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自然科学第三章 第56节 叶的蒸腾作用与结构保护土壤浙江版知识精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8375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自然科学第三章 第56节 叶的蒸腾作用与结构保护土壤浙江版知识精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八年级自然科学第三章 第56节 叶的蒸腾作用与结构保护土壤浙江版知识精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八年级自然科学第三章 第56节 叶的蒸腾作用与结构保护土壤浙江版知识精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八年级自然科学第三章 第56节 叶的蒸腾作用与结构保护土壤浙江版知识精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八年级自然科学第三章 第56节 叶的蒸腾作用与结构保护土壤浙江版知识精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自然科学第三章 第56节 叶的蒸腾作用与结构保护土壤浙江版知识精讲.docx

《八年级自然科学第三章 第56节 叶的蒸腾作用与结构保护土壤浙江版知识精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自然科学第三章 第56节 叶的蒸腾作用与结构保护土壤浙江版知识精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自然科学第三章 第56节 叶的蒸腾作用与结构保护土壤浙江版知识精讲.docx

八年级自然科学第三章第56节叶的蒸腾作用与结构保护土壤浙江版知识精讲

初二自然科学第三章第5-6节叶的蒸腾作用与结构;保护土壤浙江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保护土壤

二、考点清单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2、知道保卫细胞和气孔的结构。

3、知道我国土壤资源的基本状况以及影响土壤资源保护的因素。

4、体验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二)重难点分析:

重点:

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知道保卫细胞和气孔的结构。

难点:

知道保卫细胞和气孔的结构。

三、全面突破

【知识点1】叶的蒸腾作用与结构:

【引入】我们知道将物体从低处运到高处是很费劲的。

那么,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后,通过茎运往高高在上的叶、花、果和枝等。

据估计一株玉米从出苗到收获需消耗四五百斤水。

那么,完成这么复杂的生理过程,靠的是什么?

【实验】植物的蒸腾作用

实验说明:

选用生长旺盛的阔叶植物,以及“不要透气、浇水后阳光照射”,都是希望蒸腾作用能加强,而使实验结果明显,易于观察。

实验现象:

能观察到水珠的产生。

实验结论:

叶片中确实有水汽散发出来——蒸腾作用的存在。

(一)蒸腾作用

1、什么是蒸腾作用:

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蒸腾作用的意义:

⑴有效降低叶片温度,使植物在强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致受到伤害。

⑵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也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补充】植物幼小时,暴露在空气中的全部表面都能蒸腾。

成长植物的蒸腾部位主要在叶片。

叶片蒸腾有两种方式:

一是通过角质层的蒸腾,叫做角质蒸腾;二是通过气孔的蒸腾,叫做气孔蒸腾,气孔蒸腾是植物蒸腾作用的最主要方式。

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它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可加速无机盐向地上部分运输的速率,可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使叶子在强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致受到伤害。

植物蒸腾丢失的水量是很大的。

自养的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必须和周围环境发生气体交换。

因此,植物体内的水分就不可避免地要顺着水势梯度丢失,这是植物适应陆地生活的必然结果。

适当地抑制蒸腾作用,不仅可减少水分消耗,而且对植物生长也有利。

在高湿度条件下,植物生长比较茂盛。

蔬菜等作物生产中,采用喷灌可提高空气湿度,减少蒸腾,一般比土壤灌溉要增产。

【讨论】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

1、在春天的阳光下,水银柱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

——水银柱会上升。

——因为在春天的阳光下,气孔会打开,且气温升高,蒸腾作用会加强。

2、放在烈日的阳光下,水银柱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

——在夏天的烈日下,水银柱基本不变。

——因为在夏天的烈日下,气孔会关闭,蒸腾作用基本停止。

3、放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水银柱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

——在阴湿的环境中,水银柱会上升,但非常缓慢,甚至不易觉察。

——因为在阴湿的环境中,湿度大,气孔开放程度不大,蒸腾作用就弱。

4、用电吹风吹叶片,水银柱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

——水银柱会迅速上升。

——因为电吹风可以营造气孔周围的小气候——水分散失快,气温高,蒸腾作用会加强。

(二)叶的结构

【实验】

实验说明:

