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射洪县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8483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4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射洪县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川省射洪县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川省射洪县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四川省射洪县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四川省射洪县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射洪县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四川省射洪县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射洪县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射洪县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四川省射洪县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四川省射洪县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1—25每题1分,26—45每题1.5分,共55分)

1、在发酵过程中,果醋、果酒、腐乳、泡菜所用菌种依次是(  )

①米曲霉 ②黄曲霉 ③酵母菌 ④乳酸菌 ⑤毛霉 ⑥青霉 ⑦醋酸菌

A.⑦③④②B.⑦③⑤④C.⑦③②⑥D.⑦③④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醋制作一般程序是先生成乙醇,再将乙醇转化成乙酸

B.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亚硝酸,还有少量的乳酸

C.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天平称量法

D.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偶联成橘黄色化合物

3、下列有关果酒发酵、果醋发酵、腐乳制作前期发酵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都可以使用自然界微生物作为菌种

B.发酵的实质都是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C.控制的发酵温度、培养基成分有所不同

D.发酵过程中必须尽可能防止杂菌污染

4、在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时,发酵过程对氧气的需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四个过程中,均需氧气参与,无氧时不能完成这四个过程

B.四个发酵过程中只有果酒制作是在完全无氧的条件下完成的

C.泡菜发酵和果酒制作是应用微生物的无氧发酵,而醋酸菌和毛霉则需在有氧条件下才能正常繁殖

D.腐乳制作时密封发酵进行的是无氧发酵

5、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

A.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少

B.经选择培养后要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C.为避免菌落混杂,应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

D.对照组可用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6、下列关于倒平板及对菌种纯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板划线法接种时,接种环要灼烧6次,每次目的相同

B.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基不需要再灭菌

C.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接种后也需将平板倒置

D.涂布器用火焰灼烧灭菌

7、提取橘皮精油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前后两次过滤,则橘皮精油为(  )

A.经过第一次过滤后的滤液

B.经过第一次过滤和第二次过滤后的滤液

C.经过第二次过滤后的滤液

D.经过第一次过滤后静置处理的上清液和第二次过滤后的滤液

8、下列对于胡萝卜素及其提取过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石油醚、苯、四氯化碳都能溶解胡萝卜素

B.用纸层析法可以分离提取胡萝卜素粗品

C.胡萝卜素的主要组成成分是a-胡萝卜素

D.萃取时安装冷凝管的目的是防止胡萝卜素的挥发

9、某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发酵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可阻止空气进入,用于果酒发酵

B.该装置便于果酒发酵中产生的气体排出

C.去除弯管中的水,该装置可满足果醋发酵时底层发酵液中大量醋酸菌的呼吸

D.去除弯管中的水后,该装置与巴斯德的鹅颈瓶作用相似

10、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

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

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11、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的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配制固体培养基所加的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脂类

B.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

C.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稀释度合适

D.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

12、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

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D.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

13、下列实验流程中,错误的是()

A.鲜玫瑰花+清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

→除水→玫瑰油

B.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

C.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浓缩→过滤→橘皮油

D.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

14、提取胡萝卜素和提取玫瑰油时都需要加热,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时,采用的是水浴加热法,而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油时是直接加热。

其原因是()

A.前者需保持恒温,后者不需要恒温

B.前者容易蒸发,后者不容易蒸发

C.胡萝卜素不耐高温,玫瑰油耐高温

D.前者烧瓶里含有机溶剂,易燃易爆,后者是水

15、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

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

C.若c能抑制ATP形成,则使ADP消耗增加

D.若d能抑制[H]被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

16、下列与纤维素分解菌及其分离实验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确的操作流程:

土壤取样→梯度稀释→选择培养→挑选菌落

B、纤维素至少包括三种组分:

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

C、刚果红可与纤维素形成透明复合物,所以可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D、进行纤维素分解菌的进一步鉴定可采用发酵产纤维素的实验

17、下列关于“葡萄糖

丙酮酸

CO2”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可在植物细胞中进行,也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

