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水文地质.docx
《供水水文地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水水文地质.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供水水文地质
第一章地质基础知识
1.2矿物与岩石
1.2.1主要造岩矿物的特征
矿物:
地壳中各种地质作用的自然产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在一定物理化学条件下相对温度的天然单质和化合物。
是地壳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岩石的组成单位。
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有:
晶形、颜色、光泽、条痕、硬度、解离和断口、相对密度等。
一、晶形:
由几个平滑的晶面围成的几何形体。
晶形和晶体内部构造的对称性有关,是晶体内部构造对称性的反映。
每一种矿物都有一定的晶形,可用来做辨识矿物的依据。
矿物的晶形通常有:
粒状、柱状、片状、板状、纤维状、放射状等。
二、颜色:
指矿物新鲜面上的颜色。
矿物对可见光选择性的吸收是其呈现不同颜色的主要原因。
颜色分为:
自色、他色、假色。
自色:
矿物固有的颜色;
他色:
由混入物引起的颜色,如纯净的石英是无色透明的,而混入不同的杂质后可呈紫色、玫瑰色、烟色等。
假色:
由于某种物理光学过程所致。
如斑铜矿新鲜面为古铜红色,氧化后因表面的氧化膜引起光的干涉而呈现蓝紫色的锖(qiang)色。
三、光泽:
矿物受光线(日光)照射后,在其新鲜面上反射光线的能力。
矿物光泽的强弱取决于矿物的折射率、吸收系数和反射率。
反射率越大,矿物的光泽就越强。
四、条痕:
指矿物粉末的颜色,即把矿物在毛瓷板上擦划,所得痕迹的颜色。
有的矿物能有好几种颜色,但条痕的颜色是固定不变的。
五、硬度:
指矿物矿物抵抗摩擦和刻划的能力。
测定矿物的相对硬度常用摩氏等级,即按照矿物硬度的差异划分出10个等级,等级越高硬度越大。
1度滑石2度石膏3度方解石4度萤石5度磷灰石
6度正长石7度石英8度黄玉9度刚玉10度金刚石
“滑石方,萤磷长,石英黄玉刚金刚”
六、解理:
指矿物被敲击后沿一定结晶方向产生光滑平面的能力,裂开的光滑面就是解理面。
不同的晶质矿物,解理的数目,解理的完善程度和解理的夹角都不同。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在样品和显微镜下区别不同的矿物质。
七、断口:
指矿物被敲击后所产生的破裂面既无一定方向又不光滑称为断口。
断口的发育程度与解理的完善程度呈互为消长的关系,解理完全者往往无断口,断口发育者常常无解理或具极不完全解理。
1.2.2岩石的分类
按成因,可将自然界的岩石划分为三大类:
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3岩层的地质时代
一、绝对地质时代(岩层的绝对年龄)
地壳的岩层从形成到现在的延续时间,以“年”为单位。
利用放射性元素恒定的蜕变速度计算岩石形成后所经历的时间。
二、相对地质时代(岩层的相对年龄)
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和新老关系。
主要根据生物的演变和地壳运动等重大变化来划分。
依据:
生物长期按顺序发展,且生物的进化不可逆。
1.4地质构造
1.4.1地壳运动简述
一、地壳运动的特点
升降运动:
是地壳大致沿地球表面切线方向的运动。
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和地堑、裂谷。
水平运动:
指地壳运动垂直于地表,即沿地球半径方向的运动。
产生海退和海侵现象。
二、地质构造
构造变形:
由地壳运动所产生。
非构造变形:
如风化、剥蚀、冰川、地表崩塌等。
构造变形和非构造变形,都可归纳为褶曲、断层、裂隙和劈理四类。
1.4.2岩层产状的概念
一、岩层产状的概念
A.岩层:
是在一个基本稳定的地质环境条件下,连续不断沉积形成的单元岩层,是由成分上基本一致的岩石组成,层与层之间有层面分开。
又指由同一岩性组成的,有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层状岩石。
B.岩层产状:
是指岩层在地壳中的空间分布状态。
是以岩层面的空间方位及其与水平面的关系来确定的。
岩层的产状包括走向、倾向、倾角三个要素。
二、岩层产状的三要素
A.走向:
