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学生小练笔指导研究结题报告.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1911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年级学生小练笔指导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年级学生小练笔指导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年级学生小练笔指导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年级学生小练笔指导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年级学生小练笔指导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年级学生小练笔指导研究结题报告.doc

《高年级学生小练笔指导研究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年级学生小练笔指导研究结题报告.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年级学生小练笔指导研究结题报告.doc

高年级学生小练笔指导研究结题报告

坡家学校霍成祥

一、课题名称

高年级学生小练笔指导研究二、课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老师叫苦、学生叫难的事,大多数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没有表达欲望,语言干涩,内容虚假,没有真情实感。

交上来的作文要么干巴空洞,言之无物;要么东拉西扯,白话连篇;要么是《作文选》、《课课通》的翻版,尽是套路套话,没有一点生气和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因此,作文教学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孩子喜读乐写,每个语文教师都在为之不断努力。

然而,如何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内容充实、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的文章来呢?

 我们是否可以帮助孩子找到写作的素材?

是否可以让孩子从写一段话开始对写作真正地感兴趣?

是否可以用身边的教育资源为孩子的写作服务呢?

在教材中灵活巧妙地融进“小练笔”训练,加大小练笔的密度,提高小练笔的质量,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三、课题的界定

1、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渠道。

2、小练笔:

就是围绕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写作练习,它是减缓作文坡度的阶梯。

3、课堂小练笔有效性的研究:

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围绕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写作练习,把阅读、习作、生活三者结合起来,把作文训练延伸到家庭,延伸到社会,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引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尝试多种表达方式,培养习作兴趣,减缓作文教学的坡度,实现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同步。

四、课题研究需解决的问题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老师叫苦、学生叫难的事,大多数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没有表达欲望,语言干涩,内容虚假,没有真情实感。

交上来的作文要么干巴空洞,言之无物;要么东拉西扯,白话连篇;要么是《作文选》、《课课通》的翻版,尽是套路套话,没有一点生气和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因此,作文教学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孩子喜读乐写,每个语文教师都在为之不断努力。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力求改变过于追求量化定性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内容充实、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的文章来。

(一)怎样精心选择落笔点,让课堂小练笔独具魅力

(二)探索新课程下“课堂小练笔”的途径和方法

1、在实验中,狠抓了语言的理解和表达的训练。

2、实验中确定了具有不同难度的随文练笔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3、在实验中将小作文与大作文结合起来,以形成统一的作文训练序列。

这里的“小作文”指“课堂小练笔”。

课堂上的写话训练作为“大作文”的补充性和完善性训练,注意在指导、批改、讲评等方面大、小兼顾、详略搭配,尽量使“辅助性”的课堂小练笔训练与单元教材的习作要求相一致。

(三)研究课堂小练笔的训练方式

(四)新课程下课堂小练笔的教学模式

五、课题的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课标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明显告诉广大语文老师,应该好好利用教材资源为作文教学服务,让学生将从阅读教学中学到的知识与方法及时地迁移和运用到习作中去。

 

2、指导性理论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丰富的积累”。

积累对于作文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它不仅仅包括字、词、句,写作手法等方面的知识积累,还包括对经验的、情感的和审美的及灵感的积累。

而“小练笔”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作文训练的积累方式。

积累不是知识,也不是技能,而是一个有众多心理因素参与的复杂学习过程。

语文学习除了语言积累,还必须注意文化积累和生活积累。

一个人对于某一事物的认知程度和观察角度直接影响到他对这一事物的看法和理解程度。

阅读教学中“小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

常见的做法是,从课文中领悟规律,掌握写法,外向迁移写作片段或文章。

3、生活是作文之源。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基本理论对作文教学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叶圣陶先生说:

“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作文的过程是学生走向生活的过程,是学生对生活的再创造与审美的过程。

4、丁有宽先生在其“读写结合”实验中指出:

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

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

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

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

抓住它们之间这个联系点,即读写对应性,也是读写迁移的基本因素,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不仅是提高作文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而且是提高学生听、读、说、写各项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丁有宽老师“读写结合”的实验使我们深受启发,如何活用课文资源,挖掘课文中最有利于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并能给学生习作提供参考和借鉴的因素,让学生在习作时不但能模仿,更能创造,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六、课题研究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促进他们接受知识,进行内化,形成能力是教育的目的,而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

在研究中,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为他们创造自我发展、互相交流,评价的机会,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

2、开放性原则

课堂小练笔的研究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在研究中,应强调学生探究文本,深化文本,参与实践,感悟人生。

3、科学性原则

科学的安排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确定,还是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施,都要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联系学生实际组织教学活动。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没有一种教学措施能比让学生多写更有助于改进教学效果。

具有一定的习作理论知识后,形成和提高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上“小练笔”的反复训练提高习作能力。