1、氯化钴蓝色滤纸:

氯化钴如果不含结晶水,则呈蓝色,若含结晶水,则呈红色。

因此,向氯化钴蓝色滤纸呵气,水汽会使滤纸变红色。

2、实验前要用滤纸将上下表皮上的水分吸干,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

选用同一张叶片,目的是进行对照,因为叶片大小会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

贴在叶表皮表面的氯化钴蓝色滤纸都会变成红色。

下表皮滤纸先变色,并且颜色会深一些。

实验结论:

水是从叶的上下表皮散发出来的,而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设问】从刚才的实验可知,不是叶表皮的每一处都在散发水分。

那么,水又是从上下表皮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呢?

【观察实验】

实验说明:

取材不能撕得太厚,否则会影响观察效果。

实验现象:

1、表皮细胞一般呈现不规则形状,保卫细胞呈现半月形。

2、保卫细胞里面有叶绿素,气孔周围的细胞壁较厚。

3、叶片受热后,气孔内的气体会排出体外,在叶表皮表面形成气泡。

形成气泡数目多,说明气孔就多。

——气孔是叶片排出气体的门户。

【小结】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

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水从根部经导管运输到叶——水从气孔中蒸腾而出。

[根尖吸收——根、茎木质部中的导管——叶柄中的导管——叶肉细胞(利用或经气孔散失)]

【典型例题】

例1:

生物形态结构总是与生长的环境相适应的。

某地区春季低温潮湿、夏季高温干旱,生长着一种春、夏季叶型不同的植物,其叶型数据如下表。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项目

表面积(mm2)

表皮厚度(

甲型叶

292

14

乙型叶

144

24

A.甲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B.乙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C.甲型叶生长在夏季,降低蒸腾作用

D.乙型叶生长在夏季,增强蒸腾作用

解析:

因为该地区春季低温潮湿、夏季高温干旱,植物在春季是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所以春季叶型宽大,表面积大,又因为春季叶刚刚长出,表皮厚度较薄,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而在夏季为了减弱蒸腾作用,所以表面积较小,表皮厚度较厚。

由此确定A答案正确。

答案:

A

例2:

当发生水灾的时候,农作物会被洪水淹没。

当洪水退去后,农民要“洗苗”,洗去作物上的泥沙。

这主要是为了()

A.防止作物受重压倒伏B.清除洪水带来的污染物

C.保证气孔的通畅D.增强光照

解析:

农作物被洪水淹没以后,会有很多泥沙沉积在叶的表面,所以要进行“洗苗”,主要是为了使植物的气孔通畅,所以选择答案C。

答案:

C

例3:

下列各项中,叙述错误的是()

A.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蒸发掉

B.气孔张开和闭合由保卫细胞调节

C.植物根毛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由导管输送到各组织

D.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高于叶细胞液浓度,所以水分从下到上运输

解析:

本题重在对基本概念的考查,A、B、C答案中的表述是正确的,D答案中是错误的,应该改为:

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低于叶细胞液浓度,所以水分从下到上运输。

因为水分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的。

所以答案选择D。

答案:

D

例4:

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对植物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以下会导致气孔关闭的是()

A.当植物失水过多时B.蒸腾作用最强时

C.光合作用最强时D.放出氧气最多时

解析:

这道题综合考查了气孔的作用,当植物失水过多时,会导致气孔关闭,这也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而在蒸腾作用最强、光合作用最强和放出氧气最多时,都不会导致气孔关闭。

答案:

A

【知识点2】保护土壤:

(一)土壤是重要的资源

1、地球上的陆地面积仅占地表总面积的29%,而有土壤覆盖的土地更少。

陆地面积中89%的土地目前不宜进行农业生产。

原因:

土层太浅,土壤污染,永久冻土和含水量过高或过低。

2、我国的情况:

我国陆地总面积约87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91.39%。

耕地、林地、草地只占陆地总面积的50%左右。

耕地面积仅为137万平方千米,高产耕地仅29.4万平方千米。

【讨论】我们周围的土壤资源丰富吗?

