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7002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第十一册

二、教材分析

1、从整体结构上看,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

 本册教材的各课内容彼此没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和以往一样采用并列式散点式而非单元式,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课序可以根据上课内容、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定的调整。

同时本册教材进一步延续整套教材的知识体系。

2、从学习领域上看,强调综合性。

 

全册共有16课,其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有一课专题欣赏, “综合·探索” 领域也是一课,但其他课中也渗透了综合,体现了学科内的综合。

三、学情分析:

       该年级学生在绘画方面具有较强的写实能力,已初步理解并能应用透视、色彩等基础知识和技法,具有较好的欣赏能力。

但是,学生的美术技能基础和理论基础参差不齐,对美术的兴趣也远不如低年级。

创作形式上缺乏想象力,一般是比较实际的去描绘事物。

造型和审美能力相对低年级比较强。

学生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对绘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够对美术现象进行较为理性和深刻的分析,但每个班也存在相当数量的门外汉。

四、教学目标

这册教材分为欣赏、绘画、工艺三部分内容组成。

(一)、认知目标分了解、理解和初步掌握三级。

 

(二)、技能目标分练习和初步学会两级。

 

(三)、情感目标分接受和初步具有两级。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五、教学措施:

这是学生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过渡时期,欣赏内容和设计教学的内容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大。

这既要尊重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的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注重知识内容的趣味性,锻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之更具有理性思维的深刻性。

 

六、教学进度

周次

内容

课时

1

1、徐悲鸿与奔马2

2

2

2、戏曲人物2

{

4

3

3、水墨人物2

6

4

4、画家林风眠2

8

5

{

5、蔬果造型2

10

6

6、秋之韵2

12

7

7、做做陶艺2

14

8

8、中国扇子2

16

9

9、小小果壳箱2

18

10

10、流动的风景线2

&

20

11

11、公交站台设计2

22

12

12、街市新貌2

24

13

13、生活与科幻2

26

14

14、窗外的风景2

28

15

15、新家园16金银器

30

&

16

17中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美术万花筒

32

 1徐悲鸿与奔马

教学目标:

1.赏析徐悲鸿的作品,了解简单的构图知识。

2.初步掌握奔马的构图技巧,学会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

'

教学重点:

感受艺术美,初步掌握构图技巧。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构图技巧和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徐悲鸿的美术作品。

{

教学过程

1.感受徐悲鸿的美术作品的艺术美。

(1)让学生讲述自己心目中最美的作品。

(2)教师课件演示。

2.欣赏作品奔马。

(1)从这些作品的形式、艺术风格等方面展开欣赏与讨论。

(2)教师重点讲解《奔马》作品。

(3)小结

3.分析奔马的艺术特点。

师生互动:

赏析作品,理解不同的表现形式给人不同的感受。

4.布置下节课要准备的绘画工具。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范画作品、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技法介绍。

怎样才能有效地使用你们的绘画材料和工具

(1)了解学生材料和工具的准备情况。

(2)师生互动,了解水彩、水粉、素描铅笔、油画棒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表现效果。

(3)教师现场演示一些特殊技法(如湿画法等),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创作思路。

2.教师演示作画步骤。

·

怎样开始你的创作呢

教师展示自己的范画和优秀的学生作品。

(1)选择自己喜爱的。

(2)根据表现内容确定构图形式。

(3)确定画面的主次关系。

选择最感兴趣的风景作为画面的中心。

(4)开始表现。

3.学生创作。

2戏曲人物

教学目标:

1.调查戏曲人物的文化艺术成果。

2通过戏曲人物赏析,培养戏曲人物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戏曲人物赏析,培养戏曲人物的积极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戏曲人物赏析,培养戏曲人物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欣赏感受。

说一说,你了解的戏曲人物

揭示课题:

《戏曲人物》。

2.欣赏图片,分析探索。

(1)戏曲人物具体在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师生讨论。

(2)师生互动:

比较戏曲人物特点。

你更喜欢哪一家为什么

(3)教师为学生创设以下情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3.范例赏析,拓展设计思路。

出示范作,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

4.作业展示、教学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欣赏评述。

(1)组内交流调查作业。

(2)各组推荐一位同学向全班展示,师生就“戏曲人物”展开话题。

2.精心策划,组合构建。

3.小组合作。

学生创作合作完成作品。

4.展示交流会:

欣赏作品。

\

3水墨人物

教学目标:

1.探究水墨人物的形式与内容,理解它的内涵。

2.学会水墨人物的基本方法,形成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水墨人物的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

在设计元素中体现创意思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淡色的卡纸若干张、彩色铅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提问导入。

揭示课题:

《水墨人物》。

2.小组学习、欣赏感悟。

(1)请每组同学拿出事先收集到的水墨人物。

(2)分组研究、讨论。

①水墨人物一般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②你能发现这些水墨人物有哪些相同之处

(3)小组讨论交流,组际反馈。

(4)教师简要小结并板书。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探究学习。

(1)欣赏北京奥运会的相关图片资料。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以北京奥运会为主题的水墨人物设计活动。

选择怎样的主体图形主体图形安排在画面的什么地方

(3)画设计草图。

(4)学生相互交流,教师适时点评。

|

2.创作实践。

(1)请学生说说自己感兴趣的校园生活。

如:

每年的校园狂欢节活动、校园田径运动会、万圣节的化装舞会、六一节的庆祝活动等。

(2)课件展示以校园生活为主题的水墨人物,学生欣赏。

3.展示评价。

(1)展示学生的作业。

(2)引导学生大胆表述和评议,对有创意、有个性的作业进行表扬、鼓励、分析。

(3)学生相互签名留念,相互赠送水墨人物。

4.课后拓展。

选择优秀的学生作业和已经收集到的水墨人物,在班里举办一个小型展览会。

 

4画家林风眠

教学目标:

1.了解画家林风眠,感受细节之美。

2.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和材料,学会用记忆画的形式描绘一件难忘的事。

教学重点:

了解画家林风眠,感受细节之美。

教学难点:

了解画家林风眠,感受细节之美。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活跃气氛、趣味导课。

(1)你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2)师生共同点评讨论,解决课程难点。

2.探究需要表现的主题。

展示画家林风眠,感受细节之美。

 

第二课时

~

教学过程

1.深入讨论。

(1)展示画家林风眠的作品

(2)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著名的画。

拓宽学生的创作思维。

2.大胆创作。

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和材料,自由画作品。

3.欣赏交流。

(1)评一评,同学或自己的作品。

(2)教师评价:

主题是否明确、构图是否饱满、色彩表现是否合理等。

(3)小结。

 

5蔬果造型

教学目标:

~

1.欣赏蔬果造型画,了解画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

2.通过蔬果造型的欣赏和制作实践,建立对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掌握蔬果造型技术。

教学难点:

掌握蔬果造型技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1)以前学过哪几种绘画表现手法学生答:

有水彩画、水粉画、水墨画、蜡笔画……

(2)玩游戏:

把一张薄一点的白纸盖在一枚硬币上,用铅笔在上面涂抹,就可以印出硬币上的文字和图案。

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学生回答。

(3)小结:

(4)揭示课题:

《蔬果造型》。

2.欣赏蔬果造型画。

(1)蔬果造型画给你们什么感受

&

(2)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展示:

蔬果造型的制作过程。

2.重点研究两幅蔬果造型画。

①分析它们的用色特点。

:

教师小结。

②分析它们的造型特征。

3.学习蔬果造型技术。

4作业要求:

画蔬果造型。

5展示作业,评析奖励:

评选最佳的蔬果造型作品,并在教室内或校园内展出。

6.课外延伸:

课件展示蔬果造型的其他制作形式。

 

6秋之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初步了解秋之韵的造型规律及艺术特色。

2.用不同的方法设计一个有特色的秋之韵,培养艺术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初步了解秋之韵的造型规律及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设计一个有特色的秋之韵,培养艺术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秋之韵欣赏,初步感受。

(1)欣赏秋之韵。

(2)相互交流:

'

(3)板书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2.秋之韵欣赏,激发兴趣。

(1)出示秋之韵。

提问:

欣赏后,有什么感受发现了什么

(2)教师介绍秋之韵:

(3)欣赏秋之韵,初步了解秋之韵的颜色和造型特点。

@

3.学生创作秋之韵,了解秋之韵的制作方法。

(1)出示秋之韵,了解秋之韵的造型特点。

秋之韵的造型有什么特点

(2)演示秋之韵的绘制方法。

4.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在卡纸片上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秋之韵。

教师巡视指导。

5.作业展示。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秋之韵欣赏,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秋之韵知识

|

2.秋之韵作品欣赏。

学生欣赏,教师总结。

3.欣赏交流。

4.学生设计,教师巡视。

5.组织秋之韵作品展。

 

7做做陶艺

教学目标:

1.了解陶艺的造型特点。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爱护环境的习惯。

|

教学重点:

了解陶艺的造型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陶艺的造型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1.激趣导入、初步感知。

(1)出示图片,请学生猜猜这是什么

(2)教师揭题:

《陶艺》。

(3)让学生说说了解到的各种各样的陶艺。

(4)小结。

2.范作欣赏、加强理解。

(1)请学生看书中图示,了解陶艺各部件的名称。

小组交流。

(2)学生上台汇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小组讨论,激发创意

(1)怎样设计陶艺的外形分小组讨论外形的各种变化,进一步拓展思路。

(2)小组汇报交流,教师概括小结,并示范几种基本形的制作方法。

(3)小组讨论并交流美化方法。

2.欣赏拓展,学习制作。

(1)出示几种学生范作。

(2)明确作业要求:

以个人或同桌合作的方式设计一个漂亮的陶艺。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并提示:

外形和美化上都要有创意,要实用性和个性并重。

3.展示交流,小结延伸。

(1)让学生将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同学间进行交流。

(2)请学生评评感兴趣的作品。

(教师提示评价要点:

造形、装饰、色彩等。

[

(3)请作者说说制作时的意图。

(4)小节拓展。

 

8中国扇子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扇子的种类、形式和功能,了解中国扇子应从美观、实用和环境协调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

教学重点:

中国扇子的造型设计。

教学难点:

中国扇子的统一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1.直观感知。

播放不同的中国扇子。

通过欣赏,让学生述说看到的中国扇子基本结构。

2.交流反馈。

通过课外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汇报成果。

可以是文字述说,可以是图片、DV展示。

3尝试练习。

设计一组造型优美的中国扇子,并说明设计意图。

注意造型之间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主次关系,线条的疏密关系等。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探讨研究。

(1)结合书中图片,中国扇子的设计思路。

(2)探讨中国扇子的制作方法。

2.拓展思维。

中国扇子的创意。

3尝试练习。

设计一组造型优美,功能独特的中国扇子,并说明设计意图。

注意造型之间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主次关系,线条的疏密关系等。

4.交流评价。

表扬有创意的中国扇子设计。

9小小果壳箱

教学目标:

1.认识果壳箱的种类及构成特点。

2.通过学习,感受果壳箱的艺术特色,感受艺术的生命力和实用性,提高美化生活能力。

!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果壳箱的构成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果壳箱的创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教学过程

1.欣赏揭题。

出示生活中的果壳箱。

并请学生简单说说自己对果壳箱结构特点的认识。

这时教师引出课题——小小果壳箱。

2.讨论研究。

(1)适合果壳箱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

①学生欣赏分析教材中的范图。

②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认识,同时归纳并板书学生的观点。

$

(2)结合教材中的果壳箱,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讨论。

(3)组织学生讨论。

(4)教师展示设计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感知,激发学生设计兴趣。

①学生看图片范作。

②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教材中展示的“制作步骤”。

3.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设计创作果壳箱作品。

!

4.交流评价。

(1)老师展出学生的作品。

(2)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想法,并对自己的作品做出评价。

(3)同学之间互评并提出建议。

(4)教师评价,并提出建议。

5.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

第二课时

?

课前准备:

准备设计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1.表扬上节课学生们的良好表现。

2.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果壳箱。

3.欣赏启发。

(1)引导学生感知果壳箱的制作。

(2)教师再出示实物作品。

(3)师生共同讨论手工制作应注意的问题。

①材料选择合理。

②材料搭配合理。

③工艺制作精细。

4.作业要求。

[

①可以合作完成,但参加人数最多为四人。

合作时最好分工明确,配合协调。

②制作时要注意安全。

③争取在课堂上完成作品。

5.交流评价。

①展示学生的作品。

②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想法,并对自己的作品做出评价

③同学之间评价,并提出建议。

④教师评价,并提出建议。

.

6.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

10流动的风景线

教学目标:

1.认识流动的风景线的基本概念,了解流动的风景线的艺术特点。

2.学习流动的风景线的基本知识与技法。

教学重点:

学习流动的风景线的基本知识与技法。

!

教学难点:

学习流动的风景线的基本知识与技法。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认识流动的风景线,欣赏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思考。

(2)揭题《流动的风景线》

#

2.深入教学。

(1)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流动的风景线的各种效果,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流动的风景线用具及方法,并作操作示范。

(3)教师在流动的风景线形成的自然外形上作想象添画,完成一幅流动的风景线画。

3.流动的风景线游戏。

教师展示两幅学生习作,分析效果,提示操作要领。

4.流动的风景线尝试。

(1)学生完成一幅流动的风景线画。

(2)引导学生互评作品并互相交流,教师分析点评归纳总结。

(3)收拾工具材料。

5.课堂延伸。

 

 

11公交站台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公交站台设计的基本概念,了解公交站台设计的艺术特点。

2.学习公交站台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法。

教学重点:

认识公交站台设计的基本概念,了解公交站台设计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认识公交站台设计的基本概念,了解公交站台设计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展示:

认识公交站台设计,欣赏公交站台作品。

[

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思考。

(2)揭题《公交站台设计》

2.深入教学。

(1)展示:

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公交站台设计的各种效果,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公交站台设计的表现方法,并作示范。

3.公交站台设计游戏。

(1)学生在一张纸上,试作。

(2)教师展示两幅学生习作,分析效果,提示操作要领。

4.公交站台设计画尝试。

(1)学生完成一幅画。

(2)引导学生互评作品并互相交流,教师分析点评、归纳总结。

(3)收拾工具材料。

5.课堂延伸。

[

 

