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8149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众传播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大众传播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大众传播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大众传播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大众传播学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众传播学复习题.docx

《大众传播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众传播学复习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众传播学复习题.docx

大众传播学复习题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的定义: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传播的主要含义是:

信息的流动。

(下面任选一个)

①、美国社会学家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中有一章《传播》,定义:

传播指的是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机制。

(P2)

②、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P5)

传播的特点是什么?

P5-6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这是通过信息的反馈实现的。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交流就是在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移动和变化。

信息的定义:

(可以任选一个)

①、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在1948年《通信的数学理论》:

凡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不确定性的任何事情都叫做信息。

②、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P4

③、德国学者克劳斯《从哲学看控制论》:

什么是信息?

纯粹从物理学方面看,信息就是按一定方式排列起来的信号序列。

但仅此一点尚不足以构成一个定义。

毋宁说,信息必须有一定的意义。

……由此可见,信息是由物理载体与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P5

第二节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

目前我国学界主要有三种表述:

p7

第一种: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学科。

第二种:

引用施拉姆的话:

我们研究传播时,我们也研究人——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怎样相互影响、受影响,告知他人和被人告知,教别人和受别人教,娱乐别人和受到娱乐。

要了解人类传播,我们必须了解人是怎样相互建立联系的。

第三种: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传播过程”。

传播学的定义: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P8

传播学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P8

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流派

传播学兴起的背景是什么?

(或传播学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

)p257-258

传播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于本世纪三、四十年代诞生于美国。

①、从传播媒介的发展情况来说,这个时期的西方国家,大众报刊和电影已经高度普及,作为新的电子媒介的广播事业发展也十分迅速。

媒介的增加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使得许多社会科学家越来越关注信息与传播的问题,并开始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来研究这些问题。

②、从历史和社会环境来说,这是一个世界范围的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都利用各种传播媒介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对宣传的研究成了这一时期的热点课题。

③、这个时期,与传播学有许多衔接点的一些社会科学都有了充分发展,为传播学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

传播学早期的美国源流包括那些学术思想?

P259

一些学者在19世纪晚期就开始关注传播现象。

①、约翰·杜威JohnDwewey:

强调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认为大众传播是变革社会的重要工具。

②、美国社会学家库利Cooley:

对传播的社会意义进行探讨,是最早系统研究传播现象,并最早进行了理论化尝试的一位重要学者。

关心的焦点是人际传播。

③、帕克RobertE·Park:

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理论领袖。

帕克同时认为传播是人类社会相互影响的基本形式,作为整体的传播作用,它能使社会走向联合、一致和完整。

他的“新闻是社会上个人间讨论之基础素材”观点被认为是“议程设置功能”的来源。

传播学的奠基者是谁?

他们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①、政治学家拉斯韦尔Lasswell: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对一战中的宣传策略及其效果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刺激了两次大战之间的传播研究。

他发表《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的文章,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并考察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将其解析为五个主要环节或要素,明确勾勒出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对形成传播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P261

②、心理学家卢因Lewin:

研究了不少群体传播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概念,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

P261

③、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Hovland:

关注传播效果形成的诸条件,并为此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对传播学的贡献,一是把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二是他的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认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P262

④、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Lazarsfeld:

是四大奠基人中对后来的传播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一位。

提出了著名的两级传播理论Thetwo-stepflowofcommunication,所谓两级传播指的是信息先由大众媒介传播到舆论领袖那里,然后再经舆论领袖扩散给社会大众的过程。

第一级传播是从大众媒介到舆论领袖,第二级传播是从舆论领袖到全体公众。

认为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发挥影响,这对否定“子弹论”起了直接的作用,但也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传统。

P262

⑤、施拉姆Schramm:

“传播学之父”、“传播学鼻祖”,使“传播科学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创办了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并开设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课程,主编了最早的一批传播学教材,并开辟过几个新的研究领域。

P263

经验学派和经验性方法的定义:

经验学派:

指的是主要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方法来研究传播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

p266

经验性方法:

是一种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来对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

p267

经验性方法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p267

①、研究程序应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用于调查和分析的方法和技术不能随意变更;

②、社会科学家的首要目标,是收集和提供关于理论假设的无可争议的科学数据和材料;

③、通过公开的学术讨论,建构关于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模式或“定理”。

经验性方法的缺陷是什么?

p267

①、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无限复杂,而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是有限的,人的理性和精神活动,在许多情况下是不能单纯地用经验材料就能加以说明;

②、在目前的情况下,经验性研究所以来的程序和技术主要是问卷调查或控制实验,前者仅仅具有“概率论意义上的科学性”,不具备自然科学的精确和严谨;后者,在有限的实验控制条件下得出的结论,往往说明不了丰富多彩和复杂的社会现实。

③、经验性研究所依赖的主要是个人或小群体层面上的经验材料,在研究社会微观现象方面具有一定的效用,但在考察社会的历史过程和宏观社会结构方面缺乏有效的手段。

④、在现实中每一个学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有自己的学术立场或倾向性,很难做到用“纯客观”的态度来研究社会现象。

美国经验学派的特点:

方法论上坚持经验实证研究立场;研究目的是实用主义;社会观是多元主义。

P268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传播与人的行为问题上。

P270经验学派又被称为管理学派。

批判学派的定义:

批判学派是现代传播学研究中的两大学派之一,无论在方法论还是在学术立场上都与经验学派有着很大的区别。

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

P270

批判学派的特点是什么?

