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1677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doc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doc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执教时间:

课时:

种子的萌发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学生能再认再现种子结构功能,初步学会全过程的探究实验方法。

   能力目标:

   

(1)锻练和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o

   

(2)训练学生认识问题和提出假说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受到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提高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材料器械

   成熟完好的黄豆种子数粒、11套培养皿、脱脂棉或吸水纸、温箱、冰箱。

 三、探究式教学步骤

   1.提出问题

   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

   

(1)每组在课前观察种子、植物幼苗的生活环境(土壤是否板结,是否干燥等)

   

(2)课前查阅资料为作假设提供依据。

   参考资料:

《百科知识全书》、《十万个为什么》、中学《生物》教材。

   2.作出假设

   通过交流,自己观察种子、植物幼苗的生活环境和资料依据,对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环境条件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

   利用器械材料设计方案,用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从学生实验方案中归纳以下几个探究方向。

方案

探索材料

探究条件

实验小组安排

1

成熟黄豆种子

0℃

水浸

适量空气

第一小组

2

成熟黄豆种子

0℃

湿润

适量空气

3

成熟黄豆种子

0℃

干燥

适量空气

4

成熟黄豆种子

25℃

水浸

适量空气

第二小组

5

成熟黄豆种子

25℃

湿润

适量空气

6

成熟黄豆种子

25℃

干燥

适量空气

7

成熟黄豆种子

50℃

水浸

适量空气

第三小组

8

成熟黄豆种子

50℃

湿润

适量空气

9

成熟黄豆种子

50℃

干燥

适量空气

10

黄豆种子(去胚)

25℃

湿润

适量空气

第四小组

11

成熟黄豆种子

25℃

湿润

密闭

第五小组

 

   4.实验过程

   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种子培养6天,定时观察并作记录,于课前各小组分别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写出科学小论文和对整个探究学习过程的感想。

   5.课堂展现

   

(1)各组代表交流论文并答疑;

   

(2)各组代表交流本次探究性学习过程的体会;

   (3)教师结合电脑课件讲解并总结实验结论。

   6.结果分析

 

实验材料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

成熟黄豆种子

0℃

水浸

适量空气

种子不萌发

温度太低

成熟黄豆种子

0℃

湿润

适量空气

成熟黄豆种子

0℃

干燥

适量空气

 

 

实验材料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

成熟黄豆种子

25℃

水浸

适量空气

种子不萌发

水浸种子,种子不能呼吸

 

实验材料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

成熟黄豆种子

25℃

干燥

适量空气

种子不萌发

干燥环境使胚不能突破种皮

 

实验材料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

成熟黄豆种子

50℃

水浸

适量空气

种子不萌发

温度太高

成熟黄豆种子

50℃

湿润

适量空气

成熟黄豆种子

50℃

干燥

适量空气

 

实验材料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

黄豆种子(去胚)

25℃

湿润

适量空气

不萌发

胚是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

 

实验材料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

成熟黄豆种子

25℃

湿润

密闭

不萌发

适量空气是种子萌发的条件之一

    7.实验结论

   成熟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8.延伸探究

   

(1)你能另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索吗?

   

(2)为什么环境中的温度、空气、水分等能影响种子的萌发?

   (3)种子萌发的过程是怎样的?

   (4)影响种子萌发还有其他因素吗?

   9.结论的运用

   探究式学习不能停留于问题的解决,而应将探究过程中形成的新知识、新方法应用于实际,在学习了种子萌发条件之后,引导学生了解相关农业生产知识和进行校园植物栽种等实践活动。

执教时间:

课时:

课题:

湖湘骄子—袁隆平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袁隆平的事迹; 

能力目标:

培养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情感目标:

学习袁隆平的科学探究精神努力学习。

 二、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

 重点:

了解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难点:

学会通过研究得出结论。

 教法:

 探究法、查资料法

 教具准备:

含课件、电教手段等课件

三、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

 教学步骤:

 

步骤一:

案例导入

 引入课题:

有一天,我在电视里看到一则报道,说我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爷爷用自己的钱买了一辆小汽车,奖励给手下一位工作成绩突出的年轻人。

电视里,袁爷爷那和蔼可亲,谈笑风生的镜头,以及从他身上体现出的崇高的人格魅力,久久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当我从电视里得知,他原来就在长沙工作时,我立即萌发了拜访袁爷爷,向袁爷爷学习的强烈愿望。

 

步骤二;开展课题研究的

1、确实课题

 只要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在生活中你到处都能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

 2、确立研究计划

 有的问题可以从书本上找到答案,有的问题还需要你去研究,也就是你要对你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才能找到答案。

如何获得信息,如何分析、总结,这些都应该在你的计划中体现出来。

 3、开展研究活动;

 

