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财会基本知识培训总串.docx
《财政财会基本知识培训总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财会基本知识培训总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政财会基本知识培训总串
财政、财会基本知识培训总串
-------黄学东
这次社区财务人员培训的内容有以下这几个方面:
一、 是关于财政的话题;
二、 是关于财政改革;
三、 是会计工作;
四、 四是国有资产管理;
五、 五是财政综合业务。
六、 会计基础知识
第一方面,首先从财政说起,什么是财政?
一些人会说:
财政就是替政府管钱管账的,没有说错,但只说对了一半,我也用一句通俗的话作个补充,财政是替政府既管钱又管账,还管政策。
在我国理论化的表述是:
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集中部分社会资源,就是指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形成的收入,它的主要来源有税收、国债、政府非税收入。
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就是指取得收入后再分配形成的财政支出,主要由以下6个方面的支出构成:
1、国防费2、行政费3、教科文卫事业费4、经济建设支出5、财政补贴支出6、社会保障支出。
其次,再说财政的职能,在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发挥着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和监督管理的四大职能。
资源配置就是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财政支出的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最终实现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
这里所说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指的就是国防、外交、行政管理、法律秩序、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等。
前述的这类产品和服务要通过市场来提供或满足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正是我们所说的是市场失灵、市场的缺陷,必需由政府来弥补这个缺陷。
这也是我们公共财政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政府的基本职能。
市场失灵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搭车”,付费乘车是体现市场交易的缩影,搭车的人不需付钱同样享受提供的乘车服务,这就是市场行为失效,当然不是说政府的公共财政就要对这一市场缺陷进行弥补,仅仅是举一个例子而已。
一般来讲市场机制越健全市场缺陷也就越少,政府公共财政要去弥补也就少。
收入分配是指政府财政收支活动对各个社会成员收入在社会财富中所占份额施加影响,以实现收入(基本)公平分配的目标。
这里想要讲一讲就是中央、省财政在收入分配上所采用的一种办法—财政转移支付,这是国家为了解决地区之间财力悬殊而采取的收入分配形式,简单说财政转移支付就是财力在上下级之间的移动,实质上是指财政资金在各级政府之间的再分配,对上级讲是支出的分配,对下级而言是收入分配,它的主要用途就是用于弥补工资缺口和运行经费的保障,其数额的确定要根据一个地区上年财政决算中二三产业取得财政收入的比重、财政供养人员增长、财政平衡等控制指标测算。
它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特殊转移支付,前面所说的就是一般性转移支付,国家对一些特殊政策、特殊地区、特殊事项给予的转移支付就是特殊转移支付,比如:
调整工资转移支付、支持产业发展的转移支付、少数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等。
调控经济是指通过实施特定的财政政策,促进较高的就业水平、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等目标的实现。
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近几年来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国内经济出现下滑的趋势,连年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了财政支出、减少了税收、刺激了消费需求,稳住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较好地发挥出财政调控经济的职能。
实际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调控经济中都隐含了财政监督管理职能,既然参与配置、分配和调控就要参加监督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经济决策的分散、市场竞争的自发性和排他性,迫切需要财政的监督和管理。
第二个方面是财政改革的话题
财政改革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体制方面的改革,另一个是具体制度的改革。
新中国成立至今,采用了四种财政管理体制,即:
“高度集中、统收统支”、“收支挂钩、分级管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分税制”。
94年分税制的实施,从体制上确定了中央和地方在某些财政收入上的分配比例,目前由国税部门征收的增值税中央分享75%、地方留25%,地税部门征收的所得税中央分享60%、地方留40%,当然具体的分配比例落实到我们区的比例比以上比例还要低。
以上上划的分享收入部分通过财力补助和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回到地方。
这里着重讲一下具体制度的改革,目前大家听闻最多的就是财政的三大改革,一是部门综合预算编制;二是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支付;三是政府采购。
这三大改革的主要任务、目标都是为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
所谓部门综合预算就是能够科学、公平、规范、透明地统一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综合预算,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包括下属单位)。
