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5299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docx

《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docx

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

金色的秋天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金铃铛》

2、听赏《丰收之歌》

教学目标:

3、能用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金铃铛〉。

4、喜欢听〈丰收之歌〉,能用打击乐器、身体动作参与音乐活动,并能选用合适的色彩表现秋天的景色,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

教学重点:

重点是“唱秋”,“赏秋”让学生感受秋天,表现秋天,享受秋天丰收的喜悦。

教学难点:

1、创设欢乐而富有生机的情景,让学生在感受过程中,自然、欢快的演唱歌曲。

2、试用打击乐器随歌声进行伴奏,进一步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学生随音乐《金铃铛》律动进课室。

2、师生问好,模声练习。

二、入新课

(一)说一说:

说秋

教师提问: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这个季节的景色是怎样的?

生:

------

(多媒体出示秋天的画面:

落叶、秋风、硕果累累的果树等创设一种秋天丰收的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

同学们说的真是太好了!

我们看看儿歌里是怎样描绘秋天的?

(多媒体出示《金铃铛》的歌词)

1、按节奏朗读儿歌

2、律动:

模仿风吹雪花梨像金铃铛一样哐啷响。

模仿汽车司机驾驶汽车的摸样。

(放歌曲音乐作律动让学生无形中熟悉音乐)

设计意图:

通过说秋和模仿动作,使学生在生动、快乐的感受和想象过程中,形象的记住歌词。

师:

老师现在播放一首歌,同学们听一听歌中是怎样唱秋的?

(放录音《金铃铛》)

(二)、唱秋:

从读儿歌、律动时的配乐,学生对歌曲音乐已很熟悉,激发学生唱歌曲的兴趣和冲动。

1、先唱歌词再唱曲谱

2、学唱后,加上前边的律动

(三)、跳秋:

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边唱边跳尽情表现秋天的快乐。

三、欣赏

1、节奏导入:

(1)XXX(2X8)手拍练习

2、初听《丰收之歌》

2、复听时加拍手节奏

3、加打击乐器

节奏型XXX做2个8拍(两个乐句)第三句XX做8拍第四句XXX

做1个8拍

(四)、写秋、画秋: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随着歌曲画下自己想像中的秋天。

写一句对秋天的美好记忆和想象。

(品展示进行评价)

师:

同学们想象中的秋天真是太美了,只要你们认真学习,我相信将来你们能描绘出更绚丽多彩的春、夏、秋、冬,把祖国装扮的更美丽。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复习第一课时内容。

2、律动《摘果子》

教学目的:

1、能用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金铃铛》

2、能随音乐模仿摘果子的动作。

进行律动表演,体验摘果子的快乐。

教学重点:

节奏感的培养,训练身体协调性。

教学难点:

学生自己创编动作,以及队形的变化和音乐的表现力。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旧课复习

1、歌唱《金铃铛》

2、打击乐器伴奏。

二、导入新课:

(一)1、律动:

故事导入

师:

同学们的这首歌表演的不错,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新的果园,那里有好多好多的果子等着我们去摘呢!

老师想看一看你们怎样摘果子。

找一个同学出来做一个示范动作。

(老师激励表扬)让他做小老师教我们一起做。

除了这样摘还能怎样摘?

再请一个同学出来做一个示范动作。

跟他一起做。

师:

有一天,有一个小朋友爬到树上摘果子,那高兴劲就别提了,他一边往自己的蓝里摘,一边摘着往下扔,下边的小朋友就拿着篮子左边接一个,右边接一个,其他的小朋友也左边摘两个,右边摘两个。

请同学们自己根据我的故事作动作。

(上摘、前摘、左摘、右摘)

师:

哇!

我们的篮子里全满了,我给左边看一看、比一比,我又给右边看一看、比一比你看我的果子多多呀!

