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4套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9614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哲4套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马哲4套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马哲4套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马哲4套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马哲4套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哲4套卷.docx

《马哲4套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哲4套卷.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哲4套卷.docx

马哲4套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第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40小题,第小题1分,共4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   )

A.辩证法思想B.唯物主义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

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特点在于它具有(   )

A.社会性B.历史性C.系统性D.实践性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5.“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这句话强调的是时间的(   )

A.客观性B.无限性C.方向性D.一维性

6、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7.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认为(   )

A.世界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原B.世界万物的本原是主观精神

C.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物质D.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客观精神

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9.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   )

A.同一性B.普遍性C.绝对性D.客观性

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

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

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

11.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是(   )

A.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B.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

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3.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

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

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

15.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认识不同于理性认识的特点的是(   )

A.形象性B.间接性C.全面性D.主观性

16、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

A、伟人之言B、吾人之心C、众人意见D、社会实践

17、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8.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可以(  )

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C.决定社会进步的程度D.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19、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A、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B、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

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

20.生产关系概念反映的是(   )

A.人们在物质生产中的经济关系B.人们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C.人们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D.人们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

21、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

A、暴力掠夺的产物B、社会契约的产物C、产品分配不公的产物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2、马克思主义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

A、唯一形式B、基本形式C、辅助形式D、特殊形式

23.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矛盾中(   )

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D.上层建筑各部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立即发生变化

24、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

它指的是()

A、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式B、人与人之间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C、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D、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形式

25.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

A.争取民主自由问题B.争取人类解放问题C.争取公平正义问题D.夺取国家政权问题

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D、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27.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就必须坚持历史主义的观点,这是因为(   )

A.杰出人物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B.杰出人物的出现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C.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D.杰出人物既有功绩又有错误

28、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B、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

C、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D、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29.从总趋势上看,人类历史发展是(   )

A.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B.前进的、上升的、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C.有时前进、有时倒退的过程D.有时进步、有时落后的过程

30、人生观的核心是()

A、关于人生目的的观点B、关于人生理想的观点C、关于人生态度的观点D、关于人生意义的观点

3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A.在时间上是相互分离的B.在空间是相互分离的

C.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D.是先后进行的两次劳动

32.货币产生后,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外化为()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C.商品和货币的矛盾D.货币和资本的矛盾

33.价值规律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是通过()

A.商品价格始终与价值相一致实现的B.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

C.商品价格经常高于价值实现的D.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实现的

3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从本质上看是劳动过程和()

A.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C.价值分配过程的统一D.价值实现过程的统一

35.剩余价值是()

A.资本集中的源泉B.资本再生产的源泉C.资本周转的源泉D.资本积累的源泉

36.从发展趋势看,在技术进步的扩大再生产中()

A.资本的技术构成会提高,资本的价值构成会降低B.资本的价值构成会提高,资本的技术构成会降低

C.随着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资本有机构成会不断降低D.随着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资本有机构成会不断提高

37.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目的是要说明()

A.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条件

C.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D.提高剩余价值率的基本方法

3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门内部的竞争会形成()

A.商品的个别价值B.商品的社会价值

C.商品的生产价格D.部门的平均利润率

39.资本主义条件下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资本形态是()

A.产业资本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D.农业资本

40.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

A.剩余价值率的存在为前提B.利润率的存在为前提

C.平均利润率的存在为前提D.年剩余价值率的存在为前提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材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有(  )

A.控制论B.细胞学说

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D.生物进化论

2、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表现在()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有(  )

A.量体裁衣B.对症下药C.因材施教D.因地制宜

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A、磨擦生热,热胀冷缩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

5.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

A.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B.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6、国家与旧的氏族组织相比较具有的显著特征有()

A、按血缘关系划分居民B、按地区划分居民

C、管理社会公共事务D、拥有居民的自动的武装组织

7.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表现为(  )

A.它决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B.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C.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D.它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8.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下列属于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的是()

A.产业利润B.商业利润C.银行利润D.借贷利息

9.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我国当前的改革的性质和特点的有(   )

A.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B.我国的改革是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

C.我国改革力量的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

D.我国的改革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的

10.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A.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价格与价值相背离及趋于一致

C.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D.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1.简述生产力的含义以及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

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3.简述资本主义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4.简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本大题满分共20分)

1、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说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

2.试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以及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对于执政党建设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

A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

B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

C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

D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

2、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

A阶级斗争理论B社会主义学说

C辩证法理论D唯物史观

3、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

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反映(   )的历史观

A唯物主义B宿命论C唯意志论D循环论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6、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

这说明( )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B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

