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与城市》专题检测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5688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0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与城市》专题检测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与城市》专题检测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与城市》专题检测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与城市》专题检测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与城市》专题检测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与城市》专题检测卷.docx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与城市》专题检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与城市》专题检测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与城市》专题检测卷.docx

人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与城市》专题检测卷

第I卷

一、选择题

2013年底,德国人口总数为8080万人。

据估计,当年德国出生人口为67.5万—69.5万人,死亡人口为88.5万—90.5万人。

专家预测,2060年德国人口可能不足7000万人。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四种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中,最符合德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是()

2.目前德国采取的人口政策,最不可能是()

A.奖励适龄妇女生育

B.增加儿童抚养补贴

C.鼓励本国居民向他国迁移

D.推迟退休年龄

读我国某市1986—2011年外来人口变化情况统计图,回答3—4题

3.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城市()

A.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B.2000年左右经济发展水平最闻

C.可能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D.2005年后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

4.以下时段该城市常住人口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1986—1988年

B.1994—1996年

C.2002—2004年

D.2006—2008年

读浙江省某市某年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回答5—6题。

5.下列有关该市迁人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男性迁人人口多于女性迁入人口

B.老年迁人人口多于少年儿童迁人人口

C.女性迁入人口多于男性迁入人口

D.人口迁移主要受政策因素影响

6.关于大量人口迁人给当地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高了人口死亡率

B.降低了人口自然增长率

C.减少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

D.扩大了联姻的地域范围

河南省是位于我国中部的人口流出大省。

下表示意河南省某村1978—2016年间不同时段流动人口的目的地分布,截至2016年年底,全村户籍人口共333户,1356人。

据此回答7—8题。

7.由表中信息可知,该村()

A.外迁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

B.外迁人口主要迁往发达地区

C.外迁人口主要迁往城市

D.迁往省外人口的主要目的地是新疆

8.人口外迁有利于该村()

①缓解人地矛盾②扩大耕地面积③减缓老龄化进程④恢复生态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图瓦卢为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该国资源匮乏,土地贫瘠,只有少数植物生长,天然资源极少。

由于地势极低,随着海水的上涨,这个国家的领土将不复存在,该国居民将逐步撤离,举国迁移至新西兰。

据此回答9—10题。

9.图瓦卢人口合理容量()

A.是该国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B.总是小于环境承载力

C.与环境承载力相同

D.总是大于环境承载力

10.图瓦卢举国迁移至新西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文化因素的变化

B.政治因素的变化

C.生态环境因素的变化

D.经济因素的变化

土地容积率是指在城市规划区的某一宗土地内,房屋的总建筑面积与宗地面积的比值。

土地容积率的大小反映了土地利用强度及其利用效益的高低,也反映了地价水平的差异。

下图是高铁站点附近地区空间形态规划图。

读图回答11—13题。

11.圈层1地块容积率变化幅度较大,下列有关此种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圈层1的房屋总建筑面积较大

B.圈层1的宗地面积最大

C.圈层1的建筑物高差较大

D.圈层1含有地标性建筑

12.图示地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交通用地

B.绿化用地

C.商业用地

D.住宅用地

13.圈层3的开发强度高于圈层4的主要原因是()

A.地价高

B.交通便利

C.人口密度高

D.政策支持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提高了城市的可达性水平,加强了交通枢纽城市之间的连接,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根据高铁班次统计结果,结合我国城市体系现状,将高铁体系划分为4个等级。

从等级数量上来看,I等级的城市有3个,Ⅱ等级的城市有11个,Ⅲ等级的城市有20个,Ⅳ等级的城市有123个。

下图示意我国基于高铁班次的部分城市等级划分,据此回答14—15题。

14.下列属于I级城市的是()

北京市

天津市

深圳市

大连市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I等级城市高铁班次最多

B.Ⅳ等级城市高铁班次最多

C.Ⅲ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D.Ⅱ等级城市的交通最便利

职住平衡是指在某一给定的地域范围内,民居中劳动者的数量和就业岗位的数量大致相等,大部分居民可以就近工作。

近年来,针对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问题,我国部分城市在规划中提出了促进职住平衡的思路。

下图为我国某特大城市不同区域就业岗位与居民数量之比的分布图。

据此回答16—18题。

16.根据城市地域结构推断,该城市所在地的地表环境特点是()

