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必考20个文言虚词.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8483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6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必考20个文言虚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必考20个文言虚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必考20个文言虚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必考20个文言虚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必考20个文言虚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必考20个文言虚词.docx

《初中必考20个文言虚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必考20个文言虚词.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必考20个文言虚词.docx

初中必考20个文言虚词

 

初中必考20个文言虚词

 

[高考要求考生掌握的二十个虚词] 

[1]焉---

1.用于句末,不译: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①语气助词:

2.表反诘[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

 

3.句中表停顿[不译]:

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②代词:

1.相当于“之”[译为“它、他”]: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2.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

且焉置土石?

 

③兼词:

  [译为“于此”]:

积土成焉,风雨兴焉。

 

④形容词、副词词尾:

  [译为“„的样子”]盘盘焉,囷囷焉。

 

[2]矣------------ 

1.陈述句尾[译为“了”]:

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①语气助词:

2.表感慨讥讽赞叹[译为“了啊”]:

甚矣,汝之不惠。

 

3.表请求劝勉[译为“吧”]: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4.表疑问语气[可不译]:

人问公子,年几何矣?

 

[3]也------------------ ------------------------------------------------------------- 

1.表判断:

死生,昼夜事也。

 

            2.表肯定:

昔人云:

“将以有为也。

” ①语气助词:

3.表疑问:

公子畏死耶何泣也             4.表感叹: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5.句中表停顿: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4]因-

①介词:

 

1.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振声激扬,侍者因此觉知。

 

2.表凭借[译为“趁着、依据、凭借”]:

变法者因时而化。

 

3.表方式[译为“经过、通过”]:

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②连词

1.表顺承[译为“于是、就、便”]:

因拔刀,斫前奏案。

 

2.表原因[译为“因为”]: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5]于------------------------------ ----------------------------------------------------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译为“在、向、 

①介词:

    在„方面、在„中、到、自从、跟、同、对、给、由于”] 

     2.用在形容词后,表比较[译为“比、胜过”]: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表被动,多单用或构成“见(受)„于”的固定格式:

不能容于远近//见欺于王//受制于人 ②复音虚词:

1.用在句首,表承接或因果(同现汉):

于是秦王为一击缶。

 “于是” 2.用在谓语前或后,作状语或补语[译为“在这、丛这”]: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6]-若-------------------------------- ------------------------------------- 

①代词:

1.人称代词[译为“你、你们、你们的”]:

更若役,复若赋。

 

2.指示代词[译为“这、这样、如此”]:

公曷为出若言?

 

②连词:

1.表假设[译为“如果、假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之抗衡„„ 

2.表选择[译为“或、或者”]:

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惑。

 

③固定结构 “若夫”“至若”[可不译]:

若夫淫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 

[7]-且------------------------------------ 

1.表并列[译为“而且”]:

河水清且涟漪。

 

①连词:

2.表递进[译为“并且、况且”]:

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万,且久已疲。

 

3.相当于“尚且”:

臣死且不避,巵酒安足辞?

 

②副词:

1.表时间[译为“将、将要”]:

不出,火且尽。

 

2.表程度[译为“暂且、姑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8]以---------------------------- --------------------------------------------------- 

1.表工具或方法[译为“拿、用、凭借、依据、按照、用„身份”]: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何以战//余船以次俱进//以祈请使诣北 

2.表处置[译为“把”]:

以城予赵//以钟磬置水中 

①介词:

3.表原因[译为“因、由于”]: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4.表时间、处所[译为“在、从”]:

以二十八日至泰安//以长沙往 5.表对象[译 “与、和、跟”或“率领、带领”]:

割汉中以楚和。

 1.表并列或递进[译为“而、又、而且、并且”或不译]:

夫夷以近,则 

②连词:

 游者众。

 

2.表承接[译为“而”或不译]: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3.表目的[译为“而、来、用来、以致”]:

作《师说》,以贻之。

 4.表因果[译为“因为”]: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5.表修饰[译为“而”或不译]:

木欣欣以向荣。

 

③副词:

同“已”[译为“已经”]:

固以怪之矣。

 ④名词:

[译为“原因”]: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⑤动词:

[译为“以为”“任用”]:

皆以美于徐公//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复音虚词“以是”“是以”[译为“因此”]:

余是以观之//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9]-所

①助词:

与动词连用

    1.所„的人:

于众人广座之中,不宜有所过。

 

 2.所„的事物: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所„的情况: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1.表原因:

吾所以为此者,以为汝生也。

 

②复音虚词 2.表手段: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所以”   3.表凭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表目的:

彼所以曰此,以去敌也。

 ③名词 [译为“处所”]: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④固定格式“为„„所”表被动: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凌迫死。

 

[10]-为---------------------------------- ------------------------------------------- 

1.表对象[译为“向、对”]:

不足为外人道也。

 

2.表替代[译为“替、给”]: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①介词:

3.表时间[译为“当、等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wèi) 4.表目的[译为“为着、为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5.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6.表被动[译为“被”]: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

 ②助词(wéi):

疑问句尾表反诘[译为“呢”]:

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

 ③名词(wéi)[译为“作为、行为”]:

将以有为也。

 ④动词(wéi)[译为“做、是”]:

吾所为者,天也。

 

[11]-何--------------------------------- ------------------------------------- 

1.作谓语[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而不得„„何哉?

