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9428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docx

《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docx

卫生统计学教学大纲

《卫生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1141005

课程名称:

卫生统计学

英文名称:

Hea1thStatistics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

108

学分:

5

适用对象: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人体解剖生理学

二•编写说明

(-)课程的性质

卫生统计学是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基本要求

卫生统计学是研究居民健康状况以及卫生服务领域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

科学。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学生在校学习专业课程,毕业后从事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和

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卫生统计学基础。

在学习本课程时,应注意掌握卫生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掌握调查设计及实验设计的原则与内容,掌握医学人口统计.疾病统计等常用统计指标,并用之评价人群健康状况,为卫生决策提供统计信息。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资料的分析,假设检验基础,方差分析,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非参数统计方法。

教学难点:

假设检验基础,方差分析,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实验研究的设计与分析,非参数统计方法。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主要采取多媒体课件•板书•统计学计算器•计算机相结合。

在理论教学教学中采取课堂式•讨论式•交互式教学形式辅以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核心内容以讲授为主,重点内容以介绍为主,一般内容则适当增加自学比例。

在实验教学中主要安排以分析•讨论•计算相结合的形式。

(五)实践环节

1.名称

卫生统计学实验

2.主要内容与要求

掌握SAS系统的基本操作(进入•退出系统以及工作过程);熟悉SAS程序的基本结构。

通过电脑实验了解定量资料的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和分布规律;掌握平均数指标和

变异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熟悉制作常用统计图表的基本方法•要求和规则。

通过试验观察和验证随机变量的分布特征通过电脑实验了解抽样分布及t分布的特征;掌

握总体均数和总体概率的置信区间的计算。

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基本步骤;掌握t

检验和Z检验的应用条件,对不同类型资料的t检验和Z检验的正确使用;掌握SAS环境下各种类型的t检验过程。

掌握单个频数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与各种设计类型的x2检验。

掌握各种设计类型资料秩和检验的编秩方法,以及如何确定统计量;了解多个样本的两两比较。

掌握各种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方法,并了解其计算方法;熟悉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和方差齐性检验。

掌握实验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掌握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案;掌握样本含量估计的影响因素,了解其估算方法;了解临床试验设计的内容。

掌握两个定量变量之间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意义•用途与假设检验;掌握分类计数资料的两变量间关联性的定量分析方法;掌握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掌握多重线性回归与相关的有关指标的含义;熟悉多重相关与

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多重共线性的概念及其对回归分析结果的影响。

了解调查研

3.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学时

实验属性

实验者类别

开出要求

1

SAS入门

3

综合

本科

必做

2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3

验证

本科

必做

3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常用概率分布

3

验证

本科

必做

4

参数估计

3

验证

本科

必做

5

假设检验

3

验证

本科

必做

6

方差分析

3

验证

本科

必做

7

X检验

3

验证

本科

必做

8

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

3

验证

本科

必做

9

两变量关联性分析与简单回归分析

3

验证

本科

必做

10

多重线性回归与相关

3

验证

本科

必做

11

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

3

验证

本科

必做

12

实验设计

3

验证

本科

必做

13

观察性研究的实施与分析

3

验证

本科

选做

14

寿命表与logistic回归分析

3

验证

本科

选做

15

生存分析

3

验证

本科

选做

16

Meta分析

3

齡iili

本科

选做

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学时

实验属性

实验者类别

开出要求

总学

本实验1'10为必做内容,实验1T16为选做内容,共计

36学时。

(六)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采用何种多媒体教学手段

主要内容

习题

苴丿、

1

绪论

2

2

2

定量变量的统计描述

4

3

7

3

定性变量的统计描述

4

3

7

4

常用概率分布

4

3

7

5

参数估计基础

4

3

7

6

假设检验基础

5

3

8

7

方差分析基础

6

3

9

8

X检验

5

3

8

9

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

5

3

8

1

0

两变量关联性分析

3

3

6

1

1

简单线性回归

3

3

1

2

多重线性回归与相关

4

3

7

1

3

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

3

3

6

1

4

实验研究的设计与分析

4

3

7

1

5

临床试验设计与分析

2

3

1

6

观察性研究的实施与分析

3

2

1

寿命农

2

2

7

1

8

Logistic回归分析

3

3

1

9

生存分析

2

2

2

0

Meta分析

2

2

2

1

复习

2

2

合计

72

36

10

8

(七)与其它专业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卫生统计学的后续课程和发展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表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和创造知识的能力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教材

《卫生统计学》方积乾主编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参考书

《实用卫生统计学》康晓平主编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卫生统计学》丁元林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

(九)说明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50%)+实践(20%)+作业(10%)+考勤(10%)+平时(10%)

三•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医学屮统计思维的进化

2•了解统计学与公共卫生互动推动

3.掌握统计学的若干概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医学中统计思维的进化

要点:

医学中统计思维的进化

第二节统计学与公共卫生互相推动

要点:

统计学与公共卫生的关系

第三节统计学的若干概念

要点:

1.

