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注册计量师专业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7540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注册计量师专业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一级注册计量师专业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一级注册计量师专业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一级注册计量师专业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一级注册计量师专业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注册计量师专业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

《一级注册计量师专业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注册计量师专业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级注册计量师专业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

一级注册计量师专业试题与参考答案

2018一级注册计量师计量专业案例分析

第一题(20分)

  焦度计是用于检测镜片顶焦度的仪器。

  某省级计量院的光学实验室于2016年以数字式一级焦度计作为主标准器建立了工作镜片组检定装置,经授权对列入国家强检目录的工作镜片组开展检定。

建标后,该标准检定工作量很大,还经常到现场开展检定服务。

  该实验室于2017年以标准镜片组为主标准器建立了焦度计检定装置,作为该实验室的最高计量标准,经授权开展一级和二级焦度计的检定。

同时,实验室购置了一套工作镜片组和一台二级焦度计,用于内部计量培训。

  焦度计检定装置建立时的重复性实验记录:

选择一台常规的焦度计,并将其分度值设置为0.01m-1,对焦度计检定装置中一块标称值为-10m-1的标准镜片重复测量10次,测量数据(单位:

m-1)为:

-10.03,-10.03,-10.04,-10.03,-10.02,-10.03,-10.04,-10.04,-10.03,-10.02。

  焦度计检定规程中规定:

①标准器为标准镜片组,其顶焦度值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0.01m-1,k=2;②对每个标准镜片进行3次重复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得值计算顶焦度示值误差;③在(0,5]m-1顶焦度测量范围内,一级焦度计的顶焦度示值最大允许误差为±0.06m-1。

  

(1)实验室过去将其一级焦度计溯源至上级计量技术机构。

今年利用本实验室的焦度计检定装置对其进行计量检定。

经检定,该焦度计5m-1检定点顶焦度示值的修正值为0.01m-1。

  

(2)实验室分析了自由的四套计量仪器的结构特点和使用需求后,决定仅对一级焦度计开展期间核查,并使用其自有的工作镜片组中部分镜片作为核查标准。

  (3)实验室对一级焦度计顶焦度进行期间核查时,选择了包括顶焦度为5m-1在内的几个核查点。

首次核查中,用5m-1顶焦度的镜片作为核查标准进行的一组测量,所得到测量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为5.01m-1。

问题:

  1.

(1)中,该实验室的做法是否正确?

说明原因。

  2.

(2)中,实验室作出仅对一级焦度计开展期间核查的决定是否正确?

说明原因。

  3.

(2)中,实验室采用工作镜片组中的部分镜片做核查标准是否合理?

说明原因。

  4.实验室应如何确定期间核查的时机?

  5.给出(3)期间核查的参考值及控制区间。

  6.根据建标时的重复性试验记录,评定利用焦度计检定装置测量顶焦度时,由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答:

1.不正确,标准器应溯源至上一级计量技术机构。

2.正确,验光镜片箱属于实物量具,不用进行期间核查,另外两台不属于标准器,也不用进行期间核。

3.自有的工作镜片组中的镜片是实物量具,稳定性好,可以作为核查标准。

4.期间核查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

(1)对定期的期间核查应规定两次核查之间的最长时间间隔,视被核查仪器设备的状况和计量人员的经验确定。

期间核查为了能充分反映实际工作中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在规定的最长间隔内可以随机地选择时间进行。

如果仅仅要了解仪器的变化情况,则核查时必须注意保持所有实验条件的复现,才能够保证数据变化只反映仪器状态的变化。

测量仪器刚刚完成溯源(送上级计量技术机构检定或校准)时做首次核查,有利于确定初始校准状态或初始测量过程的状态,以便于对比观察以后的数据变化。

因此,这是最佳的时机。

其间核查在2次校准或检定之间通常不止1次。

通常在测量仪器刚刚完成溯源(送上级计量技术机构检定或校准)时做首次核查,以后进行的核查与首次核查的结果比较。

有些实验室仅在2次校准或检定之间进行1次期间核查是不正确的。

(2)不定期的期间核查的核查时机一般包括:

测量仪器即将用于非常重要的测量,或非常高准确度的测量,测量对仪器的准确度要求已经接近测量仪器的极限时,测量前应进行核查;测量仪器即将用于外出的测量时;测量仪器刚刚从外出测量回来时;大型测量仪器的环境温、湿度或其他测量条件发生了大的变化,刚刚恢复;测量仪器发生发碰撞、跌落、电压冲击等意外事件后;对测量仪器性能有怀疑时。

