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新题分类汇编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单元 生命系统的代谢基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15713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85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单元 生命系统的代谢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单元 生命系统的代谢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单元 生命系统的代谢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单元 生命系统的代谢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单元 生命系统的代谢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单元 生命系统的代谢基础.docx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单元 生命系统的代谢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新题分类汇编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单元 生命系统的代谢基础.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单元 生命系统的代谢基础.docx

模拟新题分类汇编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单元生命系统的代谢基础

第二单元生命系统的代谢基础

1.(2014江苏南通期末,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有无

B.本实验的原理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最终试管1中溶液颜色较深

D.若肝脏研磨液不新鲜,可导致两组试管卫生香的复燃程度相同

[答案]D

[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即酶的有无;本实验的原理是酶的高效性,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是酶的作用机理;该实验中无显色反应的发生;实验中使用的肝脏必须是新鲜的,这是因为新鲜肝脏中的酶能保持原有的活性。

2.(2014安徽亳州质检,4)生命活动离不开酶。

人体的消化道是多种消化酶作用的场所,消化不良的患者所服用的多种酶片中,主要成分为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其外包有糖衣。

人体内不同的消化酶最适的pH值是不同的,如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近中性,胃蛋白酶的最适pH约为1.5,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其中消化酶的最适pH则多偏碱性。

下列有关描述中合理的是()

A.人体内不同消化酶最适pH值不相同,但最适温度则几乎相同

B.人体分泌的消化酶只能在消化道的相应部分发挥消化作用

C.将胃蛋白酶反应体系中的pH由10调为1.5的过程中,该酶的活性逐渐上升

D.患者服用多酶片时应捣烂或嚼碎,以利于其中的消化酶与相应底物充分接触

[答案]A

[解析]只要条件适宜,消化酶无论在体内或体外均能发挥作用,B项错误。

当pH为10时,胃蛋白酶就已经失活,此时即使将pH调为最适,也无任何作用了,C项错误。

多酶片也主要是在小肠中发挥作用的,其外包有糖衣的目的是防止其中的消化酶在胃中被胃蛋白酶分解,故服用时不能捣烂或嚼碎,D项错误。

3.(2014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高三联考,12)右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B.pH=c时,e点为0

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动,d点右移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动,d点左移

【答案】C

[解析]pH=a时酶活性下降,但反应的平衡点不会改变,不过此时达到反应平衡点所需要的时间延长,因此e点不变、d点右移,A错误;pH=c时酶变性失活,但过氧化氢自然状态下也可分解此时氧气,B错误;温度降低时,酶活性降低,e点不移动、d点右移,C正确;H2O2量增加时,e点上移、d点右移,D错误。

4.(湖南省益阳市2014年箴言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1)某种酶是419个氨基酸形成的蛋白质。

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做出5种不同长度的该酶的片段,并分别测定其活性如图所示,分析该酶最可能具有活性的部分是

A.第1号氨基酸到第43号氨基酸B.第44号氨基酸到第85号氨基酸

C.第196号氨基酸到第419号氨基酸D.第197号氨基酸到第302号氨基酸

[答案]B

[解析]1~196片段具有活性,1~302片段具有活性和44~419片段具有活性,3个片段的共同部分是44~196片段,这说明酶具有活性的部分是44~196片段,当酶缺失了44~85片段时,其活性消失,而缺失其它部分活性不变,所以该酶具有活性的部分是第44号氨基酸到第85号氨基酸。

酶的活性部分就是酶的某一区段,此题的关键是找到有酶活性的公共部分。

5.(2014湖北省襄阳市12月调研,3)对于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

A.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

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

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

D.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

在实验过程中,要遵循单因子变量的原则,A正确;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因而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B正确;由于过氧化氢的量是一定的,因而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C错误;根据酶的专一性,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D正确。

6.(201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第一次联考·7)下列与酶相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探究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

B.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一定是酶的种类

C.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不止一种

D.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就是因变量

[答案]D

[解析]探究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和无机催化剂;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也可以是不同的底物;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只能是pH;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实验中,因变量就是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7.(2014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三月考·6)图甲表示酶促反应过程,图乙表示该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20mmol/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图甲中c和d是同一种物质,则a可能是麦芽糖,但一定不是蔗糖

B.图乙中的曲线④表明,在特定条件下,物质a在2min内完全水解

C.图乙中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的温度最高

D.图乙中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的酶浓度最高

[答案]C

[解析]1分子麦芽糖水解生成2分子葡萄糖,1分子蔗糖水解生成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A正确;图乙显示,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20mmol/L,在2min内物质a的浓度为0,B正确;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酶促反应速率最大,低于或高于最适温度,酶的活性都会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弱,若图乙中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的温度不一定最高,C错误;在底物浓度一定且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浓度越高,酶促反应速率越大,D正确。

