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共10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6833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共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共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共1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共1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共1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共10篇.docx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共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共10篇.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共10篇.docx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共10篇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_共10篇

范文一: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专业:

安全工程学号:

姓名:

摘要:

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基础产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然而,由于化工行业工艺复杂,物料本身危险性大,且存在高(低)温、高压、易燃、易爆和腐蚀等作业环境,使其成为潜在危险性较大的行业,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1事故背景

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爆炸发生后,约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造成了江水严重污染,沿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

根据调查,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硝基苯精制岗位外操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停止粗硝基苯进料后,未关闭预热器蒸气阀门,导致预热器内物料气化;恢复硝基苯精制单元生产时,再次违反操作规程,先打开了预热器蒸气阀门加热,后启动粗硝基苯进料泵进料,引起进入预热器的物料突沸并发生剧烈振动,使预热器及管线的法兰松动、密封失效,空气吸入系统,由于摩擦、静电等原因,导致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并引发其它装置、设施连续爆炸。

1.1污染情况

事故发生后,在松花江水体中发现高浓度污染物,硝基苯是对环境有害的,易在水生物中产生生物的蓄积,对生态环境有影响,重金属含

量也较高,松花江鱼类重金属的综合污染程度较高,特别是第二松花江江段已达到重污染水平.重金属释放至环境中后易于通过食物链传递和累积,因此,进入水体中的重金属可最终通过鱼类等水产品的消费进入人体,在对鱼类产生毒性作用的同时,也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为**市的饮用水源松花江.所以,2005年11月21日,**市**向社会发布公告称全市停水4天,动员居民储水。

本文根据松花江污染的事件过程,以及近年来的化工事故来统计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防范此类事故的发生.

1.2分析方法

目前,国内外对化工行业安全事故统计分析的主要形式或方法有以下7种:

①以公报形式定期发布一定区域内的安全事故概况;②对单个事故案例进行详细剖析;③对某一特定区域内的**类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④对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类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⑤对某一事故类型(如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进行统计分析;⑥根据事故伤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⑦其他。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第①、第②种形式或方法,采用第③~第⑦种形式或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的相对较少。

2化工行业典型事故统计分析

本文通过媒体、网络和**种公开出版物等渠道收集了从1974年6月1日到2010年7月28日36年间发生重大伤亡或造成较大影响的114例化工企业典型事故案例[1-4]。

这114例事故共造成至少1366人死亡,3115人受伤。

2.1事故发展趋势分析

图1给出了事故发生次数随年份变化的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的不断深入,化工企业不断增多,化工企业内典型安全事故发生次数呈明显增长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类化工事故频发,呈现出激增的趋势。

进入21世纪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加大对化工行业的监督检查力度,有效地遏制了化工行业安全事故频发的局面[5]。

虽然近年来我国化工行业内事故频发的局面得到了有效改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面临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2。

2事故类型统计分析

所统计事故案例中,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次数最多,其次为中毒窒息事故,灼烫事故和其他类型事故(触电、机械伤害、坍塌、坠落、物体打击等)发生次数较少(见图2)。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火灾爆炸是造成化工行业安全事故频发的首要因素,其次为中毒窒息事故,应加强此两类事故的监控和预防,保证化工企业的安全运行。

图2事故发生次数随事故类型变化分布

2。

3事故原因统计分析

所统计事故中,由于违章操作引起的事故次数最多,由于管理过程中存在漏洞造成的事故次数次之,工艺或设计中存在缺陷和违法经营引起的事故次数大致相同,位列第3位,意外因素和设备故障造成的事故次数最少(见图3).

图3事故发生次数随事故原因分布

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违章操作、管理漏洞和违法生产经营是造成化工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因此,应加强企业员工的上岗培训教育,加大对违法生产经营活动的执法力度,从根源上防止事故的发生.

[1]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M]。

**: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邓奇根。

化工企业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技术[D]。

****:

**科技大学,2006。

[3]王凯全.化工生产事故分析与预防[M].**:

中国石化出版社,2008.

[4]陈洪伟.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胜任力研究[D].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5]叶永峰.化工行业典型安全事故统计分析.[J]**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2012.

