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氢氧化铝的性质》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1912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氢氧化铝的性质》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探究氢氧化铝的性质》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探究氢氧化铝的性质》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探究氢氧化铝的性质》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探究氢氧化铝的性质》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探究氢氧化铝的性质》教学设计.doc

《《探究氢氧化铝的性质》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氢氧化铝的性质》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探究氢氧化铝的性质》教学设计.doc

课题:

《探究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的第二部分《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知识,属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范畴。

许多教师对这部分传统知识很熟悉,但在新课程提供“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模式下,在传统中寻求突破,更好地承载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高一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化学基础知识,也刚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了几种金属和钠的化合物,有一定的理论学习基础和探究能力。

所以在本课时中,本人侧重于使学生综合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重点是想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去分析、去探究、去认知,努力以一个崭新的视角和方法展开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知道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学会判断常见的两性氢氧化物。

2、理解氢氧化铝的弱酸性和弱碱性,能写出氢氧化铝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氢氧化铝的用途,掌握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能写出氢氧化铝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1,2,能够用化学语言准确描述实验现象,提高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探究氢氧化铝具有酸性,初步学会理论、实验相结合,探究新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实验一、二,感受科学研究的艰辛和严密性,体会科学技术对人类生产实际的指导意义,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

难点:

探究氢氧化铝具有酸性

四、教学用具

1.实验药品:

AlCl3溶液、稀氨水、稀NaOH溶液、稀盐酸、CaCO3固体

2.实验仪器:

试管、胶头滴管、制备CO2气体整套装置。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1

引入新课

【引入】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给胃酸过多病人开处方。

【过渡】将生活问题转化为“化学问题”。

【设问】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的原因。

引导出Al(OH)3具有碱性。

【过渡】我们这节课来探究氢氧化铝的其他性质。

【板书】

思考,与生活联想

分析交流

笔记

用生活引入,

激发学习热情,

抛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知欲

环节2

探究Al(OH)3具有酸性

【提出问题】实验室没有Al(OH)3,怎么制备?

【演示】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提问】1、实验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2、铝元素以什么形式存在于产物中?

【引导】铝元素有三种可能存在形态——阳离子、阴离子和分子。

【演示】产物中分别加入盐酸和通入CO2气体。

【资料】产物中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数,计算出产物化学式。

【引导】加入的都是酸,没有发生物质化合价的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哪些物质可以和酸发生反应呢?

【理论引导】从组成、产物状态、复分解反应原理等方面引导学生,产物只能是一种盐,Na+是阳离子,所以铝元素只能存在于阴离子中。

【板书】Al(OH)3具有酸性

【过渡】两性物质概念介绍

【提出问题】书写Al(OH)3在水中的碱式电离的方程式

【过渡】Al(OH)3又表现出酸性,如何电离?

【板书】Al(OH)3的电离方程式

分析,思考,讨论

书写AlCl3和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观察,思考

讨论,思考,聆听

思考:

排除阳离子的原因

讨论,聆听,总结

观察,思考原因

计算产物的化学式,得出是Al(OH)3

回忆原有的知识,复习物质之间反应的关系

思考,讨论,交流,

对比,聆听,总结

笔记,问题解决

笔记,聆听

回忆,书写Al(OH)3碱式电离的方程式,在老师引导下书写酸式电离的方程式。

讨论,交流,尝试在老师引导下书写。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使学生明确任务,培养计算能力

温故知新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强化旧知识,为后面酸式电离式的书写铺垫

自主构建新知识

环节3

实验探究能与Al(OH)3反应的酸碱种类

【过渡】预测Al(OH)3酸碱性强弱?

它能否与弱酸、弱碱反应?

【总结】Al(OH)3的酸性和碱性都很弱,只能和强酸、强碱反应。

【板书】

【过渡】难溶性酸碱都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介绍】Al(OH)3的不稳定性及该反应的用途。

思考,讨论,猜测

【分组实验】

Al(OH)3与氨水、与CO2的反应。

观察,分析,交流汇报

对比,笔记

识记,书写Al(OH)3分解的方程式。

笔记

引起好奇,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动手能力

渗透学科研究的方法和思想

知识体系系统化

环节4

Al(OH)3制备和用途

【过渡】刚上课时,用NaOH制备Al(OH)3合适吗?

请利用以上所学知识,设计制备Al(OH)3实验方案?

【引导】用弱酸、弱碱效果好。

【板书】制备方法

【过渡】Al(OH)3有弱碱性,能中和胃酸,它还有其他用途吗?

【投影】海南台风造成水质污染的图片。

【提问】明矾净水的原理。

【用途介绍】

思考,小组交流,讨论

给出方案,在老师引导下对比选择出最优方案

笔记

思考,分析

笔记

阅读资料卡片,分析

笔记

学以致用

前后呼应

激发学科自豪感

环节5

小结

练习

布置作业

【小结】。

“铝三角”归纳氢氧化铝的性质和用途。

【迁移应用】

1、甲、乙、丙、丁分别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D)

A.Al2(SO4)3  B.NaOH    

C.BaCl2    D.Fe2(SO4)3

2、不用任何试剂如何鉴别NaOH和AlCl3溶液?

3、不用任何试剂如何鉴别NaAlO2和HCl溶液

作业;

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向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AlCl3溶液”这个实验产生的现象及其本质。

回顾本节所学知识

巩固,强化,运用

整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使知识融会贯通

培养学生多渠获取知识的能力。

板书设计

第二节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

一、Al(OH)3的化学性质

1、两性氢氧化物

Al(OH)3+3H+=Al3++3H2O(弱碱性)

Al(OH)3+OH-=AlO2-+2H2O(弱酸性)

Al3++3OH-Al(OH)3AlO2-+H++H2O

碱式电离酸式电离

2、不稳定性2Al(OH)3Al2O3+3H2O

二、Al(OH)3的制备

1、Al3++3NH3·H2O=Al(OH)3↓+3NH4+

2、AlO2-+CO2+2H2O=Al(OH)3↓+HCO3-

三、Al(OH)3的用途

胃酸中和剂、净水剂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