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鼓乐传情).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1815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鼓乐传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12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鼓乐传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12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鼓乐传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12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鼓乐传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12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鼓乐传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鼓乐传情).doc

《12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鼓乐传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鼓乐传情).doc(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鼓乐传情).doc

第一单元  鼓乐传情

一、单元教学目标:

1、本单元围绕民族打击乐器“鼓”进行一组听唱奏的活动。

学生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感受乐器“鼓”的作用。

2、学生欣赏《将军令》,能感受到音乐的情绪,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锣鼓节奏,能和同学合作演奏锣鼓节奏。

3、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能唱出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演唱歌曲《咿唷嘞啦》,能学着非洲人那样表演歌曲,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4、学习用“鼓”即兴创作鼓乐“滚核桃”“舞龙舟”和自己想象的情景。

二、学生状态解读:

“长江黄河腾起鼓声,非洲密林鼓语传情”。

中国的鼓乐历史悠久、形式多样;非洲鼓励乐奇特神秘,奔放热烈。

中外鼓乐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着各自民族的精神风貌与文化特性。

七单元以“鼓乐传情”为题,汇集了若干与“鼓”相关的作品。

让学生装通过欣赏、演唱、创编等音乐活动,初步接触和了解中国和非洲的鼓乐文化,激起对学生对鼓励乐文化的兴趣。

三、教材文本解读:

本单元选择了苏南吹打乐《将军令》、合唱《缓和留下威风鼓》、绛州鼓乐《滚核桃》以及非洲民间音乐《非洲鼓魂》作为欣赏曲目;选择了《敲起我的小木鼓》和刚果民歌《咿哟嘞拉》两首歌曲作为学唱曲目;另外还为学生们设计了以击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音乐创编与表现活动,力图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产生对鼓乐文化探究的热情。

四、课时安排:

课时听唱活动拓展

第一课欣赏音乐《将军令》

1、认识苏南吹打击乐器组合

2、念出“将军令”锣鼓节奏。

1、学生讨论知道的民族打击乐器。

第二课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1、学生为歌曲唱伴唱。

2、选择歌曲节奏1、自己制造小鼓并演奏。

第三课1、欣赏非洲鼓乐。

1、演唱歌曲《咿唷嘞啦》1、用非洲人的动作表演歌曲1、了解非洲音乐。

第四课欣赏《黄河留下威风鼓》学唱歌曲《黄河留下威风鼓》数板:

爷爷打鼓。

欣赏古乐《夕阳箫鼓》。

第五课开学准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能唱出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2、学生能用歌曲的最后四小节为歌曲伴奏。

3、学生能通过伴唱感受2、3、5三个音在歌曲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制造的小鼓敲打歌曲中一个乐句的节奏。

教学内容

1、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

2、学生为歌曲唱伴唱。

3、选择歌曲节奏

4、自己制造小鼓并演奏。

教学难点重点

1、本课的难点是:

学生用结束句为歌曲伴奏时不能对齐音乐的句子。

2、本课的重点是学生能唱出歌曲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老师谈话:

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你能感受到音乐表现出了怎样的情绪吗?

(讨论)

2、你能说一说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是由音乐的哪些元素表现的呢?

3、在这些元素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

(节奏)

三、你能打一打乐曲中的一个乐句吗。

1、学生感受的情绪。

(欢快热烈的情绪)

2、由自己的感受说一说音乐哪些元素表现了音乐的情绪。

3、学生能说出在这些音乐元素中哪个元素起了主要的作用。

四、学生能模仿打出音乐中的一个乐句的节奏。

1、不同层次的学生能通过三个问题的讨论,对歌曲的情绪、旋律、节奏 有一定的感受。

对学唱歌曲起一个铺垫的作用。

2学生能在已有的经验中感知“节奏”在表现音乐的情绪里起了重要作用。

(这个问题起到层层递进的作用)

3、学生通过模仿节奏就能唱准歌曲的节奏。

五、新授歌曲

1、听一听音乐,你能听出来音乐是怎样反复的?

2、、问;你能跟着老师的音乐唱一唱歌曲的谱子吗?

你觉得哪些地方比较难唱?