C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程

D事物的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

7、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变是世界的本质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8、唐代诗人杜牧诗中说: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A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同的

B外因是通过内因才起作用的

C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D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9、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发展水平

10、下列各组社会意识诸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自然科学、道德、宗教B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C政治思想、艺术、语言学D法律思想、哲学、宗教

11、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劳动工具的状况B劳动者的素质

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1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

A对立统一规律B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

C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13、垄断资本在经济政治上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

A规定垄断价格B获取高额垄断利润C掌握国家政权D避免两败俱伤

14、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A资本输出B商品输出C对外经济援助D技术输出

15、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

A科学技术B劳动对象C劳动者D管理方式

16、马克思说:

“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

A人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17、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的危机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19、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

20、作为社会历史范畴,自由王国是指()

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二、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白马非马”的命题(    )

A割裂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揭示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

这一思想表明了()

 A知行不可分割  B知行合一  C知行相互促进  D行先知后 

3、在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A生产资料私有制形式  B政治法律制度

 C国家政权  D社会意识形态

4、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使理性认识()                   

 A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B接受实践的检验

 C起着改变事物发展总趋势的作用

 D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5、决定和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C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D不变资本的节约状况

6、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

A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

B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

C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

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

7、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之所以是长期的和艰巨的,因为()

A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力落后

B封建主义传统长,缺乏近代民主的传统

C社会主义国家从诞生之日起,就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

D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建设规律的探索是一个过程

8、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

A垄断价格的形成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

B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C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

D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

9、下列现象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是()

A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

B不变资本只是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

C资本主义工资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D资本主义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10、科学技术在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这说明()

A全球性问题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B全球性问题不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主要的

D科学技术是当代人类“非人化”的根源

三、简答题(6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市场调节与市场机制的主要内容。

2、谈谈对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理解。

3、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4、科学社会主义的两个理论基石?

5、简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6、如何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四、材料分析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

有人说,全球化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也有人说,全球化就是美国化。

试用所学原理对这些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1:

秦穆公见伯乐年事已高,请伯乐推荐继任者,伯乐说九方皋可堪此任。

九方皋奉穆公之命外出找马,三月后复命说,马已找到。

穆公问:

何马也?

九方皋答道:

是一匹黄色的公马。

穆公派人去取马,取马人回报说是一匹黑色的母马。

穆公不悦,责备伯乐道:

你推荐的那位相马者连马的黄黑公母都分辨不清,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

伯乐答道:

若皋之所观,天机也。

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遣其所不视。

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

马至,果千里之马。

材料2:

伯乐之子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

《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摞起的酒曲状。

他按照书上绘出的各种图形,与他所见的一一加以对照,结果,他找到一只癞蛤蟆。

材料3:

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的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因此,马克思义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

对待马克思主义,有个学风问题:

究竟是从本本出发,还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1)比较材料1和2说明为什么九方皋相马成功而伯乐之子相马失败?

(2)为什么说九方皋相马在思维方法上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3)结合以上3组材料,谈谈你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3、材料1:

马克思说: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是在这个喧嚣的舞台背后悄悄地进行的,并且真正地起着推动作用。

材料2:

十六大政治报告指出: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 ……“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材料3: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干部在认识发展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误区,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率是硬道理”,造成贫富差距,东西差距,城乡差距,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失调。

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大多数普通群众的利益。

材料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认为: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材料1阐明了什么哲学观点?

(2)结合材料1、2、3、4,说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试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国科学家路易o巴斯德说:

“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

2.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D)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

A.反映论B.先验论

C.可知论D.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D)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D.实践观点(D)

5.唯心主义认识论都是

A.反映论B.先验论C.可知论D.不可知论(B)

6.唯心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是

A.唯心论都是不可知论

B.主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客观唯心论是可知论

C.客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主观唯心论是可知论

D.有些唯心论者是可知论,有些唯心论者是不可知论(D)

7.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

A.科学知识B.丰富的经验

C.实践D.人类认识能力(C)

8.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

A.起主导作用B.起决定作用C.起重要作用D.不起作用(C)

9.认识主体是指

A.事物的主要构成部分B.认识对象的主要方面

C.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D.人的主观精神世界(C)

10.客体指

A.一切客观事物B.自然界

C.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对象D.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C)

11.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因为感性认识

A.是不可靠的B.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C.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D.是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的(C)

12.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A.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B.唯心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D)

13.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D)

14.判断对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

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而又真实

B.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

C.对该事物的认识是否已经过多次反复

D.对该事物的理性认识是否已运用于实践,并取得预期效果(D)

15.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A.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