B.②过程可产生ATP,也可不产生ATP

C.②过程可产生[H],也可消耗[H]

D.①过程可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18、下图曲线表示化学反应:

物质A生成物质P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ab段表示在有酶催化条件下,使物质A生成物质P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

B.ad段表示在无催化剂催化条件下,使物质A生成物质P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

C.若物质A与物质P之间转化的反应为可逆反应,相应的酶可降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

D.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

19、下图表示人体肝细胞内的某种生化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个体的心肌细胞中无指导甲合成的遗传信息

B.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小于乙

C.随乙浓度增大,酶活性增大

D.甲、乙、丙可能都不是蛋白质

20、下列生产措施或生活现象所涉及的细胞呼吸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提倡慢跑,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人体肌肉酸胀

B、零度以上低温贮存果蔬,可降低呼吸酶活性,减少有机物的分解

C、用透气消毒纱布包扎伤口,目的是为伤口处细胞提供氧气

D、作物种子贮藏前需要干燥,主要是通过减少水分以抑制细胞有氧呼吸

21、某同学在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一定范围内,反应物浓度影响着酶促反应速率

B.曲线①作为实验对照,温度、PH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

C.P对该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因为P降低了该反应的活化能

D.两曲线出现差异,是因为P改变了酶的空间结构

22、为了探究Cl-、Cu2+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做了如下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1

2

3

4

1%NaCl溶液/mL

1

1%CuSO4溶液/mL

1

1%X溶液/mL

1

蒸馏水/mL

1

pH6.8缓冲液/mL

1

1

1

1

1%淀粉溶液/mL

1

1

1

1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1

1

1

1

A.3号试管加入的X物质是Na2SO4

B.本实验结果可用斐林试剂鉴定

C.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为了维持该酶的最适pH

D.4支试管需在37℃恒温水浴一段时间

23、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B两点麦芽糖酶的利用率相同

B.若温度上升5℃,B点向下方移动

C.减少麦芽糖量,C点的催化速率一定下降

D.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的分解情况

24、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多

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

C.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

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于线粒体内膜

25、 下图甲表示细胞中ATP反应链,图中a、b、c代表酶,A、B、C代表化合物;图乙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B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C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神经细胞吸收K+时,a催化的反应加速,c催化的反应被抑制

C.研究淀粉酶活性与温度关系时,可用斐林试剂检测

D.图乙中温度为m时比n时酶活性低,此时更有利于酶的保存

26、如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

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27、为探究新鲜肝脏研磨液中的过氧化氢酶是否适合于研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有人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两图所示。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于实验设置了10℃、37℃、90℃三个不同温度,故只需使用3支试管

B.从图中看出37℃时酶的催化效率最大,但37℃可能不是最适温度

C.由图看出不能用过氧化氢酶来研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

D.图中曲线不再上升的原因是过氧化氢已被完全分解

28、 下列关于ATP、ADP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中的能量通过ATP在吸能和放能反应之间的循环实现流通

B.ATP中的A与RNA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相同

C.剧烈运动时,骨骼

肌细胞内ATP的水解速率与合成速率均会增大

D.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运动,ATP则是向相反方向运动

29、下图是ATP中磷

酸键逐级水解的过程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合成的ATP比线粒体内合成的用途单一

B.酶a~c催化的反应(底物的量相同),产生⑤最少的是Ⅲ过程

C.若要探究酶b的最适宜pH,实验的自变量范围应偏酸性

D.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最终能量来源

30、关于马铃薯块茎细胞呼吸中[H]的来源和用途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①只来源于葡萄糖 ②只来源于丙酮酸

③来源于葡萄糖、丙酮酸和水④用于生成水⑤用于生成酒精 

⑥用于生成乳酸

A.无氧呼吸为②④,有氧呼吸为①④B.无氧呼吸为②⑥,有氧呼吸为③④

C.无氧呼吸为②⑥,有氧呼吸为①⑤D.无氧呼吸为①⑥,有氧呼吸为③④

31、下图所示为甘蔗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

C.过程①产生[H],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既产生也消耗[H]

