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格律简述.docx
《唐诗格律简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格律简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诗格律简述
唐诗格律简述
(1)唐诗的种类
唐诗有两种,一类是古体诗,顾名思义是指唐代诗人继承唐代以前的诗体而写的诗;一类是今体诗,顾名思义是唐代诗人按照当时新兴的诗体而写的诗。
唐代的古体诗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五言古诗,又称五古。
五言古诗字数不限,但每句
五个字(一字称“一言”)。
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尽管每首都有几十句,但句句五字。
而孟郊的《游子吟》,一共只有六句,每句也都是五个字。
另一类是七言古诗,又称七古。
七言古诗字数也不限,但每句七个字。
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全诗长一百二十句,但每句都是七个字。
而柳宗元的《渔翁》一共只有六句,每句也都是七个字。
古体诗中还有一种杂言诗,诗中三字句至九字句互为参杂。
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
别》全诗四十五句,除了三字句、八字句以外,其他字数的诗句都有。
因为杂言诗更多的是七字句,一般把杂言诗归入七言古诗一类。
唐代的今体诗(近体诗)也分为两类。
一类是律诗。
律诗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五言律诗,也城五律。
五律的每句五个字,每首八句。
例王维的《山居秋暝》;一种是七言律诗,也称
七律。
七律每句七个字,每首八句,例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律诗中还有一种五
言长律,或称五言排律。
五言排律每句五个字,但句数超过八句,一般十二句,有的更多。
例如韩愈的《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就是十二句。
近体诗另一类是绝句。
绝句也分为两种。
一种是五言绝句,又称五绝。
五绝每句五个字,每首四句。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一种是七言绝句,又称七绝。
七绝每句七个字,每
首四句。
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绝句比律诗起源早,而且唐以前的绝句在用韵、平仄方面不太讲究,没有规定,因此后人把没有规定的绝句称为“古绝”,把有规定的绝句称为“律绝”,但古绝中也有不少用的是“律
绝”中可以变通的句子,因此两者界限不是十分清楚,一般统称为绝句。
唐诗的种类如下表所示:
五言古诗(五古)古体诗七言古诗(七古)
杂言诗(可归七古)
五言律诗(五律)律诗七言律诗(七律)
今体诗(近体诗)五言长律(五言排律)
绝句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
(2)唐诗的平仄
平仄是古人对汉语平、上、去、入四种声调的进一步归类。
平就是四声中的平声。
平声和柔圆润、尾音较长、起伏小。
仄就是四声中上、去、入三种声调的总称。
仄是侧、不平的意思。
仄声起伏大,音尾短,甚至没有。
律诗按照一定的规则安排平仄,使平声仄声互为调节,产生高低变化,充分表现了汉语声调的和谐性。
下面试以王维的五律《山居秋暝》和杜甫的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介绍一下律诗安排平仄的三条主要规则: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从上面两首诗中可以看到:
第一,句中相错。
即一句中的偶数字(称音步或节拍、节奏点)平仄要交错。
前平,则后仄;前仄,则后平。
第二,句间相对。
即单句与双句的偶数字平仄要对立。
单句平,则双句仄;单句仄,则双句平。
第三,联间相粘。
即上两句的双句与下面两句的单句中的偶数字平仄要相同。
上句平,则下句也平;上句仄,则下句也仄。
律绝可以看作是律诗的截取部分,因此同样必须遵守这些规则。
五律和七律各有四种平仄句型,以及各由这四种句型错综变化而成的四种格式都与这三条规则有关。
另外,律诗调平仄主要看偶数字,即五律看二、四字、七律看二、四、六字,即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不过律诗中还有些其他的平仄规则,如果影响到这些
规则,那么“一三五”也要“论”的,“二四六”也无法“分明”了。
