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品社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5846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9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上品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五上品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五上品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五上品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五上品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上品社教案.docx

《五上品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上品社教案.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上品社教案.docx

五上品社教案

第一单元孕育中华文明的黄河

第一单元学习目标

1.知道黄河的地理位置,初步了解黄河沿岸的一些文化遗存,理解黄河作为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的地位;知道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起源。

知道中华传统思想的大致内容,知道传统文化是现代中华文明的基础与精髓,并理解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与作用。

2.能够利用地图指认黄河以及相关内容的地理位置;能够对课文中的材料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并在课后自主收集资料,完成课后的作业;能够收集与本单元内容有关的课内外资料,与同学交流、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3.体会黄河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感受黄河所象征的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领悟传统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并产生学习的兴趣,对于中华悠久的文明产生自豪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第一课寻根问祖黄河源

第一课时母亲河畔中华魂

教学目标:

1、知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知道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初步理解“炎黄子孙”的含义.

2、能在地图上描绘出黄河,能搜集、阅读、分析材料。

3、感受黄河背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黄河象征的激流勇进的精神,为自己是炎黄子孙感到骄傲,体会中华民族对黄河的依恋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知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2、感受黄河背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黄河象征的急流勇进的精神,体会中华民族对黄河的依恋之情。

教学过程:

(课前两分钟听《黄河大合唱》钢琴协奏曲)

一、初识黄河

1、师:

(放视频,插上字幕)让我们来欣赏一段充满激情的诗朗诵。

2、刚才我们听的是选自《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谁能说说刚才你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板书:

黄河

3、学生描绘黄河走向并谈感受。

4、出示黄河流域图:

我们看到的这个就是黄河流域,黄河在中华大地上奔腾不息,奔向东南,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二、了解黄河

1、我们的祖先就定居在黄河岸边,中华文明就从这里诞生,让我们小组合作进一步走近黄河,寻找我们中华民族的根。

2、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⑴观看视频《炎黄帝的传说》。

思考:

你们从影片中认识了谁?

他们做出了什么贡献?

⑵观看视频《祭祖仪式》。

思考:

是谁在祭拜黄帝?

人们为什么要祭拜他?

⑶阅读:

孙中山和毛泽东为黄帝写的祭文。

思考:

这两片祭文是写给谁的?

⑷观看视频《黄河流域出土的文物》思考:

这些文物是在那儿发现的?

它们距今多少年了?

3交流。

补充:

⑴炎帝和黄帝当时就生活在黄河流域,他们两个也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后人统称他们为炎黄,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⑵海内外的华夏儿女来祭拜黄帝,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和愿意报效祖国的情怀。

⑶孙中山作为国父,毛泽东作为开国领袖,他们都用诗篇来祭奠黄帝,更加说明了黄帝的伟大,说明了对祖先的缅怀和崇敬。

⑷黄河流域的这些文物古迹,无不说明了黄河就是我们的根,我们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4、黄河是当之无愧的我们民族文化的发源地,黄河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民族的根,黄河就是我们的母亲河,就像《黄河颂》写得那样:

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

三、黄河精神

1、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下《保卫黄河》。

2、学生聆听《保卫黄河》。

师朗诵《保卫黄河》歌词。

3、从《保卫黄河》中,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

4、读一读《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

(集体诵读)

5、说说《保卫黄河》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

(交流)

6、黄河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在祖国遭受侵略之时,人们用歌唱黄河来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

这种不屈的精神一直延续到今天,无数个英雄故事在黄河岸边扮演。

7、谁来介绍一下英雄故事?

(学生交流收集的故事)

8、是呀!

坚贞不屈的黄河精神传承、发扬了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四、依恋黄河

1、黄河真是我们当之无愧的母亲河,我们传承并发扬着她赋予我们民族精神。

今天的黄河是平静的,她安详地流淌着,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黄河岸边人们的生活

2、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位于兰州的黄河母亲塑像,请你们想象一下,母亲象征着什么?

