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区域活动中幼儿口语发展的探索性研究》中期评估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8561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区域活动中幼儿口语发展的探索性研究》中期评估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主题区域活动中幼儿口语发展的探索性研究》中期评估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主题区域活动中幼儿口语发展的探索性研究》中期评估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主题区域活动中幼儿口语发展的探索性研究》中期评估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主题区域活动中幼儿口语发展的探索性研究》中期评估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题区域活动中幼儿口语发展的探索性研究》中期评估报告.docx

《《主题区域活动中幼儿口语发展的探索性研究》中期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区域活动中幼儿口语发展的探索性研究》中期评估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题区域活动中幼儿口语发展的探索性研究》中期评估报告.docx

《主题区域活动中幼儿口语发展的探索性研究》中期评估报告

《主题区域活动中幼儿口语发展的探索性研究》中期评估报告

常州爱儿坊幼儿学苑课题组

一、选题意义

研究背景:

(一)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

大量科学依据证明,6岁以前是人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

语言发展主要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由于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使得幼儿期的语言发展以口语发展为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长的需要,为孩子从小创设良好的母语学习环境和培养幼第二语言(英语)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性和时代性需求。

(二)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3——6岁是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期。

所谓关键期,既是无需强化的,在

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映叫做“印刻”现象,而“印刻”现象发生的时期叫做“发展关键期”。

人类的某种行为和技能、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

人的智能是由上百种能力组成的综合结构系统,而其中有一些能力是整个智力结构的基础,其它的能力都是在这些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所有的教育理论都证明,人类每种知识的获得,或多或少都和语言能力有关,因此语言能力几乎成为儿童全部智能发展的基础。

6岁以前的孩子,脑部成长主要集中在右脑,因此想象力丰富。

这时候如果能给孩子适当的语言学习机会,孩子的左、右脑就能达到最均衡的发展,潜能得以无限的发挥。

不仅如此,如果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多种语言训练,社交能力和领导能力将很容易得到锻炼,因为语言能力越强的孩子越喜欢交朋友,并且从中培养出良好的人际关系及组织管理能力。

这样的孩子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勇于接受挑战,在面对未来激烈的竞争时,自然能表现得比别人更出色。

(三)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

由于历史中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教育更多的强调统一,个性发展得不到充分的重视。

幼儿的心理、生理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又决定了对幼儿的教育模式的探索和改革,那种灌输式、强迫式和整齐划一的教育方法无法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更不可能促进孩子的发展。

所以主题区域活动作为一种集体教育活动的延伸和补充,作为一种更自然的,更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能满足不同幼儿富有个性、不同需求的教育模式,能使每个孩子在享受快乐童年的同时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另外,我园各班均为小班化教学,各班配置到位的华文老师、英文老师及助教能更好的为关注幼儿、关注个别差异,及时给予最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四)课程实施的需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课程总的趋势是走生活化、经验化、综合化的道路,我园一直以来是以爱儿坊总部的双语同主题课程为基础,全市统一的综合课程为辅,以主题区域活动为载体,关注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关注幼儿在母语环境中发展第二语言,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与物交往、与人交往、与景交往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认为小班化主题区域活动能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是幼儿自主活动及语言交往运用的一种形式,也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们期望通过小班化主题区域活动课程模式的构建提升幼儿语言的“最近发展区”。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的

1.顺应时代要求,以主题区域活动为载体,创设良好的母语和第二语言的学习环境,帮助幼儿在与物体交往中、与人物交往中、与情景交往中学习掌握、运用巩固和迁移拓展口语能力,发展幼儿对母语和第二语言的敢说、敢想、敢表达;多说、多想、多表达;会说、会想、会表达的口语发展层次目标,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引导教师探索以主题区域为载体促进幼儿口语发展研究的教育教学、组织引导、观察评价等策略。

促进教师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实验之中,本着认识感知——实践探索——反思提炼的科研思路,提升教师有效整合利用资源的能力、在活动中有效指导的能力、在预成与生成活动中个别化教育的能力、在实践中反思研讨的能力,促进教师向“科研性”“广博性”进行发展。

3.通过科研的实践研究,营造园所氛围、张显办园语言特色、提升幼儿园办学品.