内容上包括了财政拨款、预算外资金、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上年结余,逐渐淡化预算内外资金的概念,对单位所有收支进行统筹安排、综合平衡。
在编制方法上,以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支出按项目的原则,分别编制。
目前,全区已基本上在各部门、单位实现综合预算试编。
2002年1月1日已正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也叫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者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需要,使用财政性资金,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为政府部门及其所属公共部门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按照全省的要求在05年所有行政事业单位要全面实行;这里简要介绍一下政府采购组织形式、采购方式和采购管理程序,大家稍作了解。
采购组织形式一般分为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集中采购就是由政府设立的专门采购机构实施的采购;分散采购就是单位自行组织的采购活动,但必须是按照规定编报纳入了政府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中,采购合同报送财政部门备案的部分。
《采购法》中规定的采购方式主要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采购五种,前两种大家比较熟悉,后三种较为佰生。
竞争性谈判是采购部门通过与多家供应商分别谈判后,最终从诸多供应商中确定的一个,它适用的范围是:
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或没有合格标;技术复杂或性质特殊,规格要求不确定;有风险不能事先确定在成交价格中。
单一来源采购就是只有唯一供货人所用的采购方式,适用于专利商品、新产品首次制造上市等。
询价采购就是采购人向多家供应商发出询价单,各商家自报最优价格,采购人在各报价中比较确定中标商,车辆采购中通常采用。
政府采购管理程序是:
1、制定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
2、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3、汇编政府采购计划。
4、确定采购方式。
5、订立和履行采购合同。
6、验收。
7、资金结算。
第三个方面是会计工作
会计是每个单位资金运动的计量器和监控器,为什么这样比喻呢?
因为会计是实施经济管理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越重要,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就更高,无论我们搞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离不开会计工作及其提供的会计信息,由于对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会计弱化了管理和监督,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相继发生过安然、施乐、琼民源、银广厦等事件,这些事件的爆发动荡了国内和世界经济,所以高速发展的当今经济社会对高质量会计息的依赖有多么强烈就不难看出;而高质的会计信息又源于每一个单位是否都能依法利用严密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监控好每一笔资金运动;所以说会计是市场经济的一块重要基石,经济又是财政的基石,会计自然也成为财政的一块重要基石。
“为政重在理财”,部门领导理财就得抓会计(包括中心核算员、单位报帐员和专项资金会计、出纳员),抓会计就必需适当了解和掌握《会计法》和《四川省会计管理条例》的一些主要内容,应当掌握修订后的《会计法》中的三大突破。
第一就是单位负责人会计主体责任制。
也就是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行使单位财务“一支笔”的主要负责人,对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负责。
换句话说,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出了问题,首先由单位负责人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是会计人员管理的四大制度。
准入制度。
会计人员必须持有财政部门颁发的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会计工作;禁入制度。
会计人员违反《会计法》受到行政处分的,5年内不得从事会计工作,受到刑事处分的,终生不得从事会计工作。
任职资格制度。
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除必须持有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必须具有会计师以上的职称或三年以上会计工龄。
继续教育制度。
规定了会计人员每年必须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不少于24学时的继续教育,只要你一直从事会计工作,这种教育是终生性的强制教育。
第三是每个单位都必须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制度。
这里再把内部会计控制给大家作个介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可以称为内部会计牵制制度,属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是为了最终达到对内部财务最佳管理目的而制定的一系列内部有效监督、制约和控制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实现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有:
1、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2、授权批准控制3、会计系统控制4、预算控制5、财产保全控制6、风险控制7、内部报告控制8、电子信息技术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有:
1、货币资金控制。
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是单位资产的重要主成部分,是流动性最强的一种资产,是内部控制的重点内容之一。
