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9756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docx

《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docx

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2014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钟瑞珍2013033048中药学院制药工程

一、经济环境分析

  

(1)2014年上半年中国生产总值269044亿元增长7.4%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科学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坚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着力发挥市场作用,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690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812亿元,同比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23871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25361亿元,增长8.0%。

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2764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主营活动利润21388亿元,增长9.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9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47%。

  

    

(2)市场销售稳定增长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19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2102亿元,增长9.8%。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7253亿元,同比增长12.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946亿元,增长13.2%。

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2989亿元,同比增长10.1%,商品零售111210亿元,增长12.4%,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58329亿元,增长10.2%。

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环比增长0.96%。

  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1375亿元,同比增长48.3%。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1819亿元,增长56.3%。

  (3)进出口增速由负转正

  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23919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20209亿美元,同比增长1.2%(一季度为同比下降1.0%)。

其中,出口65113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0619亿美元,增长0.9%;进口58807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9590亿美元,增长1.5%。

进出口相抵,顺差6306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029亿美元。

6月份,进出口总额21086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3420亿美元,同比增长6.4%。

其中,出口11513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868亿美元,增长7.2%;进口9573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552亿美元,增长5.5%。

(4)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

  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涨幅与一季度持平。

其中,城市上涨2.3%,农村上涨2.0%。

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4%,烟酒及用品下降0.6%,衣着上涨2.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2%,交通和通信上涨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2.3%,居住上涨2.5%。

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2.9%,油脂价格下降5.3%,猪肉价格下降5.1%,鲜菜价格上涨1.0%。

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环比下降0.1%。

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8%,6月份同比下降1.1%,环比下降0.2%。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0%,6月份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0.1%。

  (5)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上半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396元,同比名义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9元,同比名义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

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2014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25元,同比名义增长1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8780元,同比名义增长13.7%。

6月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7418万人,同比增加307万人,增长1.8%。

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2733元,增长10.3%。

  (6)结构调整稳中有进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6%,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0.6个百分点。

内需结构进一步改善。

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2.4%,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7,比上年同期缩小0.06。

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

上半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4.2%。

  (7)货币信贷平稳增长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20.96万亿元,同比增长14.7%,狭义货币(M1)余额34.15万亿元,增长8.9%,流通中货币(M0)余额5.70万亿元,增长5.3%。

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77.63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13.61万亿元。

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5.74万亿元,同比多增6590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9.23万亿元,同比多增1354亿元。

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0.5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146亿元。

总的来看,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

下一阶段,要振奋精神,狠抓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坚持调结构、转方式不动摇,努力巩固经济稳中向好的势头,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8)上半年税收收入增长的总体情况

2014年1-6月,全国税收总收入64268.74亿元,完成预算53.5%,同比增长8.5%。

(一)上半年税收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

一是与去年同期相比,税收收入实现平稳增长。

1-6月税收总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速加快0.6个百分点。

二是主体税种收入增速分化。

1-6月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同比分别增长6.1%、4.0%、8.6%,比去年同期增速分别回落0.5、8.9、5.6个百分点;国内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同比分别增长4.8%、12.1%,比去年同期增速分别上升1.2、1.1个百分点。

三是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增速普遍回落。

1-6月房地产营业税、契税同比分别增长6.6%、11.7%,比去年同期增速分别回落39.1、28.1个百分点。

四是进口税收恢复性增长。

1-6月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同比分别增长8.6%和15.3%,比去年同期增速分别上升25.7和31.3个百分点。

五是分月来看,税收收入呈现增幅回落的态势。

二季度增速比一季度增速回落3.2个百分点。

六是分行业看,第三产业税收增幅高于第二产业。

二、三产业税收增速分别为4.2%和11.6%。

#中国医药产业在2014年1-2月,完成总产值3417亿元,同比增长16.7%,但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下降了5.3个百分点。

2014年中国医药经济环境并不乐观,可期待较高的增长幅度,但效益下降,竞争加剧。

二、行业的政策环境分析

《国家药品安全规划(2011—2015年)》

明确了“十二五”时期药品安全的主要任务与重点项目是:

①全面提高国家药品标准;②健全药品检验检测体系;③强化药品全过程质量监管;④提升药品安全监测预警水平;⑤完善药品安全应急处置体系;;⑥加强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⑦加快监管信息化建设;⑧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⑨提升人才队伍素质。

《国家药品安全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了“十二五”时期药品安全的主要任务与重点项目是:

①全面提高国家药品标准;②健全药品检验检测体系;③强化药品全过程质量监管;④提升药品安全监测预警水平;⑤完善药品安全应急处置体系;;⑥加强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⑦加快监管信息化建设;⑧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⑨提升人才队伍素质。

(2)《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主要任务为:

①增强新药创制能力;②提升药品质量安全水平;③提高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保障能力;④加强企业技术改造;⑤调整优化组织结构;⑥优化产业区域布局;⑦加快国际化步伐;⑧推动医药工业绿色发展;⑨提高医药工业信息化水平;⑩加强医药储备和应急体系建设。

  规划还指出,“十二五”需抓住国内外医药需求快速增长和全球市场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落实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新品种、现代中药、先进医疗器械、新型药用辅料包装材料和制药设备,加快推进各领域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医药工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

 

(3)2013年2月,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出台,其中中成药品类增加99%,远超化学/生物药品类55%的增幅,体现了国家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

国内:

2013年7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出台,要求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大部分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近年来,国家通过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来支持中医药事业,另外,各省市也制定了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和措施。

面对国外市场的诸多限制,国内政策的扶持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目前中药行业的困局,帮助中药行业在发展中完善质量标准体系,为中药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打下基础。

国外:

2012年7月,澳大利亚卫生执业者管理局宣布从2012年7月1日起开始对中医、中药师进行全国注册管理,澳大利亚成为第一个以立法方式承认中医合法地位的西方国家。

除此以外,还有南非、加拿大等多个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承认了中医。

西方国家不再忠于单一化学成分药品,慢慢认识到天然药物的独特优势,对包括中药在内的天然药物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于中药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的一份报告,全世界有大约40亿人使用中草药进行治疗,中药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以落地发展。

  (3)《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主要任务为:

①增强新药创制能力;②提升药品质量安全水平;③提高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保障能力;④加强企业技术改造;⑤调整优化组织结构;⑥优化产业区域布局;⑦加快国际化步伐;⑧推动医药工业绿色发展;⑨提高医药工业信息化水平;⑩加强医药储备和应急体系建设。

  规划还指出,“十二五”需抓住国内外医药需求快速增长和全球市场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落实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新品种、现代中药、先进医疗器械、新型药用辅料包装材料和制药设备,加快推进各领域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医药工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

  (4)《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

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年重点工作任务包括加快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推动社会办医、扎实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规范药品流通秩序、统筹推进相关改革工作等。

虽然国家取消了最高零售价,但要求生产经营者在日均费用标准(西药不超过3元,中成药不超过5元)内,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及竞争状况制定具体购销价格。

“‘日均消费价格的限制’就是那条红线。

”该负责人解释说,有日均限价和市场竞争在“制约”,为了生存,厂家在保证一定利润的前提下就不会把药品价格定得过高。

 

(5)低价药供应不足,甚至出现断供现象一直以来是医药单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

为了保障低价药供应,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一批低价药品清单,宣布在日均限价范围内放开这些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清单里涉及了日常用的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等500多种药品。

7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取消了280种低价西药和250种低价中成药的最高零售价,以鼓励生产供应患者急需的低价药。

据测算,低价药占我国药品销售额的20%左右,而此次被列入低价药清单的低价药品都在医保报销范围之内,且报销比例较高。

河南信心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玉表示,他们公司许多普通药品停产,原因就是价格过低,跌破了药品成本价。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国家放开低价药价格,但低价药大多经过市场充分竞争,大部分也有替代品种,其价格没有多少上涨空间,因此目前多数药企对低价药生产处于“有兴趣但观望”的状态。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品采购员黄华侨认为,应有更好的办法解决低价药的供不应求。

3、医药行业的技术环境分析

(2)国内医药行业由于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不足,在创新药研发方面相对滞后,导致了行业整体水平远远落后于发展国家。

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张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内新药创制受到了多方关注和支持,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医药产业已经悄然开始向新药研发转型,新药研发已经被很多公司提升到议程当中,有望在“十二五”期间获得重大突破。

目前国内新药研发确实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已有10多个产品拿到一类新药证书,20多个正在申报,还有500个左右的新药在研,相信未来产品格局将会进一步优化,也有助于打破新药进口垄断状况。

2014年中国医药行业的几点分析:

  1、我国医药企业普遍小、散、乱,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缺乏规模效益,难以构建产业核心竞争力,虽然我国医药企业多达4500余家,超百亿的企业却是屈指可数、凤毛麟角。