千沟万壑

山高谷深

平坦开阔

河网密布

17.图中比值为0—0.11的区域所属的城市功能区是()

A.住宅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文化区

18提倡职住平衡最有助于解决城市目前的()

A.人口膨胀问题

B.交通拥堵问题

C.就业困难问题

D.住房紧张问题

下图为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图。

读图回答19—20题。

19下列有关四大洲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美洲城市人口数量最多

B.欧洲、北美洲逆城市化现象突出

C.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呈负相关

D.亚洲每年新增城市人口最多

20.下列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速度与人口增长速度同步

B.发达国家大都进人了城市化的成熟阶段

C.增加城市数量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城市化的唯一措施

D.城市化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城市问题

热岛比例指数是指某区域热岛发生区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比重;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市气温与郊区气温的温度差,用来反映城区气温高于郊区气温的程度。

图曱为北京市部分辖区热岛比例指数统计图,图乙为不同下垫面的热岛强度均值。

据此回答21—22题

21.图甲各辖区中,热岛比例指数提高最明显的是()

A.朝阳区

B.丰台区

C.门头沟区

D.大兴区

21.北京市热岛比例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水体面积扩大

B.城区面积扩大

C.林地面积增加

D.裸地开垦为农田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表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回流的劳动力、仍在外就业劳动力和未曾外出就业劳动力基本情况统计表(注:

劳动力数量为调查样本数)

(1)读表,比较回流的劳动力与仍在外就业劳动力之间的不同。

(2)从社会经济因素角度分析劳动力回流的主要原因。

(3)简述劳动力回流对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上海市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之一。

截至2017年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2418.33万人,城镇化率达81%。

多年来,上海市的城市空间一直以较高的速度扩展,特别是自1990年浦东开发以来,上海的土地利用发生了巨大变化。

下表为上海市2005—2015年建成区内部不同建设面积一览表(单位:

万平方米)。

(1)概括上海市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2)说出上海市社会功能空间用地的变化特征。

(3)简析上海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

1.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口年龄结构的特征及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的判读。

由材料信息可知,德国人口呈负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是顶端相对较宽,底座相对较窄。

故B项正确。

2.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口问题的应对措施。

德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不足,其人口政策应该是吸引外来移民,而不是鼓励本国居民向外迁移。

3.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外来人口数量大、占城市总人口比重高(最高时段约占90%,推知该城市可能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C项正确;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不出该市人口老龄化状况,排除A项;2000—2005年,该市的外来人口数量整体上仍呈增加趋势,说明该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仍在提高,排B项;2005年后,外来人口数量整体呈减少趋势,但并不能说明该市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排除D项。

4.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1994—1996年,外来暂住人口数量变化不大,但其所占常住人口的比重降幅较大,说明常住人口增长幅度较大;1986—1988年,外来暂住人口呈缓慢增长状态,其所占常住人口比重却呈大幅度增长状态,可知常住人口变化幅度较小,排除A项;2002—2004年、2006—2008年,外来暂住人口数量与其所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变化趋势一致,可知这两个时段,常住人口变化幅度较小,排除C、D项。

5.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读图可知,该市迁人的人口以15—29岁为主,且女性迁入人口多于男性迁入人口,可能是因为当地产业结构以轻工业和服务业为主。

6.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

大量年轻女性劳动力迁入,可扩大联姻的地域范围。

7.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表中信息不能反映外迁人口的年龄结构,A项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该村迁移到外省的人口中,以新疆为目的地的人数始终超过一半,新疆一直是该村迁往省外人口的主要目的地,但新疆与珠三角、长三角相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属于发达地区,D项正确、B项错误;表中信息不能反映出外迁人口主要迁往城市,C项错误。

8.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口外迁对迁出地的影响。

人口外迁可减少迁出地的人口数量,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促进生态环境恢复,①④正确;人口外迁使该村农业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可能造成部分耕地撂荒,②错误;由所学知识可知,外迁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会加速该村的人口老龄化进程,③错误。

综上可知,D项正确。

9.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由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可知,人口合理容量总是小于环境承载力。

该国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是指人口容量。

10.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随着海水的上涨,这个国家的领土将不复存在”说明举国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因素的变化,C项正确。