请同学们把我的故事联起来做一遍。

3、儿歌:

按节奏朗读

满树的果子红又鲜,满园的果子甜又香。

摘下那果子圆又大呀,我把果子装满筐。

4、口读儿歌、作律动。

5、听音乐作律动:

师:

请同学们坐着,听着音乐作一次前面做过的动作。

前奏请同学们点头。

师:

请同学们根据音乐的韵律想一个脚上的动作。

让脚动起来。

(同学们做老师从中选择采用)请同学们站起来做一次。

师:

我现在让同学们走起来。

八个人一组前奏点头,开始走圆圈,到接果子的时候停下来,面向里左接一个、右接一个,一起象里比,转身象外比。

(二)1、打击乐器为儿歌伴奏

满树的果子红又鲜,满园的果子甜又香。

摘下那果子圆又大呀,我把果子装满筐。

6,学唱歌曲,进行表演

四小结下课。

 

第二课:

时间像小马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时间像小马车》。

2、欣赏《在钟表店里》。

教学目标:

1、学会唱《时间像小马车》。

并能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欣赏《在钟表店里》。

感受乐曲的速度、情绪。

能积极参与《在钟表店里》的表现和创编活动,并能从中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2、聆听乐曲《在钟表店里》的第一段。

教学难点:

感受《在钟表店里》音乐中各种钟表走动的不同节奏,并用身体动作,打击乐器表现。

教学设想:

将课件制成动画状态画面,在教学中采用听一听、讲一讲、动一动、敲一敲的方法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钟表画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听歌曲《心爱的小马车》律动进课室。

二、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1、学习歌词

师:

昨天晚上七点到八点大家各自在干做什么?

生:

------

师:

哦!

就像刚才很多同学说的,在同一段时间里大家做的事情那就不同了。

多(媒体出示:

“那就不同了”。

你们想时间会停止吗?

生:

不会

师:

对它是一刻不停地向前奔跑的。

听!

(多媒体播放时钟滴答滴答的声音)

师:

这是时钟的声音。

你们觉得,他像什么走动的声音?

生:

小马车。

(多媒体出示儿歌:

时间像小马车,时间像小马车,

答答答答答答答答向前跑

大家各自做什么?

大家各自做什么?

答答答答答答答答,那就不同了

步骤:

(1)、前两句老师一边读一边作示范动作,学生模仿老师读一读、动一动。

(2)、后两句学生自由朗读,再请学生按歌词的节奏边读边做动作。

(3)、师:

咱们一起完整的把这首儿歌来念一念。

请一个小朋友敲起双响筒,其他小朋友直接用小脚踏起来,模仿时间的答答声。

(学生集体表演)

2、学习旋律

方法:

(1)边用手划出旋律线的走向边教唱旋律。

(两次)

(2)学生随着多媒体画面一起唱旋律。

3、学唱歌词

老师出示歌谱和歌词,学生分成四组自由学唱,老师巡回指导,随后采用下列步骤,熟悉歌曲:

(1)学生分句接唱。

(2)自由交换,再唱一唱。

(3)集体演唱。

4、歌表演

师:

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妙的地方,咱们乘上时间的小马车吧,记住带上你们的歌声哦!

老师带领全班学生,随着伴奏音乐,一边唱歌一边做催马扬鞭的动作,在教室里绕圈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大钟和小钟》。

2、复习《时间像小马车》。

教学目标:

1、学会唱《大钟和小钟》。

并能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复习《时间像小马车》。

感受乐曲的速度、情绪。

能积极参与《时间像小马车》的表现和创编活动,并能从中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大钟和小钟》。

2、《时间像小马车》。

的表现和创编活动,并能从中体验到与他人团结合作。

教学难点:

感受《大钟和小钟》音乐并用身体动作,打击乐器表现。

教学设想:

将课件制成动画状态画面,在教学中采用听一听、讲一讲、动一动、敲一敲的方法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大钟、小钟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听歌曲《心爱的小马车》律动进课室。

二歌曲大钟和小钟《》。

1、学习歌词

师:

同学们听过大钟和小钟的声音么?

请同学们模仿一下。

生:

------

师:

大钟怎样响?

生:

师:

小钟怎样响!