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叫走向线,走向线两端延伸的方向就是岩层的走向。
B.倾向:
垂直走向线、沿岩层面向下倾斜的直线叫倾斜线(又称真倾斜线),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称为倾向线,倾向线所指的方向为倾向(又称真倾向)。
C.倾角:
真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倾向线)的夹角叫倾角,又称真倾角。
1.4.3岩层的接触关系
一、整合接触:
新老岩层大致平行,沉积岩岩性与生物变化都呈连续渐变关系,两岩层时代彼此接近。
反映该地区在此沉积时期内地壳升降与沉积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没有发生显著的构造运动。
二、平行不整合与角度不整合接触:
岩层在沉积过程中发生长时期的沉积间断或侵蚀作用,后来又再进行堆积,导致先后沉积的岩层时代可能间隔很远,中间地层缺失,即不整合接触。
A.平行不整合:
上、下岩层的产状彼此平行,但岩层之间有侵蚀特征。
B.角度不整合:
上、下岩层的产状不一致,且岩层间有侵蚀特征。
三、火成接触:
火成岩与其他岩层接触统称为火成接触。
表示岩浆的活动时期在其围岩的地质时代之后。
四、断层接触:
时代不同的岩层,由于被断层错断而直接接触叫断层接触。
表示岩层的断裂晚于断层面两侧岩层形成的时代。
1.4.4褶曲
一、基本概念
A.褶皱: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岩层产生的连续弯曲现象。
B.褶曲:
褶皱中的单个弯曲。
C.背斜:
岩层向上弯曲。
地层对称重复,中间老,两边新。
D.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地层对称重复,中间新,两边老。
二、褶曲的要素
A.核部:
褶曲的中心部分。
B.翼部:
核部两侧的岩层。
C.转折端:
褶曲中弯曲最强烈的部位
D.轴面:
两翼的近似对称面
E.轴:
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
F.脊线:
顶点的连线
G.枢纽:
褶曲中同一岩层的层面与轴面的交线
三、褶曲的形态分类
根据褶曲轴面产状,结合两翼产状特点,可将褶曲分为:
直立褶曲、倾斜褶曲、倒转褶曲、平卧褶曲。
直立褶曲:
轴面近于直立,两翼倾向相反,倾角近于相等;
倾斜褶曲:
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反,倾角不等;
倒转褶曲:
轴面倾斜,两翼向同一方向倾斜,有一翼地层层序倒转。
平卧褶曲:
轴面近于水平,一翼地层正常,另一翼地层层序倒转。
四、向斜和背斜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地层对称重复,中间新两边老,易成谷。
背斜:
岩层向上弯曲,地层对称重复,中间老两边新,易成山
1.4.5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
岩体受构造应力作用,随着作用力的进一步增加,当应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岩层便产生破裂错动、裂缝或错断,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而形成。
裂隙(节理):
岩体沿破裂面没有明显位移或仅有微量位移。
断层:
岩体沿破裂面两侧发生了明显位移或较大错动的称为断层。
一、裂隙
A.按成因分构造变形:
受构造变动作用力形成的裂隙。
非构造变形:
由地质外应力作用引起的岩层发生的破裂,如风化、剥蚀、冰川、地表崩塌等。
B.按应力特点分张裂隙:
岩石受到张应力作用形成的。
剪裂隙:
岩石受剪切应力形成的。
C.按裂隙面产状和岩层产状的相互关系分
走向裂隙:
裂隙走向与岩层走向一致。
斜交裂隙:
裂隙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
倾向裂隙:
裂隙走向与岩层倾向一致。
二、裂隙与层面的区别
A.裂隙可以通过几种不同岩性的岩层;而在同一层面上短距离内看不出岩性变化,层面反而是不同岩性间的分界面。
B.裂隙的连续性较小,变化显著;层面的连续性较大,延长很广。
C.裂隙可以切穿砾石,层面则不能。
D.根据沉积岩层中的夹层,这是厚层块状岩层中常用的找层面的方法。
裂隙常是地下水的通道,在坚硬岩石地区找水时,裂隙的发育程度是判断有无丰富地下水储存的重要标志。