11.C【解题思路】本题考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据材料可知圈层1地块容积率范围为0—6.0,圈层内的空间功能以站前开放空间和地标性建筑为主,宗地面积较小,房屋总建筑面积较小,建筑物的高差较大,因此其地块容积率的变化幅度较大,A、B项错误,C项正确;含有地标性建筑并不是地块容积率变化幅度大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

12.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材料可知,圈层3和圈层4均为住宅用地,图示地区住宅用地所占的比例最大,因此图示地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住宅用地,D项正确。

13.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土地利用差异的原因。

圈层3距高铁站点更近,交通较便利,地价较高,只有加大开发强度才能充分地利用土地资源,A项正确。

14.A【解题思路】本题考査学生的读图能力。

读图可知,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属于I等级城市;天津市、深圳市等属于Ⅱ等级城市;大连市属于Ⅲ等级城市。

综上可知A项正确。

15.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由上题分析可知,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属于I等级城市,再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I等级城市高铁班次最多、服务范围最大、交通通达度最高,A项正确。

16.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城市地表环境的特点。

从图中城市形态可以看出,该城市呈团块状。

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的城市用地较为规整,常形成团块状,而山区城市往往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

17.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判断。

由材料可知,比值为0—0.11的区域提供的就业岗位数占该区域居民数的比重较小,说明该区域城市用地以住宅用地为主,应为住宅区,A项正确。

18.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提倡职住平衡的作用。

职住平衡是指大部分居民可以就近工作,提倡职住平衡可以缩短人们上下班的路程,减少交通费用的支出,最有助于解决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B项正确。

19.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北美洲城市化水平高,但由于人口总数少,所以不是城市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从图中可知,欧洲、北美洲的城市化速度为正值,说明逆城市化现象并不突出,只是个别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亚洲城市化速度快,且是人口最多的大洲,所以亚洲每年新增城市人口最多;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不呈负相关。

20.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城市化的相关知识。

城市化速度与人口增长速度并不一定同步;发达国家大都进入了城市化的成熟阶段;增加城市数量和扩大现有城市规模都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城市化的措施;城市化过程中不是一定会出现城市问题的。

21.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从图中读出选项所给四个辖区的热岛比例指数,计算可知,大兴区热岛比例指数上升最为显著,D项正确。

22.B【解题思路】本题考査学生的读图能力。

由图乙可知,五种下垫面中,城区的热岛强度最髙,由此可推知北京市热岛比例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城区面积扩大项正确。

23.【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劳动力回流的原因及影响等知识。

(2)问,依据表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合理表述即可。

(1)问,社会经济因素具体体现在人均收入高低、就业机会多少、个人发展前景好坏等方面。

第(3)问,劳动力回流对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包括:

增加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带回技术、经验、创新理念等;有利于农村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等。

【参考答案】

(1)回流的劳动力中,已婚的比例较高;回流的劳动力中,有配偶或孩子在农村的比例明显高于仍在外就业劳动力;回流劳动力的平均年龄较大;回流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较低。

(2)个人年收入较少;接受非农培训的比例较低,就业难度较大。

(3)满足乡村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促进乡村地区经济结构多样化;回流的劳动力可带回乡村地区急需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创新理念等,有利于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乡村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等。

24.【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的读表能力、上海市城市化特点及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及影响等相关知识。

(1)问,获取文字和表格信息进行括即可。

如由“上海市常住人口2418.33万人”可知上海市常住人口数量大;由“城镇化率达89.6%”可知上海市城市化水平高等。

(2)问,获取表中信息进行概括即可。

第(3)问,对比经济功能空间、社会功能空间、生态功能空间建设面积的变化即可得出上海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该问题产生的影响也是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存在的普遍问题,即“大城市病”,诸如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环境质量下降、社会治安状况差等。

【参考答案】

(1)城市常住人口数量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用地规模扩展速度快,城市化发展速度快。

(2)住宅、道路、学校、医院、办公等用地类型的面积整体呈增长趋势;办公、住宅用地面积的增长速度较快,医院、道路用地面积的增长速度较慢。

(3)问题:

功能用地增长速度较快,生态功能用地和社会功能用地增长速度相对滞后,城市整体功能失衡。

影响:

土地供应紧张,房价高涨,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环境质量改善不明显;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承受的压力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