——总量较多,但人均占有量稀少。

【小结】土壤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它的依赖是必然的。

我们必须保护好土壤。

(二)土壤污染与保护

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土壤的污染和过度开发。

污染:

废水和固体废物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都有可能会导致土壤的化学污染,从而破坏土壤的结构和性质。

另外,某些病菌、寄生虫和病毒也会对土壤造成生物污染。

土壤污染物的种类:

物理污染、化学污染、生物污染。

土壤污染主要表现在土壤结构和土壤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从而失去其原有的土壤功能。

【思考】1、会引起土壤污染的污染物还有哪些?

——核反应给土壤带来的辐射性污染、工业废气带来的化学污染、重金属的任意排放。

2、防止土壤污染和保护土壤应采取哪些措施?

——控制污染源、改良土壤以及土壤资源的综合利用。

(三)土壤恶化现状

耕地被蚕食、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盐渍化,都会影响土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水土流失是全球环境中存在的大问题。

我国水土流失相当严重。

沙漠化现象严重,主要在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一带。

我国盐渍化耕地约为10万平方千米。

【典型例题】

例1: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低碳城市”的理念贯穿在世博园的建设中:

大面积使用太阳能、设计透光展馆、使用“零排放”清洁动力汽车等。

“低碳城市”的建设减少了气体的排放,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同时,园区开放后将用“玉米塑料”制成的可降解餐具替代传统的泡沫塑料餐具,以减少对(填“大气”、“水”或“土壤”)的污染。

解析: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是因为温室效应,而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塑料产生的污染主要是破坏土壤结构,所以用“玉米塑料”制成的可降解餐具替代传统的泡沫塑料餐具,可以大大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答案:

二氧化碳(温室)土壤

例2:

当人们陶醉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中时,是否意识到有一支“垃圾大军”正向我们逼近,影响我们的生活,危害我们的健康。

(1)一群环保志愿者在某社区推广垃圾分类,他们在居民小区放置了一些有分类标识的垃圾回收箱,结果却发现仍然有许多居民没有分类放置。

下列不属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居民嫌麻烦,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B.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非常多

C.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D.居民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

(2)下图是居民区附近小型垃圾中转站(小圆圈)的布局,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分析,它在选址上存在的问题有。

解析:

第一问是考查同学们对题意的理解能力,从居民没有分类放置垃圾上分析,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非常多并不能成为不分类放置的原因,所以选择答案B。

第二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土壤、水体的综合保护知识,垃圾中转站沿着河边放置,极有可能会污染河水,导致水体污染,如果这条河是当地居民的饮用水源,那后果更加严重。

答案:

(1)B

(2)沿河放置污染水源

例3: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

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A.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

B.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套种

C.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

D.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的措施

解析:

从四个选项中不难发现,C.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的化学性污染,而A.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则有利于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B.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套种可以充分利用土壤资源。

D.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的措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且节水。

答案:

C

例4:

造成土壤的生物性污染主要是由下列哪项引起的()

A.医院污水B.含某些重金属的工业废水

C.人造纤维D.丢弃的橡胶、塑料

解析:

A.医院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细菌、病毒等),直接排入土壤会导致土壤的生物性污染。

B.含某些重金属的工业废水C.人造纤维D.丢弃的橡胶、塑料中的化学物质直接排入土壤会导致土壤的化学性污染。

答案:

A

四、应考锦囊

本节课的内容在中考中出现的知识点有:

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知道保卫细胞和气孔的结构与功能,知道我国土壤资源的基本状况以及影响土壤资源保护的因素。

这些知识点以“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作为重点考查内容,常会出现较难的探究题,同时保卫细胞和气孔的结构与功能也常会在中考的试题中出现。