生:

滴答

(多媒体播放大钟当当和小钟钟滴答滴答的声音)

导入节奏和律动

当—当—滴答滴答

X—X—XXXX

2、二声部合奏

3、加上音高

当—当—

5—3—

滴答滴答

3311

歌曲学唱

(多媒体出示歌词)

步骤:

(1)、前两句老师一边读一边作示范动作,学生模仿老师读一读、动一动。

(2)、后两句学生自由朗读,再请学生按歌词的节奏边读边做动作。

(3)、师:

咱们一起完整的把这首儿歌来念一念。

请一个小朋友敲起双响筒,其他小朋友直接用小脚踏起来,模仿时间的答答声。

(学生集体表演)

3、学习旋律

(4)学生分句接唱。

(5)交换,再唱一唱。

(6)集体演唱。

打击乐器伴奏

4、歌表演

分组表演大钟和小钟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伴奏

三复习《时间像小马车》

四课堂小结

时间像我们乘坐的小马车一样,一刻不停的向前奔跑,小朋友可要珍惜你所拥有的每一分钟哦。

现在,让我们乘上时间的小马车离开教室吧。

 

第三课:

好娃娃

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好娃娃》

2戏剧表演《好娃娃》

教学目标:

1、用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好娃娃》。

2、大胆地尝试表演歌曲中人物的动态及情感,积极与同学合作进行音乐戏剧表演。

3、知道要尊敬长辈,待人有礼貌,在家里应该怎样对待爷爷和奶奶。

教学重点:

学唱《好娃娃》及戏剧表演

教学难点:

通过学唱歌曲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4、学生随音乐《金铃铛》律动进课室。

5、师生问好,模声练习。

二导入新课

1学习柯尔文“手势”认识七个音符及齐唱名,故事导入

小猫咪做了一个美梦,她穿着漂亮的公主裙,在舞台上弹钢琴,她美妙的琴声使观众着魔。

几天过去了,猫咪老是想着那梦中的情景,真希望能拥有一架琴。

有一天,猫咪小姐一觉醒来,居然发现屋里有一座新钢琴,她乐得直蹦跳。

从此美妙的琴声不断地传来,在大森林里荡漾。

她的琴声惊动了森林里的七只小白鼠,它们心神不宁,也想去弹-下。

最小的白鼠建议大家-起去看看,但是大伙又怕被猫咪抓住给吃了。

它们偷偷来到猫咪家,在钢琴上蹦啊跳啊,“叮咚咚”的琴声从它们脚下跳出,这声音惊动了猫咪,猫咪非常气愤:

“看我不把你们抓起来才怪呢?

”可是她心里又怪痒痒的,因为她想在小白鼠面前露一手,想到这里,她就兴冲冲地去喊小白鼠:

“喂”。

一听到这声音,七只小白鼠吓得屁滚尿流,撒腿就跑。

“喂,别跑,我不吃你们,我是来和你们一起玩的。

”猫咪让小白鼠在琴键上排成队,给它们取了名字,依次叫“多、来、米、发、索、拉、西”猫咪亲自指挥,在她的精彩指挥下,一个个音符从它们脚下蹦出,串成了一个美好的旋律。

2先唱歌词再唱曲谱

3学唱后加上前律动

三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边唱边跳尽情表现的快乐。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随着歌曲画下自己想像中的。

写一句对爷爷奶奶的美好祝福的话。

(作品展示进行评价)

(五)请同学们自编舞蹈动作欢庆丰收。

你们可扮演农村人物的形象,边听歌曲边表演。

表现“人人都高兴、到处歌舞欢”的丰收景象。

(有的打击乐伴奏、有的唱、有的跳。

在歌舞声中下课)

教后记:

把小乐器加到表演中来,学生很喜欢。

 

第四课DoReMi

教学内容

1DoReMi(听赏)

2音阶歌

3我的朋友就是你(音乐游戏)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并唱准八个音的唱名;在学唱《音阶歌》后,能唱准上行和下行的自然音阶。

2初步了解八个音符的“手势”,在听赏《DoReMi》时,能随音乐模仿老师做“手势”。

3能积极参与“找朋友”的音乐游戏,在游戏中进一步掌握音符和唱名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

