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8277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docx

《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docx

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河责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1方案编制总则

1.1简介

在建某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某高速)是A至B国道主干线的组成部分,东起某庄(C至D高速公路终点),西至E西部某县与F市交界处附近的城村,建设里程136.2km,工程总投资41.33亿元。

该工程于1998年1月开工,预计2001年全线通车。

某高速属于国家限期完成的重点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

建成某高速,对加速国家公路网的建设,促进河南及A市、某峡两市乃至西北各省的经济发展,缓解A市至某峡间现有公路运输紧张状况,适应今后国民经济发展对运输能力的需求,并承担铁路的短途运量,发挥运输综合效益,都是十分必要的。

某高速位于河南省西部山岭重丘区,沿线岩土类型较多,沟谷发育,地形地貌十分复杂。

作为一种线型工程,某高速在其建设过程中,无论填方或挖方路段都将破坏原地表植被,其扰动、破坏地面的类型较多。

某高速全线136.2km,无一处隧道工程,穿越山岭均采用劈山开路,最大挖方深度达35m。

与其它公路工程相比,某高速的弃土、弃石方量相对更大。

这些弃土、弃石由于受地形及运输条件的限制,很多就近弃于附近的沟岔内、山坡上,有的甚至顺河倾倒。

这些松散的废弃物,孔隙大、结构疏松,遇到洪水将极易产生水土流失,淤塞河道,影响行洪,直接威胁着附近的陇海铁路、310国道甚至某高速自身的安全,威胁沿线城镇、村庄的安全,影响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及生活。

因此,尽快编制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迅速对沿线的弃土、弃石场采取防护措施,恢复由于高速公路建设而破坏的土壤植被,不仅是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减少水土流失,同时也是为了保障沿线铁路、公路、村庄、城镇的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1.2编制依据

1.2.1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995年5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

(4)《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

(5)《河南省水土保持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6)《土地管理法》;

(7)《公路法》。

1.2.2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提供的某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

1.2.3某高速水土保持编制单位“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的《某高速水土保持方案大纲》及水利部对大纲的审查意见。

1.2.4某高速水土保持编制单位“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与方案编制委托单位“河南省交通厅”关于编制某高速水土保持方案共同签订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合同书》。

1.3采用技术标准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2)《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

(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1995);

(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

(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

(7)《防洪标准》(GB50201-94);

(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9)《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

(10)《河南省中小流域设计洪水暴雨洪水图集》;

(11)《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

2建设项目及周边地区概况

2.1建设项目规模、防治责任范围、工程布局

某高速公路位于河南省西部,东起A市东头庄,西至某峡西部陕县与灵宝交界的城村,建设里程136.2km,全程共分8个合同段。

本段公路路线布设与陇海铁路、310国道相距不远,自东而西成并行之势。

A市至渑池段,路线布设在陇海铁路、310国道北侧,至渑池县英豪镇连续跨过310国道和陇海铁路后,路线走在陇海铁路、310国道南侧,在某峡市南部再次跨越陇海铁路和310国道,直至某峡市西该段路线终点。

该项目主要工程量包括:

路基填方2435万m3,路基挖方3328万m3,特大桥10座长10610m,大桥37座长8132m,中桥3座长285m,涵洞122道,交叉工程互通式立交7处,分离式立交88处,通道129处。

本段公路按重丘区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度24.5m,双向四车道2×7.5m;硬路肩及土路肩分别为2×2.5m、2×0.75m,中央分割带为2m。

本项目路基占地总面积13831.8亩,养护、管理、服务设施占地共计735亩,全线征地总面积为14566.8亩。

2.2项目区地形、地貌、地质、土壤、地面物质、植被等

某高速贯穿A市、某峡两市,整体地势西高东低。

东部多为黄土丘岭,中西部则山峦重叠,溪涧纵横。

沿线岩土类型较多,沟谷发育,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大致可分为两个地质段:

A市到新安段为黄土丘陵,多呈梁、峁地貌,局部呈黄土塬,冲沟发育,岸高达20~40m以上;新安到某峡段穿越崤山山脉,为山岭重丘区,沟谷发育,局部呈鸡爪地形。

某高速位于黄河南侧陇海铁路附近区域,沿线属我国第二台地的山地丘陵区,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及局部的三叠系、二叠系、奥陶系、中元古界等组成。

(1)黄土:

某峡市绝大部分为中更新统黄土状亚粘土夹棕红色古土壤薄层,仅塬梁顶部残存少量上更新统浅黄色黄土状亚粘土,泥化程度高,无湿限性;但沟谷两侧垂直裂隙发育,多呈陡壁。

(2)岩石:

在义马、新安县局部地段,出露有第三系砾岩、砂岩和泥岩,三叠系红色砂岩和泥岩。

在观音堂附近为二叠系灰黄色泥质砂岩及泥岩,寒武系石灰岩及泥页岩,元古界安山岩及安山玢岩。

上述岩石风化壳厚3~5m,多为残积含泥碎石土和红色粘土。

某高速沿线经过的区域多数为农田耕地,另有部分荒坡地及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区,地面物质主要由农作物及林草组成。

地面植被包括天然植被和人工栽培植被两类。

天然植被主要是少量的原始次生林和天然草地,主要树种乔木有落叶松、水曲柳、栓皮栎、楠斗树等,灌木有紫穗槐、连翘、白腊条、胡枝子、杭子稍等,天然草类主要为黄倍草、白羊草、茅草、芥草等;人工栽培植被主要为人工林地和人工种草,人工林包括用材林和经济林,用材林主要是松、柏、桐树、杨树、榆树、柳树、椿树、刺槐等,经济林主要是苹果、梨树、桃树、核桃、柿树、大枣等,人工种草主要为人工牧草。

2.3项目及周边地区气象、水文、河流等情况

项目通过地区具有明显的暖温带气候特征,属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温温和,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为12.6~13.9℃,一月份最低(月平均气温为-0.3~1.2℃),七月份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8℃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8.4℃,极端最低气温-18.8℃。

年平均降水量467~543mm,雨季集中在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其它月份则降雨量稀少。

初霜期在每年的10月中旬,终霜期在每年的5月初,无霜期167~218天,地面最大冻结深度20~30cm。

风向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偏北风,春秋两季为过渡区,风向多变,年平均风速3.5~4.0m/s。

某高速处在黄河流域,自东向西沿线穿越的主要河流有金水河、洪阳河、涧河、青龙涧河及苍龙涧河。

涧河属于洛河支流,发源于陕县北段村,汇流面积1430km2,河道长度104km。

与某高速在k76+860处相交,交叉断面以上集流面积42.7km2。

金水河属于涧河支流,发源于新安县正村乡上坡,经五头东入孟津及A市市郊区,汇入涧河,河道全长30km,流域面积226km2,与某高速在k11+025处相交,交叉断面以上河道长19.5km,控制流域面积112.7km2。

洪阳河也为涧河支流,发源于渑池县正村乡北部的轿顶山,河道全长23km,与某高速在k41+225处相交,交叉断面以上河道长度21km,控制流域面积110km2。

青龙涧河属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陕县南部的大南山、方山和三角山下,汇流面积487km2,干流长度起40km。

路河交叉位置处高速公路桩号为k113+450。

河道上游有总库容2327万m3的中小型水库6座,控制流域面积140km2。

苍龙涧河也为直接入黄河道,发源于陕县南部的甘山北坡,与高速公路在k125+452处相交,流域面积178km2,河道长度约40km。

河道上游支沟发源,并有张家河、后河、吊坡及张家坡4座小型水库。

2.4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发展规划

项目区现状土地利用情况大致分为农业耕地、林地和荒地三大部分,另外还包括少量的水域和草地。

农业用地一般占总土地面积的21%~28%。

农业用地存在的主要矛盾是:

川台地少,坡耕地多,广种薄收。

特别是在大于25°的陡坡地上开垦种植,不仅农业产量低而不稳,而且加剧了水土流失。

林业用地一般占到28%左右,大多经营管理粗放,产材产果率低。

项目区内荒地面积占到29%左右。

荒地一般为荒坡荒岭,自然植被多为荒草野树,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项目区土地利用规划是整个水土保持规划的实质部分。

第一,规划首先考虑基本农田用地。

沟台地、川地、水平梯田都尽可能发展为水浇地,坡度平缓土质较好的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作为基本农田用地。

第二,林业用地主要布置在沟坡、山坡、沟头及大于25°的坡耕地上,利用退耕的土质较好坡耕地及坡度较缓的荒坡,建造经济林,发展果园。

第三,牧业用地规划。

利用退耕的部分坡耕地及原来的天然草地和立地条件较差的土地,人工种植优良牧草;利用野草丰富的荒山、荒坡、荒沟进行野草改良,发展畜牧业。

通过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调整,使农、林、牧比例趋于合理,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促进农、林、牧各业快速协调发展。

2.5项目区及周边地区和会经济状况

某高速贯穿A市、某峡两市,除A市、某峡两市外,沿途经过的县级城市还包括孟津、新安、义马、渑池及陕县。

A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人称“九朝古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全市面积15208.6km2,人口607万人。

A市是一个以机械工业为中心、国家大型骨干厂矿为主体的新兴工业城市。

目前已形成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冶金、建材、轻纺、食品等六大支柱产业,34个工业部门。

其中拖拉机、轧路机、铜材、平板玻璃、水泥、单晶硅、耐火材料等支柱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在全省及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

1997年A市市工业总产值525.15亿元,占全省的9.31%,国内生产总值335.01亿元,占全省的8.21%。

某峡市位于河南西部,面积10496.6km2,人口216万人。

某峡市是东南沿海及中原地区与西北五省区联系的咽喉,是晋、陕、豫三省交界三角地带的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以轻纺、电力、机械制造、冶金、化工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

1997年某峡市工业总产值176.05亿元,占全省的3.12%,国内生产总值130.93亿元,占全省的3.21%。

2.6建设项目施工工艺、采挖及排弃土(石)特点

某高速全线采用机械化施工。

设计中结合路线平、纵、横三方面,对路基土石填方和挖方进行调配,调配原则为:

尽可能移挖作填,以减少废方和借方;弃方要有出处,可填沟造地,不占或少占农田,以防水土流失,堵塞河道或冲淤农田;路基填方借土结合地形、农田排灌等情况选取土源。

施工中,多数标段能够按设计原则进行借土和弃土,个别标段由于受地形条件及其它因素影响,将多余的废方弃于河道内、水库库区内,有的甚至将河道拦腰截断,不仅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而且严重影响了河道、水库的防洪安全。

2.7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情况

通过查阅某高速设计图纸及现场踏勘、调查,依据某高速线路工程地质分布图及收集到的沿线A市、孟津、新安、渑池、义马、陕县及某峡等地的水土流失分类分级图,某高速沿线经过的地区水土流失类型及强度大致分为四个区域:

区,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付区。

自某高速起点至陕县东部路段(桩号范围大致在K0+000~K85+500),除了义马市东部部分路段(桩号范围大致在K47+500~K52+000)为土石山区以外,其余均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付区。

