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要点.docx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要点.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要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要点
一、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数的读写与改写,数的相互转化及比较大小
2、数的运算及解决问题
(一)鸡兔同笼
解题关键:
解答鸡兔问题一般采用假设法,假设全是一种动物(如全是“鸡”或全是“兔”,然后根据出现的腿数差,可推算出某一种的头数。
解题规律:
(总腿数-鸡腿数×总头数)÷一只鸡兔腿数的差=兔子只数
兔子只数=(总腿数-2×总头数)÷2
如果假设全是兔子,可以有下面的式子:
鸡的只数=(4×总头数-总腿数)÷2
兔的头数=总头数-鸡的只数
例:
鸡兔同笼共50个头,170条腿。
问鸡兔各有多少只?
兔子只数:
(170-2×50)÷2=35(只)
鸡的只数:
50-35=15(只)
(二)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
1、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分数加减法的应用题与整数加减法的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含有分数。
2、分数乘法应用题:
是指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特征:
已知单位“1”的量和分率,求与分率所对应的实际数量。
解题关键:
准确判断单位“1”的量。
找准要求问题所对应的分率,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正确列式。
3、分数除法应用题: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特征:
已知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一个数”是比较量,“另一个数”是标准量。
求分率或百分率,也就是求他们的倍数关系。
解题关键:
从问题入手,搞清把谁看作标准的数也就是把谁看作了“单位一”,谁和单位一的量作比较,谁就作被除数。
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甲是比较量,乙是标准量,用甲除以乙。
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甲减乙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关系式:
(甲数减乙数)/乙数或(甲数减乙数)/甲数。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求这个数。
特征:
已知一个实际数量和它相对应的分率,求单位“1”的量。
解题关键:
准确判断单位“1”的量把单位“1”的量看成x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方程,或者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算式,但必须找准和分率相对应的已知实际数量。
4、百分率: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
小麦的出粉率=面粉的重量/小麦的重量×100%
产品的合格率=合格的产品数/产品总数×100%
职工的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
5、工程问题:
是分数应用题的特例,它与整数的工作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是探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数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题。
解题关键:
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然后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公式。
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数量关系:
工作总量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
6、纳税:
纳税就是把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款。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销售额、营业额、应纳税所得额……)的比率叫做税率。
7、利息: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3、式与方程
一、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数量关系简明的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表示运算的结果。
2、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性质、几何形体的计算公式
(1)常见的数量关系
路程用s表示,速度v用表示,时间用t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s=vt;v=s/t;t=s/v
总价用a表示,单价用b表示,数量用c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a=bc;b=a/c;c=a/b
(2)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减法的性质:
a-(b+c)=a-b-c;
(3)用字母表示几何形体的公式
①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2(a+b)
s=ab
②正方形的边长a用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4a;s=a2
③平行四边形的底a用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
④三角形的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2
⑤梯形的上底用a表示,下底b用表示,高用h表示,中位线用m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b)h/2;s=mh
⑥圆的半径用r表示,直径用d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πd=2πr;s=πr2
表示。
s表示圆心角的度数,面积用n表示,r⑦扇形的半径用.
s=nπr2/360
⑧长方体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高用h表示,表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
v=sh;s=2(ab+ah+bh);v=abh
⑨正方体的棱长用a表示,底面周长c用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
s=6a2;v=a2
⑩圆柱的高用h表示,底面周长用c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
s侧=ch;s表=s侧+2s底;v=sh
○11圆锥的高用h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体积用v表示.
v=sh/3
3、用字母表示数的写法
(1)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记作“.”,或者省略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2)当“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
(3)在一个问题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量,不同的量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4)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问题的答案时,除数一般写成分母,如果式子中有加号或者减号,要先用括号把含字母的式子括起来,再在括号后面写上单位的名称。
4、将数值代入式子求值
(1)把具体的数代入式子求值时,要注意书写格式:
先写出字母等于几,然后写出原式,再把数代入式子求值。
字母表示的是数,后面不写单位名称。
(2)同一个式子,式子中所含字母取不同的数值,那么所求出的式子的值也不相同。
二、简易方程
1、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1)方程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
(2)方程和算术式不同。
算术式是一个式子,它由运算符号和已知数组成,它表示未知数。
方程是一个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加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定的数值时,方程才成立。
2、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三、解方程: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四、列方程解应用题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意义:
用方程式去解答应用题求得应用题的未知量的方法。
2、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1)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题中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3)列方程,解方程;
(4)检查或验算,写出答案。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1)综合法:
先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再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
这是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已知到未知。
(2)分析法:
先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具体建立等量关系的需要,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的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进而列出方程。
这是从整体到部分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未知到已知。
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范围
小学范围内常用方程解的应用题:
a、一般应用题;
b、和倍、差倍问题;
、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c
d、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4、度量衡
一、长度
(一)什么是长度:
长度是一维空间的度量。
(二)长度常用单位:
公里(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
(三)单位之间的换算:
1毫米=1000微米;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0毫米;1千米=1000米;
二、面积
(一)什么是面积
面积,就是物体所占平面的大小。
对立体物体的表面的多少的测量一般称表面积。
(二)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毫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
(三)面积单位的换算: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公倾=10000平方米;
1平方公里=100公顷;
三、体积和容积
(一)什么是体积、容积
体积就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容积是指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二)常用单位
1、体积单位: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容积单位:
升、毫升
(三)单位换算
1、体积单位: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容积单位:
1升=1000毫升;1升=1立方米;1毫升=1立方厘米
四、质量
(一)什么是质量:
质量是指表示表示物体有多重。
(二)常用单位:
吨(t)、千克(kg)、克(g)
(三)常用换算:
一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五、时间
(一)什么是时间:
是指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
(二)常用单位:
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三)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365天(平年);
1年=366天(闰年);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是大月;大月有31天。
四、六、九、十一是小月小月;小月有30天。
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
1天=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六、货币.