3、请你听一听老师用结束句为歌曲伴奏。

4、学生听着音乐说一说歌曲是怎样反复的。

5、学生跟着老师的音乐唱一唱歌曲的乐谱。

6、学生讨论歌曲演唱有困难的地方,并演唱准确。

(学生分小组讨论)

六、学生能学着用歌曲的结束句为歌曲伴唱。

1、学生能在听歌曲的过程中认识这种“反复记号”的演唱顺序并熟悉歌曲解决难点学会歌曲的演唱。

2、学生尝试为歌曲配上和声(类比延伸)感受不同形式的演唱。

教学总结思考:

今天学唱歌曲你认为与以往有什么时候不同。

学生自己总结。

第一课时

一、讨论新学期的变化:

(1)课本的循环使用。

说明:

A教科书是国家免费发放的,为节约资源、B本学期的教学用书要循环使用,使用时间是三年,每六个人使用一本,必须爱惜书本。

C各级推荐组长一名每节课前由组长发放,结束由组长收。

定期进行全班评比。

小组讨论。

二、小组讨论:

(1)你准备如何爱惜书本与他人共享资源。

(2)如何简便高效完成检查。

三、评分标准的表格填写。

1、讨论你对你对评分的看法。

大组讨论

四、讨论课堂常规的修订。

五、对新教材的意见。

(1)把课本通读一遍,分小组讨论三个问题,对课本最感兴趣的内容有哪些?

你对教材熟悉的内容有哪些?

你对老师的教学有哪些建议和意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欣赏苏南吹打乐,感受乐曲的情绪变化。

2、能认识吹打乐的乐器,并感受乐器的不同音色。

3、能按节奏读出锣鼓经。

4、能用不同的节奏来表现不同的形象或情景。

教学内容1、欣赏苏南吹打乐音乐《将军令》。

2、读锣鼓经。

3、创作不同的节奏来表现音乐的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感受音乐的情绪变化。

2、难点是能感受出音乐的变化是由什么造成的。

教学环节老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

现在老师请大家欣赏一首不同乐器演奏的苏南音乐《将军令》,你能说一说对音乐的感受?

二、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

(一放)

1、已有知识进入学习状态。

2、学生的回答可不同层次。

三、新授

1、能听出来有哪些乐器?

,哪些乐器最能表现音乐的气氛。

2、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时候乐器?

(重点)

3、鼓的声音有什么特点是?

4、介绍苏南吹打乐粗吹锣鼓曲。

用大唢呐和打出乐器演奏的。

四、老师总结:

古曲,用在戏剧的开场和婚丧嫁娶的时候。

1、分小组讨论。

每人说出听到的一种乐器。

2、学生能找到《将军令》中最能表现音乐气氛和情绪的乐器——鼓。

3、学生说一说自己体会到的鼓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五、学生能按自己的感受,说一说这种音乐在什么场所使用。

1学习深入递进,寻找音乐内在的元素。

2、学习导入重点。

3、学生能从欣赏中了解鼓在音乐中起的作用。

六、认识乐队

1、请同学们看书上的一幅图。

说一说图上这个乐队中有哪些乐器?

2、主要的乐器是什么?

七、总结:

这是一个以“鼓”为主的民族管弦乐队。

1、学生能找出乐队中的各种乐器。

2、学生能总结工作出这个乐队是以什么时候乐器为主的。

3、让学生了解吹打乐队是有不同的乐器组成。

学习锣鼓节奏

1、下面我们就来学着拍打锣鼓节奏。

请你自己默看,认一认节奏。

2、找一找有几种乐器分别用什么词表示的?

3、自己先学着打一打。

4、学生能看出用了几种节奏。

5、学生能打出用什么词代表什么乐器。

6、学生能自己先打一打节奏。

7、学生能与别人合作打出节奏乐。

1、学生能过即兴演奏感受节奏在音乐中的作用。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打出乐“滚核桃”,能学习各种不同的敲击鼓的方法。

2、用击鼓表现“滚板粟”、“舞龙舟”的情景。

教学内容

1、欣赏打出乐“滚核桃”。

2、学习不同的击鼓方法。

3、用击鼓表现不同的情景。

教学重点难点

1、用出鼓表现不同的情景。

教学环节老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

一、导入

1、回忆打出乐器在音乐中的作用?

