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必考重点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5701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必考重点知识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必考重点知识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必考重点知识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必考重点知识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必考重点知识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必考重点知识点汇总.docx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必考重点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必考重点知识点汇总.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必考重点知识点汇总.docx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必考重点知识点汇总

1北京的春节

1.体裁:

散文。

2.老舍(1899—1966)北京人,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1950年因创作话剧《龙须沟》被授予“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代表作: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所有作品以北京为背景。

3.初旬腊八蒜米醋饺子翡翠摊贩搅拌掺和眨眼通宵燃放彼此贺年骆驼娴熟恰好火炽悬灯结彩零七八碎截然不同万象更新

4.娴熟:

熟练。

悬灯结彩:

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截然不同:

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万象更新:

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5.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的,春节从腊月初旬——正月十九。

详写: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略写:

正月初五、正月十九。

三大高潮:

除夕、初一、正月初一。

好处:

详略得当,使文章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6.这里的“彩排”一次为什么用了双引号?

“彩排”具有特殊含义,预示着春节会更加热闹、隆重。

7.除夕真热闹。

中心句,统领全段。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祭祖、守岁。

8.一是通过人们的活动描写除夕的热闹,比如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赶回家吃团圆饭等;

二是从味道、颜色、声音的角度描写除夕的热闹,比如“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鞭炮声日夜不绝”等。

{补充角度:

嗅觉、味觉、听觉}

9.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

“除非……必定……”的句式,说明人们对除夕夜“吃团圆饭”非常重视,饱含着浓浓的亲情。

10.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

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排比句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这样突出了“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

11.除夕:

喜庆、团圆。

初一:

悠闲、快乐。

十五:

红火、美丽。

12.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残灯:

快要熄灭的灯。

末庙:

庙会的最后一天。

这一句话从内容和结构上看分别有什么作用?

从内容上看,这句话写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九,这十九天“美好快乐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表达了作者对春节的依依不舍之情。

从结构上看,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且与课文首句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13.总结:

课文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图,展示了我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也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认同。

14.《元日》王安石(宋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是正月初一)

1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腊八粥

1.体裁:

散文。

2.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3.腊八粥甜腻板栗哽咽唾沫大匙搅和浓稠嘟囔肿胀黄焖鸡熬粥褐色染缸

本文围绕等粥、喝粥的两件事。

其中等粥详写,喝粥略写。

等粥包括盼粥、分粥、猜粥、看粥。

他的心理是:

急迫→无奈→憧憬→惊讶→嫌弃。

好处:

详略得当,使文章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4.选取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以点带面,说明腊八粥深受人们喜爱。

(排比)

6.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夸张,写出了八儿的兴奋样儿。

7.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反问句:

强调八儿对腊八粥虽然望眼欲穿,但也无可奈何,只能苦苦等待。

改陈述句:

不能设什么法来反抗。

8.栗子跌进锅里。

花生脱了它的红外套。

拟人句,写出八儿观察仔细和丰富的想象力。

9.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比喻)

10.总结:

课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充分体现了小孩子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浓浓的亲情。

3《古诗三首》

寒食(唐韩翃)

1.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

与钱起等诗人齐名,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白天)

春城:

指春天的京城。

御柳:

皇城里的柳树。

无处不:

双重否定加重肯定语气,有效烘托出全城都沉浸在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表达效果更强烈。

“飞花”动态强烈,更能表现春天的勃勃生机,同时说明时节是落花随风飞舞的暮春。

“飞花”明写花而暗写风,蕴意深远,耀人眼目。

诗意:

暮春时节的长安城处处柳絮纷飞,落花飘散,寒食时节东风吹拂着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3.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夜晚)

汉宫:

这里用汉朝皇宫来借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

指宫中传赐新火。

五侯:

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诗意:

夜色降临,皇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轻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汉宫”:

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皇宫。

用“传”与“散”两个动词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4.《寒食》通过描写寒食节时的融融春意和皇宫里的情景,暗讽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及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和社会的不满。

迢迢牵牛星(出自《古诗十九首》)

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河汉女:

指织女星。

河汉,银河。

诗意:

看那遥远的牵牛星,皎洁的织女星。

2.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纤纤”:

写出了织女手的纤细。

擢:

伸出。

札札:

织机发出的响声。

素:

白皙。

机杼:

织机。

诗意: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织着布,织布机发出札札的声音。

3.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章:

花纹。

零:

落下。

诗意: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眼泪如同雨水般掉落。

4.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5.盈盈:

清澈的样子。

脉脉:

相视无言的样子。

诗意:

那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

他们之间虽然只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而相视无言。

6.《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的悲剧,抒发了夫妻之间的离别之愁和相思之情。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解题: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1.王建,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

其诗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

2.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诗意:

中秋的月光照在庭院的地面上,好像铺了一层白霜,树上栖息着鸦鹊。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意:

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当空的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落:

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灵动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4.《十五夜望月》通过中秋望月的特定场景,描绘了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4.藏戏

1.藏戏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开山鼻祖。

2.演绎咆哮吞噬疲倦野马脱缰能歌善舞行善积德开山鼻祖两面三刀青面獠牙

朴实敦厚随心所欲优哉游哉赞叹不已

3.藏戏的特色:

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演出三五天没有结束;

4.国王的面具:

红色:

威严

王妃的面具:

绿色:

柔顺

巫女的面具:

半黑半白:

两面三刀

妖魔的面具:

青面獠牙:

压抑和恐惧

村民的面具:

白布或黄布:

朴实敦厚

5为什么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

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6.藏戏的特色:

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演出时间长。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1.笛福(1660—1731),是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称为“欧洲现实主义小说之父”。

2.凄凉 寂寞 恐惧宴会倒霉忧伤书籍栅栏 控制防御 袭击覆盖贷款畜养

3.对荒岛的描写:

荒无人烟人迹罕至

人生态度:

知足安命积极乐观勇敢坚毅

4.对比异同:

课文节选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用的是第一人称,更直观地描写了鲁滨逊的所见所感。

(用第一人称描写“我”流落荒岛后的所见所闻和所想所做,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拉近了,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5.读梗概时,按照“流落荒岛——建房定居——畜养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6.鲁滨逊记录的“坏处”和“好处”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坏处”和“好处”的对比,实际上是两种心态的对比:

想到坏处无奈,想到好处欣慰。

鲁滨逊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处境,理智地面对现实,能够知足安命,能够在困难的环境中找到安慰和满足,从而创造了生存的奇迹。

7.从鲁滨逊的经历中,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鲁滨逊是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顽强生存的人。

8.启示我们:

遇到挫折和失败时不要灰心气馁,要勇敢面对困难,学会在逆境中前行,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6.骑鹅旅行记(节选)

1.塞尔玛·拉格洛芙,瑞典女作家,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骑鹅旅行记》是其代表作,也是一部与《王尔德童话》和《安徒生童话》齐名、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

2.幻觉障碍无济于事乌合之众跃跃欲试

头晕目眩九牛二虎之力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了喜欢虐待动物的小男孩尼尔斯被变成小狐仙后受尽动物们的嘲笑、恐吓和追逐。

后来,尼尔斯爬到了家鹅的身上,被家鹅带到了天上,和大雁们一起旅行的事。

4.小结:

尼尔斯原来经常欺负虐待动物,后来被小狐仙算计,遭到了“报应”,在寻找小狐仙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原来的错误,决心改过,变得勇敢和顽强。

5.尼尔斯:

顽皮淘气知错能改勇敢孝顺

6.仿写连续动词:

他来到讲台,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了起来。

7.描写神态的词语:

得意扬扬、垂头丧气、神采奕奕、满面春风、愁眉苦脸、眉开眼笑。

8.ABCC:

得意扬扬想入非非人才济济威风凛凛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1.马克·吐温(1835—1910):

美国杰出的幽默讽刺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

他曾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

主要作品:

《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2.喧嚣呻吟寡妇吹嘘荒唐欣喜若狂衣衫褴褛滔滔不绝

3.到了星期二的黄昏,圣彼得斯堡镇仍然笼罩在一片悲伤之中,两个走失的孩子还没有找到。

“仍然”说明在这之前,人们的悲伤情绪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而且还将继续持续下去。

突出了两个孩子的失踪给人们带来的悲痛。

4.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

不一会儿,街道上就挤满了衣衫不整却欣喜若狂的人,他们高声喊着:

“快来看!

找到他俩了!

”(对钟声和人群的描写起什么作用?