  2、我国医药产业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铬超标胶囊”等不良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医药行业的信誉度。

3、研发投入不足,创新力量弱,没能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仿制产品多,新产品少,重复产品多,独家品牌少,制剂品种技术水平落后;

(2)专利到期生物药仿制机遇来临

迅速完成对专利过期药物的仿制,并低价上市,无论是对普通患者还是国家,都意义重大。

事实上,不仅是赫赛汀,未来5年,大多数生物药都会走出专利“城堡”。

为使我国不错失生物仿制药的重大机遇,国内38位院士联名上书,提出政策建议,并在近期得到了积极回应。

昨天,“院士建言”的发起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介绍,我国生物药的发展将迎来战略机遇,仿制过期专利的最大瓶颈——法律法规缺位,年内就有望突破。

昨天,“院士建言”的发起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介绍,我国生物药的发展将迎来战略机遇,仿制过期专利的最大瓶颈——法律法规缺位,年内就有望突破。

  仿制可使药价几年内大幅下降

  昨天,当记者问起联名上书一事时,杨胜利面露微笑。

他透露,这份建言报告已受国务院领导批示,药品监管部门正在加紧完善法规,政策年内就会出台。

  报告的另一位主要参与者、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副院长王军志昨天也提到,经过院士们的大量工作,即将出台的政策将有利于“省时、省钱”地仿制抗体药物:

“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

  仿制会让赫赛汀降价多少?

王军志说,这要看会有多少企业提供此类产品。

但他用另一个同类药物举例说,失去专利庇护后,那种药的价格在几年内就下降了90%。

  生物药是目前全球发展最快、前景最好的药品类别,去年,全球最热销的10种药物有7个是生物药。

未来5年,多数生物药的专利就会到期,这使得仿制行为不再违法。

最关注这一消息的,就是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因为目前,全球超过95%的生物药专利掌握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手中。

  对中国来说,仿制药物的价值非常明显。

王军志表示,仿制能显著提高生物药对普通百姓的可及性,而且有利于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中国质优、价廉的仿制药物,在发展中国家很有市场。

  年内将向药企发布技术指南

  技术的发展总会领先法律一步,在生物药领域同样如此。

在我国,药品管理法是2001年颁布的,最新的配套细则也有7年历史,这些法律法规都未对生物类仿制药发布明确的技术指南,使得药厂在仿制生物药时,不得不“自我加压”、“从严要求”,参照原创新药的方式进行。

  但王军志表示,所有生物药的原创者都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留下了完整的资料文献,再要求仿制者“从零开始”、走一遍临床研究,徒增成本,意义不大。

而且,被仿制的生物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了时间的证明,过去从未发生重大药品不良反应。

  据介绍,目前的质谱分析方法,可以对生物药的主要成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多肽等复杂大分子成分进行分析,这也让更好地仿制成为可能。

  监管的瓶颈对我国生物药的发展已经产生抑制作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的数据表明,过去3年,我国企业每年申请审批的生物新药超过1000种,但能获批上市的只有70多种。

受到审批流程、人手等的限制,大量药物在监管者门外排队。

  CFDA药品化妆品注册司副司长李茂忠昨天表示,企业要求加快审批的呼声非常高,连世界卫生组织都建议CFDA提升审批效率。

  据王军志透露,不久前,国家正式启动了生物类仿制药监管准则的编制,年内就将向企业发布技术指南。

李茂忠则表示,CFDA的改革重点将是在“提速”的同时保证质量,不仅要完善法规,还会优化流程:

“药品审批不一定要像现在过这么多关口。

在一些低风险领域,可以更注重便捷。

  王军志强调,由于新政出台后还需要给企业留出适应期,所以,时间并不宽裕。

眼下,一些新兴国家正在积极准备仿制专利过期的生物药,“如果法规不能及时出台,几年后,我国生物药市场的主导权可能从美国转给韩国。

 

技术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环境中的科技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集合。

包括国家科技体制、科技政策、科技水平和科技发展趋势等。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变化的今天,技术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可能是创造性的,也可能是破坏性的,企业必须要预见这些新技术带来的变化,在战略管理上做出相应的战略决策,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目前我国制药企业的整体实力还不够强,科研开发能力弱,资金不足,创制新药的条件差。

(1)基础结构基础结构是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条件,包括生产性基础结构、生活性基础结构和社会性基础结构。

东道国基础结构的完善程度对跨国公司经营影响很大,完善、发达的基础结构能够降低企业的决策成本和生产成本,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中国的基础结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属于滞后型国家。