学唱《音阶歌》,唱准八个音阶。

教学难点

记住八个音阶并会做“手势”

教学准备

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

1听赏歌曲《DoReMi》,认识七个音符及其唱名,学习柯尔文的“手势”。

(1)导入听赏

采用悬念式的导入:

在美妙的音乐王国里有七个好朋友,大家想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播放音乐)听完歌曲后,师生一起回忆,将七个音符和他们的唱名由低到高板书在黑板上。

(2)唱准唱名

(3)学习手势

2学唱《音阶歌》

(1)范唱歌曲

(2)师生对唱

3音乐游戏《我的朋友就是你》

游戏规则和要求:

(1)一定要弄清楚哪个音符和哪个唱名是一对好朋友。

(2)当你找到你的“朋友”后,还应继续唱歌曲直到歌曲的结束。

(3)在歌曲的最后一拍,两个或三个“好朋友”应做一个优美的造型,才算这轮游戏结束。

教后记:

游戏过程学生很兴奋,容易出乱子,所以要控制好玩游戏的“度”。

 

第五课我也骑马巡逻去

教学目标:

1、能自信地、有表情地学会演唱《我也骑马巡逻去》,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了解内蒙古的民俗风情、生活习惯,体验小奇兵欢快豪放的情绪,并能用语言讲述音乐中小骑兵的故事。

教学重点:

通过唱歌、欣赏,引导学生体验小骑兵欢快豪放的情绪。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各种音源和打击乐器表现马蹄和马铃的形象。

教具学具:

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歌

2、发生练习

二、新授《我也骑马巡逻去》

1、导语:

“多美的草原啊。

草原上的小朋友一定很爱他们的家”

2、在完整地聆听感受中熟悉歌曲的音调。

3、轻声随着演唱录音拍手

4、听着录音有感情地读歌词。

5、听唱法学唱歌曲

6、分小组编创动作,看哪组的动作新颖。

三、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组结合聆听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安排编创节奏、参与表现乐曲的练习。

2、教师提示学生思考每一件乐器的音色及如何配合乐曲的表现。

(小组交流讨论)

3、在复听音乐时,带着问题去选择乐曲的一个片断,考虑如何参与伴奏。

第六课小小雨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小雨点》

教学目标:

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小小雨点》。

体会节拍感,用轻快、跳跃的声音表现活泼、欢快的歌曲。

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

能辨别歌曲情绪,能主动积极的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难点:

正确选择或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伴唱。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

教学设想:

本课采用:

“听—说—读—做—演”的教学形式,首先,通过演唱《小小雨点》。

整个教学在游戏中进行,让学生在玩中找到表演和演唱的乐趣,大胆、自信的参与表演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小小雨点》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模声练习

二、情景导入:

师:

同学们,桃花开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闭上眼睛听一听,告诉老师,你仿佛看到了春天的什么?

教师用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音区弹奏《小小雨点》的旋律,并分别请学生讲一讲你听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小雨、小草-------

3、指名请一些学生根据老师弹奏的音乐,用自己的动作表演这些事物,初步要求动作和音乐合适,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音乐的变化。

三、学唱歌曲《小小雨点》

1、听教师范唱(听还有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听一听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仔细聆听并回答

2、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雨?

(1)说一说

学生:

大雨、小雨、中雨。

师:

(鼓励表扬)

(2)读一读

师:

好接下来请同学们跟老师读一首儿歌。

师:

,小小雨点、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

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

小小雨点、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

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

生:

读一遍。

(3)做一做

师:

请同学们想三个动作,一个表现小雨、一个表现中雨、一个表现大雨。

(律动或声势学生想出的动作教师要控制用下面的节奏表现)

(4)声势训练:

我们来做个节奏游戏

A、跺脚:

(碰铃)XO|XO|

B、拍腿:

(双响筒)XXX|XXX|

C、拍手:

(散响)XXXX|XXXX|

(放音乐学生跟做)

(4)唱一唱:

学生跟着做了几便律动或声势,肯定已经会唱《小小雨点》

3、集体演唱《小小雨点》

提示学生用优美、活泼、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4、课堂评估:

请个别学生演唱。

5、打击乐器伴奏

(碰铃)XO|XO|(放录音,跟音乐做一遍)

(双响筒)XXX|XXX|(放录音,跟音乐做一遍)

(散响)XXXX|XXXX|(放录音,跟音乐做一遍)

(放音乐学生跟做)

6、综合表演歌曲《小小雨点》

师:

刚才同学们说有大雨、有小雨、还有大雨,但是歌词里说的全是小雨,你能把小雨变成中雨、大雨吗?

可以通过雨的声音来变化

(1)滴滴雨点、滴滴雨点淅沥、淅沥、沥。

落在池塘里青蛙乐得跳呀跳

滴滴雨点、滴滴雨点淅沥、淅沥、沥。

落在池塘里青蛙乐得跳呀跳

(2)大大雨点、大大雨点唰唰、唰唰、唰。

(或哗哗、哗哗、哗。

落在果园里果树乐得张嘴巴

大大雨点、大大雨点唰唰、唰唰、唰。

(或哗哗、哗哗、哗。

落在果园里果树乐得张嘴巴

四、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你们这节课收获大吗?

(学生回答)你们不仅学唱了《小小雨点》这首歌。

你们还学会了律动(声势)、打击乐伴奏、创编歌词你们真了不起,你们高兴吗?

好让我们高高兴兴唱着《小小雨点》下课吧!

再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云》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云》。

体会节拍感,用轻柔的声音表现优美、抒情的歌曲。

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2、能主动积极的参与音乐活动,能正确选择或自编声势动作为三拍子歌曲《云》的伴奏、伴唱。

教学重点:

能辨别歌曲情绪,能主动积极的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难点:

正确选择或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伴唱。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小小雨点》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模声练习

3、复习歌曲《小小雨点》

二、情景导入: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

忽然不见忽然有,象虎象龙又象狗,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

(打一自然物:

云)

你们眼中的云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回答:

(发挥学生想象力,各抒己见)

三学唱歌曲

1聆听并辨别《云》是什么情绪的歌曲。

得出结论:

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来表现优美、抒情的歌曲。

2启发学生创编三拍子身势节奏,并随着歌声用自己创编的身势伴唱。

第七课咚咚仓

教学目标

1、对探索各种声音的奥秘产生浓厚的兴趣,能自信的表达聆听声音后的感受。

2、能运用自己身边的各种材料和乐器来模拟自然界的风声、雨声、雷声。

3、能在风雨雷电的故事的创编活动中与其他同学协调配合,并体验到与他人合作表演的快乐。

教学设想

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要求学生能用打击乐器和自制乐器来模拟“风声、雨声、雷声”这三种自然界较为抽象的声音。

教材选用了“狂风呼啸”“雷声隆隆”“小雨沙沙”“大雨哗哗”这四个具体的场景来表现情景。

教学时必须通过听“风雨雷”的声响、看“风雨雷”的现象等各种方法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能有感情、有音乐性的表现“风雨雷电”的声响。

教学重点

能运用自己身边的各种材料和乐器来模拟风、雨、雷声。

教学难点

能集体协作,表现完整的《风雨雷电的故事》。

教具准备:

CAI课件、大鼓、吊钹、沙锤、碰铃、纸、黄豆、簸箕等。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课前演练(CAI呈现各种打击乐器和自制乐器)

1、在教室里摆放各种打击乐器和自制乐器,让学生在走入教室后即开始自由摆弄乐器。

师:

这些摆在你面前的乐器你最喜欢哪个?

你觉得它的声响像什么?

(CAI由学生自由展示)

说明: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一个延伸,既增加了学生玩乐器的时间,同时也让学生在无意识的自由摆弄乐器中初步了解和体验了他们的声响效果。

二、感受探索

1、听便风声、雨声、雷声。

(CAI放出风、雨、雷声)

师:

同学们都说的棒极了,老师这儿还有三中来自大自然的声响,请你们仔细听!

