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化学第三单元32原子的结构教案人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5726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上化学第三单元32原子的结构教案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三上化学第三单元32原子的结构教案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三上化学第三单元32原子的结构教案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三上化学第三单元32原子的结构教案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三上化学第三单元32原子的结构教案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上化学第三单元32原子的结构教案人教版.docx

《初三上化学第三单元32原子的结构教案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上化学第三单元32原子的结构教案人教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上化学第三单元32原子的结构教案人教版.docx

初三上化学第三单元32原子的结构教案人教版

初三上化学第三单元3.2原子的结构教案(人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

  (参考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②了解原子结构中的一些规律及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③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④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⑤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过程与方法:

  ①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②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③通过对原子结构探究,初步学会化学理论的探究方式及方法。

  2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2.1教学重点

  ①对原子结构的探究认识。

  ②原子的结构: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③离子的形成过程、核外电子排布。

  2.2教学难点

  ①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②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③离子的形成过程。

  3专家建议

  重点建立原子结构的概念及其关系。

  4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合作探究、教师讲解等方法进行教学。

  通过观察、讨论与交流、领悟等系列群体探究方式来逐步完善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通过对具体原子质量的实际数据展示的观察,感受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并学习查阅相对原子质量分方法。

  5教学用具

  多媒体。

  6教学过程

  6.1第一课时

  6.1.1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分子、原子的定义,提出问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的构成,知道了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谁能说说分子、原子的定义及区别呢?

”学生回答: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别是: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原子可再分。

  我们知道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你们是否思考过这些问题:

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呢?

如果可以,它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原子的构成。

  6.1.2教学活动

  [板书]

  原子的构成

  [探究一]

  原子的构成

  [过渡]

  同学们,对于科学家们进行的原子结构发现的实验,你们都知道有哪些科学家呢?

你们又知道他们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呢?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近代科学的原子论。

  [板书]

  近代科学原子论

  [讲解]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的原子模型、英国科学家汤姆生的“葡萄干布丁”模型、卢瑟福a粒子散射实验。

  20世纪初,卢瑟福为了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曾用a粒子轰击金铂,结果发现:

①大多数a粒子能穿透金铂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少部分a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极少数a粒子被反弹回来。

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问题探究:

原子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

  为什么大多数a粒子能穿过金铂而不受阻碍呢?

原子是不是实心的球体呢?

  有的a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什么呢?

  被弹回来的a粒子是怎么回事?

  [交流、讨论]

  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并点名个别同学起立来发表他们的想法及思考的答案。

  [分析]

  因为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几乎是空心的,所以大部分的α粒子能够很顺畅的通过;因为α粒子带正电荷,原子核也带正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由于斥力的原因,所以有少数的α粒子会有偏转;而因为金原子中原子核存在,而且体积小,质量大,所以只有很少的机会与α粒子相碰撞,并且能反弹。

  科学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板书]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板书]

  原子核是否可分?

  [探究二]

  原子核是否可分?

  [老师提问]

  我们现在知道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那么原子核是否又可分呢?

  [学生回答]

  可以、不可以。

  [分析]

  实际上,原子核是可以再分的。

  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原子弹爆炸正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时产生的巨大能量,这说明原子核还能再分。

科学家们通过不断的实验探究获得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结论,其中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并且在不同的原子中,质子、中子本身都一样,区别在于,不同的原子中所含的质子、中子数目不一样。

  [板书]

  

  [板书]

  原子是否带电

  [探究三]

  原子是否带电

  [老师提问]

  既然我们知道了原子中存在着带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那么现在我们来探究一下原子是否带电呢?

  [学生回答]

  带电、不带电。

  [分析]

  原子是不带电的。

  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核内电子数=核电荷数=核外质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几种原子的构成见下表: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0

  碳

  6

  6

  6

  氧

  8

  8

  8

  钠

  1

  2

  1

  镁

  2

  2

  2

  氯

  7

  8

  7

  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新课标第一网

  从表中可以看出:

1.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电子数不同;2.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3.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

  [板书]

  .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电子数不同;2.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3.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

  [小节]

  通过本节课我们知道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核内电子数=核电荷数=核外质子数,原子不显电性;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电子数不同;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

  [布置作业]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2.预习新课的内容;3.完成课后作业。

  6.2第二课时

  6.2.1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原子的构成,知道了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由于原子核内所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数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我们又知道了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下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6.2.2教学活动

  [板书]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提问]

  大家觉得原子核的核外电子是杂乱无章排布的?