目前中国政府已对基础结构有了足够的认识和充分的重视,正按照世贸组织的要求,大力投资于基础设施和保障机制的建设,如投巨资兴建一系列的¡°药谷¡±,北京已投资13亿元、上海张江投资总额25亿元、浙江杭州投资100亿。

(2)技术水平技术水平对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上世纪80年代只有少数著名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投资项目数量少,且多集中于低水平的制剂如普通片剂和胶囊的生产等,这一时期西方大跨国医药公司对华投资的主要战略意图是迅速占领低水平用药的中国医药市场。

90年代以后,中国的技术水平包括总体技术水平、引进吸收技术的能力等有了很大提高。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产业也逐步高级化,专利药品、生物技术、医疗器械、新型制剂等行业发展速度迅猛发展。

4、人口和经济环境

近年中国药品市场以两位数快速增长,有专家预计,今后中国药品市场规模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但我国药企面临企业多、规模小、竞争和创新能力低等问题。

(3)医药行业大环境向好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在老龄化社会的进程中加速前行,随着老龄化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

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带来医药行业的发展契机,而经济的发展帮助人们可以更好地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这样的契机必将带来医药行业的新一轮发展。

 新医改环境中,国家希望加快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和管理升级。

按照新修订GMP要求,2013年所有医药高风险企业必须通过认证,2015年所有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全部实施认证。

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的生产应在2013年12月31日前达到新要求,否则将一律停产。

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并购重组,优胜劣汰等方式进行产业链的整合,有利于解决产业集中度偏低、企业产品同质化等,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认证推行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医药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大洗牌”,2014年兼并重组或是医药行业的大趋势。

(3)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在保障范围扩大化、报账一体化、管理服务社会化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步。

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自建立之初到现在,参保人数稳步增加,截至2012年末已经覆盖了96%的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体上实现了全面覆盖。

总结:

中国医药产业大而不强成为共识。

 仿制药企业占90%以上

,尽管近几年医药产业发展迅速,但是中国药企与国外药企的差距明显,主要表现在缺少创新。

“医药产业是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产业,专利药的价值远远超出仿制药,而我国绝大多数药企都是在追逐国外企业的步伐,等待专利药过期之后大量生产仿制药。

中国目前有大大小小近5000家药企,但仿制药企业占90%以上。

我国药品企业数量虽然多,但生产的工艺比较落后。

“一些大型企业实力也比较薄弱,如2011年百强企业主营收入才相当于一个辉瑞公司全年总的销售额。

同时我们的研发投入也非常少,不要说和发达国家比了,就连印度我们也差得很远。

除了研发能力薄弱外,我国医药产业还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一是生产工艺与国际未接轨;二是品牌匮乏,难以“走出去”;三是中药标准缺失,在西方市场中药难与西药平起平坐国际经验表明,政府的激励政策对引导制药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要成为真正的医药产业强国,还要积极制定有利于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税收激励、资金支持、政府采购等政策,加大对医药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

同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使新药能优先进入国家及地方医保目录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中医药是我国特色医药产业,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竞争力。

郭凡礼认为,政府应加强对中药资源的有效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

目前我国中成药的标准还需细化,这样才能与国际市场接轨。

“日本、韩国在中医药产业方面走在中国前面。

在日本,他们对中成药制定了详尽的标准,将药效和化学成分予以标准化呈现。

这样的努力在确保质量、树立自身良好形象的同时,也是为使西方理解并接受中药而进行的宝贵探索。

对知识产权有关内容的熟练运用,也带动了日本产中药走向世界。

近几年我国医药产业虽发展迅速,但在市场国际化趋势日渐成熟的现阶段,巨大的国内外药企差距无疑成为国内医药行业的软肋。

换句话说,面对客观存在的需求市场,国内药企或因技术差距而无法有效满足日渐高端化的需求,而国外药企则成为最大“受益者”。

我国绝大多数药企现阶段还沉寂在对国外企业的追逐中,药品仿制现象严重。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成为我国制药企业的又一大硬伤。

药行业需提升成熟度须提升行业集中度,更好的规范和管理,更、为人民群众服务,卖好药,卖疗效,卖服务。

不成熟的小药店被大药店收购、或者自行淘汰,药品零售业寻求合适替代产品、尝试关联性转型、关注电商发展、资本运作顺应产业发展。

2014年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总体来说就是健康类、研发、跟随互联网的潮流。

 

中药行业须加速产业整合,健全中药技术标准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