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篇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5736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勤学篇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勤学篇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勤学篇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勤学篇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勤学篇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勤学篇2.docx

《勤学篇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勤学篇2.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勤学篇2.docx

勤学篇2

勤学篇

【单元导言】

一谈及有关勤学苦读的中华文史典故,浮现在我们脑海里的故事可谓数不胜数。

古代蒙学教材《三字经》云:

“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

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

身虽劳,犹苦卓。

”这简短的三十六个字中,就记载着六个古人勤学苦读的典故,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

读书治学,唯有勤奋苦读,绝无捷径可走。

正如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在《劝学》中所言: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本单元选取了唐代诗人孟郊的《劝学》、杜荀鹤的《题弟侄书堂》、南宋理学大家朱熹的《偶成》,这三首诗歌和颜真卿的诗歌一样,都激励人们珍惜年少时光,勤学苦读,方能成就无悔人生。

惜时的人懂得时光宝贵,所以一旦有机会读书,他们会忘了一切,天地间只剩下心灵与书本的交流交融,于是,我们看到了王贞白的“读书不觉已春深”的忘我投入,领略了王禹偁过清明无花无酒只读书的淡定从容,体验了叶采闲坐读书,“不知春去几多时”恬然专注。

惜时、专注是学习的态度,但这并不能保证学习一定会有大的成效。

说到底,干什么事都是讲究方法的,学习自然也不例外。

历代读书人总结了许多经验,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等。

本单元介绍了陆游和陆九渊的关于读书方法和策略的诗歌,一强调“躬行”(实践),一注重“涵泳”(琢磨领会),都给人以启迪与耳目一新的感觉。

勤学苦读,一个“苦”字,让多少人望而生畏,望而却步。

茫茫学海,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终生的事业,如果靠一个“苦”字撑着,究竟能撑多久,能撑多远,实在让人怀疑。

而且,茫茫学海,让人感到的只是“苦”,这样的读书学习对于人生又有什么意义?

实际上,读书学习对于人们知识的积累,对于人们品格的养成,对于人们精神的丰富,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都自有一份充实与快乐在其中。

所以,才有了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才有了翁森的四时读书之乐。

这种读书之乐,才是使我们安心读书的根源。

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生命的禅床。

读一本好书,如同饮一泓清泉,甘之若饴;读一本好书,如同饮一杯醇酒,闻之欲醉;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个多年未见的好友倾心交谈,快意平生;读一本好书,如同聆听一个长者的教诲,受益匪浅。

让好书陪伴人生,心灵会在归黯淡的时刻感受到信心、力量和慰藉,漫漫人生路,会走得更踏实、更愉悦。

一、劝学

孟郊

击石乃[1] 有火,不击元[2] 无烟。

人学始知道[3] ,不学非自然[4] 。

万事须己运[5] ,他得非我贤[6] 。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题解】

孟郊一生潦倒失意,却不肯随波逐流。

他的诗作语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浅易。

从《劝学》这首诗可以窥见他诗作风格的一斑。

全诗四十个字,写出学习读书的重要。

不学习知识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错过了学习的时间,少年还会回来吗?

【注释】

[1]乃:

才。

[2]元:

现在通常写成“原”,原本、本来的意思。

[3]道:

事物的法则、规律。

这里指各种知识。

[4]自然:

天然。

[5]运:

运用。

[6]贤:

才能。

【赏析】

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会冒出。

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懂得道理;如果不学习,不会自然而然地懂得“道”。

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

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诗题《劝学》的“劝”是勉励的意思。

早在先秦晚期,荀况就写了《劝学》,列为《荀子》的首篇。

由于荀况的《劝学》采用博喻的手法,对学习的重要及其内容、途径作了详尽的阐发,孟郊用同一个题目作诗,就须另辟蹊径,显然诗人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诗人首先用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击石取火作比喻,指出燧石只有经过敲击,才能产生火星,不敲击连烟都没有,更别说火了。

基于同样的道理,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储得“道”,诗中所说的“道”当包括作人之道和作诗之道。

孟郊曾说:

“文章者,贤人之心气也。

心气乐,则文章正;心气非,则文章不正。

”(《送任载齐古二秀才自洞庭游宣城》诗序)可见这两者在孟郊认识中是统一的。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对“人学始知道”作了精彩的发挥,强调任何事都须自家努力,别人的创获不会成为自己的成果,这两句是孟郊一生得力处,直到今天也并未丧失其生命力。