三、断层
断层是指岩石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沿断裂面两侧的岩块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构造现象。
它们是裂隙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大。
断层是由断层面、断层线、断盘、断层带等要素组成。
(1)断层的要素
A.断层面:
断裂的岩层发生活动的破裂面;
B.断层线:
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
C.断盘:
断层面将岩层分成两个块体,每个块体均称为断盘;
D.断层带:
断层两壁之间的地带;
E.断距:
断层上、下盘上的同一点沿断层面相对位移的距离为总断距。
(2)断层的分类
正断层:
上盘相对下降,上盘相对上升。
平推断层:
断层的两盘基本没有垂直的位移,只沿断层线方向有水平移动。
逆断层:
上盘相对上升,上盘相对下降。
第二章地下水的储存与循环
2.1地下水的储存与岩石的水理性质
2.1.1岩石的空隙特征和地下水储存
一、岩石的空隙性
岩石空隙是地下水储存和流通的场所。
按照成因,可分为三类:
1松散岩石——孔隙②可溶岩石——溶隙(溶穴)③坚硬岩石——裂隙
(1)描述空隙的指标:
空隙的大小、多少(空隙率)、形状、连通情况等。
(2)空隙的研究意义:
空隙特征决定储水容量、滞留、释出以及传输是的能力,是认识岩石水理性质的基础。
岩石空隙性的研究,是分析与地下水有关问题的出发点。
二、孔隙:
松散岩石颗粒或颗粒集合体间的空隙。
(1)描述孔隙的指标:
形状、大小、多少、连通与分布情况。
多少用孔隙度描述
孔隙度:
某一体积岩石(包括孔隙在内)中孔隙体积所占总体积的比例,常用𝒏表示。
(2)影响孔隙大小的因素
A.孔隙大小与颗粒大小的关系
岩石颗粒愈粗,孔隙愈大;颗粒愈细,孔隙愈小。
B.孔隙大小与颗粒排列方式的关系
颗粒排列愈紧密,孔隙越小。
C.孔隙大小与分选(充填)的关系(均匀性)
孔隙大小取决于细小颗粒所形成孔隙的大小。
D.孔隙大小与胶结程度的关系
胶结程度越好,孔隙愈小。
(3)影响孔隙度的因素(以砂性土为例)
A.孔隙度与颗粒大小的关系
当砂样与砾石样都是等粒圆球,且排列方式相同时,𝒏砾=𝒏砂。
孔隙度与颗粒大小无关
B.孔隙度与分选程度的关系
当砂样与砾石样混合时,砾石样中孔隙被砂样所充填,因此孔隙度变小。
当粗细颗粒(等粒圆球)完全混合
时,混合样的孔隙度:
𝒏混=𝒏粗×𝒏细。
分选程度是影响孔隙度大小的主要因素,分选愈差,孔隙度愈小
C.孔隙度与排列方式的关系
𝜽=𝟗𝟎°,理想最疏松排列(立方体):
孔隙度为47.64%;
𝜽=𝟔𝟎°,理想最紧密排列(四面体):
孔隙度为25.95%。
在实际中,天然砂砾石孔隙度一般介于两者之间。
D.其他因素与孔隙度的关系
a.颗粒的形状对孔隙度也有影响,颗粒形状愈不规则、棱角愈明显,通常排列愈松散,孔隙度也越大。
b.在自然界中,孔隙度的大小与沉积物的压密程度有关。
岩石的压密作用,往往促使松散沉积物颗粒进行重新排列,而且逐渐趋向较稳定的、较紧密的四面体排列,孔隙度变小;
c.胶结作用由于胶结物不断充填孔隙,使得孔隙进一步变小,孔隙数量变少,降低了岩石的孔隙度。
d.沉积较早或者埋藏在深部的沉积物,其孔隙度往往比沉积较晚或者埋藏在浅部的沉积物的孔隙度要小一些。
综上所述,松散岩石的孔隙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只有当岩石越松散、分选越好、浑圆度和胶结程度越差时,孔隙度才越大;反之孔隙度就越小。
四、裂隙:
固结的坚硬岩石受地壳运动及其他内外地质应力作用下岩石破裂变形产生的空隙。
(1)裂隙的分类
成岩裂隙——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原生空隙
风化裂隙——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岩石空隙
构造裂隙——构造运动中岩石受应力而产生的破裂和错位形成劈理、节理裂隙与断位
(2)裂隙率(𝑲𝑻):
用于在数值上表示裂隙岩石的空隙性
裂隙的方向、宽度、延伸长度、充填情况等,对水的运动具有重要影响。
五、溶隙:
可溶岩(石灰岩、白云岩、石膏等)在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下所产生的空洞。
主要包括溶孔、溶隙、溶洞等。
(1)溶隙是在裂隙基础上,水流对可溶岩进一步作用的结果——是扩
大了的裂隙。
岩溶形成的具备条件:
透水的可溶岩和具有溶蚀能力的水流。
(2)岩溶率(𝑲𝒌)
六、空隙特征的比较
(1)岩石中的空隙,连接成网络,成为地下水有效的储容空间和运移通道。
(2)含水介质——由各类空隙所构成的岩石称为含水介质。
(3)含水介质分类:
孔隙含水介质、裂隙含水介质、溶隙含水介质;
(4)含水介质空隙特征比较:
A.孔隙连通良好,分布均匀,在不同方向上,孔隙通道的大小和多少很接近。
地下水分布与流动都比较均匀。
B.裂隙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连通性较差。
地下水分布不均匀,水力联系差。
C.溶隙大小悬殊且分布极不均匀。
地下水分布与流动通常极不均匀。
七、水在岩石空隙中的存在形式
(1)岩石骨架中的水(矿物结合水)
A.结构水:
以𝑯+和𝑶𝑯−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矿物结晶格架某一位置上的水
B.结晶水:
以水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矿物结晶格架一定位置上的水
C.沸石水:
以水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矿物结晶格包和结晶包之间的水
(2)岩石空隙中的水
A.气态水
B.液态水:
重力水、毛细水(支持毛细水、孔角毛细水、悬挂毛细水)
C.固态水
D.固态水:
强结合水(吸着水)、弱结合水(薄膜水)
1)结合水:
附着于固体表面,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不能自由移动的水。
特性:
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具有抗剪作用。
分类:
吸着水和薄膜水
A.吸着水:
水分子排列紧密,不能流动,但可转化为气态水而移动。
水量小,不能取出亦不能为植物所吸收。
B.薄膜水:
水分子排列相对疏松,可以从薄膜厚的地方向薄的地方运动,可溶解盐类,外层可被植物吸收利用,不能够传递静水压力。
2)毛细水
A.毛细现象:
将一根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毛细管内的水面即会上升到至一定高度,这便是发生在固、
液、气三相界面上的毛细现象。
B.毛细水的存在形式
支持毛细水:
在地下水面支持下存在,随地下水升降而升降
孔角毛细水:
岩石颗粒接触处的孔隙形成弯液面,将水滞留在孔角上
悬挂毛细水:
脱离水面,保留于岩石细小孔隙中
3)重力水:
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自由移动的水。
特性:
A.在饱水岩层中,岩石空隙直径大于2倍结合水厚度时,其中间分布的水都是重力水。
B.只受重力作用的影响,可以传递静水压力,有冲刷、侵蚀作用,能溶解岩石。
C.分布最广,是空隙中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供水、排水的主要对象,也是水文地质研究的主要对象。
4)气态水:
呈水蒸气状态储存和运动于未饱和的岩石空隙中的水。
特性:
可影响地下水的重新分布,但本身不能直接开采利用,亦不能被植物吸收。
5)固态水:
当岩石的温度低于水的冰点时,储存于岩石空隙中的水变冻结成冰,成为固态水。
在重力水面以上,岩石的空隙未被水饱和,通常称为包气带,以下则称为饱水带。
毛细管带实际上为两者的过渡带。
A.包气带
特点:
①岩石空隙未被水充满;②是固、液、气三相介质并存介质
水的存在形式(多样):
结合水、毛细水(各种)、气态水、(过路)重
力水
包气带的垂直分带:
土壤水带、毛细水带(支持毛细水带、毛细饱和水带)、中间带(过渡带)
包气带水的来源:
大气降水的入渗、地表水体的渗漏、饱水带水分上移(毛细水进入包气带、地下水蒸发进入包气带)
B.饱水带
岩石空隙被水完全充满→是二相介质(固相+液相水)
空隙中水的存在形式:
①重力水②结合水
重力水:
连续分布(孔隙是连通)→传递静水压力→在水头差作用下,地下水(空隙中的水)可以连续运动。
饱水带中的重力水是开发利用或者排除的主要对象,是水文地质学研究的重点。
地下开挖,坑道,巷道,基坑,打井在此带均有重力水涌出来。
八、岩石的水理性质
岩石的水理性质是指当空隙的大小和数量不同时,岩石在水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容纳、保持、给出、透过水的能力。
可用于衡量不同岩石地下水储存和运移性能。
(1)容水度:
岩石的容水性在数值上用容水度(𝑾𝒏)表示。
