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各项制度制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5931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各项制度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教育教学各项制度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教育教学各项制度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教育教学各项制度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教育教学各项制度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各项制度制度.docx

《教育教学各项制度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各项制度制度.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教学各项制度制度.docx

教育教学各项制度制度

目录

1骨干教师培养制度……………………………………………………1

2教师候课制度…………………………………………………………5

3教案检查制度…………………………………………………………7

4教师教学工作常规要求………………………………………………9

5教学评价制度………………………………………………………12

6教研组长工作制度…………………………………………………15

7课外辅导制度………………………………………………………16

8青年教师培养制度…………………………………………………17

9实验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18

10实验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24

11实验小学教学观摩制度……………………………………………28

12实验小学年级教学观摩制度………………………………………32

13实验小学学科教学观摩制度………………………………………34

14说课制度……………………………………………………………35

15体育教学管理制度…………………………………………………36

16听课制度………………………………………………………38

17小学备课制度………………………………………………………39

18校本课程管理制度…………………………………………………42

19新课改理论学习制度………………………………………………43

20学生评价管理制度…………………………………………………45

21学校集体备课制度…………………………………………………47

22学校考试制度………………………………………………………49

23学校评课制度………………………………………………………51

24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管理制度………………………………53

25作业批改制度………………………………………………………56

骨干教师培养制度

一、 指导思想 

  教师是立校之本,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打造一流的学校,而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又是学校师资队伍的中流砥柱。

为了更好地构建我校教师发展的平台,坚持“以人为本、理力并举”的管理宗旨,凸现“依法治校、以德立校、以情育人、主动发展”的办校理念,积极推进“名师工程”,通过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的培养强化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力争让优秀教师尽快脱颖而出,成为能实践、善研究、懂创新的新型教师。

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目标

  完善师资培养的有效机制,使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精湛的教学技艺,掌握和运用教科研前沿的成果,创造性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并能不断完善、发展自我。

培养出一批省、市、区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形成优秀教师的群体,形成拥有名师,名学科的名校。

(一)教师努力目标

  学生尊敬的人,家长放心的人,群体认可的人,实绩突出的人。

最终实现四高、四转化。

 1、由“接受型”转变为“开拓型”,教师应主动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主动迎接新科技的挑战,主动开拓自己发展领域。

 2、由“单一型”转变为“复合型”,教师从只会一门学科转到教多种课程。

 3、由“经验型”转变为“科研型”,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法,掌握科研方法,对先进的教育策略有研究、选择、运用的能力。

 4、由“同类型”转变为“特色型”,教师应改变统一的教学风格,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自我,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教师发展方向

  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开发区名师。

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方面能为人师(起榜样作用);教学方面一专多能(起示范作用);教育方面造诣较深(起咨询作用);教育科研方面成果突出(起带头作用),能操作现代化教育技术,并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竞争意识、自信自尊、尊重他人、讲究效率,有乐观向上的健康人格,向“四高”目标发展。

 

1、高素质:

具备现代化教育观念,具有爱心、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有合作、竞争的精神。

2、高学历:

45岁以下全部达到大专学历,有80%的教师达到本科学历。

  3、高技能:

能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具备组织教学、指导学习、引导探究的创新能力。

  4、高水准:

具备科研的能力,善于总结和提练,干得出成绩,讲得出道理。

三、培养范围

  已获得市级以上(含市级)课堂教学比赛一二等奖、参加过市级以上(含市级)公开课、观摩课、获得市级(含市级)以上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德州市名师称号的教师,以及获得开发区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以上的教师,均列入骨干教师培养的范围。

四、主要措施

(一)抓师德教育,促观念更新

  以请进来与走出去方式相结合,采用听、说、读、写等不同方式在教师中开展颂师德,扬师风,铸师魂的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和学生观,具体落实到四心:

爱心、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

  1、学习课程化

  教师每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并进,坚持做好学习摘记,保证每周一次业务学习。

每学期组织教师外出参加活动。

在内容上突出时代性和科研性、探索性,形成教师学习的课程化。

  2、评选制度化

  结合师德学习,学校每年评选“十佳教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

形成一种竞争的激励机制,目的是推动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高尚的情操,科学的世界观,先进的教育观,形成优秀教师群体。

(二)抓自培力度,促整体提高

  1、高质量地做好工作。

在教学工作中骨干教师要高质量地完成示范、观摩、检查、评估等的课堂教学任务。

工作受学生的欢迎、家长的认可和学校的肯定,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居年级和本学科前列。

  2、带头实践课改精神。

上好各类示范课、公开课,常上常新。

  3、压担子分任务。

让部分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参与学校和教研组的管理,在实践中打开思路,学会协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倡导自我培训。

提倡骨干教师充分利用时间自读、自悟,把读书和运用现代技术作为必修内容,上校园网,教育信息网,远程教育网学习。

要求认真参加校本培训及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学历培训,并做到学以致用。

  5、加强课题研究。

结合新一轮课改精神,每人至少参与一个校级及以上的课题研究,并把备课、上课、评课、理论学习与科研结合,两年内有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有成果展示。

  6、提倡一专多能。

引导骨干教师多方位地学习,有奋斗目标,有主攻方向,不断提高自我,超越自我。

  7、继续实行“师徒结对”带教制度。

能者为师,每位骨干教师都要带一位青年教师,通过带徒弟互相促进学习,共同提高带教水平。

  8、大胆创新。

发扬创新精神,探索教改新路、敢于尝试、反思和修正,敢于走自己的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三)抓激励机制,促队伍优化

  师资队伍要形成一流优化,要靠精心规划,措施落实,另一方面要创设一个积极的集体舆论,和谐的人际关系,从精神、物质、情感等多方面给骨干教师的激励,建立起完善,有效的机制。

  1、成就激励。

在教学、教育工作上创特色,每年进行上课、写论文、设计教案等评比,优秀课堂教学拍摄录像,搞个人专集,好的文章、论文推荐到报刊杂志,学校每年出专辑(包括学生作品专辑)。

  2、荣誉激励。

学校每年评选十佳教师、优秀班主任、明星教师等等。

  3、物质奖励。

论文、讲课比赛、公开课等按照《学校教科研奖励制度》中的条款执行。

  4、情感激励。

教师父母生病领导前去看望,家有特殊情况学校给予各种物质或精神的帮助,每年结合重大节日赠书、赠物,定时开展文娱、体育活动,在活动中联络感情,密切关系。

 

教师候课制度

一、意义:

候课是上好一堂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能创设师生交流的良好机会,培养教师对工作的高度负责和严格要求的习惯,能强化课前预设,促进精彩生成。

是教书育人的需要,班级管理的需要,更是教师成长的需要!

二、目的:

为了能增强教师的时间观念,自觉及时地做好课前准备;同时促进学生养成课前做好上课准备工作的良好习惯。

充分体现老师的表率作用,把教师“严肃认真,守时惜时”的工作作风身体力行地传给学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学生迟到的现象;有利于学生尽快转入学习状态;有利于良好课堂秩序和学习氛围的建立;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从而有利于保证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

使侯课时间可以成为课间活动和课堂学习的“缓冲带”。

通过等候上课的时间,在正式上课铃响以后,全校一起举行上课仪式,可以基本上杜绝迟上课现象,同时也能有效避免少数教师的拖课行为,引导教师追求课堂效益最优化。

三、要求:

(一)授课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1-2分钟带好教案、教具在教室门口等候上课。

(二)教师候课时要提示学生快速进入教室做好课前准备。

(三)教师利用候课时间与学生交谈,进一步了解学生,增进师生情感。

(四)教师发型、服装变化时,利用候课在学生中走动,微笑着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熟悉我们的变化,以免上课学生分神。

(五)教师可利用候课做与上课有关的游戏,活动,为上课做好铺垫。

(六)体育、信息技术、科学等课,教师提前2-3分钟到场地组织学生,并作好点名等前期准备工作。

四、检查:

(一)每天检查人员要对教师候课情况要进行经常性检查,定期将检查情况并报教导处。

(二)教导处每周抽查三至五次,实行“失误诫勉累加”,候课不到位作为小型工作失误做好记录,记录将向学校汇报,并填入教师个人业务考核表。

(三)学校领导不定期抽查,并根据情况在教职工大会对候课做阶段性总结,对于按时候课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

学期末要求教师将自己候课情况单独写入个人总结。

 

教案检查制度

为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师的备课质量,特制定教案检查制度如下:

一、教案书写及上交要求:

(一)每个学科的教案必须附有详尽的教学计划。

(二)教师备课必须与教学计划同步。

(三)每个教案应包括教学时间、教学课题、教学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及作业布置。

(四)对新任教的学科,必须备新教案。

(五)用过一次的教案,在第二次使用时,可在原基础上进行补充、修改(最好用不同颜色的笔),并且应写上相应的教学时间,如无补充修改者,教案质量考核作降级处理,但在第三次使用时,必须重新进行整理、抄写。

(六)每节课的环节要严密而完整,一般应包括: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按照:

辅助环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四个环节进行备课。

检查内容包括:

板书课题,教学目标,自学指导,读书看书,检测练习或提问,更正,讨论,完成作业。

二、教案检查方式:

(一)教务处将不定期对任课教师的教案进行检查。

(二)期中、期末定期检查。

(三)随机听课的教案检查。

(四)诊断性听课的教案检查。

3、教案等级评定方法:

(一)A等教案:

1、教案数与实际上课数相等。

2、教案书写规范,每个教案均有教学时间、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环节齐全,新教师需备详案。

3、第二次使用的教案,但已作较大篇幅的修改。

4、教学进度符合教学计划。

(二)B等教案:

  

1、教案数与实际上课数相差10%以内。

2、教案书写不够规范,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环节欠缺较多。

3、教案中的教学时间及内容与教学计划不相符。

4、多次重复使用的教案或第二次使用未作修改的教案。

5、有从网上下载,又不作修改,脱离学情的教案。

6、高级教师不上交的教案。

(三)C等教案:

1、教案数与实际上课数相差30%以内。

2、教案书写很不规范,几乎无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环节。

3、教案中的教学时间及内容与教学计划严重不相符。

4、非机房、多媒体教室上课而使用电子教案。

5、大量从网上下载,又不作修改,严重脱离学情的教案。

(四)D等教案:

1、无教案或拒绝上交的教案。

备注:

B、C、D等中只要有其中一项情况者,即确定为该等级。

教师教学工作常规要求

一、备课基本要求

(一)每位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备好课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充分地备好每一节课(含基础训练、作文、复习课)。

(二)备课必须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联系学生实际,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堂板书,作业练习,认真选择好教学媒体。

(三)认真写好教案。

教案要整洁,条理清楚,能切实指导上好课,不搞形式主义,不能抄袭他人的教案。

每一课(章、节)的教案以课时为单位编写,教案内容包括:

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教学方法,教学基本步骤,学生活动,板书设计,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教后反思等,要明确体现出教学过程和教法,要求超前备课。

(四)备课形式以个人独立钻研备课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

二、上课基本要求:

(一)每位教师必须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二)教师上课必须准备充分、情绪稳定、精神饱满、教态亲切自然、仪表整洁大方。

(三)讲课时要围绕中心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切忌漫无边际、东拉西扯,整个教学过程严密,做到紧凑、协调、分明,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使他们掌握本课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要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坚持教书育人,做到文道统一。

(五)严守上课纪律,做到上课不迟到、不会客、不接电话、不抽烟、无特殊情况不得拖堂。

(六)坚持用普通话教学,授课声音清晰、响亮,表达意思透彻,语言生动,板书工整、正确,讲究课堂教学艺术。

(七)尊重学生、不谩骂、嘲笑、挖苦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罚抄书,罚站、赶出教室、任何形式的打人等),室外上课要采取措施,切保学生安全。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一)课内外作业设计要遵循“精、活”的原则。