范文二: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某电工违章检修电焊机触电死亡

2002年5月17日,某电厂电工在检修电焊机时违章操作导致其触电身亡.

事故经过

2002年5月17日,某电厂多经公司检修班职工刁某带领张某检修380V直流焊机。

电焊机检修后进行通电试验良好,并将电焊机开关断开。

刁某安排工作组成员张某拆除电焊机二次线,自己拆除电焊机一次线。

线路拆除约170比15左右,刁某蹲着身子拆除电焊机电源线中间接头,在拆完一相后,拆除第二相的过程中意外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

在检修电焊机作业中刁某安全意识淡薄,工作前未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在拆除电焊机电源线中间接头时,未检查确认电焊机电源是否已断开,在电源线带电又无绝缘防护的情况下作业,导致触电.刁某违章作业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

1.该公司于2001年制定并下发了《电动、气动工器具使用规定》,包括电气设备接线和15种设备的使用规定。

《规定》下发后组织工人学习并进行了考试。

刁某虽有10年从事电气作业经历,并获得高级检修电工资格证,但在此次检修工作中不执行规章制度,疏忽大意,凭经验、凭资历违章作业。

2.该电厂多经公司领导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

思想认识不足,存在轻安全重生产的思想,负有承担事故责任。

3.工作组成员张某虽为工作班成员,在工作中未有效地进行安全监督、提醒,未及时制止刁某的违章行为。

防范措施

1.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现场工作人员执行违章制度的监督、落实,杜绝违章行为的发生.检修班成员要互相监督,严格执行电动、气动工器具使用规定和企业的规章制度。

2.检修工作必须坚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并填写安全分析卡,安全分析卡保存3个月。

3。

完善设备停送电制度,制订设备停送电检查卡。

4.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和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让职工切实从思想上认识违章作业的危害性。

范文三: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低级违章作业造成触电死亡

1事故经过

2002-05-17,某电厂多经公司检修班职工刁某带领张某检修380V直流焊机.电焊机修后进行通电试验良好,并将电焊机开关断开。

刁某安排工作组成员张某拆除电焊机二次线,自己拆除电焊机一次线。

约17:

15,刁某蹲着身子拆除电焊机电源线中间接头,在拆完一相后,拆除第二相的过程中意外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2原因分析

(1)刁某已参加工作10余年,一直从事电气作业并获得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在本次作业中刁某安全意识淡薄,工作前未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在拆除电焊机电源线中间接头时,未检查确认电焊机电源是否已断开,在电源线带电又无绝缘防护的情况下作业,导致触电。

刁某低级违章作业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工作组成员张某虽为工作班成员,在工作中未有效地进行安全监督、提醒,未及时制止刁某的违章行为,是此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3)该公司于2001年制订并下发了《电动、气动工器具使用规定》,包括了电气设备接线和15种设备的使用规定。

《规定》下发后组织学习并进行了考试。

但刁某在工作中不执行规章制度,疏忽大意,凭经验、凭资历违章作业。

(4)该公司领导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认识不足,存在轻安全重经营的思想,负有直接管理责任。

3防范措施

(1)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现场工作人员执行规章制度的监督、落实,杜绝违章行为的发生。

工作班成员要互相监督,严格执行《安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

(2)所有工作必须执行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并填写安全分析卡,安全分析卡保存3个月.

(3)完善设备停送电制度,制订设备停送电检查卡。

(4)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让职工切实从思想上认识作业性违章的危害性.

(5)完善车间、班组“安全生产五同时制度”,建立个人安全生产档案,对不具备本职岗位所需安全素质的人员,进行培训或转岗;安排工作时,要及时了解职工的安全思想状态,以便对每个人的工作进行周密、妥善的安排,并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可控与在控.

(6)**级领导要确实提高对电力多经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认识,加大对电力多经企业的安全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多经企业人员的技术、安全知识培训,调整人员结构,完善职工劳动保护,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人员、设备安全,切实转变电力多经企业被动的安全生产局面。

范文四: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汇编序言

化工是一个高危行业,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易烧伤等危害有害因素和时刻伴随在化工生产过程中。

在化工生产活动中,**种**样的事故总是时有发生,防不胜防。

中**工作为一个新企业,人员设备的磨合尚在早期事故多发期,稍不留意就会酿成事故,给企业和相关人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无法弥补的伤害.