(二)研究内容

1.探索积累关于各年龄阶段以主题区域为载体的母语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对话性、互动性、交往性、情景性语言环境的教师“教”的策略。

2.探索积累关于各年龄阶段以主题区域为载体的母语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对话性、互动性、交往性、情景性语言环境的幼儿“学”的策略。

3.探索积累关于各年龄阶段以主题区域为载体的母语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对话性、互动性、交往性、情景性语言环境的家长协作策略及活动展示策略。

4.课题组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探索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培训、展示、研讨评价等管理策略。

5.课题组在研究实践的过程探索相应的活动课程实施办法、评价方法、研究内容等。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常州爱儿坊幼儿学苑各园区各年龄班

2.研究方法:

★经验总结法:

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边实践思考提炼,及时总结,及时推广。

★文献资料法:

搜集、提炼历史上与“语言培养”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精华,收集国内外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不断充实语言培养理论,改进我们的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

★行动研究法: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理论学习—实践探索—反思提炼—理论学习—实践探索—反思提炼的循环研究过程中开展课题研究。

★现场实验法:

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尽可能地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以探讨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

★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客观对象,收集、分析事物感性资料的一种方法。

(四)研究策略

1.把握一个核心

以主题区域为载体,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理念。

本课题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在主题教学的多领域区域活动中促进每一个孩子的母语和第二语言的和谐发展。

2.明确两个原则

无论是目标的设置,还是内容的制定,都应紧紧围绕幼儿的“主题区域”和“口语发展”而展开。

3.提供三种环境

语言学习环境决定着孩子们活动的水平。

首先,要营造能让幼儿愉悦自主学习氛围(标志;其次,要营造富于交往互动性的运用拓展环境,让孩子们去模仿练习、交往互动;再次,要善于给孩子提供多种展示实践的平台,让孩子们在更加广泛的领域中去锻炼发展。

4.关注培养层次

(1)确定口语目标:

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确立不同的口语培养目标,做好课题前测,做到心中有数。

口语培养目标要体现语言交往、口语表达、英语渗透等原则,选题宜小且具有可操作性,可以选择:

口语讲述、阅读欣赏、主题墙活化、戏剧表演、辩论宣传、亲子共读等方面的内容。

(2)关注区域层次:

明确区域内容是从主题中来的,各领域区域内容可以涉及各个领域,在发展多领域能力中必须体现课题目标,且要区域要求和规则上要体现多层次课题目标达成度。

5.关注双语共进

(1)明确双语同主题教学目标,通过不同语言氛围和形式,共同为课题培养目标服务。

(2)围绕课题培养目标,创设相同比例的双语区域,设计统一培养目标的双语区域及各类展示、评比及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幼儿在更加广阔的语言氛围中获得更多锻炼与发展。

(3)注重幼儿在双语区域中培养目标的个性发展记录,华文和英文教师细致记录孩子在相应区域中的操作学习和发展情况,及时反思并调整策略。

三、研究价值:

理论意义

1.小班化教育理论:

小班化教育是教学论范围内的一种教育模式的概念,具体指在某种教育价值判断支配下,教育活动形成一定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教育过程,带有普遍意义的教育模式。

2.主题区域活动教育理论:

新时期教育体系中提出了区域活动这一内容后,我们发现,这是一个让幼儿获得知识的教育场所,更是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多方面自我能力提高的契机。

所谓区域活动,是在指定范围,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并在其中巩固以往所学知识,感知新知识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

主题区域是在主题活动引领下,作为主题活动的准备、巩固和延伸教育形式,在宽松自由的游戏氛围中,与主题相匹配的区域活动内容和形式吸引了幼儿极大的兴趣,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3.新课程理论:

随着《纲要》的颁布和实施,给我们每个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以主题活动为主的课程内容符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关注的是幼儿的兴趣、自主、需要、创造,突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新思想,与区域活动所突现的教育理念相吻合。