孩子又象征着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放这么一个塑像呢?

3、人们用慈祥的母亲怀抱婴儿的形象来颂扬哺育了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来表现在黄河岸边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充分表达了华夏子孙对母亲河的依恋之情。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我们永远依恋她、赞美她,让我们伴着乐曲一起来诵读《黄河颂》,表达我们对母亲河的歌颂与依恋。

 

第二课时黄河之水天上来

教学目标:

1、大致知道黄河发源地的地理位置,了解黄河源头的自然景象,知道黄河源头的水是清澈的,并有丰富的自然和生物资源。

知道黄河源头居住着藏族同胞。

2、掌握阅读地图的方法,能够从地图上找出黄河源头的大致位置。

3、为祖国优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而自豪,形成保护祖国美丽环境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黄河发源地的地理位置,感受到黄河源头的水是清澈的,并有丰富的自然和生物资源。

知道黄河源头居住着藏族同胞。

难点:

形成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决心。

教学准备:

学生:

有关黄河的图片

教师:

中国地形图、黄河资料、藏族资料

教学过程:

一、黄河源头在哪里

1、师:

九曲黄河连着华夏儿女的心,筑起华夏儿女的魂,写出华夏文明的史诗。

不朽的黄河是中华的象征,是五千年文明的发源地。

那么,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呢?

古人很久之前便开始考证黄河源头,但是都没有找到。

直到1978年我国科考队员才找到。

也许,歌曲,古诗会给你信息的。

2、播放:

歌曲《黄河源头》;出示:

古诗名句“黄河之水天山来”,“黄河远上白云间”等。

3、师:

歌词中、诗句中告诉我们黄河的源头是在哪里的?

4、交流。

(预设:

在牧马汉子的酒壶里,在擀毡姑娘的歌喉里,在今天溶化的积雪里,在昨日发黄的史书里,天上等)

5、师:

这些信息告诉我们些什么?

(交流,预设:

在游牧民族聚集地,在雪山上,历史悠久,与天连接的地方,地势很高的地方等)

6、师:

是呀,这些都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地势最高、游牧民族聚集的、雪山上就是黄河的源头。

那就在什么高原?

7、集体回答:

青藏高原。

8、师:

让我们打开地形图,找一找圈出黄河的源头,并沿着黄河走向描一描,感受一下黄河的蜿蜒和长度。

9、两人一组描一描,圈一圈。

10、师:

你有什么感受?

(交流)

二、黄河源头怎么样

1、师:

黄河的源头在那雪山之巅,想象一下那里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2、交流(预设:

白茫茫、圣洁、壮观等)

3、师:

源头的水是否如在华夏大地上流淌的黄河水那样呢?

4、播放,短片《黄河源头》

5、师:

告诉大家,你见到了什么?

6、交流(雪山、水清澈、生物种类繁多、藏羚羊等野生保护动物,各民族人民在那里生活等)

7、师:

课前,让你们收集的黄河的照片,谁来展示一下。

8、展示照片

9、师:

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这样?

(出示源头照片、中游照片对比)

10、小组交流

11、师小结:

黄河流域由于沙漠化现象的日趋严重,所以黄河水浑浊不堪。

但是聪明的人类总是在探求一些方法来改善黄河的水质,改善黄河周边的环境,改善那里的人们生活的条件。

12、师:

读一读资料,你了解了什么?

13、小组读资料、交流。

三、黄河源头的人们

1、师:

(回放一些黄河源头照片、照片定格在藏族同胞上)大家看在来感受一下黄河源头的气势和魅力吧。

这是一群生活在离太阳最近的人们,也是生活在黄河源头的人们。

他们是哪个民族的?

怎么样生活的?

2、交流

3、师:

虽然和我们是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汉藏人民的友好从古至今都留下了一首首赞歌。

(媒体出示“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援藏干部的故事,藏族学生在上海就读资料)读一读。

4、读资料

5、师:

你了解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

6、师:

如果你去西藏旅游,或者在上海遇见藏族同胞的话会怎么做?