①、他们都对现行资本主义制度持否定和批判态度。

②、他们更多地将传播理论和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着重考察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

③、批判学派在方法论上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

不过并不一般地排斥经验调查和量化研究。

⏹美国传统学派代表人物E·M·罗杰斯将两派进行列表

⏹传统学派批判学派

经验的批判的

定量的思辨的

功能主义马克思主义

具体实证的广泛联系的

注重效果研究注重控制分析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经过哪几个时代?

一、口语传播时代p29

口语的局限性:

①、近距离内传递和交流(空间的限制)

②、口语记录性较差,依赖人脑的记忆(时间的局限)

二、文字传播时代p31

文字出现的意义:

①、文字能长久地保存信息。

②、远距离传递信息。

③、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④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文字载体

三、印刷传播时代p31

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上。

实现了文字信息的大量生产和大量复制。

四、电子传播时代p33-34

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

电子媒介的意义还在于形成了人类体外化声音信息系统和影像信息系统,实现了历史的保存。

电子媒介可以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系统。

由模拟向数字信号的发展。

人类传播的不同时代是依次叠加的,而不是互相取代的。

第四章传播过程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构成要素包括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模式的定义:

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

p59

直线性传播模式的主要代表及其贡献和不足?

主要包括

①、拉斯韦尔的模式。

它是第一个传播过程的模式,也是最常用的模式。

将传播过程分解为五个环节:

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介四大要素,加上效果环节。

5W模式的贡献:

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后来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就是沿着这个模式的思路形成的。

p60

不足:

具有单向直线性和孤立性。

②、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Shannon&Weaver

这个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

此外,对一些技术和设备环节的分析,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

不足:

缺少反馈的环境,不能完全应用于人类的社会传播。

P61

循环和互动模式

50年代起出现,主要贡献是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机制feedback,

主要包括奥斯古德与施拉姆循环模式和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

社会系统模式

包括赖利夫妇系统模式、马莱兹克系统模式。

赖利夫妇的模式中主要指的是有形的社会互动,而德国马莱兹克模式补充了无形的社会心理作用的影响。

传播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p64

①、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

②、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

各要素和环节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

③、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

第六章-七章传播的类型

群体传播的定义

任何一个群体都具有互动机制,这种互动机制即群体传播。

岩原勉:

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

p92

在群体传播过程中起作用的特殊机制有哪些?

p92-98

群体的成立、生存和发展需要一些条件,其内部机制包括群体意识、群体规范、群体压力(趋同心理)。

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包括:

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模仿与匿名性、信息流。

大众传播的定义:

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p111

大众传播的基本特征:

p112

①、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组织。

②、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③、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

④、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⑤、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反馈间接、零散、迟缓、具有积聚性(长期收集反馈)。

⑥、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拉扎斯费尔德和默顿的关于大众传播的功能观是什么?

p115-116

①、授予地位。

②、重申社会准则。

③、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

媒介是使大众的审美能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

国家和政府对大众传播的政治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p130-131

①、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

②、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对创办媒介的审批、登记;审批传播资源;对媒介的监督管理等。

③、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

④、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如何控制大众传播?

p132

垄断资本控制传播事业的方式:

①、以强大的资本作后盾成立超大型媒介联合企业,对大众传播事业的主要部分实行垄断。

②、通过他们控制的议会党团或院外活动集团对公营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干预。

③、通过提供广告或赞助来间接地控制和影响其它中小媒介的活动。

为什么说受众也能控制大众传播?

p132

受众通过以下活动对媒介活动进行监督:

①、个人的信息反馈。

②、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③、结成受众团体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

④、诉诸法律。

极权主义下的媒介规范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p135

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力一直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

①、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②、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或权威,比的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③、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这种检查是合法的;④、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原则有哪些?

p136

①、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②、除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③、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④、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观点的自由市场”、“自我修正过程”。

传播媒介的定义:

传播媒介大致有两种含义,第一,它是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

P147

麦克鲁汉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如何对其进行评价?