总体来说,难度不大,同学们只要基本知识点理解清楚了,肯定能从容应对。

五、本讲小结

1、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2、知道保卫细胞和气孔的结构。

3、知道我国土壤资源的基本状况以及影响土壤资源保护的因素。

4、体验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六、超前思维

下次上课前请同学们做好以下准备: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磁体及其性质。

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了解磁化的概念。

4、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知道磁场的方向和判断方法。

5、知道地磁场的存在,知道地理北极就是地磁南极。

(二)阅读内容:

课本103~108页

(三)牛刀小试:

1.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工具叫做,其勺尾相当于磁体的极。

2.下列物质能被磁体吸引的是:

A.铜块;B.铝块;C.钢块;D.钴、镍材料

3.同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发生的。

4.下列物质能被磁体永久磁化的是:

A.铜块;B.铝块;C.钢块;D.铁块。

5.下列有关磁体说法正确的是:

A.磁体的中间部位磁性最强;

B.磁体的两极可以分离;

C.具有磁性的物体不可能再失去磁性;

D.人造永磁体的材料是铁做的;

E.地理北极相当于地磁南极。

6.磁场的基本性质是:

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作用,在磁场中小磁针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7.下列有关磁感线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为了形象地表示磁场而建立的一种模型;

B.磁感线密处说明磁场弱;

C.磁感线总是从S极流出,流回N极;

D.某点磁感线的方向和该处小磁针的S极指向一致;

E.磁感线的方向不可能相交,即磁场中不可能有相同的磁场方向。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

30分钟)

一、选择题

1.以下各种措施对防治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不利的是()

A.扩大林草比例,建设人工防护林

B.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C.为提高牧业产量,大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D.解决农牧区生活能源,推广使用清洁无污染能源

2.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来自()

A.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D.蒸腾作用

3.在下列气候条件下,最可能使气孔关闭的是()

A.春雨连绵的早晨B.雷阵雨后的傍晚

C.久旱晴朗的夏天中午D.秋风秋雨的秋天中午

*4.下列三种对盆栽植物的浇水方法,容易造成植物发生萎蔫现象的是()

A.只浇盆土不浇茎叶B.既浇盆土也浇茎叶

C.只浇茎叶不浇盆土D.A、B两项都是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肥的大量使用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也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B.水土流失是个全球都存在的大问题

C.北京频频出现的沙尘暴说明我国华北、西北等地的沙漠化现象严重

D.工厂的污水应治理后再排放

6.小明为观察叶细胞吸收水分后的变化,在一株植物上取相同的两片叶,把甲叶片放在阳光中曝晒10分钟,乙叶片放在清水中浸泡10分钟,然后分别做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其中细胞内变化最大的结构是()

A.细胞核B.细胞壁C.液泡D.叶绿体

7.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与植物的哪个功能有关()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扩散作用

8.下列各项中哪种物质不会引起土壤污染()

A.农药B.化肥C.枯草D.病菌

9.中午时分,强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会下降,原因是()

A.温度过高,植物生命活动下降B.阳光过强,导致光合作用不能进行

C.蒸腾作用过强,导致气孔关闭D.呼吸作用过强,影响了光合作用

*10.植物体吸收来的水分有99%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出去,下列不是蒸腾作用的目的的是()

A.蒸腾作用散发水分能带走大量的热,有效地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B.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

C.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D.植物体的根吸水太容易,水分多了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二、填空与探究题

1.移栽植物能否成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否保证植物体内对水分的需要。

为此,移栽植物时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⑴根部应适当带土,这样可以减小对__________的损伤,保证根的___________功能。

⑵应剪除移栽植物的部分枝叶,这样可减弱__________作用,减少____________散失。

⑶应在傍晚移栽,这样可以减弱__________作用。

*2.晴天的上午,在一株盆栽植物上将一分枝的叶片套上一个透明的塑料袋。

扎紧袋口,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出现了一些小水珠。

这是由植物体散发出来的____________液化而成的,它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下午打开袋口,迅速把一支将熄灭的火柴棍伸进袋内,火柴复燃了,说明袋内的__________较丰富,这是___________的结果。