2、实物资产控制。
包括存货和固定资产,它们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最大,在内部控制中处于重要地位。
3、对外投资控制。
这一内容是对企业通过投资、分配,获取和增加资产和财富经营活动的控制,就不过多介绍。
4、工程项目控制。
包括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日,工程项目一般工期较长、投资额大、专业技术要求高,所以必须加强控制。
5、采购付款控制。
采购和付款业务是单位经常发生的,小到办公用品,大到机器设备;既有有形物资的采购又有无形劳务(技术、服务)的采购;所以,采购和付款的控制也在整个内部控制中处于重要位置。
6、筹资控制。
这也是企业为满足生产发展需要而采取的筹资活动控制,也不多作介绍。
7、销售与收款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主要是对事业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变价收入、往来结算等收付款的控制。
8、成本费用控制。
这虽然主要是对企业产品成本的控制,但是对行政事业单位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行政单位用了多少钱办成多少事也就是行政成本,事业单位提供了多少服务用了多少钱取得了多少社会效益和事业收入也就是事业成本。
所以,行政事业单位仍然有成本费用的控制。
《条例》也有三个重要的突破。
一是规定了每个单位都必须在财政部门的规划期内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并由县以上财政部门组织验收;二是会计人员必须取得县以上财政部门颁发的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以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的,应当使用财政部门许可的财务应用软件系统和县以上财政部门的验收认可;三是各单位的总帐、银行存款日记帐和现金日记帐,由县以上财政部门实行建帐监督管理,对单位新设立的银行存款户实行同级财政部门的审查许可制度。
江泽民同志也曾经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学点会计知识,至少要能够看懂三张基本的会计报表,这三张报表在企业就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在行政事业单位就是《资产负责表》、《收支明细表》和《往来资金表》;对企业主管行政部门的领导讲就得看懂六张表,这三张表中概括性地反映了企业和单位某个时点的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成果、费用开支状况、资金分布、资金构成等情况,能够为企业和单位领导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促进企业和单位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提高效率。
第四个方面是国有资产管理
一、国有资产的概念我们这里只从广义上来讲,它是指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和财产权利,大体上分为:
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国有资产、资源性国有资产三大类。
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指从事产品生产、流通、经营等服务活动,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经营和使用的产权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
是国有资产中最重要、最活跃的部分,是国有资产收益不断增长的源泉,是国有资产增量不断扩大的基础,它具有效益性、流动性和经营方式多样性的特征。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包括国有资金投入、无偿调拨、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济法律确认形成的国家所有的财产,它具有使用的非营利性和形成的无偿性特点。
正因为具有这样的特点,就决定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整个社会正常运转提供不以盈利为目的服务;支持社会经营性资产的营运。
资源性国有资产,是指在现有认识和科技水平下,能够开发利用带来一定经济价值的国有资源,它具有品种的稀缺性、数量的有限性、分布的失衡性和认识上的不定性特点。
二、负责国有资产日常事务管理的机构是:
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下设的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目前,全州都将国资办纳入财政部门的内设机构管理,履行主要工作职责就是同级财政所辖范围的所有国有资产的统计评价、清产核资、产权登记以及资产评估的确认。
三、关于国有资产的内容这里着重介绍一下单位固定资产的一般管理,凡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一般设备500元,专用设备800元)以上,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或单位价值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就称为固定资产。
在推行会计集中核算运行方式下,由核算中心统一建帐、核算,定期与单位报帐员或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的专人核对,一年至少一次,做到账账相符、帐实相符。
单位必须指定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验收、保管、检查和维修工作;完成单位年度内至少一次的固定资产清理,并建立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明细帐和固定资产实物登记卡,及时将一般固定资产增减情况报国资部门审查、核准后的会计资料移送核算中心,保证与中心在固定资产上的账账、帐卡、帐实相符;
四、对于大宗国有资产的处置必须遵循下列管理程序:
大宗国有产的处置主要指单位价值在1万元以上资产的报废、变价、盘亏、损失,包括存款、现金、固定资产、材料。
(一)、由使用单位提出资产处置和国资部门评估的申请报告(附鉴定书或可供鉴定的材料),报告中须由主管或分管县级领导和单位法定代表人签署意见,报送国资办。
(二)、国资办收到单位处置申请后,对其申请内容实施审核、评估,并对处置事项作出书面批复一式三份。
(三)、核算中心和单位根据国资办的批复作好帐务和实物管理的相应调整。