既加强“双基”又注意“能力”,训练方式上以给学生创设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的思维训练机会为先决条件。

(二)作业布置要适当,坚决反对“机械重复”和“题海战术”。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三)作业要求要严格,要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自我检查,改错订正的好习惯。

(四)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做到符号清楚,字体端正明了,作业错误要指出,批语要准确,有鼓励性和指导性,要正面积极地引导学生,不指责、不嘲笑。

(五)要重视作业批改后的情况记载、分析综合、掌握典型、及时评讲、查缺补漏。

四、辅导学生要求

(一)要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余时间,加强对差生的个别辅导,对差生要坚持鼓励为主,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充分肯定,对存在问题也要实事求是地教育、纠正,引导他们不断进步。

(二)在教学和辅导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又要重视选拔和培训尖子,提高他们的参赛能力,为校争光。

(三)课外辅导,要采取个别小组辅导的方式进行,不得将全班同学留下来加班加点补课,辅导时间不宜太长。

(四)要搞好课外阅读辅导,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学科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学生成绩考查要求

(一)考试命题要以课标教材为依据,不超标、不偏标,考基础、考能力。

(二)严肃考纪,端正考风,学生实行单人单桌,监考教师在监考时要认真负责,不看书报,不随意离开考场。

(三)严格按试题的“评分标准”改评试卷,不得因本班、本科的学生考卷面放宽要求,要实事求是地公正阅卷。

(四)每次考试后,要认真做好试卷分析工作,并将考试情况记入“成绩填报表”内。

(五)控制考试次数,学科原则上每月测验一次,学校进行期中、期末考试。

教学评价制度

  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对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观的形成具有启发意义;现实的课堂教学评价存在评价主客体单一、方式传统、内容浅显、作用甚微等不足;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应注重多元性、整体性和过程性的特点,并遵循发展性、学生中心和全面性的原则。

我们的教师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关怀的参照下,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

而且要促进其优势智力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

教师评价学生再也不能以传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与能力为唯一的标准与尺度。

教学决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课堂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为更好落实多元化课堂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教学评价制度如下:

一、教学要注意教学目标完整制定和落实。

制定的明确、恰当、实际、具体,一定要考虑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情感目标。

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教态自然、仪表端庄、语言准确简捷、板书设计合理、实用、新颖。

(二)教学过程设计

1、科学处理教材(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有序、合理、教育、实践五性)

2、重视知识形成过程、巩固、深化、应用。

3、教学程序能揭示知识的本质、突出重点。

4、在适当认知层次上处理难点。

(三)教学方法

1、创设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教学环境能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2、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重视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发展。

3、能面向全体学生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节奏,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4、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适当的选择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

5、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点。

三、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要看学生参与程度

1、学生能不能积极参与和积极思考

2、学生能不能主动探索、自由表达

3、学生能不能善于合作、富于想象

4、学生能不能敢于质疑、兴趣浓厚

(二)要看学生学习状态

1、每个学生都能不能全身心的自始至终的以多种感官参与到教学之中。

2、能不能积极主动的探索,求知欲强

3、能不能倾听、接受、修正他人的意见

4、能不能独立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效果

(一)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二)能不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师生满意

五、要用发展眼光来评价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要评价结合提高,既要找到不足和改进,又要发现亮点。

六、评价还要注意教师的虚心态度和对教学的准备情况。

 

教研组长工作制度

一、关心本组教师的思想,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形成敬业、合作、竞争的优良教风,增强教研组的凝聚力,带领全组教师作好教书育人工作。

二、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本学科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提高教师自觉按照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的意识。

三、认真组织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坚持将德育有机地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领域中,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探索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断,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的教学质量。

四、督促本组教师自觉落实教学常规、执行教学计划,帮助教师经常分析各年级教学情况,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五、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根据教学实际,确定教研组、备课组和个人每学期的研究课题。