该区土壤类型主要为立黄土和红黄土,水土流失沟道以重力侵蚀为主,坡面以水蚀为主。

因该区沟壑纵横,所以侵蚀沟经常出现泻溜、崩塌、滑坡、坍塌等现象。

多年平均径流深150~180mm,土壤侵蚀模数在4000t/(km2·a)左右,属中度侵蚀区。

区,土石山区。

主要分布在渑池县东部一部分、义马市西部、陕县东部路段(桩号范围大致在K47+500~K52+000及K85+500~K100+500)。

该区山高坡陡,土层薄,暴雨集中,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

常见的水土流失形式有面饰、砂砾化面饰、沟蚀、滑坡等,局部地区由于地形陡峭,疏松碎石多,集水面积大也常有泥石流发生。

从总体上看,由于该区植被相对较好,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一般在2500~3000t/(km2·a),属轻、中度侵蚀区。

区,黄土阶地区。

主要分布在陕县东部陕县与某峡市湖滨区交界附近路段及湖滨区大部分路段(桩号范围大致在K100+500~K119+138)。

黄土阶地土壤结构松散,易被暴雨冲刷形成较严重的水土流失。

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5000t/(km2·a)左右,局部可达6000t/(km2·a)以上。

据陕县水保站在火烧阳沟定点实测结果,年均侵蚀模数达6310t/(km2·a),属强度侵蚀区。

区,台塬沟壑区。

主要分布在湖滨区西部及陕县西部路段(桩号范围大致在K119+138~K135+500)。

塬面两侧多被深沟切割,冲沟发育,塬面大致平整为良田,植被稍好,水土流失较轻,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2400t/(km2·a)左右,属水土流失轻度区。

水土流失防治情况:

针对以上水土流失分区情况,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有:

(1)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付区,采取因害设防,综合治理的方法进行水土流失防治。

在梁峁顶栽植水土保持林,以用材林为主,梁峁坡上部建立果园,梁峁坡下部修水平梯田,建立基本农田。

在“V”字型沟道或“U”字型沟道的上游,修建谷坊、拦沙坝,在“U”字型沟道修淤地坝,改滩造地,建立基本农田。

概况起来讲就是“用材林压顶,果树缠腰,农田座底”。

(2)土石山区。

坡面治理以植物措施为主,从上到下,首先是山坡防护林,采用人工种植或封山育林的形式提高植被覆盖度,其次在山坡上土层厚的地方修水平梯田,或坡式梯田,建立基本农田或经济林带。

沟边修沟边埂或沟头防护工程。

沟背栽乔、灌混交林。

沟底在“V”字型沟道修建谷坊、拦沙坝、淤地坝等,在“U”字型沟道,改滩造地建立基本农田,同时栽种沟底防护林。

从上游到下游,从坡面到沟道节节拦蓄,形成完整的防护体系。

(3)黄土阶地区。

针对黄土阶地区土壤松散的特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要有:

坡面以生物措施为主,尽可能少松动土层,减轻坡面侵蚀;沟头修建防护工程,并配合沟头防护林,以尽量拦截坡面径流;沟道内则修建谷坊、淤地坝、拦沙坝等,以削减洪量,减少水土流失。

(4)台塬沟壑区。

塬面修建高标准的水平梯田、蓄水保土。

实行农林间作,营造塬面防护林,控制塬面径流。

充分利用田坎、地边埂,种植灌木、黄花菜、金银花等增加植被覆盖度。

3项目区水土流失预测

3.1水土流失预测时段的划分

某高速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基本上可分为建设施工期和生产运行期两个时段。

在建设施工期,由于公路路基开挖或回填、取土取料等等原因,破坏了公路沿线原有的地貌和植被,扰动土壤表土结构,致使土壤抗侵蚀能力降低,侵蚀加剧;同时,路基开挖造成大量的废土、废石由于地形或运输条件上的限制,只能就地就近排放于沟头、沟岔、山坡上,甚至直接倾倒于河道中,这些松散的废弃物极易随洪水而流失。

在公路建设运行期,因施工破坏而加剧水土流失的各种因素在采取了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后逐渐得到恢复和改善,公路沿线新增及原有的水土流失得到了基本治理和控制,各种型式的水土流失都将逐步减小直至达到新的稳定状态。