韩愈很推崇孟郊,称赞他的诗作“冥观洞古今,象外逐函好。

”(《荐士》)苏轼不欣赏孟郊,但也承认他的诗作“孤芳擢荒秽,苦语余诗骚。

”(独自挺出于俗诗之上,是《诗经》《离骚》的绪余,即继承者)(《读孟郊诗二首》)不论是褒者还是贬者,都肯定他的诗作有自己的个性。

如果孟郊不学习,不知“道”,而沿袭当时流行的平庸浮艳的诗风,那就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我们今天也许就不会知道历史上曾经有过这位诗人了。

结句“青春须早为”,热切地勉励世人抓住一生最宝贵的时间,在“学”、“运”上狠下功失;“岂能长少年”(古人所说的少年相当于今天的青年),用冷语对怠惰的人当头棒喝。

热切也好冷峻也罢,都体现了诗人劝学的一片苦心。

古人重视勤学苦读,因而留下的以“劝学”、“勤学”为题的诗歌有很多,附录几首,以共勉之:

1.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东晋陶渊明《杂诗》

2.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北宋汪洙《神童诗》

3.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北宋汪洙《勤学》

4.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南宋刘过《书院》

拓展阅读——劝学故事

1.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

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

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

“暮,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少而好

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

“善哉!

——西汉刘向《说苑·建本》

 

【思考练习】

 

二、题弟侄书堂

杜荀鹤

何事[1] 居穷[2]道不穷,乱时[3]还与静时同。

家山[4]虽在干戈[5]地,弟侄常修礼乐[6]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7]寸功[8]。

【题解】

这是一首题壁诗,是杜荀鹤咏弟侄读书处之作。

这首诗最为人称道的是后四句。

两句点明读书的良好环境,两句劝人珍惜年少时光刻苦读书,显现了对弟侄的殷切期望。

整首诗情味恳直,旨意深切。

杜荀鹤(846~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晚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他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其诗作平易自然,朴实明畅,清新秀逸,

在诗坛享有盛名。

【注释】

[1] 何事:

为什么。

[2]居穷:

处于“穷”之境。

穷:

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

“道不穷”的“穷”则是“缺少、缺乏”之意。

[3]乱时:

战乱时期,与下面“静时(和平时期)”相对。

[4]家山:

家乡的山,这里代指故乡。

[5]干戈:

干和戈本是古代打仗时常用的两种武器,这里代指战争。

[6]礼乐:

这里指儒家思想。

礼,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体系。

乐,音乐。

儒家很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

[7]惰:

懈怠。

[8]寸功,形容极小的功夫。

【赏析】

纵观全诗,亲切自然,质朴无华,“平淡而山高水远”(黄庭坚)。

首联“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以“何事”关联两句,提出疑问:

侄子为何能“居穷道不穷”?

为何能在世道纷乱之时仍守常不变,与和平、安宁时期一样?

前句两个“穷”含义不同。

“居穷”的“穷”与“达”相对,指没有步入仕途;“道不穷”之“穷”,当作“缺少”解。

《春秋·公羊传》鲁哀公十四年载,西狩获麟,孔子曰:

“吾道穷矣。

”此处反用其意,指儒家所求的道义、操守、修养不缺乏。

“居穷道不穷”是说侄子虽然未达而入仕,但却能谨守礼道,勤奋修业。

后句“乱时”指当时纷纭动荡的时世。

唐乾符二年(875),发生了震撼李唐王朝的黄巢大起义,起义军转战十年,安徽也在波及范围内。

起义军失败后,秦宗权起来作乱,“屠残人物,燔烧郡邑,西至关内,东极青齐,南出江淮,北至卫滑。

”(《旧唐书·秦宗权传》)处于江淮一线的安徽,又是首当其乱。

从时间上推算,其弟侄长成读书之际恰逢乱世。

身逢乱世本为不幸,而诗人却以此来刻划书堂主人公的精神面貌,他“乱时还与静时同”,一如既往地“居穷道不穷”,这确实难能可贵。

诗人并没用什么溢美之辞,却摄取了弟侄独特的风貌。

颔联“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前后两句进行对比。

“干戈”借代战争,“礼乐”指儒家所遵奉的道德规范。

古人认为“立身一败,万事瓦裂”(柳宗元《寄语京兆孟容书》),所以古代学子都重视修身立德,将进德和修业合二为一。

这联是说,家乡虽在战乱中,然弟侄却能守礼自恃,不放弃道德修养,对比之中,弟侄不但勤勉好学,而且品格高洁,成就卓然突出。

同时,后一句又与首联关合,原来是弟侄一贯谨守礼乐之道,方能“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这样就回源溯流解答了首联的“何事”之问。