在主题开展实施过程中,其区域设置是灵活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可随主题的目标和幼儿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教师可以根据主题活动开展的内容,将主题目标隐含在各区域中,在各区域提供有关主题内容的材料。

教师也可以根据主题活动中的一个个小主题,把它设为一个个区域,在各区域中融探索、表现、操作等内容,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交往、在与的活动中宽松、自主、个性化的发展。

4.语言发展理论:

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言,语言发展是指个体对语言理解和掌握的发展过程,根据3—6岁幼儿期身心发展的规律,幼儿期的语言发展以口语发展为主,并且他们的口语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所以,在幼儿期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四、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一)课题竞标,规范管理过程。

1.开展课题竞标:

改变了“一刀切”,对不具备科研能力的教师不强行拔高,让这些教师有更多的成长空间。

采取了自主申报、公开竞聘和园部审定的方式,吸纳有研究热情、有研究能力的教师参与课题的研究。

成效:

从刚开始的8个班级参加竞标到现在13个班级参加竞标,可以看出以前的“要我研究”已变成“我要研究”,外部的压力变成内在的动力。

2.规范管理过程:

为了保证该课题的顺利实施,课题组建立了完善的课题研究管理制度、考核奖励制度。

要求每班每天至少要保障45分钟到一小时的区域活动时间,教师要认真、真实记录孩子活动的过程、语言发展的过程,并做分析和策略调整,每个主题结束后认真整理课题资料(操作材料、文字记录等),并在课题组会议中积极交流,每月进行一次同级部或同研究方向的园内交流、展示,及时将经验、困惑进行整理和讨论,期末撰写一篇有质量的课题阶段小结等。

成效:

明确了每个研究人员的职责,使研究真正落到实处。

(二)理清思路,夯实研究基础。

1.理清实施步骤:

课题研究初期,我们紧紧围绕“主题区域”和“幼儿的口语发展”两个课题中的关键问题,制定了详细的研究实施步骤。

并通过合理设置一日活动表,保障每天各班课题研究时间。

成效:

教师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正确定位。

能比较清晰地制定自己的小课题方案,三年一个大目标,一学期一个小目标,分步进行本次课题的实施。

2.组织培训学习: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组织教师边学边实践,通过定期的课题例会、分散自学、外出参观学习、由专家、教师及家长共同参与的BBS交流探讨等形式组织教师进行有关教育理念、主题活动、区域活动及家庭教养等问题的学习研讨。

成效:

一年多来,上海、南京、苏州、北京、新加坡等地都留下了我园教师学习的身影。

教师积累了一些有关主题区域创设、区域活动组织及评价的相关经验。

(三)抓住关键,扎实深入研究。

在一年多的课题进展中,我们一直紧紧围绕“主题区域”和“幼儿的口语发展”两个课题中的关键问题而展开。

关键问题一:

主题区域

1.主题区域环境的划分创设:

在幼儿期发展语言的关键就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因此,如何创设宽松、温馨的环境显得非常重要。

(1)区域划分,考虑周密。

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出不同区域在教室中的摆放位置颇有讲究。

如:

生活区要尽可能考虑到幼儿的方便(衣物的摆放、自助早点,便于助教兼顾),因此可以考虑进门或靠近盥洗间的位置;美劳区常常需要用水,所以可考虑放在离盥洗间近一些的位置上,同时还要考虑孩子的作品能够展示,因此有大墙面是比较合适的;语言区、益智区需设在较隐密的角落;中间一般作为集体教学活动的区域。

来往各活动区的交通线力求通畅。

(2)区域环境,围绕主题。

本课题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在主题教学的多领域区域活动中促进每一个孩子的母语和第二语言(英语)的和谐发展。

爱儿坊实施的是双语同主题课程,在集体教学之外,与同主题课程相匹配的区域活动便成为孩子们双语进行自主学习、运用、巩固和拓展的重要途径。

如:

4月份双语同主题内容为“能干的我”,在主题中要求孩子在家观看一些有关主持播报的节目,将其重要之处先和家长交流,然后进园与同伴分享,每天轮流由一名幼儿进行模仿播报,内容可以是新闻类、天气类、班级重大事件类等等,并且必须加入2—3句英语的评价。