第五个方面是财政综合业务,财政综合业务主要是预算外专户、行政事业收费和财政监管票据的管理。
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制度,是按照收支“两条线”规定而广泛采用,专门管理单位预算外资金的一种制度,它的一般要求就是单位除财政拨款外的资金一律缴存财政专户后,由财政专户拨付到中心帐户再使用,凡未缴存专户的金额都作为“坐收坐支”违规处理,对“坐收坐支”行为可依据《会计法》第六章四十二条九款处罚,处以单位三千元到五万元的罚款,处以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二千元到二万元的罚款。
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
单位预算外资金并非单位自有资金,他是国家财政性资金的一个部分,所有权仍然是国家、管理权是财政、支配权是单位,但单位的支配权必须是符合国家、财政部门制定的《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规定的范围。
行政性收费是国家机关授权和国家法律授予单位,代表国家在行使社会管理职能过程中,为补偿管理费用而进行收费;具有国家强制性、社会管理性、稳定性、非盈利性和补偿性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
管理费、登记费(或手续费)、审查费(或审批、评审)、证照费、资源费。
事业性收费是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服务项目,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后,为补偿服务费用而进行的收费;具有特定性、服务性、非盈利性和补偿性的特点;也有以下五种类型:
社会福利和公共型收费、执法检验检测型收费、专业技术咨询服务型收费、中介服务型收费、基础设施使用收费。
两种收费都具有非盈利性和补偿性的特点,所有行政事业收费的单位都必须接受物价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办理《收费许可证》、《财政监管票据领购证》,确定专人管理、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监管票据,严格执行票据的领购、缴销制度,杜绝白条收费和白条入帐的违规行为发生,“白条”在《会计法》中称为不合法的会计原始凭证,在四十二条中同样会受到处罚,所以我们的负责人在依法对单位会计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即使在不能取得取得合法原始凭证时也应尽量做到手续完备。
近几年的改革已经陆续停止和取消了一部分行政事业收费,行政性收费全部纳入了财政预算管理,一些特定的收费项目已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监管的办法,是解决单位“坐收坐支”的又一良策。
收费票据是收费管理一项重要内容,是收费管理的源头,必须引起收费单位负责人的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管理。
今年新启用的新版票据分为三类二十五种,第一类是通用票据;第二类是罚没票据;第三类是专用票据,这二十五种票据完全能够满足现行收费的需求,单位持有旧版票据和自制、自购票据一律废止、停用,未使用规定票据的收费和罚款,按《违反行政事业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281号令)进行处理。
基础会计学核心知识点初探
时间:
2010-10-26来源:
中国信息大学学报
摘要:
基础会计学是管理类各专业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专业基础课程,授课教师往往会把帮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就是将复式记账原理及借贷复式记账法的具体运用作为该门课程的核心内容。
如果说复式记账是整个会计核算的方法基础,那会计恒等式则是整个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基础会计、核心知识、自主学习、学习效果
在基础会计学的实际教学中,任课教师都有一个普遍的认识,就是该门课程与其他会计专业课程相比,内容简单但教学难度却很大,学生总是不能真正掌握会计核算的方法。
因此任课教师往往会把帮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具体地说就是将复式记账原理及借贷复式记账法的具体运用作为该门课程的核心内容。
但是笔者认为在整个基础会计学的知识结构中,如果说复式记账是整个会计核算的方法基础,那会计恒等式则是整个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会计恒等式是会计提供财务信息最本质的形式
从会计的基本职能来看,会计实际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它是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反映,为相关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
那些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实际上就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企业的资金运动在不同状态下可以表现为三种形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收入-费用=利润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其中第一个等式反映了资金在静止状态下的平衡,即资金的运用=资金来源;第二个等式反映了资金运动结果,即所有的资产都是为了赚钱,而资产一旦被使用并取得收入时,资产就转化为费用,收入减去费用即为利润;第三个等式反映了一个资金循环过程下的平衡,即(新)资产=负债+(旧)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即新增所有者权益)。
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都不会改变上述等式的平衡,因此这三个等式也被称为会计恒等式。
既然会计恒等式揭示了资金运动的本质,那么用以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专门的核算方法也必须以会计恒等式作为理论依据。
二、会计恒等式是基础会计学知识架构中的基础理论
基础会计学的主要内容不外乎包括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原则、会计要素及会计等式、账户及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的具体运用、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核算形式和会计工作组织等方面。