8.(2014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三月考·7)以下各种酶与其作用部位相匹配的是

A.淀粉酶——肽键B.ATP水解酶——高能磷酸键

C.限制酶——氢键D.解旋酶——磷酸二酯键

[答案]B

[解析]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淀粉中不含肽键,A错误;ATP水解酶催化ATP水解,导致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B正确;限制酶作用的部位是磷酸二酯键,C错误;DNA复制时,在解旋酶的催化作用下,氢键断裂,将两条链解开,D错误。

9.(2014福州市八县期末试题.11)图表示在在25℃、pH=7条件下,向2ml的H2O2溶液中加入两滴肝脏研磨液,H2O2分解产生O2量随时间的变化。

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条件,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以Fe3+替代肝脏研磨液,a值减少,b值增大

B.滴加4滴肝脏研磨液,a值不变,b值增大

C.温度为37℃时,a值不变,b值减少

D.H2O2量增加为4ml时,a值增大,b值减少

[答案]C

[解析]以无机催化剂代替有机催化剂后,底物的量如果不变,则a值不变,b值增大,A错;酶量增加,底物的量如果不变,则a值不变,b值减少,B错;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强,a值不变,b值减少,C正确;底物的量增加,a值增大,b值也增大,D错。

10.(2014届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联考理综,2)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实验组:

2mL3%的H2O2溶液+1mL过氧化氢酶,保温5min后观察

对照组:

2mL3%的H2O2溶液+1mL蒸馏水,保温5min后观察

B

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实验组:

2mL3%的淀粉溶液+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碘液检验

对照组:

2mL3%的蔗糖溶液+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碘液检验

C

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

5mL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新鲜唾液+碘液,每隔5min将溶液温度升高10℃,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

验证pH对酶的催化速率的影响

向三支试管分别加入1mL不同pH的缓冲液,再依次加入1mL新鲜唾液,2mL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加入到三支试管中,适宜温度保温5min后用斐林试剂检验

[答案]D

[解析]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保温5min后观察,反应已结束,效果不好;蔗糖溶液对碘无特异颜色反应,观察不到蔗糖的反应情况;C选项中温度范围变化太大,达不到观察效果;D选项加入不同pH的缓冲液,再加唾液和酶,先后顺序严谨,能过到反应效果。

11.(2014·济南期末调研,7)下列关于酶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

B.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了催化能力

C.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D.酶的催化效率易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答案]B

[解析]酶在化学反应中只起催化作用,不参与化学反应;有些酶,如消化酶离开细胞进入消化道后仍起作用;酶有蛋白酶和RNA酶两种;酶的催化效率与反应条件密切相关。

12.(2014届安庆六校第三次联考,2)ATP是细胞内流通的能量“通货”。

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提供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O2和ATP

B.洋葱表皮细胞中能形成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C.细胞吸收钾离子的过程中,ATP中高能磷酸键的能量都会释放出来

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全过程都有ATP的合成

[答案]B

[解析]线粒体产生的ATP不能被叶绿体利用;洋葱表皮细胞无叶绿体,形成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细胞器只有线粒体,B选项正确;ATP供能时,只有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供能;无氧呼吸中第二阶段不产生ATP。

13.(2014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三月考·10)下图a、b分别表示两种植物在其他条件均适宜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的研究情况。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研究中两种植物所处的环境温度各自保持不变

B.两图中阴影部分的纵向值代表相应光照强度时的净光合速率

C.图b代表的植物可能更适宜生活于弱光照环境中

D.植物处于图中CP所示光照强度时,叶肉细胞消耗的O2大多需经过3层生物膜

[答案]D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该研究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因变量是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温度等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要控制相同且适宜,A正确;两图中阴影部分的纵向值代表相应光照强度时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即净光合速率,B正确;光合速率的最大值以及光饱和点(CP),图b代表的植物都小于图a代表的植物,说明图b代表的植物在弱光下长势较好,C正确;处于图中CP所示光照强度时,图a和图b代表植物的光合速率都与呼吸速率相等,此时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气依次经过叶绿体的双层膜、线粒体的双层膜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被消耗,D错误。

14.(甘肃省兰州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3)下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物质转换用实线表示,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图中a~g为物质,①~⑥为反应过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能利用a物质将光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c中

B.e中不储存化学能,所以e只能充当还原剂

C.图中①表示水分的吸收,③表示水的光解

D.在g物质供应充足时,突然停止光照,C3的含量将会上升

[答案]B

[解析]a为光合色素,能吸收、传递、转化光能到ATP中,A对;e为水光解生成NADPH,也含有活泼的化学能,参加暗反应C3的还原,故B错;图中①表示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③表示水的光解生成NADP和氧气,C正确;g为二氧化碳供应充足时,突然停止光照,生成NADPH和ATP量下降,C3的还原下降,C5的消耗下降而积累,另一方面,二氧化碳固定生成C3故D正确。