由于这些内容比较专业,也比较复杂,我们这里就不展开了。
读者如果有兴趣,可以从古汉语教材及一些介绍格律的书中进
一步了解。
最后讲一讲普通话的四声与古代四声的联系与区别。
普通话的四声是由古代四声演变而
来的。
普通话不管是阴平字,还是阳平字,大部分来自古代的平声字;普通话的上声字大部分也来自古代的上声字;普通话的去声字大部分来自古代的去声字,一部分来自古代的上声字(但无论是来自古代的去声字,还是来自古代全浊声母的上声字,也都属于仄声)。
仅从
以上的情况来看,以普通话的四声来了解平仄格律是不会产生矛盾的。
问题是普通话阴平、
阳平、上声、去声字中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古代的入声字。
其中普通话中来自代入声字的上声、去声字,因为同属仄声,我们可以不去分辨,但普通话中来自古代入声字的阴平、阳平字就
不得不加以识别了,否则将会影响我们对平仄格律的认识。
比如“当春乃发生”句中的“发”字,
唐代是入声字,与“春”字平仄相错,但普通话读阴平,显然与平仄格律相抵触。
识别的方法
有两种,一是用吴语或粤语等依然保留入声的一些发音特征的方言读读看,如果发音短促急收的一般就是入声;二是从一些古汉语书中的入声字表中去查找。
(3)唐诗的押韵
押韵就是诗词中在句子的末了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富有音乐感。
押韵的那个字就叫韵脚。
近体诗在押韵上也有一定的规则:
第一,押韵句必须是偶句。
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例如王之涣《登鹳雀楼》只押偶句,首句不押;而李商隐《夜雨寄北》则句首也入了韵。
第二,押韵的字必须是平声,不押韵句子的末尾的字必须是仄声。
所以看某一诗句是否是韵句,不仅要看末尾的字是否韵相同或相近,还要看是不是平声字。
比如王维的《山居秋
暝》第一句“空山新雨后”,尽管末尾的“后”字与下面诗句的韵脚“秋“、“流”、“舟”、“留”韵腹、韵尾相同,但因为它是仄声字,所以就不是韵脚了。
第三,压韵的字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可以换韵,除了首句押韵的字以外,临近的韵不
可通押。
唐代古体诗的押韵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韵句并非一定是偶句,单句也可以押韵。
例如李白《将进酒》的最后几句“五花
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裘”、“酒”、“愁”为韵脚,二、三、四句都押韵。
第二,韵脚可以押仄声韵,也可以平仄互押。
例如上诗中“裘”和“愁”为平声,而“酒”为仄
声。
第三,不必一韵到底,中间可以换韵。
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共十八句,用了九个韵,其中有两处是临韵合押的。
不过古体诗中也有一些作品在押韵方面追求格律诗的形式,有一定的规则,如杜甫的《垂老别》,全诗一共三十二句,偶句押韵,一韵到底。
唐诗的用韵有专门的韵书,韵部分得很
细,但读者大多数是和普通话对应的。
(4)唐诗的对仗
对仗,顾名思义就是两个诗句就像古代仪仗队一样,两两相对。
对仗是律诗必须遵守的一条规则。
五律或七律一共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
第一联称“首联”;第二联称“颔联”;第三联称“颈联”;第四联乘“尾联”。
没联单句为“出句”,双句为“对句”。
按近体诗规定,律诗的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那么如何才算是对仗呢?
如名词与名词相对,动词与动词相对,形容词与形容词相对,副词与副词相对,等等。
第一,指词性相对。
第二,指词组结构类型相对。
第三,指内容意义相对。
第四,指平仄相对。
如偏正结构与偏正结构相对,动宾结构与动宾结构相对,主谓结构与主谓结构相对等等。
对仗有工对与宽对之分。
所谓工对,就是对仗工整,严格遵守以上的规则;所谓宽对,
自然是指对仗不太严格,没有完全按照以上的规则。
一般第二联要求可以宽些,第三联必须工整。
对仗偶尔也可以出现在第一联或第四联。
对仗还有流水对、借对等等。
如果能进一步了解,会对吟诵的语调设计大有裨益。
律诗
中也有不遵循上述对仗规则的作品,因为被诗评家称为佳作,而冠以“变体诗”归入其中。
例
如崔颢的《黄鹤楼》第二联两句后四字都不符合对仗格律,由于语言运用、写景抒情有特色,被人誉为“唐代七律第一首”。
前面我们讲过,绝句可以认为是五律和七律的截句。
因此可能截的是八句中的第一联和第二联,也可能截的是第三联和第四联,也可能截的是第四联和第一联。
因此对仗的情况应该视上面的四种可能而论了。
那么唐代的古体诗用不用对仗呢?
