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片元件的识别方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8614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贴片元件的识别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贴片元件的识别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贴片元件的识别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贴片元件的识别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贴片元件的识别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贴片元件的识别方法.docx

《贴片元件的识别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贴片元件的识别方法.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贴片元件的识别方法.docx

贴片元件的识别方法

贴片元件的识别方法

    贴片元件由于体积小、自感系数小,安装容易(底板不需打孔),因而被广泛采用。

但由于体积小,故型号或数值不可能完全标出,只能用代码表示。

下面向读者简要介绍几种贴片元件的识别方法。

    一、贴片电阻

    贴片电阻有矩形和圆柱形两种(见图1)其中矩形贴片电阻基体为黄棕色,其阻值代码用白色字母或数字标注。

标注方法主要有两种:

    1.三位数字标注法  这种标注阻值的方法是:

其中第1、2位数字为有效数字,第3位数字表示在有效数字的后面所加“0”的个数,单位:

Ω。

如果阻值小于10Ω,则以“R”表示Ω。

举例见表1。

    2.一个字母和一位数字标注法  这种标注方法是:

在电阻体上标注一个字母和一个数字。

其中字母表示电阻值的前两位有效数字。

(详见表2),字母后面的数字表示在有效数字后面所加“0”的个数,单位是“Ω”。

举例如表3

所示。

    关于圆柱形贴片电阻的阻值标注方法与传统带引线电阻的色环表示法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二、贴片电容

    贴片电容的外形与贴片电阻相似,只是稍薄(见图2)。

一般贴片电容为白色基体,多数钽电解电容却为黑色基体,其正极端标有白色极性。

贴片电容像贴片电阻一样,也有片形和圆柱形两种,其中圆柱形贴片电容酷似贴片柱形电阻,只是通体一样粗,而电阻则两头稍粗。

    贴片电容的数值标注方法主要有三种:

    1.一个字母和一个数字表示法这种方法是:

在白色基线上打印一个黑色字母和一个黑色数字(或在方形黑色衬底上打印一个白色字母和一个白色数字)作为代码。

其中字母表示容量的前两位数字,详见表4。

后面的数字则表示在前面二位数字的后面再加多少个“0”。

单位“pF”。

举例见表5。

    2.颜色和一个字母表示法这种方法是用电容上标一颜色加一个字母的组合来表示电容量。

其字母的含义仍见表4,其颜色则表示在字母代表的容量后面再添加“0”的个数,单位为“pF”,详见表6。

例如:

红色后面还印有“Y”字母,则表示电容量为8.2×100=8.2pF,黑色后面带印有“H”字母,则表示电容量为2.0×10的1次方=20pF,白色后面加印有“N”字母,则表示该电容数值为3.3×10的3次访=3300pF。

    3.色环表示法这是圆柱形贴片电容常用表示方法。

其中前二环表示电容量前两位有效数字,第三环表示乘10的几次方,第四环表示误差(前四环表示法与色环电阻基本相同)第五环则表示温度系数,详见表7。

    例如:

某电容器五环颜色分别为:

红、红、橙、金、银,则表示该电容容量为22×10的3次访=22000p(22n)±5%,温度系数为+30×10的-6次方pF/℃

    三、贴片二极管

    贴片二极管也有片状和管状两种。

外形与引脚位置见图3。

其型号标记(代码)由字母或字母与数字组合而成。

但最多不超过4位。

需说明的是同一标记因生产厂家不同,可能代表不同型号,也可能代表不同器件。

    四、贴片三极管

    贴片三极管均为片装,有矩形和圆形两种,外形及引脚位置见图4。

其型号标记(代码)也是由字母或字母与数字组合而成。

最多不超过4位。

少数某一代码,不同厂家用来可能代表不同型号,也可能代表不同器件。

认识贴片元件

    家电维修人员初识贴片元件常在彩电高频头,密密麻麻的小元件表面安装在电路板上。

元件没有引脚,线路板也没打孔。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贴片元件已广泛地应用到各种家用电器中:

彩电、电脑、影碟机、卫星接收机及高频头、MMDS变频器、移动通信设备、摄像机等等,其体积小、重量轻、性能稳定等特点得到充分的体现。

常见的贴片元件有贴片电阻、贴片电容、贴片二极管、贴片电感、贴片集成电路。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贴片元件的标识方法。

    1.贴片电阻

    贴片电阻有长方形和圆柱形两种,如图1所示。

    长方形贴片电阻的阻值标注在表面,通常用三位数来表示。

其中左边第1个数表示阻值的第1位有效值;第2个数表示阻值的第2位有效值;第3个数代表阻值的倍率,单位为欧姆。

如图中标注的“223'’,即表示22×10的3次方=22000Ω=22k。

又如221表示22×10的1次方=22×10=220Ω,,而220表示22×10的0次方=22×l=22Ω。

若阻值小于10Ω时,以R代表Ω,例如2R2表示2.2Ω,5R6表示5.6Ω,R22表示O.22Ω,等。

    圆柱形贴片电阻是在表面金属膜上刻螺纹槽来确定电阻值大小,再涂上耐热漆和色环密封制成,其色环标志方法与含义与带引脚的金属膜电阻一样。

[其他资料:

贴片电阻功率和贴片电阻的封装形式资料

常规贴片电阻(部分)

常规的贴片电阻的标准封装及额定功率如下表:

英制(mil)公制(mm)额定功率(W)@70°C

020106031/20

040210051/16

060316081/10

080520121/8

120632161/4

121032251/3

181248321/2

201050253/4

251264321

国内贴片电阻的命名方法:

1、精度的命名:

RS-05K102JT

2、精度的命名:

RS-05K1002FT

R-表示电阻

S-表示功率0402是1/16W、0603是1/10W、0805是1/8W、1206是1/4W、1210是1/3W、1812是1/2W、2010是3/4W、2512是1W。

05-表示尺寸(英寸):

02表示0402、03表示0603、05表示0805、06表示1206、1210表示1210、1812表示1812、10表示1210、12表示2512。

K-表示温度系数为100PPM,

102-5%精度阻值表示法:

前两位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表示有多少个零,基本单位是W,102=1000W=1KW。

1002是1%阻值表示法:

前三位表示有效数字,第四位表示有多少个零,基本单位是W,1002=10000W=10KW。

J-表示精度为5%、F-表示精度为1%。

T-表示编带包装

怎么看电阻的阻值_贴片电阻的识别和标注方法

一.E-24标注方法

E-24标注法有两位有效数字,精度在±2%(-G),±5%(-J),±10%(-K)

怎么看电阻的阻值_贴片电阻的识别和标注方法1.常用电阻标注

XXYXX代表底数,Y代表指数

例如

470=47W

103=10kW

224=220kW

怎么看电阻的阻值_贴片电阻的识别和标注方法2:

小于10欧姆的电阻的标注

用R代表单位为欧姆的电阻小数点,用m代表单位为毫欧姆的电阻小数点

例如

1R0=1.0W

R20=0.20W

5R1=5.1W

R007=7.0mW

4m7=4.7mW

二.E-96标注方法

E-96标注法有三位有效数字,精度在±1%(-F)

怎么看电阻的阻值_贴片电阻的识别和标注方法1:

常用电阻标注

XXXYXXX代表底数,Y代表指数

例如

4700=470W

1003=100kW

2203=220kW

怎么看电阻的阻值_贴片电阻的识别和标注方法2:

小于10欧姆的电阻的标注

用R代表单位为欧姆的电阻小数点,用m代表单位为毫欧姆的电阻小数点

例如

1R00=1.00W

R200=0.200W

5R10=5.10W

R007=7.00mW

4m70=4.70mW

怎么看电阻的阻值_贴片电阻的识别和标注方法3:

E-96MultiplierCode标注法

XXY

XX代表底数的代码,具体数值可从MultiplierCode表中查找

Y代表指数的代码,具体数值也要从MultiplierCode表中查找

例如:

18A=150W

02C=10.2kW]