一般说来,当空隙被水完全饱和时,𝑾𝒏在数值上与孔隙度(裂隙率、岩溶率)相当。
𝑾𝒏的大小取决于岩石空隙的大小。
(2)持水度:
重力作用下,岩石依靠分子引力和毛细力在其空隙能保持一定水量,即持水性。
持水性在水量上以持水度(𝑾𝒎)表示。
颗粒大小时影响持水度的主要因素。
颗粒细小的粘土比表面积(单位体积中固相表面面积)大,结合水含量大,持水度也大,有时可与容水度相等,在重力作用下完全不释水。
(3)给水度:
岩石饱水后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排出一定水量,这种给水星在数值上用给水度(𝝁)表示。
(4)透水性:
岩石允许水流通过的能力成为透水性,又称为渗透性。
渗透性的大小用渗透系数(K,又称为水力传导率)表示。
K的大小首先决定于岩石空隙的大小,其次是孔隙多少及其形状等。
容水度、给水度、持水度、渗透性等均是与水分储容、滞留、释出与运移有关的性质,受岩土空隙的大小、多少、连通程度及其空间变异性的影响。
2.2含水层和隔水层
一、含水层:
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如砂砾石、发育溶隙的可溶岩等。
含水层构成的条件
A.岩层具有容纳重力水的空隙;
B.有储存和聚集地下水的地质条件(单斜构造、向斜构造),即空隙岩层下伏有隔水层,使水不能向下漏失;水平方向有隔水层阻挡,以免水全部流空。
C.具有充足的补给来源。
二、弱含水层:
渗透性很差,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但在较大水力梯度作用下,具有一定的透水能力的岩层,如各种粘土,泥质粉砂岩、砂质页岩等。
三、隔水层:
不能透过与给出水或透过与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的岩层,如裂隙不发育的基岩、页岩、板岩、粘土(致密)。
2.3地下水的类型
2.3.1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
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1)影响因素:
岩层组合、岩层倾角、分布范围等。
(2)特性:
因完全靠大气降水或地表水体直接渗入补给,水量受季节控制特别显著;当隔水层分布较广时可作为小型生活水源。
(3)上层滞水矿化度一般较低,但因接近地表,水质容易被污染,作为引用水源时必须加以注意。
2.3.2潜水
潜水:
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1)潜水的特征
A.具有自由表面;
B.由潜水位较高处向潜水位较低处流动,流动的快慢取决于含水层的渗透性能和水力坡度;
C.一般潜水的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
D.水位、流量和化学成分都随着地区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
与上层滞水区别:
具有一定的空间连续性。
(2)潜水面的形状:
倾斜、抛物线形,或者水平的,也可以是各种形状的组合
(3)潜水的基本要素:
潜水面:
潜水表面是一个自由的水面。
潜水位:
潜水面上任一点的海拔高程(h)。
潜水含水层厚度:
从潜水面到隔水底板的垂直距离(M)。
潜水埋藏深度:
潜水面到地面的垂直距离(T)。
潜水含水层厚度与潜水埋藏深度随潜水面的升降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2.3.3承压水
一、承压水:
指充满于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1)承压水的特征
A.有稳定的隔水顶板,没有自由水面,水体承受静水压力;
B.隔水顶板、隔水底板、承压含水层、含水层厚度;
C.初见水位、承压水位(测压水位)、承压水位埋深;
D.埋藏区域补给区不一致
E.水位、流量和化学成分都受水文气象因素、人为因素及
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小。
(2)承压水的形成条件
A.不透水层覆盖在透水性好的岩层上面;
B.透水层的下部还应有稳定的隔水底板;
C.上下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必须充满整个含水层。
上下隔水层之间的水必须充满整个含水层并承受静水压力;如果没有充满整个含水层,则在水力性质上和潜水一样,即层间无压水。
二、最适宜形成承压水的地质构造条件
A.向斜盆地(自流盆地)中的承压水
