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AVC
若P>AC时,他就可获经济利润。
而只要P>AVC,企业就开工,这时企业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得到的收益与他愿意开工得到的收益之间的差额就是生产生产者剩余,短期的生产者剩余包括固定成本加厂商的利润。
4、竞争性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和短期市场供给曲线:
竞争性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位于AVC曲线以上的MC曲线。
市场的短期供给曲线为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横向加总而得。
⏹5、厂商的长期产量选择:
1)长期内,厂商有足够的时间调整生产规模,他会按可获长期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LMC调整规模。
如果一个竞争行业有利润,别的厂商就会进入该行业,产品市场的供给增加,价格会下降,直到P=AC时,利润消失,无厂商进入。
所以,长期内,任何一个完全竞争厂商都不可能获经济利润。
2)长期均衡的条件:
长期的竞争均衡的三个基本条件
a)行业中的所有厂商在MC=MR处实现利润最大化。
b)经济利润为零,没有任何厂商有动力进入或退出市场。
c)产品的市场价格等于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P=LAC,也是供给量与消费者需求量相等的均衡价格。
注意:
1)在竞争性市场上,厂商的长期经济利润为0。
零经济利润并不意味着厂商经营不好,而是表明厂商所在的行业是竞争性的。
获得零经济利润的厂商没有必要退出该行业,因为零经济利润表明厂商获得了合理的收益。
2)经济租和长期生产者剩余:
经济租是厂商愿意为某种投入所支付的费用与购买这些投入需要实际支付的最小费用的差额。
一个行业的经济租是长期生产者剩余的另一种说法。
6、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取决于行业的产量增加与减少对投入价格的影响程度。
有三种类型的行业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不变:
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直线,该线的价格等于长期的最低的平均生产成本。
成本递增:
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
成本递减:
长期供给曲线是向下倾斜的一条直线。
7、竞争性市场分析:
1)在没有市场失灵、也没有政府干预下,竞争性市场达到均衡时,商品配置最有效率,即市场均衡下,消费者从交易中得到的剩余价格生产者从交易中得到的剩余的总和达到最大。
任何偏离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的价格,消费者和生产者从市场交易中得到的总福利都会减少,配置是无效率的。
2)最低价格(政府规定的最低限价高于均衡价格之上),会导致市场的过度供给。
消费者要承受损失,因为他们以更高的价格购买更少的产品;生产者可能会得到好处,也可能有损失,这取决于他在最低限价下无法销售的产品成本。
△CS=-A-B△PS=A–C-D
3)税收同样会影响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税收人为地将价格提高到自由市场出清价格以上,使均衡数量降低。
这会引起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同时降低,产生无谓损失。
税收通常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分担,各方分担的份额取决于供求的相对弹性。
⏹征税后必须满足四个条件:
1)销售量和购买价格Pb位于需求曲线上:
QD=QD(Pb)
2)销售量和销售价格PS位于供给曲线上:
QS=QS(PS)
3)QD=QS
4)Pb-PS=税收
七、完全垄断和有市场势力的定价
1、垄断的特征
a)一个卖方——众多的买方
b)一种商品(没有其他的替代品)
c)存在着进入壁垒
2、垄断厂商的需求、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1)由于垄断厂商垄断了某个产品市场的生产和销售,市场的D曲线就是市场对厂商产品的需求曲线。
设市场需求为P=a—bQ。
2)厂商的收益:
TR=PQ=(a—bQ)Q;平均收益AR=TR/Q=P;MR=TR′=a—2bQ,且MR=P(1+1/Ed)
3、厂商的产量决策
厂商按MR=MC原则进行产量决策。
短期内,由于他不能调整生产规模,市场需求又不是他所能决定的,因此厂商有可能亏损、也有可能收支相抵或获经济利润。
长期内,由于没有竞争对手,厂商可通过调整生产规模来降低成本,因而肯定能获经济利润。
4、厂商的定价法则:
(MR=MC)
而(P-MC)/P称为在边际成本上的加价占价格的百分比。
5、需求变动的几个结论:
在通常情况下,需求的变动既改变价格也改变数量。
在垄断的市场上,不存在着供给曲线。
垄断者可以在同一价格下有不同的产量,也可以在不同的价格下提供相同的产量。
6、垄断势力
完全竞争中:
P=AR=MR=MC
具有垄断势力的厂商:
P=AR>MC=MR
垄断势力指垄断厂商借助其市场垄断地位获取高于边际成本的要价能力,要价比边际成本高得越多,表明厂商的垄断势力越大。
垄断势力的大小用垄断势力勒纳指数来测定:
(其中,Ed是指产商的需求曲线的弹性。
)
7、垄断势力的来源
市场需求曲线弹性
产商的数目
产商间的相互作用
8、垄断势力的社会成本:
垄断厂商按MR=MC的原则提供产品,此时P>MC,由于价格高于竞争性市场的价格,消费者的购买量较少,从而造成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无谓损失;此外,垄断者还会通过寻租活动获得或保持其垄断地位,从而使社会成本更大。
9、价格管制:
避免垄断造成的无谓损失的一个解决方法是管制他能索取的最高价格来限制垄断者。
有平均成本限价和边际成本限价。
(另一个方法是反托拉斯法)