5.参考值为5.01m-1,控制区间为[5.01-0.06,5.01+0.06]

6.s=0.0123m-1,u=s/

=3.9×10-3m-1

第二题(20分)

  某技术机构承担了一项检定规程的制定工作。

  

(1)审定时提交的报审资料有:

检定规程报审稿、编写说明、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和试验报告(含所使用计量标准器具的溯源证书)。

所提交的检定规程报审稿(以下简称规程)的内容包括:

封面、扉页、目录、引用文件、术语和计量单位、计量性能要求、通用技术要求、计量器具控制和附录。

  

(2)规程中规定

  ①计量标准器采用数字电压表,最大允许误差为±0.1%;

  ②直流电压的检定方法:

使用数字电压表对被检直流电压源输出电压进行测量,以单次测量数据作为测得值;

  ③被检直流电压源的最大允许误差±0.6%。

  (3)不确定度评定报告(以下摘录为原报告内容)

  ①采用符合规程规定的数字电压表对直流电压源开展检定。

  ②对标称值10V点重复测量10次,数据如表2.1所示。

表2.1重复性测量数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测量数据(V)

10.021

10.029

10.022

10.017

10.025

10.034

10.028

10.021

10.019

10.015

平均值

10.0231

  实验标准偏差s0.0059

  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u1s/

0.0059/

0.002

  ③数字电压表测量不准引入的不确定度:

0.05%

对于标称值为10V的测量点,u20.005V

④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因为其他不确定度分量很小,可忽略,所以

=0.0054V

扩展不确定度:

U2uc0.011V

⑤结论:

被检直流电压源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6%,即对于标称值为10V的测量点,MPE为±0.060V。

扩展不确定度0.011V满足小于被检计量器具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1/3的要求。

(4)利用经溯源的数字电压表和直流电压源(溯源数据分别如表2.2和2.3所示)进行试验,验证检定方法的不确定度。

表2.2数字电压表溯源数据

示值/V

最大允许误差

参考值/V

不确定度(k=2)

10.000

±0.1%

10.00561

0.02%

表2.3直流电压源溯源数据

示值/V

最大允许误差

修正值/V

不确定度(k=2)

10.000

±0.6%

0.015

0.01%

试验报告中,使用数字电压表检定10V直流电压源的试验数据如表2.4所示。

表2.4试验数据

示值/V

参考值/V

不确定度(k=2)/V

10.000

10.025

0.011

注:

不确定度数据为制定规程所编写的不确定度评定报告中的结果。

问题:

1.

(1)中提交的审定资料是否齐全?

说明理由。

2.

(1)中检定规程报审稿中缺少哪些内容?

3.(3)中存在哪些错误?

说明理由。

4.(4)中试验所用示值电压表是否满足检定规程要求?

说明理由。

5.利用已知的条件和计算结果,采用归一化偏差验证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列出计算过程

答:

1.不齐全,缺采用国际建议、国际文件或国际标准的原文及中文译本。

2.报审稿缺引言、范围、概述。

3.

(1)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应保留为0.0019V

(2)数字电压表测量不准引入的不确定度应为u2r=

=0.058%,u2=0.0058V

4.由于U=0.011<

MPE=0.2%*10.025,所以误差为0.25%<0.6%,所以试验所用示值电压表满足规程要求。

5.

>1,超出合理预期,应分析原因。

第三题(20分)

  2018年3月至5月,M市计量测试学会受计量行政部门委托组织本市7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开展了一项计量比对。

其中A实验室为主导实验室,B、C、D、E、F和G实验室为参比实验室。

  

(1)A实验室通过前期调研和试验,择优选择传递标准,并编制了比对实施方案初稿,规定了比对实验方法、比对传递路线和参考值确定方法等内容。

其中比对传递路线如图3.1所示,参考值为7个实验室比对结果的加权算术平均值。

 

图3.1计量比对传递路线图

  

(2)为节约经费,M市计量测试学会召集3位相关技术专家对A实验室编制的比对实施方案初稿进行讨论。

在得到3位专家一致同意后,M市计量测试学会批准了该比对实施方案,发送给各参比实验室实施。

  (3)D实验室因迎接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不能按期完成比对实验,超期十个工作日后才将传递标准发送给E实验室。

  (4)E实验室在与B实验室交流比对实验数据后,将比对原始记录原件和比对报告(包含测量条件、测量用设备、测得值及不确定度等内容)两种资料提交给主导实验室。

  (5)F实验室提交比对结果后,发现书面报告有明显的笔误,立即向A实验室提出更改申请,并在比对数据发布前提交书面勘误报告。

A实验室接受了F实验室的更改要求。

  (6)7家实验室的比对结果汇总如表3.1所示

表3.1比对结果汇总

实验室

测得值

扩展不确定度(k=2)

A

0.497

0.003

B

0.495

0.006

C

0.498

0.005

D

0.494

0.008

E

0.496

0.004

F

0.500

0.009

G

0.499

0.007

(7)A实验室对传递标准测试结果证明,传递标准稳定性影响可以忽略。

问题:

  1.按照传递标准传递路线的形式和形状分类,该比对分别采用的是什么比对方式?