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亮前打开袋口,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火柴熄灭了,说明袋内的________较丰富,这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农民有时为了改良土壤结构,在土壤中掺入砂子,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为作物的根系和土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正常生理活动创造了条件。

*4.为研究某区域土壤的污染情况,小明同学选择了4个地方的土壤进行研究,分别测量土样的pH,结果如下图所示,小明计划用环毛蚯蚓作为实验动物(环毛蚯蚓适于生活在弱酸性的环境中),研究上述土壤对动物的影响,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从土壤的酸碱性考虑,你预测最不适合环毛蚯蚓生活的土壤是____________。

(2)测量土样的pH,可以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地区酸雨污染比较严重,则土壤中的环毛蚯蚓将_______________。

*5.如下表所示,这是我国广东省兴宁县下堡乡封山育林前后水土流失状况对比表,请看表回答:

时期

水土流失面积(×100米2)

封山育林前

1330

封山育林后

500

封山后增减数

-830

封山后增减率(%)

-62

(1)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主要使土壤中_______________大量流失。

(3)当地不少村实现了全村沼气化,使用沼气作为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

(4)比较封山育林前后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

6.如图所示,请写出植物叶结构中各部位的名称:

(1)甲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

(2)其中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表是科技人员对几种常见植物的叶的上下表皮中气数(每平方毫米上的平均数)的统计情况,请你分析表中的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名称

生长环境

上表皮气孔数

下表皮气孔数

苹果树

果园

0

294

豌豆

田地

101

216

玉米

田地

94

158

睡莲

池塘

625

3

(1)由上表可见,一般陆生植物叶的气孔分布特点是:

;这一特点对陆生植物有利吗?

;你的理由是:

(2)水生植物叶的气孔分布特点是:

;你对睡莲叶片中气孔分布特点的解释是:

(3)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中的上、下表皮气孔数,这是植物对的一种适应。

*8.为了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的蒸腾作用,取叶片数量和形状大小相同的三株幼小的凤仙花植物,分别插入三个相同的量筒中,量筒中加入同样多的清水,在水面上滴加几滴植物油,使油膜覆盖水面,量筒口用棉花团封闭,将三套装置分别放在三种不同环境(①光照、潮湿②光照、干燥③黑暗、干燥)条件下,测出相同时间内量筒中的失水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对实验设计方案的分析,可以根据来比较植物的蒸腾量。

(2)如要研究光照因素对植物蒸腾量的影响,应采用(填“①②”、“①③”或“②③”)环境条件下的两套装置进行实验。

此实验属于实验(填“定性”或“定量”)。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C2、D3、C

4、C(解析:

因为植物吸水的器官是根,所以“只浇茎叶不浇盆土”就会导致植物的根无水可吸,从而导致植物失水萎蔫)

5、A6、C7、C8、C9、C

10、D(解析:

D答案中“植物体的根吸水太容易,水分多了不利于植物的生长”这句话本身就是错误的,植物要吸收水分,必须要通过蒸腾作用产生的力才能完成。

二、填空与探究题

1、

(1)根毛吸收

(2)蒸腾水分(3)蒸腾

2、水蒸气蒸腾作用氧气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呼吸作用

3、增加土壤的透气性生物

4、

(1)C地

(2)pH试纸、酸度计(3)死亡

5、

(1)植被破坏,森林被乱砍滥伐,不合理开发等均可

(2)氮、磷和钾等矿物质元素(3)清洁无污染(4)提高了植被覆盖率,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或植树造林,有利于治理水土流失等)

6、

(1)气孔保卫细胞

(2)控制气孔的打开与闭合

7、

(1)上表皮少,下表皮多;有利;有助于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

(2)上表皮多,下表皮少;下表皮浸在水中,只有上表皮暴露在空气中进行蒸腾作用

(3)不同;环境

8、

(1)量筒内水面的变化

(2)②③;定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