    2.贴片电位器

    贴片电位器主要采用玻璃釉作为电阻材料,它有片状的、圆柱形的或其它几种类型,如图2所示。

这种贴片电位器阻值范围宽(从10Ω,到2M),而且外形规整,便于机械化加工,自动化安装及调整。

    3。

贴片电容

    贴片电容外形如图3所示。

贴片陶瓷电容与贴片电阻极其相似,但略薄一些,且参数标注方法不同,这是两者之间的区别。

    贴片陶瓷电容参数命名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形式如下:

    容量的表示方法与贴片电阻相似,前两位表示有效数,第三位数表示有效数后O的个数,单位为pF。

例如222表示2200pF,2P2表示2.2pF。

贴片陶瓷电容耐压有低压和中高压两种,低压电容耐压一般有50V、100V两挡;中高压电容有200V、300V、500V、1000V等多种。

另外,贴片陶瓷电容贴装时无正负极朝向要求。

    贴片钽电解电容容量从0.1~330uF不等,耐压为4~50V。

其表面印有极性标志,有横标端为正极。

容量表示方法与贴片陶瓷电容相同,如104表示10×10的4次方pF,即0.1uF。

    4.贴片电感

    贴片电感外形如图4所示。

它的内部有铁氧体磁心,绕上电感线圈后,在四周加一层磁屏蔽材料,这种贴片电感可避免漏磁对邻近电路产生干扰。

    5.贴片二极管

    贴片二极管分为片状二极管和无引线圆柱形二极管两种,外形如图5所示。

它们的识别方法与普通带引线二极管一样。

    6.贴片三极管

    贴片三极管外形如图6所示。

贴片三极管分为普通晶体管、带阻晶体管、双栅场效应晶体管、达林顿晶体管、高反压晶体管等。

贴片三极管与对应的带引脚的三极管相比,具有体积小,耗散功率也小的特点,其它参数则变化不大。

    7.贴片集成电路

    贴片集成电路分为SOP、QFP等几种封装形式,如图7所示。

SOP封装其实是双列直插式封装电路的变形,QFP方形扁平封装集成电路引线较多。

集成电路引脚识别的方法是从有标记圆点处认起。

正对圆点的为①脚,其他各引脚面对器件型号标印面,逆时钟方向依次计数。

贴片式电阻、电容和电感的选购

    表面组装技术(SMT)的应用已十分普遍,采用SMT组装的电子产品的比例已超过90%。

我国从八十年代起开始使用SMT。

随着小型SMT生产设备的开发,SMT的应用范围在进一步扩大,航空、航天、仪器仪表、机床等领域也在采用SMT生产各种批量不大的电子产品或部件。

    近年来,除了电子产品开发人员用贴片式器件开发新产品外,维修人员也开始大量地维修SMT组装的电子产品。

本文将介绍应用量最大的贴片式电阻、电容及电感的主要参数及规格,以求对开发人员、维修人员选购这些贴片式元件有所帮助。

贴片式电阻

    目前贴片式电阻的型号并不统一,由各生产厂家自行设定,并且型号特别长(由十几个英文字母及数字组成)。

在选购时如能正确地提出贴片式电阻各种参数及规格,那就能很方便地选购(或订购)到所需的电阻了。

    贴片式电阻有5种参数,即尺寸、阻值、允差、温度系数及包装。

    1.尺寸系列贴片式电阻系列一般有7种尺寸,用两种尺寸代码来表示。

一种尺寸代码是由4位数字表示的EIA(美国电子工业协会)代码,前两位与后两位分别表示电阻的长与宽,以英寸为单位。

另一种是米制代码,也由4位数字表示,其单位为毫米。

不同尺寸的电阻,其功率额定值也不同。

表1列出这7种电阻尺寸的代码和功率额定值。

    2.阻值系列  标称阻值是按系列来确定的。

各系列是由电阻的允差来划分的(允差越小则阻值划分得越多),其中最常用的是E-24(电阻值的允差为±5%),如表2所示。