  2.从该比对选用的比对方式,可推测该比对中选用的传递标准具有哪些特点?

  3.

(2)中,M市计量测试学会的行为是否合理?

说明理由。

  4.(3)中,D实验室不能按期完成比对实验,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5.指出(4)中E实验室不合理的行为,说明理由。

  6.主导实验室接受F实验室数据更改要求是否合理?

说明理由。

  7.根据表3.1数据计算该比对的参考值及其扩展不确定度(包含因子k=2)。

8.用归一化偏差法评价G实验室的比对结果。

答:

1.环型方式。

2.稳定性高。

3.不合理。

主导实验室应针对传递标准进行前期实验,起草比对方案,并征求参比实验室意见,意见统一后执行。

4.如果比对过程中由于标准装置故障,停电等出现时间延误,应及时通知主导实验室并停止实验,等待处理。

一般情况下,若延误时间较短,则比对工作顺延并通知相关实验室,若延误时间较长,则此实验室不再参加比对,传递标准器向下一实验室传递。

5.各参比实验室间应遵守有关比对的保密规定,不得相互串通数据。

6.合理。

在比对总结报告发出之前,参比实验室对数据的任何修改均应以正式书面方式,且应在报告中体现修改过程和原因,主导实验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提示参比实验室修改数据或报告。

1.

=0.497

=9.29×10-4

U=2*uri=1.9×10-4

=

在合理预期范围之内,比对结果可接受。

第四题(20分)

  某电子天平生产企业研发出新型YP系列b级电子天平,型号规格如表4.1所示。

表4.1YP系列电子天平型号规格

型号

最大秤量(g)

实际分度值(g)

YP203N

200

0.001

YP503N

500

0.001

YP802N

800

0.01

YP1002N

1000

0.01

YP6001N

6000

0.1

(1)为尽快取得该系列产品的型式批准证书,该企业向当地省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提出型式批准申请后,第二天就将型式评价申请资料送至当地具有电子天平型式评价资质的计量技术机构,并向负责资料审查的老李解释,《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申请书》已经递交到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过两天补交。

老李觉得该企业是当地知名企业,考虑到企业应对商业需要的急切心情,在审查该企业产品包装、总装图、电路图和关键零部件清单、使用说明书、试验报告等资料无误的情况下,对已经提交的技术资料加盖齐缝审核确认章后交给型式评价试验人员小张。

数天后老李收到企业补交过来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申请书》,他给申请书加盖了齐缝审核确认章后也交给了小张。

  

(2)由于电子天平型式评价大纲未规定试验样机选定方法,小张选取YP503N和YP1002N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型号进行样机试验,表4.2是YP503N型号001号样机示值误差试验原始记录。

表4.2YP503N型号001号样机示值误差试验记录

砝码质量(g)

天平示值(g)

示值误差(g)

最大允许误差(g)

0

0.000

±0.005

0.02

0.020

±0.005

5

5.001

±0.005

20

19.998

±0.005

50

49.995

±0.005

100

100.002

±0.010

200

199.990

±0.010

500

499.985

±0.015

  (3)小张在对样机进行电干扰试验时发现YP1002N型号的03号样机不合格,马上通知企业进行整改。

企业在规定的3个月期限内没有提交整改说明和新的样机。

小张判定YP1002N型号型式评价不合格。

鉴于YP503N的样机均合格的情况,小张在计量器具型式评价报告中给出的结论为:

该企业生产的YP系列b级电子天平型式符合电子天平型式评价大纲的要求,型式评价合格。

问题:

1.企业申请型式批准过程中的做法是否正确?

说明理由。

2.老李关于资料审查的做法是否正确?

说明理由。

3.小张选择试验样机的方法是否符合规定?

说明理由。

4.根据表4.2数据,计算该天平的示值误差,填入答题卡相应表格中。

5.小张对型号和系列给出的型式评价结论是否正确?