 ①疑问代词:

2.作宾语[译为“哪里、什么”,译时后置]:

预州今欲何至?

             3.作定语[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

 

②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译为“为什么、怎么”]:

徐公何能及君也?

 2.用在形容词前[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③复音虚词:

1.“何如”[译为“怎么样、什么样”]:

樊哙曰:

今日事何如?

             2.“何以、以何” [译为“拿什么、凭什么”]:

何以待之?

 

[12]---乃----------------------------------------- ----------------------- 

1.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译为“就、这才”]:

良乃入,告公。

 

2.表对事物范围的限制[译为“才、仅”]:

项王至,乃有十八骑。

 ①副词:

3.表转折[译为“却”]: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4.表条件[译为“才”]:

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去。

 

5.表出乎意料[译为“竟然、甚至”]:

陋者乃以斧金考击而求之。

 ②代词 [译为“你、你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③连词 [译为“就、于是、至于、如果”]:

以其境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④判断动词 [译为“是、就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13]—乎------------------------ -------------------------------------------------- 

1.表疑问[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 

①语气助词:

2.表猜度[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3.表感慨[译为“啊、呀”]: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4.表停顿[不译]:

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②介词 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故先乎吾。

 ③词尾 [不译]: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也。

 

[14]—而---------------------------------- ----------------------------------- 

1.表并列[译为“又”或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  

2.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因释其耒而守株。

 

①连词:

 4.表转折[译为“但是、却”]:

不知彼而知己。

 

5.表假设[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因果[译为“因而”]: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而为之记。

 7.表修饰[连接状语,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代词 [译为“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③助词 [补足音节,不译]:

既而//俄而 ④复音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5]-其------------------------------------- ------------------------------------- 

1.人称代词  ①.第三人称[译为“他、它、他的、它的”] 

①代词:

            ②.第一人称[译为“我、我的、自己”] 

2.指示代词  ①.远指[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②.表“其中的”后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1.表猜测[译为“大概”]:

其皆出于此乎?

 

②副词:

 2.表反问[译为“难道”]:

其孰能讥之乎?

 

3.表商量[译为“还是”]:

汝其勿忘!

 

4.表期望、命令[译为“可要、还是”]: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③连词:

1.表假设[译为“如果”]:

其业有不精者,非天质之卑,实心不专也。

 

2.表选择[译为“„还是„”]:

其真无马耶?

其真不知马耶!

 

所 

为 

何 

乃 

乎 

而 

其 

 

④音节助词 [不译]:

霰雪纷其无垠兮。

  

[16]者----- ----------------------------------------------------------------------- 

1.附在别的词或短语后,形成名词性结构,表人、事、物、时等 

①助词:

    [译为“的、的人、的东西、的事情”]:

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2.表停顿,引出后文的判断、说明[不译]:

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语气助词,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

 

②代词  用在数词后[译为“个、样”]: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行之。

 

[17]-与----------------- ------------------------------------------------------------ 

1.[译为“给予、授予”]:

与之璧,使之行。

 

2.[译为“结交、亲附”]:

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

 

①动词:

 3.[译为“对付”]:

庞鹃易与耳。

 

4.[译为“赞许”]:

朝闻过而夕改之,君子与之。

 5.[译为“参加”]:

蹇叔之子与(yù)师。

 

②连词 [译为“和、跟”](同现代汉语) ③语气词(yú), 亦作“欤”,用在句末表疑问、感叹。

 

[18]-而-------------------- ---------------------------------------------------------- 

1.表转折[译为“可是、但是”]: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①连词:

 2.与“而”连用[译为“如此(这样),可是„”]:

 

得天时然而不胜者,天时不如地利也。

 

3.与“则”连用[译为“既然如此,那么„”]:

然则何时而乐也?

 

②助词:

 1.形容词词尾[译为“„地”]:

森然欲搏人。

 

2.前面用“若、犹、如”与之照应[译为“的样子、那样”]:

 

           半山居雾若带然//若听茶声然 

③代词 [译为“这样、如此”]:

不然,籍何以至此?

 ④形容词 [译为“是的、对的”]:

成名然之//曰:

“然,固有所闻。

” 动词,同“燃”,取“燃烧”之意。

 

[19则]----------------------------- ----------------------------------------------------- 

①连词:

1.表承接[译为“就、便、原来是”]:

微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2.表假设  ①.引出假设前提[译为“如果、假使”]:

入则无士,国亡。

 

②.引出假设结果[译为“那么”]:

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

 

3.表并列[译为“就”或不译]:

入则孝,出则悌。

 

4.表转折[译为“可是、却”]:

至则无所用,弃之山下。

 

②副词 加强判断语气[译为“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名词 [译为“准则、榜样”]:

以身作则。

 

[20]之------------------------------ -------------------------------------------------- 

1.代人(第三人称)、事物[译“他、它、他(它)们”]:

作师说贻之。

 

①代词:

 2.代人(第一人称)[译为“我”]: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亲荐之。

 

   3.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①定语标志[译为“的”]:

黔之驴 

1.结构助词  ②补语标志[译为“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②助词:

             ③提宾标志[不译]:

宋何罪之有 

④用在主谓间[不译]: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音节助词[调节音节不译]:

顷之,烟炎涨天//三寸之舌 

③动词 [译为“到、去、往”]:

今于此而之咸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