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联考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9280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24联考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424联考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424联考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424联考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424联考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24联考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法.docx

《424联考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4联考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24联考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法.docx

424联考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法

2011年4.24联考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法:

容斥问题

一、知识要点

  在计数时,为了使重叠部分不被重复计算,人们研究出一种新的计数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这种计数的方法称为容斥原理。

它的基本形式有两种:

  

(1)两个集合的容斥关系:

记A、B是两个集合,属于集合A的东西有A个,属于集合B的东西有B个,既属于集合A又属于集合B的东西记为A∩B;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东西记为A∪B,则有:

A∪B=A+B-A∩B。

  

(2)三集合的容斥关系:

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A、B、C三类,那么,A类和B类和C类元素个数总和=A类元素个数+B类元素个数+C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而且是C类的元素个数。

用符号来表示为:

A∪B∪C=A+B+C-A∩B-B∩C-C∩A+A∩B∩C

  二、解题方法

  

(1)公式法:

当题目中的条件完全符合以下两个公式时,用公式直接代入求解。

  两个集合:

A∪B=A+B-A∩B=总个数------两者都不满足的个数

  三个集合:

A∪B∪C=A+B+C-A∩B-B∩C-C∩A+A∩B∩C=总个数------三者都不满足的个数

  

(2)画图法:

条件或者所求不完全能用上述两个公式表示时,利用文氏图来解决。

画图法核心步骤:

  ①画圈图;②填数字(先填最外一层,再填最内一层,然后填中间层);③做计算。

  (3)三集合整体重复型核心公式:

  假如满足三个条件的元素数量分别为A、B、C,总量为M,满足两个条件的总和为x,满足三个条件的个数为y,三者都不满足的条件为p,则有:

A∪B∪C=A+B+C-x-2y=M-p。

  三、例题解析:

  例1、现有50名学生都做物理、化学实验,如果物理实验做正确的有40人,化学实验做正确的有31人,两种实验都做错的有4人,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多少人【2006年国家公务员一类考试行测第42题】

  A.27人  B.25人  C.19人  D.10人

  【答案】B

  【解析】设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x人,根据核心公式:

40+31-x=50-4,解得x=25

  例2、某单位有60名运动员参加运动会开幕式,他们着装白色或黑色上衣,黑色或蓝色裤子。

其中有12人穿白上衣蓝裤子,有34人穿黑裤子,29人穿黑上衣,那么穿黑上衣黑裤子的有多少人?

【2008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题】

  A.12  B14  C15  D.19

  【答案】C

  【解析】根据核心公式:

34+29-x=60-12,解得x=15

  例3、某专业有学生50人,现开设甲、乙、丙三门选修课。

有40人选修甲课程,36人选修乙课程,30人选修丙课程,兼选甲、乙两门课的有28人,兼选甲、丙两门课的有26人,兼选乙、丙两门课程的有24人,甲、乙、丙三门课程均选的有20人,问三门课均未选的有多少人?

【2009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题】

  A.1人  B.2人  C.3人  D.4人

  【答案】B

  【解析】根据核心公式:

40+36+30-28-26-24+20=50-x,解得x=2

例4、如图所示,X、Y、Z分别是面积为64、180、160的三个不同形状的纸片,覆盖住桌面的总面积是290,其中X与Y、Y与Z、Z与X重叠部分的面积依次是24、70、36,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15  B.16  C.14  D.18

  【答案】B

  【解析】根据核心公式:

64+180+160-24-70-36+x=290,解得x=16

  复杂容斥原理问题、条件或者所求不完全能用上述两个公式表示时,利用文氏图来解决。

画图法核心步骤:

一、画圈图;二、填数字(先填最外一层,再填最内一层,然后填中间层);三、做计算。

  例5、某工作组有12名外国人,其中6人会说英语,5人会说法语,5人会说西班牙语;有3人既会说英语又会说法语,有2人既会说法语又会说西班牙语,有2人既会说西班牙语又会说英语;有1人这三种语言都会说。

则只会说一种语言的人比一种语言都不会说的人多多少人【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二类行测第43题】

  A.1人  B.2人  C.3人  D.5人

  【答案】C

  【解析】题目中所求条件不能用公式来表示时,用文氏图法。

其步骤如下:

  

(1)画图,标数字,先填最外层,再填最内层,通过简单的四则运算,最后填中间

  

(2)只会说一种语言的人为2+2+1=5,一种语言也不会说的人有:

12-(2+2+1+2+1+1+1)=2,因此,只有说一种语言的比一种语言都不会说的人多5-2=3人。

  例6、某高校对一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准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63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有89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的有47人,三种考试都准备参加的有24人,准备选择两种考试都参加的有46人,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考试的都15人。

问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第47题】

  A.120    B.144    C.177    D.192

  【答案】A

  【解析】设接受调查的学生有x人,根据三集合整体重复型核心公式有:

63+89+47-46-2×24=x-15,解得x=120。

2011年4.24联考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法:

星期日期题

在2011年4.24公务员联考考试中,解题行测数量关系时,关于星期日期问题是很多同学感觉容易混淆的问题,由于星期日期涉及到大小月份、平年和闰年问题,因此首先是学会判定大小月份、平年和闰年,这个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记忆。

所以在联考将至时,特别推出这类问题的解法,以帮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一、方法介绍

  星期日期问题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月份相同、年份不同时:

过一年+1,过一闰月(闰年中的二月)+1;

  另一种情况是年份不同、月份不同时:

先考虑年份,再考虑月份,年份的考虑如第一种情况,月份的考虑如下:

过一个小月(小月指的是30天)+2,同理递推,过28天不用加,过29天+1,过31天+3。

  二、例题解析

  例1、2003年7月1日是星期二,那么2005年7月1日是星期几?

  A.星期三  B.星期四  C.星期五  D.星期六

  【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第一种情况,即月份相同,年份不同的情况,从2003年到2005年经过两年,加2,其中经过2004年也就是闰年的二月,再加1,所以一共加3,星期二加3,也就是星期五。

  例2、已知2008年的元旦是星期二,问2009年的元旦是星期几?

()

  A.星期二  B.星期三  C.星期四  D.星期五

  【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第一种情况,即月份相同,年份不同的情况,从2008年到2009年经过一年,加1,其中经过了2008年也就是闰年的二月,再加1,所以一共加2,星期二加2,也就是星期四。

  例3、2003年7月1日是星期二,那么2000年7月1日是()。

  A.星期三  B.星期四  C.星期五  D.星期六

  【答案】D

  【解析】本题实际上是属于第一种情况,即月份相同,年份不同的情况,只不过时间上倒过来了,从2003年到2000年相差三年,减3,由于是从2003年7月倒推到2000年7月,没有经过闰年,所以星期二减3,即星期六。

  例4、2003年6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2005年8月1日是?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三  D.星期四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第二种情况,即年份不同,月份也不同的情况,因此先考虑年份,从2003年到2005年经过了两年,加2,其中经过了2004年也就是闰年的二月,再加1,年份一共加3;再考虑月份,经过6月(30天),加2,再经过7月(31天),再加3,月份一共加5。

因此年份跟月份结合,总共加8。

星期三加8,等于星期十一,减去一个周期7天,等于星期四。

2011年4.24联考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法:

十字交叉法

2011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字特性应用

 一、奇偶特性

  【核心思想】

  

(一)、任意两个数的和如果是奇数,那么差是奇数;如果和是偶数,那么差也是偶数。

  

(二)、任意两个数的和或差是奇数,则两数奇偶性不同。

和或差是偶数,则两数奇偶性相同。

  【例题】四年级有4个班,不算甲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1人;不算丁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4人;乙、丙两班的总人数比甲、丁两班的总人数少1人,问这四个班共有多少人?

  A.177B.178C.264D.265

  【解析】1。

方程法:

设各个班级人数为甲乙丙丁,由题意

  解这个方程,可以得到甲+乙+丙+丁=177。

  方程法是万能的方法,但是显然解方程组的过程比较麻烦,浪费时间。

  2。

快速判断法:

观察答案选项,首先,由大小关系,三个班级人数为131,134,显然有四个班人数总和不可能为CD选项。

再根据核心思想中的

(一),“乙、丙两班的总人数比甲、丁两班的总人数少1人”,差是1人为奇数,那和必为奇数。

所以有四个班人数之和为A选项,利用奇偶性质直接快速得出结果

  二、倍数特性

  【核心思想】

  如果a∶b=m∶n(m,n互质),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

  如果x/y=m/n(m,n互质),则x是m的倍数;y是n的倍数。

  如果a∶b=m∶n(m,n互质),则a±b应该是m±n的倍数。

  【例题】某单位有工作人员48人,其中女性占总人数的37.5%,后来又调来女性若干人,这时女性人数恰好是总人数的40%,问调来几名女性?

  A.1人B.2人C.3人D.4人

  【解析】1。

方程法:

设女性人数为X。

原有女性人数48*37.5%=18,列方程有

  18+X=(48+X)*40%,解方程得到X=2。

  2。

快速判断法:

根据“女性人数恰好是总人数的40%”,总人数一定是5的倍数(人数必然是整数),所以有“48+答案”为5的倍数,答案中仅有2即B可以选择。

  三、大小特性

  【核心思想】

  根据对答案的大小范围判断来确定答案选项,而无需精确计算出结果。

  【例题】有四个数,其中每三个数的和分别是45,46,49,52,那么这四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数是多少?

  A.12B.18C.36D.45

  【解析】快速判断法:

三个数的和为45,那么最小的数必然小于45/3=15,所以快速锁定答案A12。

  行测向来以难度大,时间紧著称。

但是考生如果能熟练使用数字特性法来解决数学题,不仅可以提高解题正确率,时间也可以得到充分的节省,必定有余力更好的完成行测试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