D.植物一生①过程产

生的ATP多于③过程产生的ATP

32、如图所示,为人体内氢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分析合理的是  (   )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部分来自于-NH2

B.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C.M物质应该是丙酮酸,④过程释放的能量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②③进程发生于线粒体中

33、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实验装置,锥形瓶装有正常生长的酵母菌及足量培养液,试管装有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从阀门通入的空气已去除CO2,实验过程其它条件适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打开阀门进行实验,探究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影响,则通入锥形瓶的O2属于无关变量

B.若关闭阀门进行实验,在酸性条件下,可用重铬酸钾检测锥形瓶的培养液中是否有乙醇产生

C.若打开阀门,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试管溶液颜色变化所需的时间越短,则表明酵母菌在所处温度下的有氧呼吸越旺盛

D.若关闭阀门,以乳酸菌替代酵母菌进行实验,试管中溶液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

34、 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其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pH或温度的变化趋势。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或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

B.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

C.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H两点

D.研究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均可得到上图曲线

35、某同学将若干浸有酵母菌的小滤纸片(1cm2)取出后晾干,制备成附着有H2O2酶的滤纸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个烧杯

中需放多个滤纸片

B.可通过设置不同pH的H2O2溶液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C.不能通过设置不同温度的H2O2溶液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滤纸片从烧杯底部到浮出液面的时间(即t3-t2)来表示

36、某科研小组探究一定浓度的酶液对大豆根和叶片组织进行原生质体(除去细胞壁后的剩余部分)分离的影响,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酶解时间/h

原生质体产量(105/每克鲜重)

原生质体活力(%)

6

2

1.06

9.6

60.5

79.2

12

4

1.14

17.4

59.2

70.3

16

6

1.46

16.9

59.1

71.2

18

8

1.22

15.3

52.1

68.6

20

10

1.31

10.2

50.1

50.8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大豆原生质体制备过程中使用的酶液中含有多种酶,其中必需含有纤维素酶、果胶酶

B.大豆根的相对最佳酶解时间是16小时,理由是16h的酶解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都较高

C.大豆原生质体的产量先升后降的原因是在一段时间内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原生质体产量而提高,酶解时间过长导致较早分离出的原生质体重新形成了新的细胞壁

D.影响大豆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的因素除了酶解时间外,还有酶浓度,酶解温度等有关

37、下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代谢过程,图中①~⑦代表各种物质。

有关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A.在有光的条件下,图中物质⑥可由⑤分解而来

B.图中④代表的是细胞各种生命活动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

C.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则图中①→②→①的循环不能进行

D.进入相应结构的物质⑦中可能包含有图中的物质⑥

 

38、下图甲是绿色植物在晴朗的白天有氧呼吸各阶段反应示意图,其中1~7表示能量或物质,图乙是线粒体简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2→3过程,所有活细胞内都能进行

B.图甲中3→6过程,发生在图乙的②处

C.图乙的③处能发生图甲中生成4的反应

D.叶肉细胞内产生的5进入相邻细胞利用至少需通过6层磷脂分子

39、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关于该酶促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右移

B.H2O2量增加时,e点上移,d点右移

C.若将pH先调整为c,再调整回b,e点为0

D.若将pH调整为a,则d点右移,e点不移

40、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产生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CO2量,曲线b表示酒精量

B.O2浓度为c时,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约占葡萄糖总消耗量的3/4

C.曲线a、b初始端的量相等,故不能确定此时酵母菌是否进行有氧呼吸

D.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和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鉴定

41、把盛有酵母菌和葡萄糖混合液的装置(如图)置于适宜温度下,一段时间后,经检测,装置中葡萄糖减少了a摩尔,气体的体积总量增加了b摩尔。

以下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5b摩尔

B.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6a-b摩尔

C.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为6a-2b摩尔

D.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为6a-3b摩尔

42、某同学在

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

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

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根据培养结果绘制的一段时间内菌体数的对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如下:

假设三种培养基中初始总糖量相等,则

三种条件依次对应的趋势图是()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

43、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

B.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

C.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

D.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A

44、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

有两项与此相关的实验,其他实验条件均设置为最适条件,实验结果如下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一(乳糖

浓度为10%)

酶浓度/%

0

1

2

4

5

相对反应速率

0

25

50

100

200

实验二(酶浓

度为2%)

乳糖浓度/%

0

5

10

20

30

相对反应速率

0

25

50

65

65

A.实验一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

B.实验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C.实验一如果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D.实验二若温度升高10℃,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

45、下图是测定发芽种子的细胞呼吸类型所用的装置(假设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装置1、2中分别放入等量的发芽种子,装置3中为等量的煮熟种子。

若装置1左移10cm,装置2右移12cm,装置3右移2cm,则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比值为()

 

A.6:

5B.5:

6C.2:

5D.5:

2

 

二、非选择题(共45分)

46、(每空1分共8分)研究发现柚皮精油和

乳酸菌素(小分子蛋白质)均有抑菌作用,两者的提取及应用如图所示。

(1)柚皮易焦糊,宜采用____________法提取柚皮精油,该方法在压榨时需加入

,目的是。

(2)乳酸菌A的新陈代谢类型为,遗传物质是。

(3)抑菌实验时,在长满致病菌的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

可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来比较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

(4)若用固体培养基进行乳酸菌A的纯化培养,固体培养基会因加入适量碳酸钙后而不透明,但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

纯化乳酸菌时应该挑取生长在平板(选填“表面”或“中下层”)且周围出现透明圈的菌落进一步分离。

(5)若将乳酸菌A用于制作泡菜,在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中使用的提取剂是。

47、(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4分)常见的酿酒酵母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木糖来进行酒精发酵,自然界中某些酵母菌能分解木糖产生酒精,科学家欲从果园的葡萄上或土壤中分离这种酵母菌,操作如下:

(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2)取从自然界中采集的葡萄,用无菌水将葡萄皮上的微生物冲洗到无菌的三角瓶中,然后按图甲所示过程进行酵母菌的纯化培养。

图乙是经过图甲过程A纯化培养的结果,在培养基上接种时划线的顺序依次是(用编号表示)。

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2分)。

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它划线上有菌落。

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2分)。

研究者在图甲过程C经操作和操作培养后,得到了一个经培养后菌落分布如图丙所示的平板,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3)实验中所用培养基按功能属于培养基,判断是否起到作用应设置一个

培养基作为对照组。

(4)若要检测土样中的酵母菌含量,应采用法。

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

的空白平板培养基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然后,将lmL土壤溶液稀释分别稀释10倍和100倍,每种稀释度各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人0.lmL稀释液,经1适当培养后,6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9、57、58、2、7和5,据此可得出每升土壤溶液中的活菌数为个。

48、(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石油降解酶去醛基后变为石化酶,这两种酶都能催化污泥中石油的分解。

(1)验证石化酶化学本质所用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

(2)下图为不同条件下,石油降解酶对某湖泊污泥中石油分解能力的测定结果。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2分),若要比较石油分解酶及石化酶催化能力的大小可观测的指标是(2分)。

(3)通过预实验得知两种酶的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为进一步探究两种酶的最适温度及催化能力,某同学以2℃为温度梯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记录表格。

探究石油降解酶及石化酶的最适温度和催化能力实验记录表

指出表中的三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4分)某同学在研究马铃薯块茎细胞呼吸方式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 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

向锥形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安装成下图甲。

每隔一段时闻,从分液漏斗向锥形瓶A中注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观察装置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

实验二 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

向锥形瓶C中放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并向C瓶充入N2,替代瓶中空气,安装成下图乙,一段时间后,观察装置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的原理是

(3分)

当实验一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由绿变黄时,是否可以说明马铃薯的呼吸作用在逐渐增强?

为什么?

(2分)

(2)已知植物细胞无氧呼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能够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另一种是能够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并且马铃薯块茎在只有N2的条件下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则实验二的目的是

(2分);若实验二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则说明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