8、交流(尊重民族习惯、友好相处、多帮助、多交流等)

9、师小结:

自古以来,汉藏之间就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互助,如今我们同在祖国的蓝天下,更是亲密无间,汉藏永远是一家。

10、师:

黄河之水天山来,千百年来,华夏子孙孜孜不倦地探寻与黄河共处的方法,这种探寻便播种下了中华文明。

2.山河一统立华夏

第一课时治理水患创文化

教学目标

1、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以及大禹治水为中国科技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

了解开封作为著名古都所拥有的历史遗迹和开封与黄河源远流长的关系并知道黄河水患的成因,体会治理黄河的迫切性。

2、能将自己已经了解的大禹治水的故事讲述出来。

3、对大禹治水中表现出的精神和智慧表示出敬仰之情。

体会治理黄河的迫切性,产生继承大禹精神,努力把黄河治理好的使命感。

教学过程:

一、讲述“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引入课题

1、请学生来说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成语故事。

2、黄河水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成长,但是黄河水有时却是一头难以驯服的野兽,每年的泛滥给沿岸的人民带来了灾难,从古至今很多人为治理黄河而努力奋斗,其中甚为有名的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为了治水,为了让黄河两岸的百姓免于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精神真是让人敬佩,而更加令人敬佩的是他用他的聪明才智,使用了不同于前人的治水方法,使治理水患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3、请学生说说大禹是用什么方法来治水的?

与在他之前治水的方法相比他的方法好在哪里呢?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补充。

4、教师小结:

大禹治水的精神使得中国人至今怀念他,同时治水中大禹还开启了中国科技文明的曙光。

二、了解水患成因,提出治理之法

1、教师利用地图说明黄河水患形成的原因。

教师在地图上指出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说明由于黄土疏松,植被逐渐遭破坏、降水多暴雨等原因,造成了黄河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带来的后果是,被水流带到下游地区的泥沙,因水流流速减缓而逐渐沉积,多年来就形成“地上河”。

2、看图片,认识“地上悬河”。

看书本图片,请学生说说怎么理解“地上悬河”。

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地上悬河”形成的原因。

3、各抒己见,谈谈解决之道。

教师提问:

让我们也发挥大禹治水的才智,想想如何来解决悬河这个问题呢?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进行交流,言之有理即可。

4、了解今日黄河治理之法。

出示“今日黄河治理工程”调查表,说说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开动脑筋,说一说自己对治理黄河的想法和建议。

5、教师小结:

治理黄河的使命一直延传至今,中华儿女依旧在为治理黄河水患努力不息,世世代代继承和发扬大禹治水的精神,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创造了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

现代人治理黄河实施的是分段治理,即上、中游:

植树造林、修建水利工程;下游:

加固河堤、植树造林等,我想在未来,我们一定能用更好的方法来治理黄河的。

三、探究古都“开封”

1、教师大致介绍古都开封:

深受黄河水患影响、和黄河渊源最深的城市之一就是开封了。

开封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

它号称七朝古都,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而在开封建城的近三千年中,黄河多次泛滥,泥沙淤积。

开封地下,淤埋着一层叠一层的数座古城池。

2、请学生介绍一个课前收集的开封的名胜古迹,说说这些名胜古迹和黄河的渊源关系。

预设:

被誉为“天下第一塔“的铁塔、金壁辉煌的相过寺……

3、教师总结:

开封这座城市记载了黄河几千年的历史,也记载了世代的中华儿女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铸造的坚忍不拔、乐于奉献、勇于创造的民族精神。

这些文化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华儿女将在今后的治水中为这份财富增添新的光彩。

 

第二课时青铜鼎盛国力强

教学目标

1、知道青铜器是见证我国古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文物,并知道鼎在古代是权利的象征。