说明理由。

6.完成型式评价后,小张应如何处理技术资料、样机和型式评价报告?

答:

1.不正确。

申请型式评价的单位应该提供以下资料一式两份:

被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受理,并委托进行型式评价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申请书》;产品标准;总装图、电路图和关键零部件清单;使用说明书;制造单位或技术机构所做的试验报告;对于需要在爆炸环境中进行试验的,应提供防爆合格证;授权机构出具的软件测评报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有要求的)。

承担型式评价的技术机构应首先审查上述资料是否齐全,符合要求。

申请型式评价提供的资料与申请型式批准的资料有所差异,因为两个阶段关注的重点不同。

2.不正确。

审查技术资料中的计量单位、外部结构、标识、防欺骗措施等是否符合法制管理要求。

审查计量器具的命名是否符合JJF1051《计量器具合名与分类编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计量器具目录(型式批准部分)》的规定。

审查所依据的产品标准和使用说明书中的计量指标、功能和技术要求是否满足型式评价大纲的要求。

对审查合格的技术资料,应加盖骑缝审核确认标注,标注上应注明审核单位,审核人,审核日期,型式评价报告编号。

对于审查不合格的技术资料应指出不合格的情况,退回申请单位,申请单位修改后重新送审。

3.不符合规定。

所有样机的所有评价项目均符合型式评价大纲要求的为合格,有一项或一项以上项目不合格,综合判定为不合格,所以每个型号都要有样机。

示值误差(g)

0.000

0.000

0.001

-0.002

-0.005

-0.002

-0.010

-0.015

4.

 

5.不正确。

所有样机的所有评价项目均符合型式评价大纲要求的为合格,有一项或一项以上项目不合格,综合判定为不合格,所以每个型号都要有样机。

即:

对于单一产品的申请,有一项及一项以上项目不合格,综合判定为不合格;对按照系列产品申请的,对每个型号有一项及一项以上项目不合格,综合判定该型号为不合格;而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型号不合格的,判定该系列不合格。

6.

(1)合格样机的处理。

承担型式评价的技术机构应对合格样机或关键零部件进行有效的封印和标记。

标记应粘贴在显著位置。

封印和标记应保证样机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不被更换和调整。

承担型式评价的技术机构应对粘贴好标记的样机进行拍照,照片上应能够清晰地看清楚标记上的文字,照片列入型式评价报告的附件2;为了满足已批准型式符合性能检查工作的需要,承担型式评价的技术机构将经封印和标记的试验样机交给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妥善保存封印和标记好的试验样机,应保存试验样机至停止生产该型式计量器具后的第五年。

(2)不合格样机的处理。

型式评介结束后,对于不合格的样机在复议期过后,退回申请单位。

(3)技术资料的处理。

型式评价结束后,申请单位提交的两套技术资料,一套返还给申请者,另一套由技术机构保存。

技术机构保存的技术资料还包括各种文件、型式评价报告和各种记录。

所有技术资料必须按照JJF1069的要求进行保存。

第五题(20分)

  评审员在对某计量技术机构考核时,以一种比较熟悉的计量器具作为对象,开始了现场考核工作。

  1.评审员在考核现场选取了一台已经完成校准的计量器具A作为样品,委托被考核实验室进行检定。

仪器收发室小刘告诉评审员,由于没有检定规程,本机构仅根据计量器具A的国家计量校准规范开展校准工作,只能接受该仪器的校准委托。

评审员同意,并按照要求签署了校准工作委托单。

  2.评审员在观察计量人员小吴对计量器具A进行校准时,注意到实验室里的温度计示值为22℃,问小吴:

“实验室的环境温度要求是多少?

”小吴回答:

“校准规范没有规定环境温度的技术指标,我们实验室每天早晨8点开始工作时都会检查并记录环境温度,一般都在20℃左右,有时差1℃或者2℃也是正常的。

  3.评审员问小吴:

“能告诉我这台标准仪器的准确度等级吗?

”小吴答:

“我得查一下相关文件,我记得不分等级,准确度是±0.3℃。

我是操作员,只要确认仪器上有绿色的合格标签,就可以按照培训的操作方法使用了。

  4.评审员问:

“你们的培训内容和校准规范一致吗?

”小吴答:

“一致。

但校准规范对操作方法的规定不细致。

师傅根据我们实验室配备的仪器讲解怎么操作,从准备样品到处理数据都教了。

我们严格按照师傅教的方法操作。

  5.评审员问:

“在你出具的证书里,不确定度怎么计算的?