吃一堑长一智不是真本事,吃别人的堑长自己的智才显大智慧。

通过对相关事故案例的学习可以使我们知道哪些是正确的和错误的行为,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少犯错误,避免事故的发生;使管理更合理、操作更规范;尤其能使我们变得更加明智、更加聪慧。

鉴于安全事故学习的重要性,我们特意针对近期中**工生产安全事故以及近年来相关企业安全事故,汇集成册以供大家学习。

这些事故的责任者、受害者、当事者往往是因为一次小小的疏忽、一个简单的错误、一处不当的行为,就酿成一起事故,而每一起事故都可能会造成人员的伤亡、设备的损坏或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希望大家工作之余能够认真地学习每一个事故案例,要努力从每一起事故中吸取教训,增长知识,对照自身的工作行为或习惯,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地遵章守纪。

您的安全将是您最大的福利,公司安全稳定的生产也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最后,让我们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生命至高无上,安全生产第一”的安全理念,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工作态度做好中**工的安全生产工作.

范文五:

化工企业安全事故案例化工企业安全事故案例

1。

物体打击事故:

**化肥厂车间在检修碳化尾气二次分离器时,因胶管上楼用的麻绳被拉断,胶管掉下将一名参加检修的操作工打死。

事故经过:

该车间的碳化尾气二次分离器母液回收胶管被堵塞。

当天下午,趁合成临时停车的机会,车间安排当班操作工陈某等二人将胶管卸下楼进行疏通,至11时许,车间工艺员找来一根约直径8毫米旧三股麻绳给陈某吊胶管上四楼用(胶管直径50毫米,长29米,胶管的一端待有一个直径50毫米*12毫米的小法兰)。

吊胶管时,值班长和另一名操作工在四楼拉绳子,陈在一楼用手托着胶管往上送,当胶管拉到12米高时(离地面约

1。

5米),因胶管较重,麻绳被拉断,胶管掉下,陈因躲闪不及被打中右前额,当即钟起一个3公厘的血泡,但陈仍坚持工作,到下午感到不舒服才送厂职工医院,后出现呕吐、四肢冰冷抽蓄,昏迷,厂即转送**地区医院,诊断为继发性脑挫伤,硬模外出血,即施行手术抢救,到12月10日,因伤情恶化死亡。

主要原因分析:

此事故主要是思想麻痹造成的,布置任务时没有同时布置安全,旧麻绳经过四人之手,竟无一人检查其是否安全可靠,同时,当胶管吊离地面后,陈仍然展在其正下方,被掉下的胶管打中.防范措施:

(1)加强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在布置任务时要同时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2)吊装作业,事先应所需用具绳索进行检查,消除隐患。

2.物体打击伤害事故:

**氮肥厂造气车间拉煤工赵某,被掉下的吊车滑轮打死。

晚上十时十三分,值班维修钳工胡某到造气三楼准备试开刚维修好的1#电动葫芦,胡站在平台上用手拉吊车钢丝绳往上提滑轮时,因滑轮自行倒转,偏心锁卡张开,滑轮脱开钢丝绳掉下,砸中正在一楼坑内清灰的拉煤工赵某的左太阳穴至重伤经抢救无效于六月四日死亡。

同时工作的另一拉煤工也被砸中背部受轻伤。

由于吊车修理平台正对坑上方,因此,在事故前,厂值班调度员曾告诉赵某等人:

三楼上有人在修理吊车葫芦,在没有修好以前,不准到煤坑边张望或下煤坑清灰,以免出事伤人。

但仅隔一小时后,赵等两人在没有得到三楼通知的情况下,就下煤坑清灰。

主要原因分析:

一是现场安全管理不落实;二是赵某等人违反现场纪律。

防范措施: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凡有高处作业有落物伤人危险时,应在危险区域悬挂临时警示牌或设置障碍,防止人员进入,防止事故发生.