2、鼓在音乐中的作用?

3、学生讨论鼓在音乐中的作用。

二、新授

1、谈话:

鼓在音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鼓也可单独演奏,你能听出音乐表现了什么情景?

3、你能从鼓的变化中听出音乐有几段?

三、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在这个音乐里,有几种打击的方法。

1、学生讨论:

鼓在音乐中的作用。

2、鼓在单独演奏时只是用不同的节奏来表现情景的。

3、能说出音乐表现的滚核桃的各种不同的情景。

4、学生能从音乐不同的节奏变化分出音乐有三段。

5、学生仔细听辩各种不同的鼓打击方法。

四、创作

1、让我们模仿打鼓,来表现几个情景。

2、请几个小组表演自己创作的情景。

3、学生能根据“滚板栗”、“舞龙舟”分小组表演自己创作的情景。

五、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了解鼓在音乐中的作用吗,说一说你感受。

2、鼓既能在音乐中烘托气势又能作为一种乐器单独演奏。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黄河留下威风鼓》,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感受歌曲黄土高原风味的高亢音调。

2、学着歌曲数板。

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黄河留下威风鼓》。

2、歌曲《咿唷嘞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歌曲的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能听出歌曲的特点吗?

二、请你说一说你找到的感受。

三、学习数板

1、自己读一读数板部分。

2、能按书上的节奏读一读。

3、比较两种读法,效果有什么不同。

(选出最好效果的来)

4、学生读一读,熟悉歌词内容。

5、能按节奏朗读。

6、比较后选出自己认为效果好的。

7、律动能选一种节奏为数板部分伴奏。

1、自己选一种节奏为歌曲伴奏。

8、边拍边读。

四、总结

1、威风锣鼓被誉为天下第一鼓,主要特色就是“威风”。

2、加上数板后歌曲更生动活泼。

第二单元:

溯流探源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在欣赏歌剧《北风吹》、钢琴独奏《向阳花》、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选段《楼台会》,演唱河北民歌《小白菜》以及民歌《李玉莲调》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民歌的特点。

找出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了解中国歌剧音乐、钢琴独奏作品与民歌、戏曲等之间隔密切联系。

2、通过听赏对比和演唱民歌《夜歌》、苏格兰民歌《苏格兰的蓝铃花》,听赏弦乐四重奏《如歌功颂德的行板》和管弦乐作品《在钟表店里》,了解外国音乐作品中运用当地的优秀民歌进行创作的情况。

3、能在聆听、演唱作品以及读乐谱的过程中,发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辨别,找出旋律异同之处。

4、能较流畅地演奏口琴曲《快乐的流浪者》。

二、学生分析:

本单元是以民歌为主,作为六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已经对民歌已经比较了解了。

树有根,水有源,生活是音乐的沃土,民歌是创作的源头。

本单元以“溯流探源”为主题,展现给孩子们一条条脉络清晰的探寻音乐之根的思路。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从民族民间音乐出发,选择了河北民歌《小白菜》、《青羊传》与歌剧《白毛女》选段《北风吹》,苏北民族《李玉莲调》与钢琴独奏《向阳花》,越剧《楼台风》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俄罗斯民歌《夜歌》、苏格兰民歌《苏格兰的蓝领花》,利用民间音乐素材让学生有比较地感受经艺术提炼加工的音乐作品与民族民间音乐的渊源关系。

四、课时安排:

课时听唱动奏拓展

第一课时《北风吹》《小白菜》听一听比一比

第二课时《向阳花》《李玉莲调》

第三课时《夜歌》口琴《快乐的流浪者》《夜歌》的常识

第四课时《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会》越剧的常识

第五课时《苏格兰的蓝铃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小白菜》,体会歌曲悲伤的情绪。

找出旋律下行的特点。

2、欣赏音乐《北风吹》,感受与《小白菜》相似的音调。

教学内容1、歌曲《小白菜》和,歌曲《北风吹》。

教学重点难点

二、教学教程:

教学环节老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谈话:

今天我们学唱一首歌,再欣赏一首歌,让我们来比一比,它们之间有什么样关系。

学唱歌曲1、请大家听一首歌曲,你能听出歌曲的名字吗?

2、跟着音乐唱一唱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