颈联由书堂之人写到书堂之景: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前一句从视觉落笔,近处书房窗外种的修竹,在日光照耀下将婆娑的影子洒落在书案上;后一句从听觉落笔,不远处山野泉水的潺潺流淌声传入洗砚池中。

此联明状景实乃写人,透过此景,可以想见其侄伏案苦读、砚池墨耕的情形。

同时,竹影摇曳,暗写好风细细;泉声可闻,知书堂临泉而筑。

眼前摇竹影,耳畔响泉声,书堂何等幽雅,主人又是何等高雅!

尾联“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是对弟侄的勉励之辞,也是作为长辈总结人生经验的肺腑之言。

无论世道怎样变换,“持危扶颠,皆出于学者”(苏辙),真才实学总是能经世致用的。

而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春天,春玩其华,则秋登其实,所以说少年时的辛苦勤勉将终身受用。

然而要学有所成,还必须有时间的保证,诗人以过来之人的口吻,抓住这一关捩,暗用夏禹惜寸阴之事关照侄子,切莫因懒惰而让光阴流逝。

此联出语警策,语重心长。

对莘莘学子来说,“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这等警句,如黑夜里的繁星,嵌在广袤的天空里熠熠生辉,能够振聋发聩,催人在学海里扬帆奋进。

拓展阅读——题壁诗:

题壁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

题壁诗有多种类型。

就载体而言,有寺壁、石壁、邮亭壁、殿壁、楼壁之分;就内容而言,题壁诗皆有感而作,有所寄托,大致可分如下类型:

第一,政治抱负。

这类诗大多对现实不满,不平则鸣。

第二,生活困难,乞求得到社会赞助,题诗于壁,广而告之。

第三,志趣爱好。

有些诗颇富哲理,堪称警句。

著名的有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

山中。

”《水浒》第三十七回宋江的“反诗”:

“心

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

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题壁诗始于两汉,盛于唐宋。

唐宋时期,出于爱护墙壁的需要,也为了方便题诗者,不少寺院、驿站专门设有诗板(诗牌)供过往行人题诗。

元代以后,题壁诗辉煌不再。

【思考练习】

 

三、偶成

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1]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2]。

 

【题解】

这首诗主旨是劝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

该诗语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等,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他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给后人留下浩如烟海的著述。

其著作甚多,辑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作为教本。

 

1179年,朱熹在江西庐山重建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

1194年,在湖南长沙重建岳麓书院,从湖南各地延聘教师,广招生徒,来此就学者曾达千人。

朱熹对书院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注释】

[1]觉:

醒。

  

[2]秋声:

秋时西风作,草木凋零,多肃杀之声。

【赏析】

这首诗告诉我们:

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要珍惜我们拥有的每一寸光阴。

生活就是这样,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时间(青春)会在梦想中悄然逝去。

这首诗是朱熹的人生感悟,是他用切身体会告诫年轻人的经验之谈,也是他成就名家的经典箴言。

前两句说明人生到老,学问难成,因而必须爱惜光阴。

因其“易老”,故“不可轻”,可见惜时之重要。

这两句语重心长的话,劝导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美好的年华,努力学习,切莫让可贵的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溜走。

后两句用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感叹时间飞逝如梭。

其中“池塘春草梦”是一个典故,源于《南史·谢方明传》:

“(谢方明)子惠连,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嘉赏之,云:

‘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话。

’尝于永嘉西堂四诗,竞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

常云:

‘此语神功,非吾语也。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诗句,后被赞誉为写春意的千古名句,此处活用其典,意谓美好的青春年华将很快消逝,如同一场春梦。

诗中流淌的不仅仅是名言警句,更多的是发之于心的生命震颤,让我们知道了时间的宝贵,并及早落实于行动中,与时间赛跑,与生命之花共绽。

朱熹是宋代理学家中文学修养最高的人,对文学艺术有很高的欣赏趣味,论诗论文都有精辟的见解。

他的诗歌最值得重视的是取材于大自然的作品,能以一个理学家的心胸眼光,敏捷地发现山水景物之妙,善于描写冲淡悠远的意境,表现心境的澄静清明;还善于通过景物的描写寄寓学理悟道的情怀,或暗喻治学的心得;更善于表现对大自然生机春意的观照与领悟,比如他的组诗《观书有感二首》,就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