3、螺旋输送机伤害事故:

鹿寨化肥厂型焦车间女工朱某被螺旋输送机绞死。

事故经过:

螺旋输送机操作工朱某上零点班时迟到,没有赶上交接班。

朱到车间后,副班长告诉朱:

中班交班时说螺旋输送机堵了两次料.朱上岗位立即开机,并手持一节园钢去清理机槽内的堵煤。

在清理时,园钢被绞龙叶片卡住变形并随绞龙旋转,朱用力抽不出反被拉倒跌在机槽上,右臂被绞龙轧断两节,全身随绞龙往前移动了1.5米,颈部动脉被割破8cm而当场死亡。

原因分析:

此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朱违章作业,未停机就去清理料槽,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防范措施:

加强安全教育,严格安全操作规程,在未停机情况下,严禁对转动部位进行任**修和清理工作,同时应在岗位的显要部位悬挂相应的安全警示牌,随时提醒工人注意,防止事故发生。

4、电焊机触电事故

**地区化肥厂电焊工刘某在作业中触电死亡。

事故经过:

某年九月十六日下午,厂生活开水锅炉漏水,行政科安排电焊工麦某带徒弟刘某及水电工、司炉工等四人在中班加班抢修。

准备工作就绪后,十七日零时三十分,由刘一人钻到炉底焊补,过了不久,麦等三人便离开岗位到食堂看炊事员做包子。

至凌晨一时许,刘出来找麦,但麦已回家拿开水,刘又独自继续工作。

麦拿开水回来后、即到食堂帮做包子,至一时二十分,水电工李某听不到电焊机声、就走到开水炉看,发现刘躺在炉底呼叫不应,即告诉麦,麦出来先拉下焊机开关,然后把刘玖出,但因触电时间过久而死亡。

原因分析:

电焊机使用时间过久,线圈绝缘老化破坏,输出电压达155V,(正常空载电压60—80V,工作电压30V),同时焊把电缆绝缘也因老化多处剥落,铜芯裸露,因当时天气较热,刘未穿戴劳保用品,造成触电死亡。

防范措施:

1、对焊机应妥善保管,并定期检查和测试,凡不符合技术要求的及时维修或更新。

2、为防止机壳带电和变压器高压窜低压造成触电事故,焊机外壳及二次侧应接地(或接零)。

3、移动式电焊机的电源线应按临时线进行管理。

在危险环境中(锅炉房、化工生产车间、容器、管道内和金属构架),焊接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做好个人防护。

5、违章焊接着火事故

贵县氮肥厂煤球车间配料工蒙某用电焊机焊接压球岗位铁架时,焊渣溅到旁边操作台上一个盛有半盆洗零件用汽油的脸盆内,引起着火,在场的车间指导员见状,急将脸盆捧起拿走,但因手被烫,盆子掉了下来,汽油泼在蒙的身上燃烧,蒙惊慌急跑,又踢翻了另一个盛有汽油的脸盆,火越烧越大,蒙仍边跑边拍身上的火,此时,一位工人急跑上去将蒙绊倒,用一个装**的麻袋压在蒙身上将火扑灭,蒙被烧成重伤。

事故教训:

1、这是一起违章作业事故。

在非固定动火区动火,都应办理动火手续,动火前,应将场地周围的易燃可燃杂物清理干净,并配备消防器材,动火结束后,应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没有余火后方可离开。

2、不准用汽油清洗设备和零件。

6、炉膛喷爆事故

融水氮肥厂司炉工韦某在处理沸腾锅炉炉膛结疤时,发生炉膛喷爆被烧成重伤。

事故经过:

上一班因炉膛高温结疤没有处理,停炉交班。

鼓风机,引风机都已停下,炉门关闭。

韦接班后,为了抢时间开炉,就打开炉门用钢钎撬疤块,引起炉膛喷爆,气浪将韦冲出六米远,因韦只穿一条短内裤工作,被烫重伤.

原因分析:

锅炉停炉后,炉门关闭,使炉膛煤气不能完全燃烧而聚集,当韦打开炉门时,大量空气进入炉膛与煤气混合发生爆炸.