    贴片式电阻表面上用三位数字来表示阻值,其中第一位、第二位为有效数,第三位数字表示后接零的数目。

有小数点时用“R”来表示,并占一位有效位数。

标称阻值代号表示方法如表3所示。

    3.允差贴片式电阻(碳膜电阻)的允差有4级,即F级,±l%;G级,±2%;J级,±5%;K级,±10%。

    4.温度系数贴片式电阻的温度系数有2级,即w级,±200ppm/℃;X级,±lOOppm/℃。

只有允差为F级的电阻才采用x级,其它级允差的电阻一般为w级。

    5.包装主要有散装及带状卷装两种。

    贴片式电阻的工作温度范围为-55--+125℃,最大工作电压与尺寸有关:

0402及0603为50V,0805为150V,其它尺寸为200V。

    目前应用最广的贴片式电阻的尺寸代码是0805及1206.并且逐步有趋势向0603发展。

最常用的允差为J级。

    例如,某电子产品中,有一尺寸为3.1×1.55mm,表面印有103字样的电阻损坏。

从表l中可查到,该电阻尺寸代码为1206,阻值为10k,功率为1/8w。

若允差为±5%,则选购或订货时只要提出.1206型lOk、J级、散装100个即可(一般最小购买单位为100个)。

由于J级允差的温度系数为w级(±200ppm/℃),所以温度系数要求可不提出。

贴片式电容

    贴片式电容的种类较多,如多层陶瓷电容、独石电容、涤纶电容等,另外还有电解电容(铝电解电容及钽电解电容);即使同一种介质材料尚有不同的类型。

这里仅介绍主要参数及规格。

各种电容有7种参数,即类型、尺寸、温度系数、容量、允差、耐压及包装。

本文不涉及采用何种介质及选用何种类型

(它主要取决于电路要求),仅介绍其它6种参数。

    1.尺寸不同介质的电容尺寸不同,其尺寸代码与贴片式电阻相同。

例如多层陶瓷片状电容的尺寸有7种,如表4所示。

    2.电容温度系数电容温度系数分为I级及Ⅱ级,如表5、6所示。

I级的电容又分为8级,Ⅱ级的电容又分5级。

    3.电容量及其代码  电容量的范围因所用介质不同而各异,如独石电容的范为0.5pF~4.7uF,多层陶瓷电容的范为0.5pF~47uF,其代码如表7所示(以pF为单位)。

    4.允差不同介质的电容器,其电容量的允差也是不相同的,这里以多层陶瓷片电容的允差为例加以介绍。

多层陶瓷片电容有7级,允差,如表8所示,而独石电容器则无F级。

    5.耐压不同介质的电容器,其耐压各异。

耐压的等级与引线式电容相同,如10V、16V、25V、50V等等(它也有代码,但各厂不统一)。

    6.包装与贴片式电阻一样,有散装及带状卷装两种。

    需要指出的是,在贴片式电容参数中温度系数是最重要的,在振荡电路、选频电路、调谐电路中,为了保证频率的精度,可以选用高稳定性的COG级(NPO级)。

若精度要求不太高,则可以选用X7R级中等稳定性电容。

旁路电容、去耦电容或滤波电容中,若对温度系数要求不高,可选用Z5U级或Y5V级(或不提出此参数要求)。

    在电容外形中,除上述介绍的片状外,也有圆柱状(陶瓷介质)。

其尺寸代码与片状相同,如φ1.25、长度2.0mm的圆柱形电容,其尺寸代码也是0805。

该类电容的特点是机械强度好、高频特性好,适用于高频电路。

容量从

0.5pF~0.2uF,耐压在100V以上。

本文不再介绍电解电容。

  贴片式电感

贴片式电感有线绕式及非线绕式(如多层片状电感)两大类,并且有多种结构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不同的品种及不同厂家的产品,其型号中的参数也不一样。