知道西安是秦朝的都城,那里保存着大量见证国家统一和国力强盛的遗迹,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2、能自主查找并交流有关青铜器以及秦始皇等方面的资料,表现出自主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3、体会古代中国尤其是国家统一后曾有过的强盛,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对西安这个古都城的遗迹和历史故事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认识“问鼎中原”,引入课题。

1、说说带“鼎”字的成语或者词语。

预设:

一言九鼎、三国鼎立、人声鼎沸、鼎鼎大名、鼎盛……

教师小结:

“鼎”在许多词语中都表示厉害、了不起的意思。

2、阅读“问鼎中原”的故事,发现“鼎”的含义。

学生阅读书本上的“相关链接”。

说说“问鼎中原”中的“鼎”的含义又是什么?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

鼎在古代象征了最高的权利,是统治权利的象征。

二、认识青铜器。

1、出示“司母戊大方鼎”的图片。

教师介绍:

这个就是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司母戊大方鼎,约3000年前制成,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2、观察探究“鼎”。

请你仔细观察图片中的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感觉到什么?

预设:

有四条腿、是方的、颜色是绿的、有两个“耳朵”、鼎上有花纹、感觉非常重……

学生交流时教师随即补充:

除了四脚方鼎,还有三脚圆鼎(出示图片);

因为在泥土中埋藏了上千年,所以青铜器都呈现出类似图片上的绿色,所以才会被称之为“青铜器”;

观察各种青铜鼎,发现上面有一些文字和精细的花纹,各不相同。

到商朝晚期至西周早期,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其形状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

3、简要了解青铜器的制作过程。

出示青铜器的制作流程图,边看图,教师边作简要的讲解。

在了解了青铜器的制作过程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吗?

学生交流。

预设:

青铜器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而且需要精湛的工艺,在那么久以前中国人就能制作,真是了不起啊!

教师小结:

青铜器质朴的造型、华丽的装饰,最能证明古代中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和艺术等方面达到的高度,也最能体现中国人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沉稳的民族性格。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

1、象征王权的九鼎传至战国,战国末年,一位君主在黄河流域结束了当时诸侯争霸的局面,一统六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那就是——秦朝,这位君主就是——秦始皇。

2、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为了巩固国家政权,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他不仅统一了疆域,还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那他为什么要统一这些呢?

3、设想如果你去国外旅游,你觉得哪些地方会让你觉得不方便?

预设:

货币的兑换、语言不通……

4、而秦国是由七个不同的国家统一而成的国家,国内存在着不同的语言、文字还有货币,极其不利于天南海北各地的中国人进行广泛、频繁的交流,不利于各地文化和经济相融为一体。

5、翻开书本,看图片理解什么是“度、量、衡”。

6、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如果国内没有统一度量衡,会发生什么情况。

教师小结:

国家统一后,中国的科技文化有了蓬勃发展,和其他国家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闻名遐迩的古“丝绸之路”就此出现。

四、探究古都“西安”

1、上过学期我们已经探究过丝绸之路,你还记得它的起点是哪里吗?

(西安)为什么是西安呢?

因为西安是秦朝,也是之后的汉朝的都城,西安是当时国家的中心,所以至今那里保存着大量见证国家统一和国力强盛的遗迹,你知道有哪些吗?

预设:

兵马俑、古长城……

2、相信同学们对这些遗迹和其背后的故事都十分感兴趣,在黄河边除了西安还有一些古都,大家在课后都可以做一个探究。

 

3.百家争鸣兴文化

第一课时百家智慧长流传

教学目标:

1、知道诸子百家及其代表人物。

能够欣赏诸子百家的名言以及有关的成语。

2、翻阅成语字典查找今天生活中常使用的诸子名言和相关的成语,在课堂中能够交流自己喜欢的诸子名言并解释含义。

3、体会诸子百家思想对今天生活的影响,对我国自古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而自豪,初步产生继承和发展诸子百家中对今天社会有利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诸子百家及其代表人物。

能够欣赏诸子百家的名言以及有关的成语。

难点:

体会诸子百家思想对今天生活的影响,初步产生继承和发展诸子百家中对今天社会有利的思想。

教学准备:

百家教育丛书,成语词典,寓言故事等

教学过程:

一、春秋战国思想遍地开花

1、师:

黄河不仅滋养了华夏大地,孕育了炎黄子孙,更是繁荣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

在遥远的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遍地开花,一大批仁人志士立书著作,寻求变革社会的方法。

2、播放短片《百家争鸣》

3、师:

从中你知道了谁,有什么著作?