因此,主要预测公路建设施工期水土流失情况。

根据某高速主体工程施工计划,施工总工期为4年,则水土流失时段取为4年。

3.2预测的内容和方法

3.2.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

某高速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主要由路基挖压占地(包括互通式立交、收费站、养护区、服务区占地,改路、改沟、改河占地,边沟急流槽及截水沟占地)、取土场开挖损坏土地和弃土、弃渣场占压土地三部分组成。

预测方法包括直接采用、实地调查和图面直接量测三种。

公路路基挖压占地可直接采用某高速设计施工图中已经计算的线路征占地面积;取土及弃土场挖压占地则是采用实地调查法和利用某高速沿线1/2000及1/万地形图直接量测法,推算已经和可能破坏的程度和数量。

某高速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详见表3.2.1。

3.2.2弃土、弃石、弃渣量预测

3.2.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和数量预测

3.2.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

3.2.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预测

3.3预测结果的综合分析

4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4.1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原则和目标

某高速属于在建工程项目,目前大部分土石方工程已基本完工。

根据这一特点,某高速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原则是在符合国家及有关技术规范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某高速主体工程设计及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对主体工程设计中已经考虑的防护排水工程设计进行评价,符合水土保持要求的水保措施给以承认,对主体工程设计中考虑不全面的部分加以补充完善。

对于施工过程中已成事实的随意取土及弃土,按水土保持要求提出治理措施,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土保持方案。

某高速水土保持方案的目标是实现公路路基征占地范围内及沿线弃土场、取土场的水土流失防治要求;使由于公路建设及大量的弃土、取土所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区原有的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某高速自身以及相邻的陇海铁路、310国道的安全运行,沿线工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沿线城镇、村庄人民群众的安全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沿线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4.2某高速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本方案设计深度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某高速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公路建设征占地、取土取料场、弃土场等项目建设区及直接影响区。

4.2.1项目建设区

(1)路线征占地面积

包括高速公路安全隔离栅以内的路面、路基边坡、路堑边坡以及截水沟、排水沟占地面积;管理所、服务区、养护区、收费站占压地面积;互通式立交的匝道、连接线征占地面积;改路、改沟、改河挖损破坏地表植被面积。

某高速全线长136.2km,线路占地总面积13831.8亩,养护、管理、服务设施占地735亩,全线占有土地总面积14566.8亩。

(2)弃土弃石场

某高速全线共有弃土弃石场88个,弃土弃石总方量万m3,占压土地总面积亩。

(3)取土场

全线共设取土场50个,取土总量万万m3,占压土地总面积亩。

4.2.2直接影响区

由于公路建设打乱了现状坡面排水系统,洪水集中排泄,从而加剧了局部地区地表或沟道的冲刷侵蚀;大量由松散土石组成的弃土、弃石场由于没有采取拦挡防洪措施,洪水季节,在弃土、弃石场的不稳定临空面上常常发生泻溜、崩塌、滑坡、坍塌等现象,压毁农田,淤积河道,甚至堵塞了现状陇海铁路及310国道上的涵洞。

这些,均属某高速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直接影响区。

某高速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详见《连云港至霍尔果斯国道主干线A市至某峡段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附件》(以下简称《某高速水保方案报告书附件》)中“某高速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图”。

某高速属于在建工程项目,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规定及实际施工情况,本次直接编制达到技施设计深度要求的水土保持设计。

4.3某高速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某高速水土保持防治体系按其特点可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

公路建设区、弃土弃石区、取土区。

各分区根据其水土流失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治工程措施,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详见下图。

4.4分区防治措施

4.4.1防治措施选定的原则

因势利导,变害为利;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

防洪与水土流失防治并重;

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并举;

补充完善主体工程设计,为主体工程安全服务。

4.4.2公路建设区

(1)路基、路面排水

路堤区:

路面水采用土路肩设挡水埝,约40m设一集流送水槽送至路堤边沟。

填土高度低于8m的路堤坡面水直接流入路堤边沟,填土高度大于8m的高路堤坡面水用路堤平台截水沟截流,然后通过集流送水槽送至路堤边沟,路堤边沟落差较大处,设置跌水急流槽。

路堑区:

路面水横向直接流入路堑边沟,低于12m的路堑坡面水直接流入路堑边沟,深路堑坡面水,用路堑平台排水沟截流,然后通过纵、横向急流槽流至路基边沟,在部分路堑的段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路堑顶截水沟(或叫天沟),避免路线外坡面水流至路堑坡面。

设有超高的路段,超高路面排水分路堤区和路堑区两种类型。

路堤区采用浅碟式中央分割带集水井排水,路堑区采用中央分割带集水槽排水。

沿线设置有基本连续的路基边沟,与桥涵连接起来,形成比较完整的路基排水综合体系。

(2)路基防护

根据某高速设计施工图及现场踏查的实际施工情况,路堑、路基防护包括了工程护坡、植物护坡及综合护坡等多种防护形式。

填方路段的路基防护,根据填方高度的不同,分别采用了相应防护措施,一般情况为下部采用浆砌片石护坡或浆砌片石护坡结合挡墙护脚,上部采用混凝土网格植草综合护坡工程;挖方路段路堑防护,下部采用浆砌片石护坡,上部石质路段一般采用机械喷播植草和固定钢丝网喷混凝土护坡,土质路段则一般没有采取防护措施。

经过踏查和分析,认为公路建设区已经设有的路基、路堑坡面防护措施完全具有水土保持的作用,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和标准,但对于深挖方土质路段存在的裸露路堑坡面,显然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十八条“修建铁路、公路和水工程,┄┄;工程竣工后,取土场、开挖面和废弃的砂、石、土存放地的裸露土地,必须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

”的要求,因此,这部分坡面还必须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

考虑到路堑坡面坡度一般都在1:

0.5~1:

0.75,直接在坡面植树种草难度较大,设计中采用沿每一级路堑坡脚种植一排爬墙虎的方式进行植物防护。

公路建设区水土保持措施详见《某高速水保方案报告书附件》中“某高速路基、路堑排水防护布置图”。

4.4.3弃土弃石区

4.4.3.1弃土弃石场类型

某高速全线共有弃土弃石场88个,按废弃物堆放的位置和地形情况可分为沟头弃土、沟岔弃土、顺沟(河)弃土、弃土填沟、弃土成坝和弃土填砖场取土坑、河滩洼地及自然凹坑等6种类型。

沟头弃土场一般位于沟道的顶部,上游汇流面积很小,弃土场临空面坡脚不会受到洪水的冲刷;沟岔弃土场其实也属于沟头弃土,与沟头弃土场所不同的是,这些弃土均堆置于主沟道的小沟岔上,由于沟岔较短,弃土场临空面坡脚有可能遭受到主沟道洪水的冲刷;顺沟弃土一般为顺沟道的一岸或两岸堆土,这种弃土场都不同程度的缩窄了沟道行洪断面;弃土填沟是顺自然沟道弃土,这些弃土场或者抬高了现状自然沟底,或者将现状沟道填平;第六标段的6-26号弃土场是将弃土直接横沟堆放形成一个土坝,属于乱弃乱倒;弃土填砖场取土坑、填平河滩坑坑洼洼及一些自然凹坑等均属弃土造田。

某高速各弃土场所处位置、编号及弃土场类型详见表4.4.3.1。

表4.4.3.1某高速弃土场基本情况表

标段

弃土场编号

下路桩号

与高速路相对位置

所在县(市)

弃土类型

NO.1

1-1

5+550

路右20m

孟津县

填砖场取土坑

1-2

6+900

路左100m

孟津县

顺沟弃土

1-3

11+850

路右20m

孟津县

弃于沟头

1-4

12+125

路右20m

孟津县

弃于沟头

N0.2

2-1

12+9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