表现了小镇上的人们为汤姆和贝琪的归来而激动万分的心情,与上文人们的悲痛形成鲜明对比。

这样由悲转喜,充满了戏剧色彩。

5.在孩子们回来后的半个小时,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同时还使劲握住撒切尔太太的手,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夸张,感受到人们此时高兴激动的心情。

6.汤姆:

机智勇敢、调皮捣蛋、重情义讲义气、有勇有谋、善良、有爱心、爱冒险

8.匆匆

题材:

散文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

现代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主要作品:

《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散文名篇,散文集《欧游杂记》等。

2.头涔涔泪潸潸挪移徘徊蒸融

潸潸:

流泪不止的样子。

徘徊: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游丝:

蜘蛛等所吐的飘荡在空中的丝

涔涔:

汗流不止的样子。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排比)

作者用排比的句式描绘季节更替,用自然界事物与时间作对比,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

我会仿写:

月亮缺了,有再圆的时候;樱花败了,有再开的时候;太阳落了,有再升的时候。

4.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吧:

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表达出作者对时光逝去而又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恋。

要读出追问的语气和感伤的情绪。

5.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①,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比喻)

画出比喻句,并说说这段话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本体①:

八千多日子喻体①:

像针尖上一滴水

本体2:

滴在时间的流里喻体2:

在大海里

形象地写出了日子的渺小以及日子消逝得如此之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4.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仿写:

翻书的时候,日子从翻动的书页中过去;写字的时候,日子从笔尖过去;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屏幕前过去。

采用这种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细腻地写出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不可控的无奈之情。

7.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从修辞手法上分析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日子”比作“轻烟”、“薄雾”,写出了时间稍纵即逝的特点。

这三个问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8.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这是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慨叹与无奈,是作者不甘虚度光阴,力求上进的内心独白。

这是一种真诚的呼唤,呼唤人们要珍惜时光,不要让自己在世上白走一遭!

“痕迹”是指(生命的痕迹),游丝样“突出作者反省自己在过去的日子里(连游丝样微乎其微)的痕迹也没留下,而自责。

赤裸裸来到这世界“指婴儿光着身子来到这世界。

赤裸裸地回去“指没有留下任何成就就离开这世界。

8.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说一说:

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

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内容上:

突出作者关于时光匆匆的感慨,引人深思。

9.课文紧扣“匆匆”二字,具体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同时提醒我们:

要珍惜时间,勿虚度年华。

白驹过隙日月如梭光阴似箭

岁月如梭沧海桑田似水流年

9.那个星期天

1.体裁:

小说

2.作者:

史铁生,中国作家,散文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文:

《我与地坛》《合欢树》等。

3本文写了母亲答应带“我”出门玩,却因为家务繁忙始终没有兑现

诺言,“我”的心情由期待最终变为伤心难过的过程。

.在那个星期天里,“我”经历了盼望-兴奋期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的心理变化

4.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

(从描写方法上分析)这句话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的内疚和对“我”的爱。

5.“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这样写的好处是生动的写出了时间流逝地飞快的特点,使文章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

6.《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①写作方法上,两篇文章都是融情于景;②都写了时间的流逝。

不同点:

《匆匆》运用大量的景物描写和修辞方法来表达时光飞逝,侧重于表达时期个星期天》通过大量的人物动作、心理等描写来写等待母亲带自己出去玩的心理历租写则倒重于用时间的流逝烘托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7.我一直想养一只小狗,妈妈今天终于答应了。

心情好:

路旁的一朵朵花儿好像在对我微笑,树上的鸟儿也在欢唱,树叶沙沙作响,好像也在为我高兴。

打篮球的时候,我有几个计机会没把握住,结果我们输了

路旁的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树上的小鳥叽叽喳喳地叫着,也像是在嘲笑

走在小巷里

“不好”的状态:

天渐渐暗下来了,我独自走在小巷里,看着卷子边上的青苦,我想:

它会不会一般孤独,无人关心,无人爱护?

走在田野里

“好”的状态: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它代表着新生,春雨给庄稼带来了希望,命跑回野中,感受着春的气息,让人禁不住心生愉悦,仿佛我也被春雨洗涤了。

10古诗三首

马诗(唐李贺)

1.李贺(约790—约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人。

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上独树一帜,世称“诗鬼”“鬼才”等。

主要作品:

《马诗》《雁门太守行》等。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燕山:

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这里指边塞。

何当:

何时将要  金络脑:

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比喻)

沙比喻成雪,月比喻成钩。

展现出边疆战场上的清冷悲凉。

     

诗意:

广阔平坦的沙漠,在月光下,好似被白雪覆盖。

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刀。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借马抒情,这是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什么时候我能给骏马套上镶金的马笼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的原野!