防范措施:

锅炉停炉后,应停止加煤并打开炉门,当要重新开炉或清理炉膛时应先开启引风机引凤输分钟,将聚集在炉膛和烟道中的煤气排出后才能工作。

7、违章动火甲醇储槽爆炸事故

**农药厂要把甲醇储槽改装硫酸,派焊工陈某把出料管改大,由于没有清洗就动火,储槽内的残存甲醇发生爆炸,一端封头环焊缝被炸断,封头飞出,将陈打死。

防范措施:

甲醇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因此动火前应将储槽清洗干净并做动火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

8、煤气中毒事故

**氮肥厂造气车间副主任黄某进入一号煤气发生炉扒渣时中毒死亡。

事故经过:

上午运行中的3号造气炉因空气考克转不动车出理,下午四时许,黄上班后,厂领导通知开一号炉生产,因1号炉很久没有使用,黄就带工人做点火准备工作,先拉来了一车柴火,随后将灰门,灰屏、打扒孔等全部关好,拿了一架铁梯架在炉口上,黄接着把1号抽空阀打开用蒸汽抽空,这时,当班班长知道黄要下炉清理炉渣,就对黄说不要下去了,用工具把炉渣扒平就行了,但黄未置科否,至五时十七分,黄没告诉任何人就独自拿电筒、铁钩下到炉底,五时二十五分,炊事员送饭到车间,新进厂的造气工杨某叫黄上来吃饭,没听到黄答应,以为黄从炉底出去了,杨就下一楼去看,发现炉底出不来,即上二楼告诉另一操作工周某,二人即到三楼炉口,没见炉内有电筒亮,因炉底很暗看不清是否有人,周就拿了一片小纸点火丢进炉内,见黄倒在炉底,而与此同时,炉内发生爆炸,气浪夹着炉渣从炉口喷出,杨即去喊人,周则下到二楼把二号炉停下,往1号炉水封加水并把灰门、灰屏、打扒孔全部打开,几分钟后黄被救出,但因中毒时间过长【30分钟】,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分析:

1、1号炉很久没有使用,水封没有水,煤气考克漏,黄进炉前,把原开启着的灰门、灰屏、打疤孔全部关上,并开抽空阀用蒸汽抽空,造成煤气从洗涤塔通过水封倒窜到1号炉.

2、黄违章作业,进炉前没往水封加水,不带防毒面具,也不派人监护。

3、周某已意识到黄是煤气中毒,但仍点火丢入炉内造成爆炸.

防范措施:

(1)进炉之前,应查水封是否有水,无水时应加水以切断气源,同时要加强炉内通风。

作业人员要带防毒面具并派专人监护,防止事故发生。

(2)易燃易爆的有毒气体中毒时,在抢救过程中严禁用明火照明。

通过学习以上事故案例,在我们的工作中应认真总结吸取教训杜绝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根据事故案例每人写一份感想.

安全部

2011-12-21

范文六:

化工安全事故案例化工安全事故案例

(一)

**(2004)4·16爆炸

震惊全国的**天原“4·16”爆炸事故已盖棺定论,有关责任人也受到处分和责任追究。

这次事故是我国氯碱工业生产史上从未有过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笔者参与了该事故的排险和调查。

现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从中悟出液氯生产中的某些经验教训,让同行们能引以为戒。

一、事故经过

1.企业基本概况□**天原化工总厂始建于1939年,1956年公私合营为地方国有企业,是国内最早的氯碱企业之一。

现隶属于**化医控股(集团)公司,拥有6万ta烧碱的综合生产能力,常年生产品种有烧碱、盐酸、液氯、四氯化碳、三氯氢硅、三氯化铁、氯乙酸、漂白液、次氯酸钠。

现有在册职工2112人,在岗人员1942人。

200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9085万元,销售收入18722万元。

随着主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该厂于2003年正式启动环保整体搬迁工程。

2.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前的2004年4月15日白天,该厂处于正常生产状态。

15日17时40分,该厂氯氢分厂冷冻工段液化岗位接总厂调度令开启1号氯冷凝器。

18时20分,氯气干燥岗位发现氯气泵压力偏高,4号液氯贮罐液面管在化霜。

当班操作工两度对液化岗位进行巡查,未发现氯冷凝器有何异常,判断4号贮罐液氯进口管可能有堵塞,于是转5号液氯贮罐(停4号贮罐)进行液化,其液面管也不结霜.21时,当班人员巡查1号液氯冷凝器和盐水箱时,发现盐水箱内氯化钙(CaCl2)盐水大量减少,有氯气从氨蒸发器盐水箱泄出,从而判断氯冷凝器已穿孔,约有4m□3的CaCl2盐水进入了液氯系统。