其主要参数有类型、尺寸、电感量、允差与包装。

    1.尺寸  不同结构、电感量的电感,其尺寸不同。

多层片状电感尺寸较小,有0603、0805、1206几种。

线绕式的尺寸范围较宽,有1206、1210-2525等十几种(以上都是EIA尺寸代码)。

有些电感也有采用6位数表示其尺寸,这6位数字分别表示其长×宽×高(mm),如565050表示其长、宽、高

的尺寸为5.6×5.0×5.0mm。

    2.电感量及代码采用不同结构和材料的电感器,其电感量的范围是不同的。

如多层片状电感,所用材料的代码为A的其电感量从0.047~1.5uH;材料代码为M的,其电感量从2.2~100nH。

线绕式电感量范围为10nH~10mH。

目前应用的电感量范围主要在5nH-1mH之间。

    电感量代码也由三位数表示,如表9所示。

    表中N表示nH,如有小数点时,N还表示小数点。

如3N3表示3.3nH。

在以uH为单位时,R表示小数点。

如3R3表示3.3uH。

    3.允差  电感的允差如表10所示。

线绕式电感的精度可以做得高,有G、J级,但也有要求低的,如K、M级,而薄膜电感、多层电感的精度低(一般为K、M级)。

    4.包装有散装及带状卷装两种。

    需要指出的是电感元器中频率特性这一参数最为重要,但在型号中未反映出频率特性。

目前一般将电感按频率分成两类:

高频电感及中低频电感。

高频电感的电感量较小,一般电感量范围为0.005--1uH。

而中低频电感的电感量范围较大。

    另外,电感的一些电特性,如Q值、自谐振频率、直流电阻、额定电流等参数在型号中也不反映出来,需要从具体厂家资料查找。

(转自维修

贴片式三极管系列种类繁多,本文介绍在电路中常用的一些品种,它们有:

带阻三极管(在一个封装中有一个三极管及一个或两个电阻)、复合双三极管(在一个封装中有两个三极管,并有各种组合),复合带阻双三极管(在一个封装中有两个三极管,并带一个或两个电阻)。

    无论在模拟电路还是数字电路中,集成电路是主要器件,但除电阻、电容等外围元器件外,电路中仍有一些二极管及三极管等器件。

本文介绍一些在便携式电子产品中常用的贴片式三极管系列,它在电路中用作放大器、缓冲器、振荡器、开关或驱动器(如驱动继电器、喇叭、蜂鸣器等)。

    贴片式三极管系列种类繁多,本文介绍在电路中常用的一些品种,它们有:

带阻三极管(在一个封装中有一个三极管及一个或两个电阻)、复合双三极管(在一个封装中有两个三极管,并有各种组合),复合带阻双三极管(在一个封装中有两个三极管,并带一个或两个电阻)。

    贴片式带阻三极管及复合双三极管等的特点是封装尺寸较小,能使用它构成的电路更为简单,并可增加安装密度,减少产品的尺寸。

    带阻三极管

    带阻三极管是一个PNP管或NPN管中带一个或两个电阻,如图1所示。

它有三种封装形式,它的尺寸、管脚排及外形如图2所示。

在这三种封装中,EM3是最小的,它的尺寸仅1.6×0.8mm,比一颗芝麻还小。

    常用的带阻三极管如表1所示。

表中电阻值由分母表示R2,分子表示R1,如2.2k/lOk,表示R1为2.2k,R2为10k。

    复合双三极管

    复合双三极管分不带阻及带阻两种。

不带阻复合的双三极管中的两个三极管有两管独立的或两管间有连接的。

这两个三极管又有双PNP管、双NPN管以及一个PNP管和一个NPN管,使设计者可灵活选用。

带阻的复合双三极管也有两管独立的及两管间有连接的。

这些复合双三极管有SOT-36、SOT-25及UM5三种封装形式,它们的尺寸如图3所示。

其中UM5尺寸最小,其大小与一颗芝麻差不多。

    各种复合三极管的参数、封装、电阻值如表2所示,其内部的结构参看图4~23。

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SOT-25与UM5封装都是5引脚的器件,但是管脚的排列方向是不同的。