对这一形式应该说在唐以前的古体诗中就早已存在了。
唐代的古体诗也用对仗,但与近体诗的对仗有所区别,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都可以看成是上下对仗的句子。
但
这些对仗的句子,可以在诗中随意出现。
另外,律诗按规则对仗句中的词不能重复出现,古
体诗中却没有这条限制。
中国的诗歌发展到唐朝,形成了一种新的诗体——律诗和绝句。
因为它对每首诗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故称为“格律诗”;因为它产生于唐朝而有别于前代的古诗,故又称为“今体诗”或“近体诗”。
绝句亦称“截句”、“断句”。
每首四句,以五言(每句五个字)、七言(每句七个字)为主,简称为五绝,七绝。
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朝初年。
每首八句,四韵或五韵,第二、
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
每首有十句以上的,则称为“排律”。
在近体诗中,单句称出句、双句称对句,相加称一联。
在律诗中,第一到第八句,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在律诗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对仗首先要求句形一致,此外要求词性相对。
另外根据对仗的严密与否又有“工对”和“宽对”的区别。
出句的平仄和对句的平仄必须是相反的,叫“对”;下联出句的平仄和上联对句的平仄必须是相同的,叫“粘”。
所谓平仄,是指字的声调。
平指四声中的平声,仄指四声中的上、去、入三声。
旧诗赋及骈
文中所用的字音,平声与仄声相互调节,使声调谐协,称之为“调平仄”。
这里所说的“四声”,与现代汉语中的“四声”是有区别的。
大致上说,古代的平声,大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阴平声
和阳平声;上声和去声,大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上声和去声。
普通话没有入声,古代的入声字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中,如“六”归去声,“八”归阴平,“十”归阳平,“百”归上声。
入声字的特点是:
音长短促,有塞音韵尾。
在部分方言中,还保留着入声,如广州话、长沙话、上海话。
假如我们用上海话读“一、七、八、不、黑、白、国、哭、独”等字,就能
很好地体味到古代的入声字。
用(押)韵是作韵文时于句末或联末之称。
唐诗的用韵,依据隋朝末年陆法言所著的<<切韵>>。
“切韵”到了唐朝改为“唐韵”。
“唐韵”共2有06韵,但唐朝规定,有些韵可通用,所以
实际只有112韵。
到了宋朝,“唐韵”改为“广韵”,又有几个韵同用,实际只剩下108韵(作为宋代诗词押韵的标准)。
到了元末,把同用的韵都合并起来,另外又合并了几个,于是只
剩下106韵,就是通常所说的“诗韵”。
一直沿用至今。
唐朝的格律诗,有一定的体式,下面是唐代格律诗常见的格式。
⑴五言绝句
A式
仄仄平平
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
平平
诗例:
白日鹳雀楼》)
依
山尽,黄河入海
流。
欲穷千里
目,更上一层
楼。
(王之涣《登
B式
仄仄仄平
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
平
诗例:
向晚乐游园》)
意
不适,驱车登
古
原。
夕阳无限
好,只是近黄
昏。
(李商隐《登
C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诗例:
鸣筝金黍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李端《听筝》)
D式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
平平
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
诗例:
江南渌鹭》)
水多,顾影
暂通
流。
落日秦
云里,山高奈若何。
(李嘉佑
《白
七绝平仄格式
A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诗例: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
《下江陵》)
B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诗例: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C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诗例: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D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诗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对近体诗,有一种理论认为:
绝句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
所以我们可以把律诗看成是绝句的叠加。
如五律中的第一式就是五绝A式的叠加;第二式就是五绝C式的叠加;第三式就是五绝B式和A式的叠加。
五律第一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诗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混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五律第二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诗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五律第三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诗例: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
七律第一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诗例: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
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七律第二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诗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白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七律第三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诗例: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七律第四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诗例: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