发现氯冷凝器穿孔后,厂总调度室迅速采取1号氯冷凝器从系统中断开、冷冻紧急停车等措施.并将1号氯冷凝器壳程内CaCl2盐水

通过盐水泵进口倒流排入盐水箱。

将1号氯冷凝器余氯和1号氯液气分离器内液氯排入排污罐。

15日23时30分,该厂采取措施,开启液氯包装尾气泵抽取排污罐内的氯气到次氯酸钠和漂白液装置.16日0时48分,正在抽气过程中,排污罐发生爆炸.1时33分,全厂停车。

2时15分左右,排完盐水后4h的1号盐水泵在静止状态下发生爆炸,泵体粉碎性炸坏。

险情发生后,该厂及时将氯冷凝器穿孔、氯气泄漏事故报告了化医集团,并向市安监局和市**值班室作了报告。

为了消除继续爆炸和大量氯气泄漏的危险,**于16日上午启动实施了包括排危抢险、疏散群众在内的应急处置预案,16日9时成立了以一名副市长为指挥长的**天原化工总厂“4·16"事故现场抢险指挥部,在指挥部领导下,立即成立了由市内外有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为指挥部排险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经专家论证,认为排除险情的关键是尽量消耗氯气,消除可能造成大量氯气泄漏的危险.指挥部据此决定,采取自然减压排氯方式,通过开启三氯化铁、漂白液、次氯酸钠3个耗氯生产装置,在较短时间内减少危险源中的氯气总量;然后用四氯化碳溶解罐内残存的三氯化氮(NCl3);最后用氮气将溶解NCl3的四氯化碳废液压出,以消除爆炸危险。

10时左右,该厂根据指挥部的决定开启耗氯生产装置。

16日17时30分,指挥部召开全体成员会议,研究下一步处置方案和当晚群众的疏散问题。

17时57分,专家组正向指挥部汇报情况,讨论下一步具体处置方案时,突然听到连续2声爆响,液氯贮罐发生猛烈爆炸,会议被迫中断。

据勘察,爆炸使5号、6号液氯贮罐罐体破裂解体并形成一个长9m、宽4m、深2m的炸坑.以炸坑为中心,约200m半径的地面和构、建筑物上有散落的大量爆炸碎片,爆炸事故致9名现场处置人员因公殉职,3人受伤.

爆炸事故发生后,引起党**、**领导的高度重视,温家宝、黄菊、华建敏等**领导同志对事故处理与善后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国家安监局副局长孙华山等领导亲临现场指导,并抽调**、**、**共8名专家到**指导抢险。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4月19日,在将所有液氯贮罐与汽化器中的余氯和NCl3采用引爆、碱液浸泡处理后,才彻底消除了危险源。

二、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调查组认为,天原“4·16”爆炸事故是该厂液氯生产过程中因氯冷凝器腐蚀穿孔,导致大量含有铵的CaCl2盐水直接进入液氯系统,生成了极具危险性的NCl3爆炸物.NCl3富集达到爆炸浓度和启动事故氯处理装置振动引爆了NCl3。

1。

直接原因

(1)设备腐蚀穿孔导致盐水泄漏,是造成NCl3形成和聚集的重要原因.根据**大学的技术鉴定和专家的分析,造成氯气泄漏和盐水流失的原因是氯冷凝器列管腐蚀穿孔.腐蚀穿孔的原因主要有5个方面:

一是氯气、液氯、氯化钙冷却盐水对氯冷凝器存在普遍的腐蚀作用;二是列管内氯气中的水分对碳钢的腐蚀;三是列管外盐水中由于离子电位差对管材发生电化学腐蚀和点腐蚀;四是列管与管板焊接处的应力腐蚀;五是使用时间已长达8年并未进行耐压试验,使腐蚀现象未能在明显腐蚀和腐蚀穿孔前及时发现。

调查中还了解到,液氯生产过程中会副产极少量NCl3。

但通过排污罐定时排放,采用稀碱液吸收可以避免发生爆炸.但1992年和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