4、学生交流

5、师:

那么多的人物、那么多的思想充斥着当时的社会,这是些什么思想?

二、故事、成语了解百家思想

1、师:

(出示部分著作,翻开一页)让我们翻开他们的著作,看看里面有些什么?

2、分组读一读

3、每组介绍一个故事(教师将名称写在黑板上)

4、师:

说说这些故事有着什么样的思想?

5、学生交流

6、师:

大家说得都很好,我们不妨来个小游戏吧,一小组为单位看那个组连线最快。

7、游戏“连连看”

儒家老子《墨子》

墨家孔子《道德经》

道家庄子《论语》

法家孟子《庄子》

兵家韩非子《韩非子》

墨子《孙子兵法》

孙子《孟子》

8、介绍各种思想的核心内容。

9、师:

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

三、百家思想对今天的影响

1、师:

思想家们将自己的思想融于一个个故事中,而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有着重要的影响。

2、师:

课前老师让大家找找诸子百家的寓言、成语故事,你能说说,你知道什么故事,告诉后人什么道理?

3、学生交流

4、师: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处理事情的方法,我们人际交往的方法都和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思想密不可分,他们引导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说说,什么事情,你用什么方法解决?

5、讨论

四、拓展延伸,了解文化兴盛

1、师:

百家争鸣,让我们不仅为古人的智慧而赞叹,在这个时期以这些思想为载体,各种文化也开始兴起。

读一读资料。

2、读资料包

3、师:

你读到了什么?

(交流,扁鹊的医学、屈原的诗歌等)

4、师:

战乱纷争的年代孕育了伟大的思想变革,让我们对先人们表示我们最诚挚的敬意,将先人的思想文化继承、发扬下去。

 

第二课时孔子思想泽后世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的功绩以及孔子思想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体会孔子思想的魅力。

2、上网收集、摘录孔子的名言,在小组中交流自己喜欢的孔子名言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3、意识到儒家倡导的一些治学与做人的道理在今天仍具有重要意义,珍视孔子思想中的精华之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孔子的功绩以及孔子思想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体会孔子思想的魅力。

难点:

意识到儒家倡导的一些治学与做人的道理在今天仍具有重要意义,珍视孔子思想中的精华之处。

教学准备:

短片、部分著作

教学过程:

一、孔子其人

1、师: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了解了中国文化思想飞跃发展的重要时期——春秋战国,以及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和它们产生的巨大影响。

你能说说,你知道哪些人物,什么思想?

2、学生交流

3、师:

刚才很多同学提到了孔子,说他是圣人,你们想了解他吗?

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近圣人。

4、播放《孔子》短片

5、师:

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6、交流

7、师: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被世人尊称为圣人。

二、孔子思想

1、师:

让我们看看人们是怎么样去纪念这位伟人的。

2、看图片(孔庙、祭拜活动、礼节等)

3、师:

你看到了什么?

为什么人们要这么做?

4、组内讨论,交流

5、师:

因为孔子的思想对后人有着重要影响,因为孔子的教育观点让后人受益匪浅。

究竟是什么样的思想有着如此深远的影响?

6、师:

孔子的弟子根据孔子言行整理出了《论语》一书,(出示《论语》部分语句)请大家读一读其中几个句子,你知道了孔子的什么观点?

7、同桌读一读,说一说

8、师:

孔子提出仁爱,提出互助,告诉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他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他还是一个教育家,读一读资料,看看他提出了什么?