主要包括:

①、媒介即讯息。

②、媒介是人的延伸。

③、热媒介与冷媒介。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理解。

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p149

⏹评价:

首先优点在于:

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很多观点对我们有启迪意义。

但是也存在着局限性:

①、把媒介技术是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

技术决定论。

②、忽略了人的主导性、能动性;也忽略了媒介内容即信息的重要性。

③、对他有关冷、热媒介的学说,很多人认为这种划分方法既不科学,又不实用。

新媒介的发展趋势怎样?

p153

①、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强。

②、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

③、媒介资源的丰富化。

④、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传播者的定义:

p157

传播者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是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大众传媒的特点是什么?

p157

①、地位稳固。

②、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

③、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

把关过程的实质p165

①、大众传媒是具有一定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在进行把关中不可能真正做到“客观中立性”;②、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的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③、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个人的因素是有限的,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受众的定义:

指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

P167

大众的概念和特点:

p168

大众mass:

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

⏹特点:

①、规模的巨大性。

②、分散性和异质性。

③、匿名性。

④、流动性。

⑤、无组织性。

⑥、同质性。

受众的群体背景包括哪些方面?

p174

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群体:

性别、年龄、籍贯、民族、职业、学历等;二是社会关系意义上的群体:

家庭、单位、团体、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归属阶层、宗教等。

由于受众的群体属性不同,他们对大众传媒信息的需求、接触和反应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

试析“受众即市场”的观点?

p177

把受众看作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

是大多数媒介机构的基本观点。

反映了传媒活动的某些特性。

这种观点的变迁:

80年代前多数传媒把受众看作是一个未分化的市场;今天,受众分化的“小众”市场。

⏹存在问题:

①、容易把传媒与受众的关系固定为“卖方”和“买方”的关系。

②、这种观点更多着眼于受众的购买能力与消费特点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属性,而不能反映受众内部深层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

③、容易把收视率或发行量作为判断传媒成果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④、只能是传媒一方的观点,只能使人从传媒而不是从受众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

受众的权利有哪些?

p178

①、传播权。

表现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利。

②、知晓权,广义上指的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

狭义上指的是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

③、传媒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影响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它在三个方面产生了普遍的影响:

①、反论权:

社会成员或群体受到传媒攻击或歪曲报道之际,有权要求传媒刊登或播出反驳声明。

②、意见广告。

③、开设“开放频道”。

使用与满足模式的含义:

p184

①、人们接触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特定的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

②、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

一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二是媒介印象。

③、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

④、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

需求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

⑤、无论满足与否,这一结果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

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评价:

p184-185

⏹意义:

开创了从受众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过程的先河。

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认为受众对媒介和内容的选择具有能动性,纠正了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②、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

③、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

⏹不足:

①、过于强调个人的和心理的因素,未能深入考察社会因素。

②、脱离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地考察受众,不能全面揭示受众和传媒的社会关系。

③、受众的能动性是有限的

传播效果的定义p188

双重含义:

第一,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众参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第二,指传播活动对受众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包括哪些层面?

p189

①、环境认知效果。

②、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

③、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传播效果的类型p190

戈尔丁划分为:

①、短期的预期效果。

②、短期的非预期效果。

③、长期的预期效果。

④、长期的非预期效果。

枪弹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p193

枪弹论在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流行。

核心观点:

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两级传播理论中的几个定义:

p196

⏹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人们的决策取决于既有的政治立场。

⏹选择性接触假说:

受众倾向于选择接触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传播内容。

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包括什么?

卡兹和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主要有四种:

①、选择性接触机制:

选择性注意、理解、记忆;②、媒介本身的特性——讯息的渠道;③、讯息内容——包括语言和表达等等的方法和技巧;④、受众本身的性质——受众的既有立场和倾向、他们的社会关系尤其是意见领袖的态度。

试析有限效果理论。

克拉伯总结:

有限效果理论的定理:

①、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

②、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是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强化而不是改变。

③、大众传播对人们态度的改变产生效果需要两个条件:

其他中介因素不起作用;其他中介因素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

④、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因素的制约。

⑤、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到媒介本身条件以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P198

⏹不足:

①、在认知、态度和行为三个层面上,有限效果论之探讨了后两者而忽略了认知阶段。

②、只考察了具体传播活动的微观、短期的效果,忽略了其宏观、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效果。

p200

传播对象的属性包括:

a.人口统计特征的属性

b.人际传播网络

c.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

d.人格、性格和特点

e.个人的过去经验和经历

 

简述议程设置理论的观点和特点?

p214-215

观点:

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

①、把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的着眼点在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②、议程设置考察的是大众传播的整体的、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③、议程设置理论暗示了传播媒介是从是“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这样一种媒介观。

如何评价议程设置理论?

p217-218

意义:

①、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

②、把西方主流传播学长期以来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重新摆在了人们面前:

谁在设置媒介的议程?

不足:

①、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

②、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也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评价分析“沉默的螺旋”理论。

其内容包括三个命题:

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③、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评价:

不足:

p223

①、假说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应是一个不变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②、“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按照问题的类型和性质而应有程度上的不同。

③、“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④、它过分强调舆论的形成过程中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而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

意义:

p224

①、它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轮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②、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地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的“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培养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P226-227

培养理论的基本观点:

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

提供“共识”是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大众传播在形成现代社会的“共识”方面,已远远超过传统社会中教育和宗教的作用。

电视在形成“共识”中具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p227

①、电视拥有最多的受众,受众的接触时间最长;②、不需要接触印刷媒介所必需的识字能力;③、电视把视觉听觉手段结合在一起,拥有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④、现代人从幼年时代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