10、完全垄断厂商可通过价格歧视获得更多的利润。
有一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条件是MR1=MR2=MC,在需求弹性大的市场要价低,在需求弹性市场小的市场要价高,此时
)。
八、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1、垄断竞争行业中,有许多企业生产相互替代性很大,又有差别的同类产品,由于产品有差别,垄断竞争厂商对其产品价格有一定的市场势力(其产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但又不能控制产品价格,因其产品有很大的替代性,因而他降价或提价都会导致销量大幅度增加或减少。
垄断竞争的基本特征:
1)存在着许多厂商
2)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该行业
3)产品是有差别的
2、短期内,垄断竞争有可能亏损,收支相抵及获经济利润.。
长期内,垄断竞争厂商只能获正常利润(不存在着经济利润)。
3、寡头垄断:
1)寡占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企业控制某行业大部分产品的生产,每个企业在战略上互相影响。
寡头垄断的基本特征:
a)厂商的数目较少,他们占有大部分或全部产量
b)产品可以有差异性,也可以没有差异性
c)存在着进入壁垒
因此每个寡占企业在决策时,必须考虑竞争对手对其策略的反应。
分析厂商策略行为的基本概念是纳什均衡,即每个厂商是在给定对手的策略下,采取它所采取的最佳决策。
2)古诺模型:
厂商通过选择产量来竞争,所有厂商同时做出决策。
每个厂商的反应函数为该厂商假设竞争对手的产量为给定下能给他带来利润最大化的产量的轨迹。
古诺均衡在两条反应函数的相交处产生。
该模型适用于由大致相似的厂商构成的产业。
双寡头
a)两个厂商相互竞争
b)产品是同质的
c)假设另一个厂商(竞争者)的产量水平是既定的
3)先发优势——斯塔克伯格模型:
该模型假设由一个厂商先于其他厂商做出产量决策,且先行者能先见之明地知道追随者的反应是在自己的产量给定的情况下选择他们的最优产量,因而先行者有先发优势,获得较高的利润。
该模型适用于有大厂商主导的产业。
九、博弈论和竞争策略
1)博弈论的构成:
参与者;策略;支付。
2)最优策略:
能最大化期望支付的策略。
3)合作博弈:
参与者可以谈妥使他们设计共同策略的有约束力的合同。
4)非合作博弈:
参与者不可能谈判并执行有约束力的合同。
5)博弈均衡:
指博弈中的参与者都不想改变自己的策略的这样一种状态。
1、博弈论是对理性决策者互动行为的研究。
2、占优策略和占优策略均衡(学会找参与人的占优策略及其均衡)。
3、纳什均衡:
(学会找纳什均衡)
4、重复博弈:
以牙还牙策略
十、投入要素市场
1、竞争性要素市场:
竞争性的投入品市场有很多买者和卖者组成,双方都是价格接受者。
1)竞争性要素市场的需求:
厂商是在市场工资水平给定(竞争厂商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为水平的直线)下按利润最大化原则来决定雇佣工人数量或劳动时间(需求量),即MRP=MC(MR*MPL=w),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要素的边际成本。
无论产品市场是否是竞争性的,厂商从竞争性要素市场厂购买投入品,MRP曲线就是该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整个行业对要素需求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出(MRPL)是一单位额外劳动带来的额外产出,乘以这一额外产出得到的额外收益,即MRPL=(MPL)(MR)
边际相等原则:
MRP=w(MR
利润最大化时:
ME=MRP=w(此时,对于厂商,S=AE=ME)
2)市场需求曲线
3)竞争性要素的供给曲线:
一般来说,要素的供给曲线一般是向上倾斜的,但劳动这种要素的供给曲线可能是向后弯的。
这是因为劳动的供给者(劳动者)是按效用最大化原则来决定在各个工资率水平上的个人工作时间的。
工资率提高对劳动供给产生两种效应: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当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
ME=MRP=w
3)竞争性投入品市场的均衡:
当投入品的需求等于供给时,竞争性要素市场达到均衡。
4)经济租:
在要素市场上,经济租就是对生产要素支付的价格与获得该生产要素必须支付的最低价格之间的差额。
2、有垄断势力的要素市场:
十一、市场失灵的表现:
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它会产生低效率的结果,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
1、市场势力:
当生产者拥有市场势力时,垄断者按MR=MC的原则提供产出,产出水平低于竞争性市场的产出水平,而价格高于竞争性市场的价格,此时P>MC(消费者为单位产品愿意支付的价格大于厂商生产的边际成本),存在无谓的损失。
在要素供给拥有市场势力也会存在低效率。
2、公共物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有些产品一旦被生产出来提供给消费者,阻止不付费的消费者消费该产品就很困难(如国防或灯塔)。
如果私有企业无法对消费它们产品的消费者收费,市场就对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
3、外部性:
当一种消费或生产活动对其他消费或生产活动产生一种间接的影响,而市场价格又不反映这种间接效应,就存在外部性。
外部性的存在使厂商生产的产量与社会最优产量不等,资源配置低效率。
4、信息不完全:
信息不完全的存在使得交易中总有一方会因为获取信息的不完整而对交易缺乏信心,使交易无法达成(逆向选择)或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做出最大化自身效用而损害交易令一方的行动(道德风险),从而市场缺乏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