12街市新貌

教学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对街市新貌的观察、回忆、思考,初步学会表现物体,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综合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表现物体,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综合创作能力。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表现物体,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综合创作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街市新貌。

'

1、谈谈变化

2、教师总结。

二.深入探究。

(1)对街市新貌有了深刻的体验和了解后,想一想你打算怎样来表现

学生回忆、表述。

(2)展示街市新貌效果的图片。

三.布置作业,表达创意。

(1)教师提出工具与题材。

(2)教师提出创作建议。

(3)学生进行作业。

3.评量。

4.延伸及其他表现手法。

13生活与科幻

%

教学目标:

1.学生欣赏生活与科幻,有效强化观察的整体性、选择性和多样性

2.学生能感受生活与科幻的特殊魅力,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了解独特的艺术价值。

教学重点:

学生能感受生活与科幻的特殊魅力,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了解独特的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学生能感受生活与科幻的特殊魅力,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了解独特的艺术价值。

教学过程:

~

第一、二课时

教学过程

1.观察“生活与科幻”的导入。

2.体验“生活与科幻”的情感,设疑解惑。

3欣赏评析,引导创作。

通过反思欣赏内容,注重学生个体与群体间的交流,加强了学生对图形形成的理解,即让“元素”直接呈现,“自觉”组合的不同秩序和方式,使变异产生不同的情感分析,这一过程中,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

在以上欣赏的过程中,图形各构成的概念无须多做任何讲解,体会其形式美才是关键,人们往往十分注重实空间的利用,实空间的外形,而很多人往往忽略了对虚空间的利用和把握。

4.实践“生活与科幻”的魅力,探索设计。

(1)展示范作,为学生创作提供创意与造型灵感。

&

(2)小结:

让学生感受其概括、夸张、归纳、简洁、添加等手法突出对象的特征的方式,形象鲜明、典型、强烈。

 

14窗外的风景

教学目标:

通过对窗外的风景作品的欣赏、评述、设计,使学生初步了解窗外的风景等基本形造型。

教学重点

?

了解窗外的风景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

教学难点:

在欣赏、评述与设计练习中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教学过程

%

1.激发兴趣,新课导入。

(1)欣赏窗外的风景造型的各种作品,对形成方式进行探讨,并作简单分析与归类。

2.自主探究,新课展开。

(1)感受窗外的风景的形式美。

展示,作品欣赏。

(2)教师引导并归纳:

基本技法:

使一张平面的纸变成立体形态,要借助于折、卷、粘贴等方法,而这些方法又结合点、线、面的变化派生出纸造型的丰富技法,运用这些技法可使平面的纸形成各种生动的立体形态与有趣的肌理效果。

3、探究方法,技法解析。

4、尝试设计。

5、成果展示。

(1)优秀作品展评:

自评、互评、师评。

(2)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最佳色彩奖。

5、拓展。

15新家园

教学目标:

学生能了解新家园的设计。

教学重点:

学生能了解新家园的设计。

教学难点:

学生能了解新家园的设计。

教学过程:

1.情境演绎,激发兴趣。

学生欣赏,感受奇妙联想。

2.巧妙联想,探究方法。

(1)读图:

点的视觉特性。

(2)演绎“点”:

在非常洁净的黑板上,画单点图①,引导描述对这一点的视觉观感。

小结:

单一的点具有集中凝固视线的效用,容易形成视觉中心,感觉一起向纵深消失于无尽处。

(3)演绎“多点”:

有序地添加点,图②至图④,自由描述多点形式的视觉观感。

小结:

多点会创造生动感,大小各异就更加突出了。

连续的点会产生节奏、韵律,点的大小不一的排列也容易形成空间感。

 

16金银器

教学目标:

学生了解制作金银器的造型。

教学重点:

学生了解制作金银器的造型。

教学难点:

学生了解制作金银器的造型。

教学过程

1.深入感知。

(1)欣赏。

(2)思考:

通过观察,谈谈你的想法 

2.拓展材质,创造表现。

(1)讨论:

不同材料适合怎样的构成方式

(2)创作小尝试。

 

17中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培养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培养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培养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

大家说说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哪些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2)小结:

(3)交流:

板书课题《中国的世界遗产》。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出示,欣赏评述。

①观看,结合,教师讲解。

②作品欣赏。

(2)让几名学生说说平时看到最多的中国的世界遗产,说说欣赏后的感受,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表现感受。

(1)为什么这些作品被中国的世界遗产

(2)请学生在多媒体教室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来说明自己的欣赏观点,并将资料汇编成一份文档。

(3)学生整理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感受,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结回顾,研究拓展。

(1)学生汇报自己研究和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小结。

(2)布置学生课外的研究内容。

(3)保存学生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