组织好本组教师的教学研究课,及时评课、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

六、经常深入课堂,了解组内教师的教学情况,鼓励组内教师相互听、评课,取长补短;关心和指导组内教师参加各种教研的进修活动,落实对组内青年教师的带教指导,不断提高全组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七、加强对相关实验室工作的指导,做好对本组的教具、教学软件、图书杂志及质量管理各类的整理保管。

八、每学期初制定好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日常协助教导处做好各项常规检查,期中、期末组织好本学科的命题、阅卷和质量分析,期末做好各项工作总结,并及时向教务处领导汇报。

九、积极主动配合教务处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相关事宜。

课外辅导制度

课外辅导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

一、课外辅导要采取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原则。

(一)对优秀生的个别辅导要加深题的难度,扩大知识面,使其在各级竞赛中获得名次。

(二)对中等生的辅导要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加强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

(三)对后进生的辅导要指导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加强双基方面的辅导和训练。

二、辅导教师要制定辅导计划。

三、认真填写辅导记录,教导处每周查一次,每月汇总一次。

四、辅导教师每学期期末要进行一次总结。

五、教导处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教师座谈会了解全校教师课外辅导情况,对各方面反映较为优秀的教师,报经校长批准,给予表彰。

 

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一、对新分配的青年教师,入校后用两周时间进行上岗前的培训。

从备课、上课、写教案、班级管理、培养小干部等方面进行传授,为帮助青年教师更快地过好备课关、课堂教学关、班级管理关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青年教师拜师活动。

青年教师入校后要向他们引荐三师,即:

领导师傅、党员师傅、业务师傅。

师傅要从思想上、业务上全面帮助与关怀青年教师。

三、新入校青年教师入校后必须进行一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学校岗位职责、规章制度汇编的学习和考核活动。

四、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以把握教学方向。

五、青年教师的教案必须认真规范。

六、每学期青年教师要开一节以上的公开课。

按照学校听课制度和要求,加强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听评课力度。

七、青年教师必须学会使用所有电化教学仪器,必须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及编制试卷和练习。

八、青年教师根据需要,须担任班主任。

九、青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打基础,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提高上来。

十、每学年末,青年教师都要做一次书面总结并进行交流。

十一、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校、区、市、省各级部门开展的各种类型的教学竞赛活动,做到在活动中培养,在活动中帮助提高。

十二、关心青年教师,提高青年教师的文化素质,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业余文化进修学习,学校在排课上给予照顾,时间上给予保证。

十三、每年要对进步快、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实验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2017—2018学年

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不断完善学校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坚持以实践、提高、发展为中心,努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制定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供各位老师认真学习、参照执行。

一、总则

(一)教学工作必须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指导思想,以人的发展为本,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有计划、有重点、有规范地进行。

(二)认真执行教学计划,鼓励教师积极投身课程建设,以开放性、生成性、创新性为基本价值取向,用实际行动推进课程改革,实现教师角色的创新。

(三)各科任课教师要认真抓好备课、上课及组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布置作业与批改、辅导、考查等环节的工作,教务处要组织人员配合校长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四)严格执行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

因开展活动需要在调课、停课的,经学校行政会研究决定,作出妥善安排,方可实行。

二、教学常规细则

(一)备课与检查

  1、撰写教案应该根据上级教研要求进行,各学科有其特点,学校将按照有关要求检查、督促、反馈、存档。

  2、补充教学内容,教材不等于教学的全部内容,确定教学内容要在凭借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

要用教材教。

  3、教案的形式要多样化,提前备课量为二周,教研组也可分单元分章节分工备课,但必须做好课前二次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强化“功在课前,利在课上”的意识,做到不备课,不上讲台。

 4、各科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领会课标的基本精神,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要求,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制定教学计划,要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要处理好教学的阶段和连续性,做到循渐进,螺旋上升。

  5、各课要写好教案,做到一课一案,课时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