还是有序排布的呢?

它们的排布是否有规律呢?

  [回答]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是有规律的。

  [讲解]

  .没有固定的轨道,但有经常出现区域;2.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1234567;

  3.离核越近能量越低;4.最外层电子最多不超过8个电子(只有1层的不超过2个电子)。

  [讲解]

  展示PPT中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进行分析讲解。

  [过渡]

  我们知道了原子核外电子是在一定的轨道中绕着原子核运动的,下面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几种特殊元素的原子结构。

看看他们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特点。

  [板书]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结构

  [提问]

  同学都知道哪些稀有气体元素呀?

  [回答]

  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

  [鼓励]

  很好,回答正确。

  [过渡]

  通过PPT展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结构。

  [提问]

  从刚刚我们看到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结构中,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呢?

同学们觉得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结构有哪些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

  给学生十分钟时间分组讨论,并点名个别同学起来回答。

  [讲解]

  稀有气体元素电子结构的特点是:

最外层电子数8个(氦2个)达到稳定状态。

  [板书]

  稀有气体元素电子结构的特点是:

最外层电子数8个(氦2个)达到稳定状态。

  [过渡]

  学习了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结构,接下来我们学习一下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

  [板书]

  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

  [过渡]

  通过PPT展示部分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

  [提问]

  从刚刚我们看到的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中,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呢?

同学们觉得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有哪些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

  …………

  [讲解]

  金属元素电子结构的特点是:

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

  [板书]

  金属元素电子结构的特点是:

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

  [过渡]

  学习了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接下来我们学习一下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

  [板书]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

  [过渡]

  通过PPT展示部分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

  [提问]

  从刚刚我们看到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中,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呢?

同学们觉得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又有哪些特点?

  [讲解]

  非金属元素电子结构的特点是:

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等于4个,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电子。

  [板书]

  非金属元素电子结构的特点是:

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等于4个,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电子。

  [总结]

  我们学习了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完成下面的表格来总结一下。

  [板书]

  元素的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结论

  金属元素

  (一般小于4)

  易(失去)电子

  (易)发生化学反应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非金属元素

  (一般大于等于4)

  易(得到)电子

  稀有气体元素

  (等于8(氦等于2))

  (稳定结构)

  (难)发生化学反应

  [过渡]

  上面我们学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当原子得失电子后,还显电中性吗?

2.原子得失电子后,所得微粒如何称呼?

  [回答]

  不显电性,原子得失电子后,所得微粒称为离子。

  [板书]

  离子

  [提问]

  什么是离子?

  [回答]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又分为:

阳离子和阴离子。

  [讲解]

  通过PPT展示阴、阳离子的形成。

  [小节]

  通过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核外电子的排布,知道了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没有固定的轨道,但有经常出现区域;2.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1234567;3.离核越近能量越低;4.最外层电子最多不超过8个电子(只有1层的不超过2个电子)。

接下来我们又学习了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简单了解了一下离子的概念,希望大家回去后好好复习一下。

  [布置作业]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2.预习新课的内容;3.完成课后作业。

  7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二、

  原子的构成:

  三、

  原子结构中的易错知识点:

  .

  原子种类不同,质子数也不同。

  2.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

  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中粒子构成,但不是所有的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4.

  氢原子中没有中子。

  5.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但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6.

  原子很小,但有一定质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第二课时: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没有固定的轨道,但有经常出现区域;

  2.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1234567;

  3.离核越近能量越低;

  4.最外层电子最多不超过8个电子(只有1层的不超过2个电子)。

  二、

  元素的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结论

  金属元素

  (一般小于4)

  易(失去)电子

  (易)发生化学反应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非金属元素

  (一般大于等于4)

  易(得到)电子

  稀有气体元素

  (等于8(氦等于2))

  (稳定结构)

  (难)发生化学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