9、阅读资料《孔子的教育观》

10、交流

11、师:

孔子提出平等教育观点,让受教育的权利波及到了全社会人们,这是何等伟大。

要知道,在他之前,只有有钱的人才能接受一对一的教育。

三、影响你我

1、师:

在生活中、学习中以及和别人的交往中,你碰见过什么问题吗?

2、交流

3、师:

你觉得《论语》哪些能够给你什么启示?

4、交流

5、师:

很多名人都会将孔子著作中的话语当作自己的座右铭,让我们学一学前辈,也把它们作为自己前进的鞭策。

6、选择一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写下来并作交流。

7、师总结:

圣人并未离我们远去,他的思想和作为将永远给我们后人启示,乘着圣人的翅膀,我们越走越宽阔。

 

4、传统美德塑精神

第一课时仁爱重义知礼

教学目标:

1、理解“仁义礼”的中国传统美德及其含义,认识到仁、义和礼等传统美德对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所具有的意义。

2、能搜集举例现实生活中仁爱、大义和知礼的事例,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如何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行“仁义礼”的看法。

3、能有意识地继承和发扬“仁义礼”的美德,并努力做一个懂得感恩、尊重和帮助他人、见义勇为、懂礼谦让的学生。

教学重点:

理解“仁义礼”的中国传统美德及其含义。

教学难点:

能搜集举例现实生活中仁爱、大义和知礼的事例,与同学交流如何实践这些传统美德。

教学准备:

教师:

准备“仁义礼”的古代、近代的故事等图片、音像资料。

学生:

收集“仁义礼”故事的图片、音像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观看故事,引入课题

1、喜欢看故事吗?

我们先来看一则古代小故事,然后说说故事中体现了什么品德?

(出示故事:

孔融让梨)

2、学生交流。

3、归纳引入课题:

孔融这种友爱和尊敬兄长的好品德,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是我们现在要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今天我们就进入第4课的学习“传统美德塑精神”。

二、联系实际,体会仁爱

1、孔融让梨的思想在我们中华大地上代代相传,这就是孔子当初提出的“仁爱”,那么“仁爱”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交流)

2、归纳“仁爱”:

用孔子的话来概括:

“仁就是爱人”。

他主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就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加给人。

后来孟子将这种推己及人的思想,发展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说尊敬自己的长辈,进而也尊敬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己的下一代,进而也爱护人家的下一代。

现在我们对“仁爱”有以下几方面的理解:

1)心怀仁心,懂得感恩孝敬;2)富于同情心,善解人意;3)能够自觉地尊重和帮助他人。

3、那么我们现在生活中有没有以上几方面的事例呢?

(学生交流)

4、归纳:

1)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养了爸爸妈妈,现在逢年过节爸妈总是不忘买些营养品带我一起去看望他们。

2)已经上课了,要影响大家的听课了,我还是忍住话头下课再与同学聊天吧。

3)我国西北地区希望小学的小朋友真贫困,我要省下几元钱捐给他们买学习用品。

5、小结:

“仁爱”是一种美德,让我们平时多多关心周围需要帮助的人,付出爱心,播下爱的种子,那么,你就会收获爱的果实。

(播放歌曲:

爱的奉献)

三、探讨交流,判断重义

1、同学们,你们是重情重义的人吗?

(学生交流)那么,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行为是否是重情重义之举?

(出示情景判断题:

他们是好朋友)

2、学生交流。

3、归纳“义”的含义:

一说到“义”,从古到今,一般人理解的就是讲哥们儿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

义的含义并不仅仅是讲义气,义是判断是非与善恶的标准,其实对义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

古时候英雄好汉称为义士,做好事称为见义勇为。

对那些舍己救人、抑强扶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种种行为都加上一个义字,如义侠、义仆、义丐,还有义马、义虎、义犬等,一些救苦救难的设施称为义庄、义田、义学等。

今天我们社会仍然使用义这个概念来表述某些英雄行为,如设立“见义勇为奖励基金”。

总之,“义”就是伸张正义,反对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