15.(2014届天津市高三第二次六校联考.6)图甲为依据某植物夏季一昼夜中CO2的释放量和吸收量所绘制的曲线图,图乙为氢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bc段和de段光合作用速率都下降,此时造成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

B.图乙中[H]经①→②转移到葡萄糖中,首先[H]与A结合,该转变过程属于光反应

C.图甲中C点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光照强度减弱造成的

D.图乙中[H]经②→①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氧气参与

[答案]D

[解析]图甲bc段和de段光合作用速率都下降,此时造成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不同,bc段是由于中午温度过高导致气孔关闭使暗反应下降进而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de段主要是随着时间推移,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速率下降,A错误;图乙表示多糖的降解(③)及葡萄糖的有氧呼吸(②①)和无氧呼吸(②④)过程,降解过程不产生[H],[H]也不与A(丙酮酸)结合,B错误;图甲中C点是转折点,之后温度稍微下降,部分气孔开启,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加强,C错误;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都传递给氧气,化合生成水,D正确。

16.(2014山东泰安期末考试,14)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细胞因不含叶绿体而显白色(如图中b所示)。

将整株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两天后,再做如图所示处理。

两小时后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滴加碘液显色后进行观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a处和b处两部分对照说明光合作用发生于叶绿体

B.实验中a处和c处两部分对照说明光合作用需要CO2

C.实验中a处和遮光纸遮挡部分对照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D.实验中光照的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答案]D

[解析]a部分细胞受光照射,遮光纸遮挡部分细胞不能接受光照射,两者对照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实验中光照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可能密封圈下面叶片会因缺乏有机物而死亡。

17.(2014福州市八县期末试题.12)小麦旗叶是位于麦穗下的第一片叶子,小麦籽粒中的有机物约50%来自旗叶。

小麦籽粒形成期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旗叶一昼夜内有机物的增加量就是其净光合作用量

B.为小麦旗叶提供14CO2,籽粒中的淀粉都含14C

C.与同株其它叶片相比,限制旗叶光合速率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D.去掉一部分籽粒,一段时间后旗叶的光合速率会下降

[答案]D

[解析]依题意,旗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有一部分会运送到小麦籽粒中,所以旗叶一昼夜内有机物的增加量应小于其净光合作用量,A错;籽粒中的淀粉部分含14C,B错;与同株其它叶片相比,限制旗叶光合速率提高的主要因素是色素的含量,C错;去掉一部分籽粒后,导致旗叶的有机物积累,最终光合速率会下降,D正确。

18.(2014濉溪县第五次月考.5)莴苣种子的萌发受光照的影响,下表是交替暴露在红光和远红光下莴苣种子的萌发率(2℃下,连续1min的红光和4min的远红光照射,R—红光,FR—远红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光处理

萌发率%

光处理

萌发率%

R

80

R—FR—R—FR

7

R—FR

7

R—FR—R—FR—R

78

R—FR—R

79

R—FR—R—FR—R—FR

7

A.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

B.相同方式的光照处理时间越长,莴苣种子的萌发率越高

C.莴苣种子萌发率的高低以最后一次曝光的光波长为准

D.光是莴苣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远红光下萌发率高,红光下萌发率低

[答案]C

[解析]该实验是为了探究红光和远红光下的不同处理对莴苣种子的萌发率的影响,A错误;结果显示并不是相同方式的光照处理时间越长,莴苣种子的萌发率就高,B错;由结果分析凡是最后一次曝光的光波为R(红光)时,萌发率就高,凡最后一次曝光的光波为FR(远红光)时,萌发率就低,与处理时间无关,C正确;D错误。

19.(2014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第四次联考·6)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注:

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水稻叶肉细胞中,捕获光能的色素含量最多的是叶绿素a

B.一定条件下,PEPC酶可蹦提高气孔导度,从而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强度

C.光照强度低于8×10

mol时,影响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和气孔导度

D.转基因水稻更适宜栽种在光照较强的环境中

[答案]C

[解析]由第二张图看,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C错误;所以转基因水稻适宜栽种在光照强的环境,由第一张图可以看出PEPC酶可提高气孔导度。

20.(201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第一次联考,39)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9:

30—11:

00之间,暗反应过程减缓导致花生净光合速率下降

B.由图可知,8:

00—17:

00之间,玉米积累有机物的量高于花生

C.在17:

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在吸收CO2速率相同

D.在18:

30时,玉米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答案]D

[解析]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在夏季晴朗的白天9:

30~11:

00之间,呼吸速率因温度升高会有所上升,光合作用光反应会有加强。

因此花生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只能是暗反应过程减缓。

在11:

00~12:

30之间,花生的净光合速率低于玉米,故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的少。

在17:

00时,玉米和花生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相等,故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O2速率相同。

在18:

30时,玉米净光合速率为零,故总光合速率不为零,等于呼吸速率,光合作用仍在进行。

21.(201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第一次联考·9)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将叶片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甲组立即烘干处理并测得圆片干重为A,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一个黑暗密闭装置内,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给予适宜强度的光照。

乙组和丙组其他条件一致,一小时后,测得乙装置内圆片干重为B,丙装置内圆片干重为C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减A的干重差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真光合速率

B.C减B的干重差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净光合速率

C.A减B的干重差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呼吸速率

D.实验过程中;乙组圆片叶肉细胞呼吸速率保持恒定

[答案]C

[解析]B组在黑暗条件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B是呼吸作用,C正确;丙组有光照,能进行光合作用,一小时后C-A是净光合速率,A错误;净光合速率加呼吸速率即C-B是真光合速率,B错误;实验过程中,乙组是在无氧条件下,有氧呼吸会逐渐下降,无氧呼吸会增强,D错误。

22.(201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二月联考,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叶片光合速率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不可能是因为CO2固定减少引起的

B.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同步

C.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D.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引起的

[答案]D

[解析]干旱时,植物叶片的气孔可关闭,以降低蒸腾作用,但同时也会影响植物对CO2的吸收,A错误;影响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很多,叶片光合速率下降时,叶片叶绿素含量不一定下降,B错误;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缺少水分,进而导致二氧化碳浓度下降。

随着时间的继续推移,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可能下降,C错误、D正确。

23.(湖南省益阳市2014年箴言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2)如图曲线Ⅰ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Ⅱ的变化。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与y点相比较,x点时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低

B.在y点时,适当升高温度可导致曲线由Ⅰ变为Ⅱ

C.制约x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D.制约z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

[答案]D

[解析]A、与y点相比较,x点时,光照强度较弱,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较少,C3化合物还原减少,导致浓度较y点时高,故A错误;B、题目中提到是在适宜温度下,如果再提高温度,会降低光合作用速率,故B错误;C、制约x点的光合作用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如:

光照强度、CO2浓度等,故C错误;D、z点在图Ⅰ曲线上,表示在适宜温度下,提高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提高,表明此点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不是温度和光照强度,可能是CO2浓度,故D正确.故选:

D.

24.(201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第一次联考·8)将一些苹果储存在密闭容器中,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后其氧气的消耗量和二氧化碳产生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

A.氧浓度为a时,细胞呼吸不在线粒体中进行

B.氧浓度为b时,葡萄糖的消耗量为0.3mol/min,较适宜苹果的储藏

C.氧浓度为c时,酒精发酵消耗葡萄糖的量为0.6mol/min

D.氧浓度为d时,产生的CO2中有1/4来自酒精发酵

[答案]C

[解析]氧浓度为a时,氧气消耗量为0,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正确;氧浓度为b时,氧气消耗0.6,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为0.4,有氧呼吸消耗0.1mol葡萄糖,无氧呼吸消耗0.2mol葡萄糖,共0.3mol葡萄糖,B正确;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产生0.6mol二氧化碳,消耗0.3mol葡萄糖,C错误;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产生1。

2mol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产生0.4mol二氧化碳,故占1/4,D正确。

25.光合作用中的[H]就是NADPH,后者合成的反应式是NADP++H++2e-NADPH。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2014河南信阳二调,7)

A.NADPH具有还原性B.反应物中的H+来自水

C.NADPH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D.暗反应产物中的H来自NADPH

[答案]C

[解析]NADPH可还原C3,具有还原性,A正确;NADPH中的H+来自水的光解,B正确;NADPH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合成,C错误;NADPH为暗反应提供还原态的H,D正确.

26.(2014河南郑州第一次质量预测)右图是在一定温度下测定某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实验装置(呼吸底物为葡萄糖,不考虑装置中微生物的影响)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烧杯中盛放NaHCO3溶液,可用于测定一定光强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B.在遮光条件下,烧杯率盛放NaOH溶液,可用于测定种子无氡呼吸的强度

C.烧杯中盛放清水,可用于测定一定光照强度下真光台速率

D.在遮光条件下.烧杯中盛放清水,可用于测定种子有氧呼吸的强度

[答案]A

[解析]NaHCO3溶液可以维持瓶内CO2稳定,因此瓶内压强的改变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与呼吸消耗氧气的差值引起的,因此可以测净光合作用。

27.(2014河南郑州第一次质量预测,10)下图为探究酵母菌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的装置图,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又进行无氧呼吸的是

A.装置一中液滴左移,装置二中液滴不移动

B.装置一中液滴不移动,装置二中液滴右移

C.装置一中液滴左移,装置二中液滴右移

D.装置一中液滴右移,装置二中液滴左移

[答案]C

[解析]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瓶中氧气减少,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瓶中气体量增加,酵母菌既进行有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