你听到了什么?

师:

老师刚刚放的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三种天气“风、雨、雷”,那它们是什么摸样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CAI演示风、雨、雷的录象)

2、找声音

师:

我们刚刚听了风雨雷的声音,也看了风雨雷的现象。

那你能不能从这些乐器中找到像风、像雨、像雷的声音呢?

师:

你找到了什么声音?

请大家仔细听!

(学生个别演奏,全班倾听;集体模仿,教师适时的指导演奏方法。

三、探索表现

1、情景铺垫

师:

老师这儿有一段动画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CAI演示有“狂风呼呼”“小雨沙沙”“雷声隆隆”“大雨哗哗”四个场景的动画片。

)呀!

真可惜,动画片还没有声音。

那,,今天就请小朋友们用你们面前的小乐器为动画短片配一配音吧!

2、场景一:

狂风呼呼(CAI演示动画画面

师:

请你看!

风是怎样吹的?

你怎样模拟风声呢?

你可以吹出不同的风吗?

(由学生自由的表现微风、大风、狂风等等不同节奏和力度的风。

师:

请你看着老师得手势来吹一吹风。

(提示学生注意风声的强弱变化)

3、场景二:

小雨沙沙(CAI演示动画画面)

师:

哟!

你看,狂风过后小雨点也来凑热闹了。

你们听小雨是怎样唱歌呢?

(CAI放出歌曲《小雨沙沙》,学生随乐演唱。

师:

小雨怎样唱?

(引导学生创编节奏型:

XXX请一组同学模仿。

)小雨还沙沙沙

可以怎样唱?

(引导学生创编另一组节奏型:

XX请另一组同学模仿。

沙沙

你知道小雨还会怎样唱吗?

(引导学生创编第三个节奏型:

X—请第三组的同学模仿。

师:

我们刚刚用嘴模拟了小雨唱歌,现在请你们用这些乐器来学小雨唱歌(出示小雨歌声图谱,分组轮流模拟,要求轻声。

4、场景三:

雷声隆隆(CAI演示动画画面)

师:

小雨的歌声美极了,雷也忍不住想来练一练嗓子了!

雷和电是一对好朋友,它们总是喜欢在一起,我们刚才看到的是闪电听到的是雷声。

师:

雷声怎样模拟呢?

XX|XX|

(启发学生模拟“轰隆隆隆”的雷声)

师:

老师这儿也有一个雷声,你们听!

(教师震动铁皮模仿雷声)老师还想和你们一起来模仿一次雷声!

(师生随着课件中设定的节奏来模仿演奏,并强调强弱的变化。

5、场景四:

大雨哗哗(CAI演示动画画面)

师:

哗哗的大雨从天上落下来了,“大雨”和“小雨”的歌声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示声音强弱的对比)小雨唱“沙沙沙”大雨唱什么?

(“哗哗哗”)

师:

那我们一起来唱唱大雨的歌!

师:

那用乐器模拟呢?

试一试!

(学生按照大雨的节奏图谱用乐器模拟出来)

四、表演

1、为音乐故事取名

a、学生自由想象。

b、学生说出自己为音乐故事取的名字。

c、CAI演示课题“风雨雷电的故事”。

说明: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教师对学生所取的每一个名字都先给予肯定,然后通过学生互评达成共识,为音乐故事选出最恰当的名字,引出本课课题。

 

第八课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教学目标

一、能随音乐自信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二、能积极参与表演和即兴创编歌词活动,并从中得到乐趣。

教学设想

本课由学唱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和听赏《祖国像妈妈一样》两个部分组成。

编者用情境引路,启发引导学生,让孩子们根据图片,自己创编歌词:

通过模仿动作,熟悉歌词,掌握歌曲的节奏。

课件的背景音乐,均采用歌曲的旋律,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熟悉它,感受那活泼、欢快的音乐情绪,从而学会演唱歌曲。

通过欣赏歌曲《祖国像妈妈一样》,启发学生画出心中的、祖国最美丽的景色,并进行即兴创编歌词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激发他们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