B.单斜地层中的承压水
由透水岩层和隔水层互层组成的单斜构造,在适宜的地质条件下可以形成单斜承压含水层,也称为承压斜地。
2.4地下水的循环
2.4.1水的分布与循环
大循环(外循环):
从海洋蒸发的水降落到陆地,再经过径流或蒸发形式返回海洋。
小循环(内循环):
从海洋或陆地蒸发的水再降落到海洋或陆地。
2.4.2地下水的循环
补给、径流与排泄决定着含水层或含水系统的水量与水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
同时,这种补给、径流、排泄无限往复进行构成了地下水的循环。
(1)地下水的补给:
含水层自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称为补给。
①大气降水的补给②凝结水的补给③地表水的补给④含水层之间的补给⑤人工补给
A.大气降水的补给:
雨、雪、雹等
①在很多情况下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方式;②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数量与降水的强度、形式、植被、包气带岩性、地下水的埋深等密切相关;③一般当降水量大、降水过程长、地形平坦、植被繁茂、上部岩层透水性好、地下水埋藏深度不大时,大气降水才能大量下渗补给地下水;④这些影响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常常是包气带的岩性。
B.地表水的补给:
江、河、湖、海、水库、池塘、水田等
①河流补给地下水常见于某些大河流的下游和河流中上游的洪水期,在这样的条件下河水往往高于岸边的地下水位;②在干旱地区,降水量极微,河水的渗漏常常是地下水的主要或唯一补给源;③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强度主要受岩层透水性的影响,同时也取决于地表水位与地下水水位的高差,以及洪水的延续时间、河流水量、河水的含泥沙量、地表水体与地下水联系范围的大小等因素。
C.凝结水的补给:
江、河、湖、海、水库、池塘、水田等
①对于广大的沙漠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的渗入补给量都很少,而凝结水往往是其主要的补给来源;②原理:
在—定的温度下空气中只能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如每立方米的空气在10℃时最大含水量为9.3g,而在5℃时最大含水量为6.8g,多于以上数量的水分就会凝结成为液态从空气中分离出去。
D.含水层间的补给
两个含水层之间存在水头差且有联系的通路,则水头较高的含水层补给水头较低的含水层。
隔水层分布的不连续,在其缺失部位的相邻含水层之间便通过“天窗”发生水力联系。
松散沉积物含水层之间的黏性土层,并不完全隔水而具微透水性。
具一定水头差的相邻含水层,通过弱透水层发生的渗透,称为越流。
E.人工补给
①地下水的人工补给,就是借助某些工程设施,人为地将地表水自流或用压力引入含水层,以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②人工补给地下水具有占地少、造价低、易管理、蒸发少等优点,不仅可增加地下水资源,而且可以改善地下水水质,调节地下水的温度,阻拦海水的地下倒灌,减小地面下沉。
(2)地下水的排泄:
含水层失去水量的过程称为排泄。
①泉②蒸发③河流④人工排泄
A.泉:
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是地下水的重要排泄方式。
B.向地表水的排泄
当地下水水位高于地表水水位时,地下水可直接向地表水体进行排泄,特别是切割含水层的山区河流,往往成为排泄中心。
补给来源①散流形式:
排泄量可通过测定上、下游断面的河流流量计算出来
②集中排泄:
集中的排入河中,岩溶区的暗河出口就代表了这种集中排泄
人工抽水、矿山排水等方式也起到把地下水排泄到地表的作用
C.蒸发排泄
蒸发是水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地下水,特别是潜水可通过土壤蒸发、植物蒸发而消耗,称为地下水的一种重要排泄方式,亦称为垂直排泄。
地下水的蒸发主要取决于温度、湿度、风速等自然条件,同时亦受地下水埋藏深度和包气带岩性等因素的控制。
在干旱陆地地区,地下水蒸发排泄非常强烈,常常是地下水排泄的主要形式。
蒸发排泄的强度不同,使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