5月份,根据主题的更换,我们改为“小小主持人”要求家长先帮幼儿积极报名,与主题“野生动物”为主,讲述内容必须结合本主题中新授的2—5个单词和句子,让家长在家中把关,帮幼儿准备主持的内容,当天由幼儿进行评价。

我们发现这一区域幼儿的积极性很强,并且在每一次的主持过程中,我们都能发现孩子们母语和第二语言的进步和发展。

照片体现双语同主题的内容。

(3)材料摆放,规范有序。

区域材料本身的摆放也是一种环境的创设,同时也体现出了老师们的精心思考。

如:

美劳区面对种类繁多的素材与工具时,利用多种格子,将工具与各种素材分门别类存放,并标示清楚。

又如:

益智区在材料的呈现上应力求简洁。

可利用统一规格或色调的篮子、盒子或浅盘来展示。

每一篮(盒)中只放一种学习目标明显的教具,让幼儿能专心的自行探索,避免将时间浪费在翻翻弄弄,或看不懂功能而徒增困扰。

在每个篮子与柜子上贴好相对应的标志。

这样带有规则暗示的设计除了让幼儿在取拿、归放教具时有所依照外,也巧妙地将烦琐的收拾工作转化为有趣的分类或配对游戏。

通过创设一个这样有序的学习环境,增强了幼儿的专心度和规则意识,也有助于和谐的人际互动,减少不必要的纷争。

(4)外围区域,充分利用。

●主题墙:

是孩子学习过程和成果的见证和展现,我们把他创设在走廊上,这样家长在接送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一起或孩子和孩子之间可以一起看看、说说。

●走廊空间:

在一楼走廊空间布置了26个卡通字母,下面配有相应的中英文字卡。

随着孩子的学习,他们掌握的词汇量逐渐增多,教师和孩子共同制作了图文并茂的中英文字卡,与相应的英文字母连接。

在二楼空间布置了四个季节,并配有各个季节的主要特征的装饰物,这四个季节将随着我们一学年的主题活动的开展,增添更多孩子的思考、理解和创意。

孩子们在熟悉的、宽松的环境中更愿意和他人交流。

●公共区域:

创设故事墙,将适合孩子们的或教学活动中中英文故事进行放大展示,并定期更换。

让家长与幼儿通过每天的点滴的观看和阅读,并通过“故事里的提问”让家长和孩子之间互动起来,以发展孩子的口语。

2.主题区域材料的有效投放:

(1)注重与主题集体教学相结合。

区域活动可以是集体活动的准备和延伸,例数的分成:

先区域操作,让孩子发现有几种分法,当发现有重复记录,无序记录等问题,就可以及时生成集体教学内容。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观察范例、比较分析的方法,使幼儿发现递增递减和互换规律,。

幼儿亲身体验活动所获得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整合,能使经验更全面、更深刻。

(2)注重投放材料材料的层次性。

材料的层次性投放有利于不同水平幼儿的按需选择。

通过实践,我们对材料的层次性有四种理解。

理解一,同一内容不同年龄段的层次性。

例:

对图形的认知,小班—特点鲜明的圆形、三角形和方形;中班—长方形和正方形、梯形等;大班—对图形进行二等份和四等分。

理解二,同一内容在同一年龄段的层次性。

如:

在美工区设立面馆,提供联系随意剪的“面片”,练习剪直线的“拉面”,练习剪曲线的“方便面”理解三,材料本身的层次性。

理解四,目标层次性。

(3)注重区域成果的二次利用甚至多次利用。

如:

撕—团—粘;妈妈的头发:

撕—卷—粘(美工区)—扎(生活区)—垂挂(装饰)—项链(益智区)(装扮妈妈);美工区的作品制作成图书投放到语言区;透明胶带—碎彩纸黏贴—圣诞结装饰,同时教师在区域活动的组织中能注重同级部平行班及不同级部的区域资源共享,这样既减轻了教师制作操作材料的压力,也促使各区域资源成效的最大化利用。

关键问题二:

幼儿的口语发展

1.在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口语能力发展:

充分利用区域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来促进幼儿口语的发展。

如:

在活动前我们组织孩子商讨规则、讨论玩法;活动中同伴之间的互动合作、问题争论,不同的操作方法,师生之间引导互动;活动后的评价交流等方面。

让孩子在思考、讨论、评价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能力。

亮点一:

会说话的区域提示牌:

提示牌可以体现材料操作的步骤,也可作为新材料的介绍、各种玩法的说明等等。

在每次活动前的先由幼儿学会自主观察,规则讲述,理解并执行步骤。

亮点二:

提供记录表鼓励分享:

提供能记录孩子操作过程和结果的记录表,能相互评价记录表等等,便于幼儿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鼓励孩子把会做的东西说出来。

中文和英文内容照片各一张

亮点三:

鼓励幼儿自我评价:

每次区域活动结束后,我们采取各种评价的方式,如以录像、照片等形式播放幼儿在区域过程中不好的现象以及值得学习的地方,引导幼儿对进行的区域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分享。

2.搭建多种平台促进幼儿口语能力发展:

口语必须是在互动、交流的基础上发展的。

因此,除了在主题区域中,我们还通过多途,构建让幼儿听、问、讲、演、看的氛围和机制。

●在一日活动中:

利用晨间十分钟开展:

新闻播报、快乐博士、班干部竞选的等活动;利用餐前时间开展:

餐前小喇叭活动;利用散步的时间开展:

找发现、说发现的活动;利用来、离园时间开展礼仪天使的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语言环境和兴趣关注点。

●利用节日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契机:

走出幼儿园进入社会、自然等大课堂,教学社区资源、自然资源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块重要因素。

我们经常结合主题和季节带领幼儿进行参观活动,菜场、博物馆、明城墙、地震局、公园、气象局、蛋糕房等地方都是最能引起孩子们兴趣的地方。

同时,采摘、购物、旅游、爱心募捐、环保知识宣讲等活动也是孩子们最爱的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的生活,还增强了幼儿人际交往能力,使孩子们得到了语言的练习机会和迁移运用。

●定期向家长开放展示活动:

每周向家长开放的区域视频;每月一次的故事大比拼;每学期的学习成果展示;每次给家长不同的角色要求:

观察者、合作者、记录者;有了家长的积极参与,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五、研究体会与成果:

我们最大的研究体会是:

课题探索研究的过程,是孩子与教师共同成长的过程。

1.幼儿发展:

孩子的自主学习意识、口语(母语及第二语言)主动交流能力、社会沟通实践能力及乐观积极的情感态度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在全国、省、市、区各类英语风采类、语言类、音乐类、绘画类、表演类活动中频频获奖,尤其是在07年常州市星星火炬杯幼儿英文风采大赛中包揽了所有的团体一、二、三等奖。

2.教师教育经验的积累。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每位教师都注重实践与反思,善于积累有效经验并积极投稿,共有30多位老师撰写23多篇课题论文分别在全国、省、市、区各类论文评比中刊登或获奖。

3.主题区域创设案例的积累。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每位教师都注重了每个年龄段、每个主题都进行相关区域创设的资料积累:

主题区域投放材料的照片、玩法的建议、口语发展的有效策略的整理记录等,我园十五位教师提供的10个主题共120多个教学案例已被纳入由未来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多元整合主题课程幼儿用书》和《幼儿园多元整合主题课程教师用书》中。

4.学苑办园效应的提升。

科教兴园,在教科研的推动下,教师队伍、幼儿发展、学苑效应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与发展。

2006年我园顺利的通过了江苏省示范保健园的复查验收;2007年顺利的获得了江苏省第一批优质幼儿园的称号;同年被爱儿坊(中国)幼教集团评为爱儿坊优秀学苑。

六、取得的阶段成果(包括出版、发表的成果、已产生的实践反映及专家、行政领导的评价等,已发表的论文,请注明发表的时间及刊物)

(一)成果发表、出版情况:

作者

内容

发表刊物/出版刊物

发表时间

刘蓓

论文《让表演游戏的创造性回归》

发表于常州教师教育

2008.4

刘蓓、田莉

幼儿园多元整合主题课程幼儿用书《热闹的元宵节》中班

未来出版社

2008.2

李萍、蒋丽

幼儿园多元整合主题课程幼儿用书《好吃的食物》中班

未来出版社

2008.2

蒋洁、周建锟

幼儿园多元整合主题课程幼儿用书《色彩世界》大班

未来出版社

2008.2

李萍、陈小娇

幼儿园多元整合主题课程幼儿用书《四季轮换》大班

未来出版社

2008.2

刘蓓、费美玲

幼儿园多元整合主题课程幼儿用书《家庭树》大班

未来出版社

2008.2

刘蓓、蒋洁、

李萍、滕芳、

李娜、吴瑾

幼儿园多元整合主题课程大班(下)教师用书

未来出版社

2008.2

刘蓓、李萍、邵曼丽、毛筱莉、

幼儿园多元整合主题课程中班(下)教师用书

未来出版社

2008.2

(二)成果获奖情况:

作者

内容

获奖级别

获奖时间

叶蕾莹

吴瑾

音乐主题教学与区域优化整合促进幼儿审美力人格发展的研究

全国十五重点课题一等奖

2007.2

李娜

费美玲

在区域活动中促进儿童合群性人格发展

全国十五重点课题一等奖

2007.2

朱小玉田莉

让孩子在美术天地里展开想像的翅膀

全国十五重点课题一等奖

2007.2

梁华杰祁丹

浅谈区域活动中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

全国十五重点课题一等奖

2007.2

包静

毛筱莉

区域活动中幼儿责任感培养初探

全国十五重点课题一等奖

2007.2

王旭华

缪妍

促进儿童在语言活动中观察力的培养

全国十五重点课题一等奖

2007.2

李萍

费雯佳

社会主题活动与区域优化组合促进儿童主动性发展的研究

全国十五重点课题一等奖

2007.2

陈小娇

谢小华

在社会主题教学促进儿童合群性发展

全国十五重点课题一等奖

2007.2

邵曼丽李舒

美术主题教学与区域优化整合促进幼儿审美能力发展的研究

全国十五重点课题一等奖

2007.2

张向东林燕

浅谈在美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审美性发展

全国十五重点课题一等奖

2007.2

仲慧许惠莲

创设宽松丰富的语言环境,培养幼儿语言主动性发展

全国十五重点课题一等奖

2007.2

滕芳陈郁

让幼儿的成长与观察同行

全国十五重点课题一等奖

2007.2

周建琨赵向华

在创造中快乐成长

全国十五重点课题一等奖

2007.2

杨飞冯琴

张开个性的翅膀

全国十五重点课题一等奖

2007.2

高翠萍江常媛

浅谈儿童独立性人格的发展

全国十五重点课题一等奖

2007.2

高翠萍

江常媛

分享阅读,为孩子阅读创造广阔的蓝天

江苏省”师陶杯”三等奖

2007.11

沙碧如

课改下的区域活动

江苏省”师陶杯”三等奖

2007.11

滕芳

陈郁

在主题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讲述能力的探索性研究

江苏省”师陶杯”三等奖三等奖

2007.11

滕芳

蒋洁

区域活动与科学教育优化整合促进儿童观察力发展

江苏省”师陶杯”二等奖

2006.11

滕芳

让幼儿的成长与观察同行

获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评选三等奖

2006.12

滕芳

引导幼儿快乐观察

早期教育“新视野”论文评选三等奖

2007.5

(三)主题区域创设策略积累:

课题组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能注重课题实践有效策略的积累,在课题实施的一年多时间中,分别积累了大、中、小班各十个主题区域创设的有效策略,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提供支持并及时丰富。

七、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教师“引领”的痕迹太重,在幼儿活动的自主性及主动性有待与提高。

2.主题区域投放材料时,对材料的重复利用率的意识还不强,导致工作量增大。

3.在如何更好地利用区域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及双语渗透能力,这方面还待进一步探讨。

八、下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一)下阶研究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