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考初三化学模拟试题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5503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中考初三化学模拟试题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州市中考初三化学模拟试题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州市中考初三化学模拟试题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州市中考初三化学模拟试题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州市中考初三化学模拟试题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市中考初三化学模拟试题三.docx

《广州市中考初三化学模拟试题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中考初三化学模拟试题三.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州市中考初三化学模拟试题三.docx

广州市中考初三化学模拟试题三

2011年广州市中考初三化学模拟试题(三)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K39Mn55Fe5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34

注意:

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C

A.铝B.硅C.氧D.碳

2.下列物质敞露在空气中会变质的是AB

A.浓盐酸B.澄清石灰水C.食盐D.浓硫酸

3.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判断,属于阳离子的是D

 

A.B.C.D.

4.某同学在家里测定了一些液体的pH,他的测定或记录一定有错误的是C

A.雨水pH=5B.肥皂水pH=10

C.食盐水pH=8D.洗涤剂pH=11

5.碳元素和氮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C

A.核外电子数不同B.元素符号不同

C.核电荷数不同D.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6.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D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质量变小

B.镁条比燃烧后所得氧化镁的质量小

C.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质量不变

D.50克水与50克酒精混合质量为100克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8.下列关于铝、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A.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B.铁比铝容易生锈,是因为铁比铝活泼

C.铁在地壳中含量很丰富,但属于有限资源

D.铝制品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9.下列广告用语从化学角度看,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B

A.“润田”牌矿泉水,真正的纯水

B.食用合格的“碘盐”,可预防甲状腺病

C.“K”牌咖啡,滴滴香浓,绝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大自然”牌蔬菜,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元素,真正的“绿色”食品

10.煤气是一种城镇居民常用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D

①甲烷②氢气③一氧化碳④氧气⑤氮气

A.

③④⑤B.

③⑤C.

③D.

11.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林砍掉,其目的是CA

A.便于消防队员灭火B.使热量散失快,降低着火点

C.隔离可燃物D.便于浓烟扩散,防止消防队员中毒

12.下列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且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的是C

A、铁与稀盐酸B、氧化铜与稀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D、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

13.下列有关物质用途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C

A.用稀硫酸清除钢铁表面的铁锈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氢氧化钠中和胃中过多盐酸

D.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工厂的污水

14.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C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B.①②⑥C.①③⑤⑥D.②③⑤

15.下列说法或解释正确的是A

A.含氧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B.实验室常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黑色固体

D.夏天食物容易变质甚至腐烂,这种现象与温度有关,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16.下列有关CO2实验的操作或叙述中,正确的是B

A.实验室通常在高温下,煅烧石灰石制取CO2气体

B.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看到溶液变红

C.将CO2通入C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CO2是否收集满

17.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六大类通称为营养素,是人类维持生命和健康的必需物。

下列常见物质:

①面粉 ②花生 ③鸡蛋 ④红萝卜 ⑤瘦猪肉,含有较丰富蛋白质的是D

A.③⑤B.①②③④

C.①③D.②③⑤

18.有一包化学肥料,可能是硝酸钾、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氯化钾中的一种。

取少量样品,观察到其外观为白色晶体,加入水后会全部溶解;另取少量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

这种化肥是B

A.氯化钾B.碳酸氢铵

C.硝酸钾D.过磷酸钙

19.在化学实验室发生下列事故时,做法不正确的是A

A.不慎将白磷洒落在桌面上,立即用镊子镊取,放入垃圾桶

B.不慎将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布扑灭

C.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一5%碳酸氢钠溶液

20.科学家根据自然界存在的N2制取出N3,1988年又制取出N5,经研究发现:

N5分子极不稳定,常温下易爆炸生成氮气。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以上所有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B.N2、N3、N5都是氮元素的单质

C.由N2制取N3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D.N5在常温下爆炸生成氮气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二、本题包括6小题,共30分。

21.(4分)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物质或反应:

4

(1)2个氧原子:

2O;氯化钙:

CaCl2;

(2)某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该氧化物是N2O3;

(3)一枚光亮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铁钉表面附着一层紫红色的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uSO4=FeSO4+Cu。

22.(4分)将下列物质分为四类(填序号):

4

①H2O2②CaCl2③NaOH④NaCl⑤MgO⑥Ca(OH)2⑦HNO3⑧H2SO4⑨Na2CO3

H2CO3

Al(OH)3

MnO2

第一类__①_____⑤___

_____;第二类_②___④__⑨________;

第三类__③___⑥__

______;第四类___⑦___⑧___⑩____。

23.(4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恰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4

①氯化钠 ②食醋 ③硫酸 ④熟石灰 ⑤氢氧化钠 ⑥明矾 ⑦碳酸氢钠

(1)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溶液,该溶液的溶质是____①_____;

(2)使用铁锅可以有效地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专家建议在炒菜时加入适量的__②___效果更好;

(3)农业技术人员对某些菜地的土壤进行分析,发现土壤呈酸性,不利于作物生长.你认为应当施用适量的___④________来改良土壤结构; 

(4)糕点“发酵粉”的主要成份之一是_____⑦______;

24.(6分)6

(1)石油在炼油厂精馏塔中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其中汽油是汽车的主要燃料。

请回答:

①汽油是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汽油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由此可推断汽油的组成元素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2)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把铁矿石和焦炭、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在高温下通入空气进行一系列反应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①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在高炉里反应生成单质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O3+3CO=2Fe+3CO2 ;

②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583t。

25.(4分)现有失去标签的4种无色透明溶液,分别是HCl溶液、Na2CO3溶液、CaCl2溶液、AgNO3溶液中的一种。

现将它们随意编号A、B、C、D后,两两混合进行实验,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4

实验顺序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A+B

有气体放出

A+C

有沉淀生成

C+D

有沉淀生成

B+C

没有明显现象发生

(1)A是   Na2CO3 溶液  ,C是  CaCl2 溶液   ;