其中,整个内容的前三个部分属于理论范畴,是进一步学习后面几部分内容的知识准备,会计核算形式和会计工作组织则属于会计核算的关联知识,而中间部分则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步骤即会计核算的各项具体方法。
在基础会计学的理论范畴部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原则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及核算规范,账户及复式记账明确了会计记账的技术方法,而会计恒等式则为复式记账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会计恒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
会计恒等式不仅是经济活动性质上的说明,也是价值数量的关系表现。
会计恒等式的等量双方,必然要求经济事物发生相互联系和等量的变化。
为此,会计在反映每项经济业务时必须表现出数量上的平衡关系。
而复式记账法的特点就是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由此可以看出会计恒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
(二)会计恒等式是试算平衡的理论依据
试算平衡法是指在借贷复式记账法下,根据全部账户在数量上的平衡关系,来检查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账户登记的正确性。
既然会计恒等式中会计要素之间存在着等量关系,那么作为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账户之间也必然存在着对应关系。
基于会计恒等式及借贷复式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这种对应关系在数量上可以表现为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相等;全部账户本期借方余额合计与全部账户本期贷方余额合计相等。
那么由于账户间存在这样的平衡关系,那么错误的账户记录就有可能导致这种关系失衡。
因此,通过试算平衡法可以帮助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三)会计恒等式是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企业日常会计核算中两个主要的会计报表。
而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是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且这三个要素在数量关系上表现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就决定了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资产负债表,在内容上包括了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这三个项目,而且在项目的勾稽关系上表现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表则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由于会计要素中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是收入、费用、利润。
因此利润表在整个结构上包括了收入项目、费用项目及利润项目,同时基于收入-费用=利润这一会计要素的恒等关系,因此利润报表的编制也是按照这样一个步骤进行的。
三、会计恒等式为学生学习基础会计学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法
掌握会计恒等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理解会计记账的技术方法,而且为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方法提供了捷径。
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中,当运用借贷复式记账法编写会计分录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一方面是遇到一笔经济业务时不知道应涉及哪些账户,而另一方面,虽然知道一笔会计分录需要涉及哪些账户,但是却不能确定它们正确的记账方向。
对于前一个问题,学生只要能够掌握每个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即可解决,而后者则需要学生熟悉每个账户的结构。
具不完全统计,学生在学习基础会计学过程可能会遇到的账户有40个左右,若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掌握每个账户的结构,势必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通过会计恒等式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记忆账户结构的便捷方式。
我们都知道会计要素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是以不同的具体形式存在的,而账户则是这些具体形式的载体。
因而,账户可以根据所反映的会计要素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及利润类账户。
学生可以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这一会计恒等式来确定每类账户的基本结构。
具体而言,就是将该恒等式进一步变形为: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此外结合收入-费用=利润这一恒等式,该等式还可以变形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根据这两个变形后的等式,我们以等号作为分界线,观察会计要素在等号的哪方,那么对应这些会计要素的各类账户就在其哪方表增加,而反方向表减少。
结合这一便捷的记忆方法,学生们可以很容易得得出各类账户结构的模型如下
账户名称
借方(左方) 贷方(右方)
资产的增加额 资产的减少额
成本和费用增加额 成本和费用的减少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额 负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