”小吴答:

“我直接引用了建标报告中的不确定度。

”陪同的实验室主任老李解释说:

“我们在筹备这个项目建标时,就根据现有的实验室条件和配备的计量器具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评估了按照校准规范开展工作可以达到的不确定度。

只要环境条件在规定的范围内,标准设备也是合格的,我们对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就不再进行评估了。

  6.评审员问:

“你们的操作过程有文件控制吗?

”老李答:

“因为有国家基准规范,我们就没有编写自己的作业指导书。

7.评审员拿出计量标准的技术报告,问老李:

“这个不确定度评定结果怎么验证的?

”老李答:

“建标考核前我们和一个同样水平的检测设备进行了比对验证。

  8.评审员问老李:

“仪器更新合格标签的程序是什么?

”老李答:

“仪器按计划完成周检后,我们按照新的证书日期和规定的复校周期,签发新的合格标签,并进行更换。

  9.评审员注意到计量器具A现场试验的重复性比技术报告中的重复性数据大,问老李应采取什么措施。

老李解释,技术报告中重复性试验使用的是实验室自备的仪器,比送校仪器的重复性会好一些,因此不需要采取措施。

  问题:

根据评审员通过观察和询问获得的信息,逐项对实验室的做法进行合理性评判,并说明理由。

答:

1.小刘根据计量器具A的国家计量校准规范开展校准工作,只接受校准委托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没有计量检定规程。

2.机构用于检定、校准和检测有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能源、照明和环境条件,应符合所开展项目的技术规范或规程所规定的要求且应有利于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的正确实施。

计量技术机构应确保其环境条件不会影响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对所要求的测量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在机构固定设施以外的场所进行抽样、检定、校准和检测时,应予以特别注意。

对影响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的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技术要求应制定成文件。

如果相关的规范、方法和程序有要求,或者对结果的质量有影响时,机构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

对诸如生物消毒、灰尘、电磁干扰、辐射、湿度、供电、温度、声级和振动等应予以重视,使其适应于相关的技术活动。

当环境条件危及到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时,应停止工作。

所以小吴的做法的正确的,但不全面,还需要完善。

3.应为:

最大允许误差是±0.3℃,另外不仅有有绿色的合格标签,操作员还要有相应项目的检定员证或注册计量师证。

4.一切检定校准的操作,一定要按照计量检定规程或规范或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来操作,不能凭经验操作。

5.每一次出具的校准报告都需要指出扩展不确定度,都需要重新计算,不能直接引用建标报告中的数据。

6.机构应控制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所有文件(内部制定或来自外部),诸如法律法规、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检测(检验)规则或方法、抽样方案、标准以及图纸、软件、规范、指导书和手册等。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1)为使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

(2)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

(3)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修订应予以控制,除非有别的特殊决定,应由原审查和批准人员审查批准方可。

这种人员须能利用适当的背景信息作为其审查和批准的依据。

(4)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5)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6)确保机构所确定的策划和运行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7)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如果出于某种目的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

所以老李的做法不对。

7.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应和高一级的计量标准来进行验证。

8.曾经过载或处置不当,给出可疑结果、已显示缺陷、超出规定限度的设备,均应停止使用。

这些设备庆予隔离以防误用,或加巾标签、标记以清晰表明该设备已停用,直至修复并通过检定、校准或检测表明正常工作为止。

机构应核查这些缺陷或偏离规定极限对先前的检定、校准和(或)检测的影响,并执行“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

机构控制下的需检定或校准的所有测量设备,只要可能,应使用标签、编码或其他标识表明其检定或校准状态,包括上次检定或校准的日期和再检定、校准或失效的日期。

9.对于已建计量标准,如果测得的重复性不大于新建计量标准时测得的重复性,则重复性符合要求;如果测得的重复性大于新建计量标准时测得的重复性,则应当依据新测得的重复性重新进行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的评定,如果评定结果仍满足开展的检定或校准项目的要求,则重复性试验符合要求,并或以将新测得的重复性作为下次重复性试验是否合格的判定依据;如果评定结果不满足开展的检定或校准项目的要求,则重复性试验不符合要求。

第六题(20分)

(1)A公司2015年1月建立了企业最高计量标准:

F1等级砝码组计量标准装置,测量范围1mg~80kg。

在XX的情况下,对本公司生产控制、贸易结算等用途的几十台衡器进行检定。

计划在2019年1月申请计量标准复查。

该装置主标准器是多组F1等级的砝码,每年送XXX校准公司溯源,其中一组砝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