总体与样本

2.

同质与变异

3.

变量的类型

4.

参数与统计量

5.

设计与分析

第四节

目标与方法

要点:

目标与方法的实施

第二章定量变量的统计描述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统计描述的基本概念,频数分布表的编制.类型及用途,连续型变量的频数分布图。

2・熟悉方差.百分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极差的计算与应用。

3・掌握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的计算及适用范围。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频数分布表与频数分布图

要点:

看图的方法

第二节描述平均水平的统计指标

要点:

1.算术均数

2.几何均数

3.中位数

4.众数

第三节A0描述变异程度的统计指标

要点:

1.极差

2.四分位数间距

3.方差

4.标准差

5.变异系数

第四节描述分布形态的统计指标

要点:

1.偏度系数

2峰度系数

第五节统计表和统计图

要点:

1.统计表

2.△(统计图

第六节统计内容的报告与中英文表达

要点:

表达方法

第七节案例讨论

要点:

讨论重点

第八节计算机实验

要点:

上机实验

第三章定性变量的统计描述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明确相对数指标含义,能区分常用相对数指标的类型;

2.掌握标准化的目的和标准率的计算,动态数列分析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定性变量的频率分布

要点:

1.多分类变量的频率分布

2.△二分类变量的频率分布

第二节△常用相对数指标

要点:

1.频率型指标

2.强度

3.相对比

4.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要点:

1.医学人口统计资料的来源

2.描述人口学特征的常用指标

3.生育和人口死亡的常用指标

第四节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要点:

1.疾病和死因分类

2.疾病统计指标

第五节A0粗率的标准化法

要点:

1.标准化法的意义和基本思想

2.标准化率的计算

3.应用标准化法的注意事项

第六节动态数列及其分析指标

要点:

1.绝对增长量

2.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3.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4.动态数列统计图

第七节定性变量统计图

要点:

读图

第八节中英文结果报告

要点:

结果报告

第九节案例讨论

要点:

讨论要点

第十节计算机实验

要点:

上机实验

第四章常用概率分布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和正态分布的特征及其应用

2.通过试验观察和验证随机变量的分布特征。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二项分布

要点:

1.二项分布的概念

2.△二项分布的特征

3.二项分布的应用

第二节Poisson分布

要点:

1.Paisson分布的概念

2.Paisson分布的特征

3.Paisson分布的应用

第三节A0正态分布

要点:

1.正态分布的概念

2.正态概率密度曲线下的面积

3.正态分布的应用

第四节中英文结果报告

要点:

报告结果

第五节案例讨论

要点:

讨论结果

第六节计算机实验

要点:

上机实验

第五章参数估计基础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抽样分布及t分布的特征

2.掌握抽样误差的概念.意义和计算

3.掌握总体均数和总体概率的置信区间的计算。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抽样分布与抽样误差

要点:

1•样本均数的抽样分布与抽样误差

2.样本频率的抽样分布与抽样误差

第二节分布

要点:

1.t分布的概念

2.t分布的图形与特征

第三节A0总体均数及总体概率的估计

要点:

1.参数估计的基础理论

2.总体均数及总体概率的区间估计

3.总体概率的置信区间第四节中英文结果报告

要点:

报告结果

第五节案例讨论

要点:

讨论结果

第六节计算机实验

要点:

上机实验

第六章假设检验基础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基本步骤

2.掌握t检验和Z检验的应用条件,对不同类型资料的t检验和Z检验的正确使用

3.理解并掌握I型.II型错误及检验功效的基本概念

4•掌握SAS环境下各种类型的t检验过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假设检验的概念与原理

要点:

1.假设检验的思维逻辑

2.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第二节AOt检验

要点:

1.单样本资料的t检验

2.配对设计资料的t检验

3.两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

4.两独立样本资料的方差齐性检验

第三节0二项分布与Poisson分布资料的z检验

要点:

1.二项分布资料的z检验

2.Paisson分布的z检验

第四节假设检验与区间估计的关系

要点:

关系

第五节假设检验的功效

要点:

1.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

2.假设检验的功效

3.应用假设检验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六节正态性检验

要点:

1.图示法

2.统计检验法

第七节中英文结果报告

要点:

报告结果

第八节案例讨论

要点:

讨论结果

第九节计算机实验

要点:

上机实验

第七章方差分析基础

一、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

2.掌握各种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方法,并了解其计算方法

3.熟悉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和方差齐性检验。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要点:

基本思想

第二节方差分析的步骤

要点:

1.完全随机设计资料方差分析的步骤

2.随机区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的步骤

第三节0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

要点:

1.SNK法

2.Dunnett法

3.Bonferroni法

第四节△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和数据变换

要点:

1.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

2.方差齐性检验

3.残差图

4.数据变换

第五节中英文结果报告

要点:

报告结果

第六节案例讨论

要点:

讨论结果

第七节计算机实验

要点:

上机实验

第八章x2检验

一、教学基本要求

x:

检验。

1•理解疋检验的用途和基本思想

2.掌握单个频数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与各种设计类型的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独立样本四格表资料的X2检验

要点:

1.2X2列联农X,检验的基本思想

2.2X2列联表斤检验的基本步骤

3.2X2列联表左检验的专用公式

4.2X2列联表斤检验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多个独立样本RXc列联表资料的X2检验

要点:

1.Rxc列联表F检验的基本思想和计算步骤

2.多个独立样本频率的比较

3.多个独立样本频率分布的比较

4.多组间的两两比较

5.RXc列联表君检验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0配对设计资料的X?

检验

要点:

1.配对2X2列联表疋检验

(1)配对2X2列联表疋检验的基本思想

(2)配对2X2列联表疋检验的计算步骤

2.配对RXc列联表x2检验

第四节列联表资料的确切概率法

要点:

1.Fisher确切概率法的基本思想

2.确切概率法的计算步骤

第五节X2检验用于拟合优度检验

要点:

检验方法

第六节中英文结果报告

要点:

报告结果

第七节案例讨论

要点:

讨论结果

第八节计算机实验

要点:

上机实验

第九章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

一、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非参数检验的基本概念及其优缺点

2.掌握各种设计类型资料秩和检验的编秩方法,以及如何确定统计量

3.了解多个样本的两两比较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配对设计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

要点:

检验方法

第二节两组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要点:

1.两组连续型变量资料的秩和检验

2.两组有序变量资料的秩和检验

第三节△多组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要点:

1.多组连续型变量资料的秩和检验

2.多组有序变量资料的秩和检验

第四节0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秩和检验

第五节多个样本问的多重比较

要点:

1.完全随机设计多个样本间的多重比较

2.随机化区组设计资料的多重比较

第六节中英文结果报告

要点:

报告结果

第七节案例讨论

要点:

讨论结果

第八节计算机实验

要点:

上机实验

第十章两变量关联性分析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两个定量变量之间相关分析意义.用途与假设检验

2.掌握分类计数资料的两变量间关联性的定量分析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线性相关

要点:

1.线性相关的概念及其统计描述

2.线性相关系数的意义及计算

3.线性相关系数的统计推断

4.线性相关分析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5.简单线性相关的样本量估算

第二节秩相关

要点:

1.秩相关的概念及其统计描述

2.秩相关数的假设检验

第三节分类变量的关联性分析

要点:

1.交叉分类2X2表的关联性分析

2.2X2配对资料的关联性分析

3.Rxc表分类资料的关联性分析

4.两有序分类变量的关联性分析

5.Kappa指数

第四节中英文结果报告

要点:

报告结果

第五节案例讨论

要点:

讨论结果

第六节计算机实验要点:

上机实验第十一章简单线性回归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回归分析的意义•用途与假设检验

2.掌握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线性回归

要点:

1.线性回归的概念及其统计描述

2.线性回归模型的适用条件

3.回归参数的估计

4.总体回归系数3的统计推断

第二节△线性回归的应用

要点:

1.统计预测

2.统计控制

第三节残差分析

要点:

分析结果

第四节非线性回归

要点:

1.非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策略

2.曲线直线化

第五节中英文结果报告

要点:

报告结果

第六节案例讨论

要点:

讨论结果

第七节计算机实验要点:

上机实

验第十二章多重线性回归与相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多重线性回归的意义及用途

2.掌握多重线性回归与相关的有关指标的含义

3.熟悉多重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了解多重共线性的概念及其对回归分析结果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多重线性回归的概念及其统计描述

要点:

1.数据与模型

2.偏回归系数的估计

第二节多重线性回归的假设检验

要点:

1.整体回归效应的假设检验

2.偏回归系数的t检验

第三节△复相关系数与偏相关系数

要点:

1•决定系数与复相关系数

2.偏相关系数

第四节自变量筛选

要点:

1.自变量筛选的标准与原则

2.自变量筛选的常用方法

第五节A0多重线性回归的应用

要点:

1.多重共线性问题

2.自变量间交互效应的回归模型

3.非同质资料的合并问题

4.样本量估算

5.通径分析

第六节中英文结果报告

要点:

报告结果

第七节案例讨论要点:

讨论结果第八节计算机实验要点:

上机实验第十三章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医学研究的概念.分类.设计要点及各环节的相互联系;

2.掌握统计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

3.了解误差的来源及分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统计设计的基本要素

要点:

1.研究假说

2.研究对象

3.研究因素

4.结局指标

5.调查表

第二节△统计设计的基本原则

要点:

1•对照

2.随机化

3.重复

第三节误差来源及其控制方法

要点:

1.误差来源

2.控制方法

第四节资料统计分析

要点:

1.原始数据的录入与数据库的建立

2.数据核查与离群数据的处理

3.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4.统计分析方法前提条件

第五节中英文结果报告

要点:

报告结果

第六节案例讨论

要点:

要论结果

第七节计算机实验

要点:

上机实验

第十四章实验研究的设计与分析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实验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

2.掌握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案

3.掌握样本含量估计的影响因素,了解其估算方法

4.了解临床试验设计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实验设计中的对照设置和随机分组方法

要点:

1.对照设置

2.随机分组方法

第二节常用实验设计方案与统计分析

要点:

1.完全随机设计

2.配对设计

3.随机区组设计

4.交叉设计

5.析因设计

6.重复测量设计

第三节样本含量的估算

要点:

1.实验研究样本含量估算的四要素

2.样本含量估算的方法

第四节中英文结果报告

要点:

报告结果

第五节案例讨论

要点:

讨论结果

第六节计算机实验

要点:

上机实验

第十五章临床试验设计与分析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临床试验的概念•意义及分类

2.掌握临床试验设计的原则和基本类型

3.了解统计分析计划概念及意义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临床试验概述

要点:

1•临床试验的概念与意义

2.多中心临床试验

3.研究方案与病例报告表

第二节△临床试验设计的原则

要点:

1.随机化

2.对照

3.盲法

第三节A0临床试验设计的基本类型

要点:

1.平行组设计

2.交叉设计

3.析因设计

4.成组序设计

5.动态设计

第四节统计分析计划

要点:

1.分析集的定义

(1)意向性分析的原则

(2)全分析集

(3)符合方案集

(4)安全集

2.缺失值的处理方法

3.敏感性分析

4.分析的一般原则

第五节△临床试验中的三种试验类型

要点:

1.非劣效性试验

2.等效性试验

3.优效性试验

第六节样本量估算

要点:

1.非劣效性试验

2.等效性试验

3.优效性试验

第七节中英文结果报告

要点:

报告结果

第八节案例讨论

要点:

讨论结果

第九节计算机实验

要点:

上机实验

第十六章观察性研究的实施与分析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横断面研究的概念及目的

2.掌握横断面研究的方法

3.掌握优势比的意义•统计推断;M-H分层分析方法及其趋势检验方法

4.了解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偏倚的种类与控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含量估计及队列研究的设计及需注意的问题

5.掌握相对危险度和归因危险度的意义.计算

6.熟悉相对危险度的假设检验与区间估计方法

7.熟悉M-H分层分析方法及趋势检验方法

8.掌握人时发病率•发病概率和累计发病概率的意义.区别与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观察性研究概述

要点:

1.描述性研究

2.分析性研究

第二节△横断面研究的实施与分析

要点:

1.单纯随机抽样调查的实施与分析

2.分层抽样调查的实施与分析

3.一阶段整群抽样调查的实施与分析

第三节△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与分析

要点:

1.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

2.病例对照研究的分析

3.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量估算

第四节△队列研究的实施与分析

要点:

1.列队研究的实施

2.列队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

3.列队研究的样本量的估算

第五节中英文结果报告

要点:

报告结果

第六节案例讨论

要点:

讨论结果

第七节计算机实验要点:

上机实验第十七章寿命表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寿命表的概念与寿命表的分类。

2.熟悉去死因寿命表,寿命表的应用。

3.掌握寿命表的编制原理与方法,简略寿命表的编制,寿命表指标的分析。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基本概念要点:

概念

第二节简略现时寿命表的编制

要点:

编制方法

第三节去死因寿命表的编制

要点:

编制方法

第四节健康期望寿命表的编制

要点:

1.老年人群健康期望寿命表的编制

2.全人群健康期望寿命表的编制

第五节△寿命表有关指标及其分析

要点:

1.年平均人口数

2.寿命表尚存人数lx

3.寿命表死亡概率qx

4.期望寿命ex

5.生存率

第六节其他相关指标简介

要点:

指标简介

第七节中英文结果报告

要点:

结果报告

第八节案例讨论要点:

讨论结果第九节计算机实验要点:

上机实验第十八章logistic回归分析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Logistic回归模型。

2.熟悉最大似然估计法求Logistic回归方程,似然比检验筛选自变量。

确定系数.复相关系数.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