4、查找资料

 查找资料是一件较繁杂的事,为了便于以后的整理,分析,应及时地把这些资料的来源(即书刊名称、作者、出版单位及时间、具体页码)记录下来。

步骤三:

体验与评价

 “自然探秘永无休”,这是袁隆平爷爷几十年来的体验与追求。

读完有头袁爷爷的图书和资料后,我真正体会到,一位胸怀祖国、心系人民的科技工作者,在连续7年失败的基础上,最终获得成功的动力,是多么不易。

也真正体会到,一位给整个人类带来福音的世界知名的科学家,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依然探索不止的原因。

如果我们大家都拥有袁爷爷的这种钻研精神,在学习上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了解了袁爷爷的事迹后,我的学习热情格外高涨,遇到弄不懂的问题,能及时地请教老师,比以前主动多了,在失败面前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气馁了。

我想,这多半是因为自己受到了袁爷爷事迹的鼓舞吧。

 

步骤四:

参考课题

 1、了解湖湘历史文化名人毛泽东(刘少奇、沈从文、齐白石)的一生

2、探寻湖湘院士(陈国达、何继善、刘筠)的成长足迹。

3、了解张家界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4、探究纸的发展史。

 填好以下报告:

 

我的问题:

 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寻找答案:

 1、                                           

2、                                           

3、                                          

我查到的资料:

 我的采访记录:

 我的结论和想法:

执教时间:

课时:

课题:

走进因特网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初步了解Internet和连接Internet的基础。

(2)掌握拨号上网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走进因特网的常识。

(2)难点:

新识识新概念多;建立拨号连接。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或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不断普及,“上网”这个名词对于我们来说,已不再陌生。

越来越多人相互打招呼时的问候已变成了:

今天你上网了吗?

上网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我们在前面讲过的局域网、城域网等,但那往往是公司或单位所使用的上网方式,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更多的还是使用一种叫做调制解调器的设备来上网,我们把它戏称为:

猫。

今天我们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如何使用“猫”进入网络世界。

二、新授

在前面,老师向大家所展示的网络内容丰富多彩,但如果同学们想在家里进入这五光十色的网络世界,可就要做些准备了。

在进入Internet之前,我们通常要做两件事:

(1)要为计算机配备好“猫”也就是调制解调器,一根电话线以及上网软件;

(2)到当地的Internet服务机构办理因特网入网手续,得到一个上网的帐号、口令以及电子信箱地址。

准备好这些之后,就可以进入网络世界了。

向学生出示:

调制解调器、电话线、RJ11电话插头。

1.建立“我的连接”

首先我们需要在Windows系统中进行一些设置。

(板书:

建立“我的连接”)

(1)教师演示建立“我的连接”的过程。

①打开“我的电脑”。

②打开“拨号网络”窗口。

③打开“拨号网络”里的“建立新连接”。

④输入连接名称。

(默认为“我的连接”)

⑤输入区号、电话号码。

⑥完成,并把建立好的连接拖放到桌面上。

(2)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建立虚拟的“我的连接”

2.拨号上网

上网前的准备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下面我们就要打开网络世界的大门了,但在此之前我们还需要一把钥匙。

这就是:

帐号和密码,也就是我们在Internet服务机构办理的帐号和密码。

(1)打开已经建立好的连接。

双击桌面上已经建立好的连接,进入拨号对话框。

(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完成拨号。

好了,下面我们就可以真正进入网络世界了。

三、学生练习

因为学校里所使用的是局域网连接,因为我们同学在学校里不能进行拨号上网,但我们可以在家里使用。

今天,我们同学的任务就是: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回家自己建立一个新的“我的连接”,并用它来上网冲浪。

执教时间:

课时:

课题:

雷锋的故事

一、活动目的:

1、通过雷锋的生平简介及真实的故事,使学生知道雷锋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地向雷锋叔叔学习。

学习雷锋的格言。

2、寻找介绍生活中的“雷锋”,使学生知道雷锋精神已在班集体中、在学校中、在社会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号召更多的小朋友向雷锋学习。

二、活动准备

1、收集一些雷锋生前的格言和先进事迹。

2、观察生活中的小雷锋。

三、活动过程:

1、指名背诵《雷锋的足迹》,集体背诵。

从中你找到了哪些雷锋的足迹?

2、从课外你还找到哪些雷锋的足迹?

请学生上来讲讲雷锋的故事。

3、从这些故事中,你觉得雷锋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想对雷锋说些什么?

4、雷锋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但我们都知道雷锋,并处处向雷锋学习,在我们的生活涌现了许多新雷锋、小雷锋,你发现了吗?

找找生活中的小雷锋,并说说他们的事迹。

评评我班的小雷锋。

5、我们找到了那么多的小雷锋,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那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四、活动总结。

 

执教时间:

课时:

课题:

我要去旅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掌握去旅行要做哪些准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订旅行计划,收到事半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