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8035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6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docx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docx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

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1)目的:

维护周王室的统治。

(2)分封的对象:

王族、功臣、古帝王后代。

(3)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4)分封制的作用(影响):

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扩大统治区域。

诸侯享有相当大独立权,易导致分裂割据。

2.宗法制

(1)目的:

巩固分封制,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土地、财产继承上的矛盾。

(2)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3)作用(影响):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的创立:

①皇帝独尊②皇权至上(核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③皇位世袭

(2)三公九卿制: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下达诏令、监察百官)、太尉(全国军务)

(3)郡县制的推行:

 

郡:

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郡守、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命。

3、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第3课  从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集权发展

(1)汉朝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通过推恩令削弱地方王国势力。

(2)北宋:

兵权收归中央,抽编禁军;行政权上,文官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牵制;财政权上,地方赋税主要由中央掌控。

意义: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3)元朝的中书省和行中书省:

A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相权。

B行省制度:

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中央机构)直接管理;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的最高长官由朝廷任命,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

C意义: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行省制度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君主专制加强

(1)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 尚书省(执行政令,下设六部)。

三省的长官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2)宋朝:

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相权;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3)元朝:

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职权与唐朝的尚书省和宋朝的中书门下相同)

3.选官制:

(1)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

(2)科举制:

隋炀帝时期形成,唐朝武则天首创弄举和殿试。

作用是打破特权垄断、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明太祖朱元璋诛杀丞相胡惟庸。

(1)废丞相,权归六部(明太祖时期),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达到新高度。

(2)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成了内阁的下属机构。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权,地位十分巩固;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无决策权;内阁的票拟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2、清朝设置军机处

(1)清初:

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军国机要;康熙时设南书房形成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局面。

(2)雍正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最初目的:

办理西北军务。

特点:

有官无吏、机构简单、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

意义:

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君主专制,巩固中央集权。

3、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特点:

相权不断被削弱及至废除,皇权不断加强;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4、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积极、消极):

(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2)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

(3)明清之际,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高峰,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政治

(1)城邦特点:

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公民条件:

祖籍本邦;拥有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成年男子。

(2)梭伦改革(公元前六世纪初)内容:

按财产划分居民为四等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可入选;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务奴隶制。

意义:

动摇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

(3)克里斯提尼改革(公元前六世纪末)内容:

划定10个地区部落;设立五百人议事会;成立十将军委员会;陶片放逐法。

意义:

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政治特权;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4)伯利克里改革:

公元前5世纪―古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代(鼎盛)

官职向男性公民开放;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为公民担任公职和参政发工资,发观剧津贴

(5)实质:

妇女、外邦人、奴隶不享有民主权利;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当家作主(少数人的民主)。

2.罗马法

(1)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标志:

《十二铜表法》(公元前五世纪中期)审判量刑有法可依,平民利益得到一定保护;保留一些野蛮习惯法,本质上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2)公民法: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的法律。

万民法:

(公元3世纪时,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区别不复存在),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所有自由民的法律(国际法)。

(3)罗马法作用:

欧洲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①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缓和社会矛盾,维系帝国的统治。

②为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奠定基础,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武器。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

1、英国君主立宪制

(1)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实施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权力;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

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益。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世纪20年代,第一任首相是沃尔波尔)

①内阁与首相关系:

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政治上与首相共进退。

②内阁与议会关系:

内阁实际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不信任案,内阁应辞职,或者首相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③首相:

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掌握行政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实际掌握国家大权。

2.美国1787年宪法:

(1)独立战争后的邦联无力稳定社会秩序,也无法维护国家利益;资产阶级领导人深受共和思想影响。

(2)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

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有一定自治权。

意义是既能维护国家统一,又能发挥地方积极性。

(3)实行三权分立:

国会(参议院+众议院)掌握立法权;--总统(元首、军、政首脑)掌握行政权,选民间接选举产生,4年一届;联邦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2/3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总统有权提名最高法院大法官,但须参议院批准。

(4)评价:

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体现一定民主精神;存在不足(允许奴隶制、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

(1)内容:

立法权属于参、众两院组成的国会,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议案;总统由参、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掌握行政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总统命令须经部长副署。

(2)从法律上正式确立共和政体;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基础。

4.《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宪法)

(1)内容:

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解散议会;宰相主持内阁,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各邦代表组成)和帝国议会(民选产生)组成;实行联邦制。

(2)评价: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专制主义色彩浓厚;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第四单元中国近代反侵略求民主潮流

(第10、12课)

1.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史实

战争

时间

侵略国

结果

主要事件

鸦片战争

1840-1842

英国

签订《南京条约》

林则徐、海龄等民族英雄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英、法

俄美英法《天津条约》英法《北京条约》

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日本

《马关条约》

黄海海战与邓世昌殉国、威海卫战役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1901年《辛丑条约》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义和团运动

 2.《南京条约》

(1)主要内容: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打开了中国沿海门户;协定关税。

1843年在《南京条约》附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租地居留等特权。

(2)影响:

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天津条约》:

外国公使进京;十口通商;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外国军舰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俄国在此其间强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起来。

4.《马关条约》

(1)内容: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免收内地税。

(2)影响:

反映帝国主义时代瓜分世界、资本输出的侵略特点;加重人民负担、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内地;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加深。

(3)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清军刘永福、秀才姜绍祖、义军首领徐骧英勇抗敌

5.《辛丑条约》

(1)内容:

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赔款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2)影响:

使馆界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1.原因:

自然灾害;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过程:

1851年广西桂平金田起义;1853年定都天京;1856年上半年经北伐西征后进入全盛时期;1856年秋天京事变由盛转衰;1864年天京陷落运动失败。

运动后期提拔领导人有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

3.《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1)内容: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圣库制度。

(2)评价:

太平天国运动革命纲领;反映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是几千年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绝对平均主义根本无法实现。

4.《资政新篇》(1859年)

(1)内容:

学习西方,以法治国,公众选举官吏;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

(2)评价:

是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或方案)。

未能实行。

5.特点:

承担起反侵略反封建革命任务;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第13课   辛亥革命

1.过程:

1894年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成立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覆灭;1912年3月袁世凯窃权。

2.中国同盟会:

1905年、孙中山、日本东京。

创办机关报《民报》

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即三民主义)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春)

(1)内容:

主权在民、民族平等、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体制;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总理可驳回总统意见,总统命令须由总理副署。

(2)意义:

这是中国近代史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5、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1)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意义:

推翻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五四运动

(1)直接原因: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2)过程:

6月5日以后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是工人(工人阶级由此登上政治舞台)。

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3)评价: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的“一大”

(1)条件:

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共产国际帮助。

(2)1921年7月23日、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3)主要内容: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党成立后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3.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1)合作实现标志: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七一五事变全面破裂。

(2)北伐战争(1926-1927年)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1927年初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迁都武汉。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第15课国共十年对峙

1.南昌起义

(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

意义:

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4.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

5.红军长征

(1)原因:

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过程:

1934年10月从瑞金出发;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3)遵义会议(1935年1月):

纠正博古等人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意义:

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16课抗日战争

1.过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1937年8月起淞沪会战;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百团大战;1942年与1945年初两次远征缅甸;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结束。

2.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胜利根本原因: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

第17课解放战争

1.内战与和平的斗争

(1)1945年8月到10月国共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确立和平建国方针。

(2)1946年初,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2.内战爆发:

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春起,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3.战略反攻: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4.战略决战:

1948年秋到1949年初,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5.渡江战役:

1949年4月北平和谈破裂,发动渡江战役;4月23日,占领南京,标志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6.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

结束百年屈辱史;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士气。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马克思主义诞生

1.《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

(1)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

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2)内容:

社会发展规律;阶级斗争作用;无产阶级历史使命。

(3)意义:

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2、巴黎公社(1871.3.18-5.28)

(1)措施:

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摧毁旧国家机器,建立新国家机构(普选);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罢免;公职人员薪金不超过熟练工人工资;没收逃亡资本加工厂归工人合作社管理;八小时工作日。

(2)评价A局限:

未接管法兰西银行、未同外省革命者联系、未发动民众。

B性质:

世界无产阶级建立政权实行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意义: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宝贵经验教训。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落后+社会矛盾尖锐)

2.过程:

1917年3月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1917年“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任务;1917年11月彼得格勒起义。

 

3.《和平法令》建议停战;后与德奥集团达成协议,退出一战。

《土地法令》:

实行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4.苏维埃政府特点:

拥有行政权、司法权和立法权。

5.历史意义:

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性质);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将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开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0、21课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1.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1949年9月北平)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初步建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的性质):

规定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3)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后,中国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职能。

1956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1982年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根本政治制度即政体):

《共同纲领》已初步规定了人大制度;1954年宪法(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共同纲领》明确规定,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4.民主法制建设: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2)1982年宪法制定,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

(3)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使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5.基层民主: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构想。

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香港、澳门的回归:

(1)1984年12月签署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2)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意义:

香港的回归,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开了重要的一步;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3.台湾问题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宣布和平统一方针。

(2)1979年元旦,停止炮击金门,两岸真正停火。

(3)1987年台当局允许赴大陆探亲,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4)1990年台湾成立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协会。

1992年两会达成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

(5)2005年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大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时隔60年后首次握手。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3课新中国初期外交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另起炉灶:

不承认国民政府的旧外交关系,而在新基础上建立新的平等外交。

使得中国改变半殖民地地位。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取缔列强在华特权,现与西方建立外交关系。

(3)一边倒:

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打破美国等的外交孤立。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2)内容: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意义A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步入国际舞台:

(1)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这是新中国首次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国际会议。

(2)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4月),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原因:

①20世纪7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②中国的国际地位如一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恢复:

1971年联合国26届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两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面临苏联威胁以及台湾问题的解决;美国霸主地位动摇,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2)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一个中国原则。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3.中日关系的改善: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4.新时期外交目标:

(为经济建设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5.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积极参与联合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