原因是。

(4分)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八校联考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密…………封…………线………………………………………………

地理答题卷

题号

总分

1--25

26

27

28

29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综合题(50分)

26.

(1)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什么?

(4分)

A国:

B国:

(2)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4分)

A国:

B国:

(3)针对以上问题,两国应分别采取怎样的人口政策?

(4分)

A国:

B国:

27.

(1)简述该区有利于图中阴影所示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2分)

(2)针对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试提出解决措施.(6分)

(3)专家预言亚洲季风水田农业条件得天独厚,前景美好,简述其依据。

(4分)

28.

(1)北京不同地区的农业各具特色。

远郊山区主要发展防护林,核桃、柿子、板栗、梨等经济林木,说明其在经济、生态方面的意义。

(4分)

(2)分析我国粮食消费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6分)

趋势:

原因:

(3)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应采取什么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4分)

29.

(1)1965年时,A、B均已形成村镇,描述B地形成村镇的条件。

(2分)

(2)到了2010年,该地区已形成发展了若干个城市。

说明B地没有发展成为城市的主要原因。

(2分)

(3)列举D地矿产大规模开发产生的不良后果。

(4分)(至少两点)

(4)E城镇的发展与_____开发密切相关。

但随着该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地表水资源短缺将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主要自然原因是

(4分)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八校联考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C

D

B

D

A

B

B

A

B

D

B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C

B

B

A

D

A

B

A

A

D

C

二、综合题

26.

(1)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过快(或青少年占人口比重太大)(4分)

(2)社会负担重,劳动力缺乏就业困难,环境压力大(教育、住房、医疗等社会问题产生)(4分)

(3)鼓励生育和移民计划生育(其他答案合理也可酌情给分)(4分)

27.

(1)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2分)

(2)兴修水库,防洪抗旱;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适当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商品率。

(任三点)(6分)

(3)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其具有单产高的特点;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区,有足够的劳动力,而且水稻种植业可以缓解这些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亚洲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任两点)(4分)

28.

(1)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4分)

(2)趋势:

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量都上升。

原因:

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人均消费量上升。

(6分)

(3)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做好粮食储备工作;拓宽粮食进口渠道等。

(任四点)(4分)

29.

(1)地处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等。

(2分)

(2)该地区铁路的修建使B地在交通运输中的地位下降,从而影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2分)

(3)资源枯竭、地面塌陷、生态恶化等。

(4分)

(4)旅游资源(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地表径流常与地下暗河相通,使地表水极易渗至地下。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