(2)实验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l2+AgNO3=2AgCl+Ca(NO3)2 。

2

6.(8分)2

(1)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升高降低(填升高或降低);

(2)人们以海水为原料提取食盐的工艺流程如下:

①海水又苦又咸,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Na+、Ca2+、Cl-、Mg2+、SO42-等。

以海水提取食盐的原理是:

蒸发结晶海水在蒸发溶剂的条件下由不饱和溶液变成过饱和溶液,食盐因此结晶析出。

②根据上述工艺流程图可知,母液中含有的离子是Na+、Ca2+、Cl-、Mg2+、SO42-。

(3)根据下图所提供的溶解度曲线,计算:

10℃时饱和硝酸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58.3%(精确到0.1%);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27.(4分)4

(1)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__③_;

任选其中一个有错误的,说出其错误原因__没有用玻璃棒引流______。

②③④⑤

(2)在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实验操作中,除烧杯外,还均会用到另外一种玻璃仪器,它是___玻璃棒_____________;其中在过滤的操作中,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引流__________。

28.(14分)实验室有如下图所示的仪器:

10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锥形瓶,

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几瓶O2气体,若已选用了

、⑩,还应选用的两种仪器是(填编号):

11、1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K2MnO4+MnO2+O2;

(3)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

①加热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__③②①⑤⑥④_;

(4)若要制取3.2g氧气,请计算:

①高锰酸钾(KMn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58   ,

②要制取3.2g的氧气,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15.8  31.6g ;

(5)某同学为了探究催化剂的量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上图中的仪器做了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一组实验:

①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②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MnO2粉末的用量(g)

0.1

0.3

0.5

0.7

0.9

1.1

10%的H2O2溶液的用量(mL)

30

30

30

30

30

30

收集等体积O2所用时间(S)

17

7

4

2

2

2

通过对以上实验数据的分析,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Ⅰ过氧化氢溶液一定时,二氧化锰量越多,收集氧气时间越短    增加二氧化锰的用量,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

Ⅱ    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二氧化锰的量增加到一定量后,不再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

29.(12分)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探究,老师提醒他们,实验室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已变质。

于是,甲、乙两同学就分别进行了以下实验:

7

甲: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无色气泡产生。

A结论:

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完全变质;

乙:

(在甲同学实验的基础上)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色。

结论:

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请回答:

(1)导致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气体是_____CO2_______(填化学式);

(2)甲的结论_____正确__不正确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Na2CO3+HCl=_NaCl+H2O+CO2_________;

(3)乙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碳酸钠是碱性盐______________;

(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上述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若试管中有白色沉淀,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若试管中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2010年萝岗区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一)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C

C

D

A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C

C

A

B

D

B

A

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二、本题包括6小题,共30分。

21、(共4分,每空1分)

(1)2O;CaCl2;

(2)N2O3(3)Fe+CuSO4==Cu+FeSO4

22、(共4分,每空1分)

第一类:

①⑤

;第二类:

②⑧

第三类:

③⑥

;第四类:

④⑦⑨。

23、(共4分,每空1分)

(1)①

(2)②(3)④(4)⑦

24、(共6分)

(1)混合物(1分),碳、氢两种(1分)

(2)①Fe2O3+3CO

2Fe+3CO2

(2分。

化学式错误为0分,没有配平、高温、气体符号错误合扣1分)

②583t(2分)

25、

(1)Na2CO3溶液(1分),CaCl2溶液(1分)

(2)CaCl2+2AgNO3==Ca(NO3)2+2AgCl↓(2分。

评分标准与上题相同)

26、(共8分)

(1)降低(1分)

(2)①海水在蒸发溶剂的条件下由不饱和溶液变成过饱和溶液,食盐因此结晶析出(2分)

②Na+、Ca2+、Cl-、Mg2+、SO42-(3分。

漏写Na+、Cl-扣2分)

(3)58.3%(2分)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27、(共4分)

(1)②③;(1分)

①图中细口瓶的标签没有向掌心,细口瓶的瓶口没有紧靠试管口,瓶塞没有倒置桌面;

④图中试管夹没有夹在离试管口1/3的地方,试管内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手握在了试管夹的短柄上;

⑤图过滤时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以上任写一项或写其它合理答案均可得1分)

(2)玻璃棒;(1分)引流(1分)

28、(共14分)

(1)锥形瓶(1分)长颈漏斗(1分)(对给分,错不给分)

(2)(11)(12)。

(1分)(对给分,错不给分)

2KMnO4=====K2MnO4+MnO2+O2↑(2分)

(无配平或配平错、无条件或无↑合扣1分,错一个也是扣1分)

(3)③②①

④(2分)(对给分,错不给分)

(4)①158(1分)②31.6g(2分,没写单位扣1分)

(5)

MnO2

①2H2O2====2H2O+O2↑;

(2分,无配平或配平错、无条件或无↑合扣1分,错一个也是扣1分)

②增加二氧化锰的用量,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二氧化锰的量增加到一定量后,不再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共2分)

29、(共12分)

(1)CO2(1分)

(2)不正确,(1分)

2HCl+Na2CO3==2NaCl+H2O+CO2↑

(2分,没配平扣1分,化学式写错0分)

(3)Na2CO3溶液显碱性。

(1分)

(4)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和结论

1.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

加入过量BaCl2溶液。

(1分)

有白色沉淀生成

(1分)

样品溶液中含Na2CO3溶液

BaCl2+Na2CO3=BaCO↓+2NaCl

(1分)

2.过滤(1分)

滤纸上有白色固体

3.往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1分)

溶液变红色

(1分)

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1分)

其它合理答案也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