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

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

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

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也是一首借助形象喻理的诗。

这首诗用水

上行舟作对比,说明读书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在渐进中穷尽事理,初学时需要“推移”

之力,到后来探得规律、懂得事理之时,就能

“自在”而行了。

宋人作诗多议论,少形象,而朱熹这首《观书有感》(又名《泛舟》)却化议论为形象,启人思索,颇富韵味。

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兴,寄托了一个深刻的哲理,读之见情趣,思之觉深邃。

字面上,它描绘了两幅图景:

一幅是,日行月转,地球上又一度春季到来,万物复苏,大地滋润。

江上的水涨起来了,巨船大舰在江上飘行,轻快如水漂鸿毛一般。

这一比喻把由于水深而大船行驶也显轻快,在江面上自由自在飘行的图景描画得清新可爱。

另一幅是,冰冻山寒,江流缓细,多人推拉,一条小船也移动艰难。

这两幅图,作者是采用逆转法粘合在一起的。

四句短诗,颇显波澜,一比一衬,形象鲜明。

这首诗中,既有时令感,又有动态感,具有勃勃生气,显然不是抽象说理。

然而它却确实蕴含哲理。

细心的读者会在诗人留下的空白处展开丰富的联想。

比如读书,现在拿起大部头著作越读越有味,可当初才识字,看一篇文章又是多么艰难。

读书做学问,要日积月累,积聚雄厚的基础,才读得畅快,写得得心应手,才会感到其乐无穷的妙趣,这不正与江上泛舟同理吗?

其实,不仅读书做学问如此,做任何事情,要想驾驭自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哪一样不需要不断地积累坚实的基础?

【思考练习】

(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春草”、“梧叶”这两个意象的作用。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四、白鹿洞[1] 诗

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2] 正追寻。

【题解】

这是诗人王贞白的一首写自己的读书生活的诗,也是一首惜时诗。

诗句“一寸光阴一寸金”成为劝勉世人珍惜光阴的千古流传的至理名言。

王贞白,字有道(875~?

),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

他“学力精湛,笃志于诗”,其诗“内涵深刻,意存高远”,“清秀典雅,辞意工丽”,明代李奎赞王贞白的诗“联芳李杜,并驾韩柳”。

王贞白诗以《白鹿洞二首》最为称著。

本诗是其中的第一首。

【注释】

[1] 白鹿洞:

即指白鹿洞书院,位于九江庐山五老峰下,是中国古代最早建立的书院之一。

诗人曾在此读书求学。

[2] 周情孔思:

指周公礼法、孔子儒学,诗中乃泛指经史之学。

【赏析】

译文:

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

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一样珍贵。

若不是被来往行人赞赏的逗笑打断了思绪,

我正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

首句叙事。

“读书不觉已春深”,言自己专心读书,不知不觉中春天又快过完了。

“春深”犹言春末、晚春。

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读书入神,每天都过得紧张而充实,全然忘记了时间。

春天快过完了,是诗人不经意中猛然发现的。

这一发现令诗人甚感意外,颇多感慨。

他觉得光阴过得太快了,许多知识要学,时间总不够用似的。

次句写诗人的感悟。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阴,指极短的时间,这里以金子喻光阴,谓时间宝贵,应该珍惜。

这是诗人由第一句叙事自然引发出来的感悟,也是诗人给后人留下的不朽格言,千百年来一直勉励人们,特别是读书人珍惜时间、注重知识积累,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

三、四句叙事,补叙自己发觉“春深”,是因为“道人来引笑”。

“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

“引笑”指逗笑,开玩笑。

道人修禅养性是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的了,而诗人需要道人来“引笑”,才肯放松一下,休息片刻,可见诗人读书之专心致志,非同寻常。

这不,道人到来之时,诗人正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

“周情孔思”,当指古代读书人所读的儒家典籍。

从诗人的读书生活看,诗人是惜时如金、潜心求知的人。

后人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思考练习】

 

 

五、清明

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1] 萧然[2] 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3] ,晓窗分与读书灯。

【题解】

这是一个贫寒知识分子清明节的素描,表达了其生活的艰难和以读书为乐的情操。

选材上独具一格,风格也比较质朴。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北宋诗人、散文家。

王禹偁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

其诗平易质朴,流畅易懂,于平淡中流露自然逼真的意境,对改变宋初浮靡的诗风,有一定贡献。

【注释】

[1] 兴味:

兴致。

[2] 萧然:

萧索冷落的样子。

[3] 新火:

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称为“新火”。

【赏析】

译文:

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

萧索冷落的我,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对于过节显得很淡漠。

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也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2008年,我国首次将清明列为法定假日。

在唐宋时期,清明是法定假日。

唐宋时的假期还包括清明的前一天寒食,在寒食当天禁火,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所以称“寒食”。

到清明,禁火结束,在这一天用榆木或者柳条乞取新火。

清明时节,气候转暖,春机盎然,是家人相携、扫墓踏青的重要日子。

而北宋诗人王禹偁笔下的清明则显得与众不同:

没有踏青赏花的游乐,没有亲朋好友的宴饮,也没有清明烟雨中因扫墓而引发的伤古怀春之情。

贫困剥夺了他插柳赏花、踏青饮酒的欢乐,诗人空寂的情怀,像山野荒寺修行的僧人,或者一个没有归处的和尚一样,寂寞清苦、冷落萧条,但这寂寞清苦中却又充满着希望,丝毫没有沮丧的情绪,因为,诗人自有过节的乐趣,那就是读书。

于是,他津津有味地进入了书的境界。

不管主人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也好,“书中自有颜如玉”也罢,至少他此时是快乐的,因为他真正沉浸于书的境界。

书,的确能使人从容。

一书在手,天地在胸,有了这份从容,什么样的日子都能品出快乐。

【思考练习】

 

六、暮春即事

叶采

双双瓦雀[1]行书案[2],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3],不知春去几多时。

【题解】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时节读书情景的诗,表现了作者浸沉在书中的专注精神和以读书为乐的恬淡情怀。

一、二句表现书房的宁静,三、四句表明自己专心读书,因此,春天过去了许久,也不知道,只是在瓦雀影动、杨花入砚的惊扰中,才晓得已是暮春时节。

语言平易,景物描写生动贴切。

叶采,字仲圭,一字平岩,福建邵武人,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再传弟子。

【注释】

[1]瓦雀:

在屋瓦上活动的鸟雀。

[2]行书案:

指瓦雀在书案上移动。

[3]《周易》:

《易经》,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赏析】

这是一首即事诗,即以眼前事物为题材的诗。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开篇入题,柳絮飘坠,切暮春时节;书案砚池,明即事内容。

屋顶上两只麻雀的影子在书案上移动,点点杨花飘入屋内,落到砚池中。

我静心坐在小窗前毫不理会,依然潜心地读着《周易》,不晓得春天过去了多少时间。

这是一首典型表现中国古代文人读书的作品。

十分宁静的书室,杨柳飞絮的季节,春风娇弱的日子,屋里似乎没人,几只麻雀儿悠闲自在地漫步在书桌上,飞絮轻盈地随风飘落,赖在砚台上不肯动弹,竟然无人拂拭——好一幅宁静安然的画面。

而书室的宁静是由动态的画面表现出来的,这里感觉不到人的影响。

不然,麻雀不能闲步书案,柳絮不得安卧砚台。

这两句对仗自然,气氛灵动活泼,是以动衬静的反衬手法。

书室里其实有人,那是诗人,“闲坐小窗读《周易》”。

好一个“闲坐小窗”,好一个“读《周易》”,将读书的乐趣和盘托出。

诗人的读书,是闲坐,不是正襟危坐,可见,他的读书没有太多的功利目的,读书已经成为他的兴趣,甚至是他生命的一部分,这样的读书,才会有真正的乐趣。

他读的是《周易》,在儒家经典中,《周易》的丰富,《周易》与自然的关联,都有特别的意义,倒是对于功名,对于科举,《周易》的重要性远远不如其他经典。

这样的书,适合“闲坐”时读,适合在自然中读。

正因为如此,他读得如此专注,乃至于春天的流走,季节的变迁,他全然无知。

结句“不知春去几多时”是推进一层的写法,拓展了全诗的时间容量。

诗句描写的是眼前之景,表现的却是一春之事,花开花落纯任自然,诗人未曾留意,不曾动心,进一步表现了诗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专注。

让读书成为一种兴趣,人的生命就会纯粹而丰富,和乐而从容。

拓展阅读:

《宋诗纪事》中有不少关于读书的诗篇,读来颇有兴味,有的还十分诱人感人。

如魏了翁《十二月九日雪融夜起达旦》曰:

“远钟入枕报新晴,衾铁衣棱梦不成。

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

”雪融之夜,衣冷衾寒,听着寺院传来的夜半钟声,无法入眠。

干脆起来通宵读书。

窗外明月如昼,白雪皑皑,梅花点点,屋檐上积雪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