3.小结

《马诗》借马来抒情,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能够建功立业的愿望。

石灰吟[明]于谦

1.诗的题目《石灰吟》是什么意思?

石灰吟:

吟颂石灰。

吟:

吟颂。

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作者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表现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和不同流合污的品质。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等闲:

平常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浑:

全,全然。

清白:

指高尚的节操  

锤:

敲打。

 凿:

撞击,雕琢。

千、万:

虚指,表示撞击次数多。

 

诗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灰石,把熊熊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双关)

既指石灰岩经烧制后成为白色的石灰,也象征正直不阿的人品。

(不怕牺牲、洁身自好的品质。

意思:

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3.诗人在吟咏石灰时,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有何妙处?

诗人在吟咏石灰时,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石灰人格化,赋予石灰以人的思想感情。

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吟咏事物的特有属性,和人的思想感情相吻合,把一些抽象概念表现得形象生动。

4.《石灰吟》中,诗人通过吟咏石灰,以石灰做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竹石[清]郑燮

1.郑燮,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兴化(今属江苏)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其中画竹成就最为突出。

主要作品:

《竹石》《板桥全集》等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拟人)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咬定:

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破岩:

破裂的岩石,暗喻艰苦的环境。

写竹子生长环境恶劣勇于直面困难的精神。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磨:

折磨,挫折。

击:

打击。

坚劲:

坚韧、刚劲。

不怕打击、不畏风浪的气节坚韧、刚劲。

意思:

竹子抓住青山毫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韧劲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

2.诗中哪些字词用得好?

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咬”字,充分表现了竹子倔强和坚韧的性格。

“任”字,生动、准确地写出了傲竹凛风而立,斗恶不止的英雄气概!

      

诗人借“竹石”表现了自己坚定顽强、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品质。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1.军阀避免瞪眼僻静眼瞅皮靴宪兵侦探魔鬼苦刑严峻棉袍执行

2.本文是一篇回忆录,通过对父亲李大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忆,展现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怀念。

3.本文写作顺序:

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

4.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交代时间,照应文题,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5.怎样理解一向慈祥、有耐心的父亲,这次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详细解释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的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的认真严肃。

6.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忠于革命

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虚张声势来势汹汹对比沉着镇定

神态、动作描写:

临危不惧、处变不惊

7.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

这句话暗示了局势的危急,说明共产党人处境危险,为下文写父亲被抓埋下了伏笔。

8.对阎振三的动作、神态描写有什么作用?

说明阎振三身受苦刑,但仍不肯指认李大钊,反映出他忠于革命、绝不出卖同志的高贵品质。

9.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

“果然”说明这一天的到来在意料之中。

10.反问句:

我哪能离开呢?

陈述句:

我不能离开。

李大钊坚决不离开北京,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为了革命工作,他早已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11.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

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我”的紧张、恐惧与父亲的沉着、冷静形成对比,更加衬托出父亲的临危不惧。

12.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

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他们每人拿着一把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

兴师动众对比父亲和我

我体会到了敌人的凶狠残暴。

仅仅是父亲和“我”两个人,敌人却如此兴师动众,与父亲的沉着镇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3.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父亲的态度:

惯有的严峻

敌人的态度:

粗暴的吼声冷笑着对比

14.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

没戴眼镜暗示敌人对父亲施了重刑。

乱蓬蓬的长头发表明父亲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

平静而慈祥的脸。

充分体现了父亲对亲人的爱

15.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

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联系上下文说说父亲为什么“安定”“沉着”?

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所以面对敌人严刑拷打不动摇面对亲人不忧伤。

用“安定”“沉着”感染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16.法庭上的父亲是什么样子的

坚定沉着将生死置之度外

17.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

“她是我最大的孩子。

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

父亲的话既是对“我”的赞许,也是对家人的关爱。

他希望“我们”能勇敢地活下去。

18.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

“昨天是几号?

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体会到母亲没有在悲痛中倒下,她要“我”记住敌人欠下的血债。

表现出母亲对亲人的怀念以及对敌人的无比痛恨。

19.这样的结尾有什么好处?

首尾呼应,突出这一天是父亲的被难日,让“我”印象深刻,终生难忘。

表达出了“我”的悲痛,以及对父亲沉痛的哀悼和深深的思念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