如SOT-25的第一脚在右下方,引脚号是顺时针方向增大;UM5的第一脚右上方,引脚号是反时针方向增大。

(转自维修

怎样用电烙铁更换片状元件

    先要准备一把有接地线的温度可控的电烙铁,烙铁头的宽度要与片装元件的金属端面相当。

烙铁头的温度必须达到摄氏320度。

另外,准备镊子一把,除锡(铜编织线或多股芯线)一段。

焊接使用细低温松香焊丝参照附图,按如下步骤进行:

    1.把烙铁头直接放在损坏元件的上表面,当元件两边的焊锡和下面的粘接剂熔化后,即用镊子将元件摘除。

见图1。

    2.用除锡条将线路板上的残锡烫吸干净。

再用酒精擦去原焊盘上的粘接剂和其他污渍。

    3.只给线路板上一边焊盘烫适量焊锡。

见图2

    4.用镊子将新元件放在焊盘上。

快速加热焊盘上的新锡,让熔锡接触片状元件韵金属端而,将它轻轻“粘住”。

绝不能用烙铁头接触新元件。

见图3。

    5.新换上的片状元件一端已经被固定,就可以焊另一端了。

如图4所示,小心的加热线路板上的焊盘,并加入适量的新焊锡,使焊盘与元件端面形成一光亮弧面。

一定要注意焊锡不能太多,要是焊锡流到元件底下,会使焊盘短路。

在焊接时只能让熔锡浸到元件的金属端面,不能让烙铁头碰到元件。

元件的一端焊好后,再焊另一端。

焊锡要完全粘附在元件两个端面上。

这两步操作中,焊锡适量是成功的关键。

(转自维修吧)

损毁电阻的阻值估测

    电阻烧焦看不到色环和阻值,又没有图纸可依,对它的原阻值就心中没数。

    用刀片把电阻外层烧焦的漆割掉,测它一端至烧断点的阻值,再测另一端至烧断点的阻值,将这两个阻值加起来,再看其烧断点的长镀,就能估算出电阻的阻值了。

例如图1所示的损毁电阻,测量阻值如图,下面的标注,即22k+27k=49k。

这个有电阻7环,那每环约为7k,49k+7k=56k,这个烧毁的电阻原值即为56k。

转自维修吧-

五条色环的电阻多为精密电阻,其阻值精确,误差范围较小。

其中.第1、2、3色环为有效数字,第4色环为倍率。

第5色环为误差。

五条色环的电阻多为精密电阻,其阻值精确,误差范围较小。

其中.第1、2、3色环为有效数字,第4色环为倍率。

第5色环为误差。

各个色环表示的意义如下:

    (单位:

Ω)

    举例  1.一只电阻上的五条色环依次是红、黑、黑、棕、棕,则其电阻值为200×10=2000Ω=2kΩ,误差为±1%。

    2.一只电阻上的五条色环依次为绿、棕、黑、橙、红,则其电阻值为510×lO的3次方=510000Ω=510kΩ,误差为±2%。

(转自维修吧

电容

在一些家用电器上常会见到无极性电容上不直接标出电容量和误差范围等参数,而只标有数字和字母,如“1n2K630V”、“47nJ250V”、“153K160V”、“105G400V”,如何识别?

    在一些家用电器上常会见到无极性电容上不直接标出电容量和误差范围等参数,而只标有数字和字母,如“1n2K630V”、“47nJ250V”、“153K160V”、“105G400V”,如何识别?

    这是目前在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数字标注法。

一种是用数字和字母(n)来表示电容量的,如1n=1000PF(微微法);另一种是采用数字和倍率相乘的方法来标志电容量的,例如102=10×10的平方=1000FF。

误差范围用字母表示,其中G为±2%、J为±5%、K为±10%、L为±15%、M为±20%。

耐压值大多直接标出。

    “1n2K630V”表示容量为1200PF,误差为±10%,耐压为630v;“47nJ250V”表示容量为O.047pF,误差为±5%。

耐压为250V;  “153K160V,”表示容量为O.015uF,误差±10%,耐压160V;“105G400V”表示容量为1uF,误差±2%,耐压为4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