(一)什么是货币
货币是充当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可以购买任何别的商品。
(二)常用单位:
元、角、分
(三)单位换算:
1元=10角;1角=10分
七、同一类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1、名数:
在数的后面附有计量单位的数叫做名数。
如:
3厘米,50千克,2.5小时等都是名数。
(1)单名数:
只带有一个计量单位的名数叫做单名数。
如:
8.7吨,17.3升等都是单名数。
(2)复名数:
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类计量单位的名数叫做复名数。
如1元5角;6平方米8平方分米;9小时30分39秒等都是复名数。
2、转换
(1)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的方法:
高级单位的数×进率
如:
3立方米=(3000)立方分米;方法是:
3×1000=3000
2.5立方分米=(2500)立方厘米;方法是:
2.5×1000=2500
(2)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的方法:
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如:
4000立方分米=(4)立方米;方法是:
4000÷1000=4
1500立方厘米=(1.5)立方分米;方法是:
1500÷1000=1.
e、比和比例应用题。
5、、比和比例
1、比的意义和性质
(1)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
”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
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
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要求会求比例尺:
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
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
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5)按比例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
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正比例和反比例
(1)成正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
y/x=k(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
x×y=k(一定)
二空间与图形
一、线和角
1、线
(1)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3)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
(4)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
(5)垂线: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角
(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角的分类
锐角:
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
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
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
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
平角是180°。
周角:
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
周角是360°。
二、平面图形
1、长方形
(1)特征:
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有两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
c=2(a+b);s=ab
2、正方形
(1)特征:
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有4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
c=4a;s=a2
3、三角形
(1)特征: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内角和是180度。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有三条高。
(2)计算公式:
s=ah/2
(3)分类
按角分:
a.
锐角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度,它有一条对称轴。
钝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
b.按边分:
不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长度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
有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长度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度;有三条对称轴。
4、平行四边形
(1)特征: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
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180度。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2)计算公式:
s=ah
5、梯形
(1)特征: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中位线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
(2)公式:
s=(a+b)h/2
6、圆
(1)圆的认识
①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②圆心:
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
一般用字母o表示。
③半径: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一般用r表示。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每条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④直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一般用d表示。
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⑤同一个圆里,直径等于两个半径的长度,即d=2r。
⑥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
⑦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
⑧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圆的画法:
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
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
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3)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π表示。
(计算时π=3.14)
(4)圆的面积:
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5)计算公式:
d=2r;r=d/2;c=πd;c=2πr;s=πr2
7、扇形
(1)扇形的认识:
①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②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
③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④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
⑤扇形有一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
s=nπr2/360
8、环形
(1)特征:
由两个半径不相等的同心圆相减而成,有无数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
s=π(r2-r2)
9、轴对称图形
(1)特征: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扇形有1条对称轴。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有2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菱形有4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三、立体图形
(一)长方体
1、特征:
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计算公式:
s=2(ab+ah+bh);v=sh;v=abh
(二)正方体
1、特征:
①六个面都是正方形;②六个面的面积相等;③12条棱,棱长都相等;
④有8个顶点;⑤正方体可以看作特殊的长方体。
2、计算公式:
s表=6a2;v=a3
(三)圆柱
1、圆柱的认识: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
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2、计算公式:
s侧=ch;s表=s侧+s底×2;v=sh/3
3、进一法:
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数的时候,省略的位上的是4或者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
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四)圆锥
1、圆锥的认识:
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
、测量圆锥的高:
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2.
之间的距离。
3、计算公式:
v=sh/3
(五)球
1、认识:
球的表面是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叫做球面。
球和圆类似,也有一个球心,用o表示。
从球心到球面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球的半径,用r表示,每条半径都相等。
通过球心并且两端都在球面上的线段,叫做球的直径,用d表示,每条直径都相等。
直径的长度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
2、计算公式:
d=2r
(六)图形与方位
1、图形的变换
(1)平移: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2)旋转: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3)对称:
两个图形,如果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4)轴对称图形:
如果某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观察物体: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大部分立体图形不是对称的,从各个角度看到的形状也是不同的。
要用平面图形表示出立体图形的形状,就需要从各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物体。
3、确定方位
(1)方向:
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上、下、左、右、前、后。
(2)位置:
人或物体在空间的位置以及人与人、人与物体、物体与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关系,一般可以用第几个加以说明,也可以利用直角坐标系把平面上的点与数对应起来,以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
三、统计与可能性
一、统计表
(一)意义:
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二)组成部分:
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
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三)种类
1、单式统计表:
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
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3、百分数统计表:
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四)制作步骤
1、搜集数据:
2、整理数据:
要根据制表的目的和统计的内容,对数据进行分类。
3、设计草表:
要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分栏格内容、分栏格画法,规定横栏、竖栏各需几格,每格长度。
4、正式制表:
把核对过的数据填入表中,并根据制表要求,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二、统计图
(一)意义:
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二)分类: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1.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a、优点:
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b、注意:
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
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c、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2、折线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a、优点:
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