5、循序渐进原则

小练笔的思维过程,也是言语意识过程。

学生言语意识的发展,必然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

七、个人课题的研究过程

(一)四年级作文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在课题研究的起始阶段,我通过问卷调查、师生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的作文现状。

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都想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但平时看课外书少,多数学生一学期只看2-3册,在学校订的报纸杂志也就当天翻翻,过后就仍在一旁了;在看书是否对作文有帮助的问题上,只有40%的学生认为有点帮助,5%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帮助;40%的学生不知道作文内容写什么,承认作文中存在虚假内容(自己瞎编的),还有30%的学生抄一篇应付了事;95%的学生认为自己写作文困难,20%的学生认为自己写作文极为困难,认为根本写不好作文;50%的学生害怕写作文。

分析学生的作文现状,了解他们潜在的学习需要,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二)采他山之石,海纳百川

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调查后,根据调查情况较系统地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有感而发随机而作》,出自《江苏教育》,江苏教育报刊社2006年—2007年各期;钟启泉主编《教育方法概论》,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出版;《小学语文教学》等杂志中关于小学语文小练笔的文章与著作;经常上网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形成课题的资料库;求购有关小练笔教学著作,进行系统阅读思考。

最后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的研究目标与方向,增强课题研究意识。

(三)如何让学生愉快地写随笔

1、行为矫正法——加强积累

(1)制定“小步子”目标。

即将复杂的问题、行为,划分为几个小部分(即

“小步子”),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经过努力可以顺利解决。

(2)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2、认知调整法——相信自己

3、学生中心法——提升自我

学生中心法是在人本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方法。

其主导思想为,每个人

都有能力解决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地发展、完善自己。

因此,在指导小练笔过程中,教师并不起主导作用,只起指导和帮助的作用,教师的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创设和谐的小练笔研讨氛围。

采取师生共评,同学互评等方法评论小练笔,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中提高作文水平。

(2)指导个别学生写小练笔时,教师多问他小练笔中几个为什么,让他能自我发现、自我认识小练笔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改。

这一工作要求教师应有两方面的素质:

(1)真诚、坦率。

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让更多学生的作品登上“小作家作品栏”。

(2)尊重。

教师要尊重全体学生,相信他们完全有解决问题,提高小练笔水平的能力。

4、创设情景法——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法的主导思想是让学生行动起来。

通过游戏、操作、实验等,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直接感知“说”、“写”的内容,引起思考,同时,一边做,一边通过内部言语,把自己的思维过程整理清楚,这就使“说”和“写”有了清晰的条理。

在创设情景时,教师可事先布置观察任务,也可以在活动之后,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创设的情境如果是新颖的,有趣或有意义的,学生很容易激发写作动机,提高小练笔兴趣。

(四)怎样精心选择落笔点,让课堂小练笔独具魅力

进行“课堂小练笔”,理解是关键,表达是难点。

“写”要有生长点,准确把握练笔的时机,激发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维,才能“写”出语文课的精彩。

1、拨动情弦,以情促思

文本中能拨动学生心弦,引起学生强烈共鸣的地方,往往是学生与文本语言的“撞击点”。

我们可加以引导,让学生与文本生发“高端对话”。

既达到内化文本语言之目的,又能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

2、补充空白,释放精彩

教材中的“空白”是指课文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

这种“空白”往往存在于词、句、段、标点等中,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

教师可借助教材中的空白,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以小练笔的形式把“空白”补出来。

这样借助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激发学生习作的灵感和欲望,既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更能提高练笔的效率。

(1)填补语言

我们的课文中有好多人物对话的设计,作者匠心独运,有的写得很详细,有的却寥寥数语含义包含其中。

(2)想象拓展

有些课文由于表达的需要,有些部分省略了一些内容。

因此,我们应鼓励和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空白”。

(3)续写结尾,深化感悟

有些课文虽然已经结尾了,但意犹未尽,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白”,给人以深思遐想的余地。

3、拓展文本,促进共鸣

4、技能迁移,体情悟道

练笔的点要选在技能迁移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的,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语言魅力,学习写作知识。

5、还原意象,精彩纷呈

6、品读精彩,升华情感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积累祖国语言文字,并学会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教材中,有的课文语言优美,词汇也相当丰富,教师除了要求学生熟记,进行低层次的语言积累,还要充分发掘教材进行拓展。

《三亚落日》一课,句式优美,词汇丰富,把三亚落日写得引人入胜,叹为观止。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景色描写,对课文进行二次创作:

或写三亚的美景,诗情画意;或写三亚落日的美妙绝伦。

(五)怎样让课堂小练笔根深叶茂,探索新课程下“课堂小练笔”的途径和方法

1、提高认识,让教师爱上写作

(1)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习作要求”,在语文教学中,真正从思想上提高对写作教学的认识,确立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2)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

高尔基说: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频繁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只有多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