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企业危险源识别评价总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5097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机械企业危险源识别评价总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工程机械企业危险源识别评价总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工程机械企业危险源识别评价总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工程机械企业危险源识别评价总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工程机械企业危险源识别评价总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机械企业危险源识别评价总表.docx

《工程机械企业危险源识别评价总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机械企业危险源识别评价总表.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机械企业危险源识别评价总表.docx

工程机械企业危险源识别评价总表

危险源(危害因数)辨识、风险评价(LEC法)一览表

单位:

沈阳世润重工有限公司填表日期:

2012年5月28日

序号

作业

活动

危险源(危害因素)

可能的事故、后果

判别依据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

控制措施

L

E

C

D

风险级别

1

电焊作业

培训不到位

人员伤害

D

1

1

15

15

1

执行产品生产安装管理程序、培训管理程序、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电焊气焊作业指导书,加强监督管理

电线破损老化

触电

D

1

1

15

15

1

无漏电保护器

D

1

1

15

15

1

外壳带电

D

1

2

15

30

2

未穿戴防护服

D

1

2

15

30

2

焊钳绝缘不好

D

1

2

15

30

2

操作场所附近有易燃物

火灾

D

3

1

15

45

2

焊接时无防火措施

D

3

1

15

45

2

焊接时产生弧光

眼睛伤害

D

3

2

3

18

1

焊接时产生有毒气体

中毒

D

1

2

3

6

1

电焊火花

烫伤

D

6

2

3

36

2

2

手工气焊(割)作业

培训不到位

人员伤害

D

1

1

15

15

1

 

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训管理程序、现场电焊气焊作业指导,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培训体系和奖惩制度。

直接在水泥地面上切割

D

3

2

3

18

1

焊(割)炬操作时回火

火灾

D

3

6

3

54

2

停止作业后焊(割)炬未关严

D

3

3

7

63

2

氧气、乙炔皮管老化

D

3

6

3

54

2

焊(割)炬各阀门密封不严

D

3

6

3

54

2

操作场所附近有易燃物

D

3

1

15

45

2

焊接时无防火措施

D

3

1

15

45

2

 

3

 

行车作业

 

行车作业

培训不到位

人员伤亡

D

3

2

1

6

1

特制并实施特种设备管理办法、执行产品生产安装管理程序、培训管理程序、起重搬运安全作业指导书,并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培训体系和奖惩制度。

 

制定并实施特种设备管理办法、执行产品生产安装管理程序、培训管理程序、起重搬运安全作业指导书,并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培训体系和奖惩制度。

 

设备损坏

D

3

1

15

45

2

未及时联系检验

起重伤害

起重伤害

D

1

6

7

42

2

限位开关失灵

D

1

6

7

42

2

歪拉斜吊

D

1

6

7

42

2

起吊重物的绳索不符合安全要求

D

1

6

7

42

2

起吊作业完成后吊钩未升至安全高度

D

3

3

3

27

2

行车零件坠落

D

1

6

7

42

2

升降机构打滑

D

1

6

7

42

2

4

高空作业

物体坠落

坠物伤人

D

3

3

3

27

2

提高警惕、集中工作注意力

损坏设备

D

3

1

7

21

2

使用登高工具

未使用登高工具

人员摔伤

D

3

3

7

63

2

使用登高工具

5

砂轮机操作

站在砂轮机的正前方操作

机械伤害

D

3

6

3

54

2

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培训体系和奖惩制度。

未定期更换砂轮片

D

1

6

7

42

2

未戴防护眼镜

D

6

2

3

36

2

打磨细小的、大的和不好拿的工件

D

1

6

7

42

2

砂轮受潮、沾水后继续使用

D

3

6

3

54

2

砂轮磨损严重或径向跳动过大、震动大时继续使用

D

1

6

3

18

1

6

铣床操作

高速切削时未装防护挡板

机械伤害

D

1

6

3

18

1

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培训体系和奖惩制度。

操作者未戴防护眼镜

D

1

6

3

18

1

不戴手套操作

D

0.1

6

3

0.18

1

拆装立铣刀时,用手托刀盘

D

3

6

3

54

2

拆掉限位块加工超长、超宽零件

D

3

3

3

27

2

快速进刀时,左手远离手柄

D

1

6

2

12

1

未停车测量、取卸工件

D

3

3

7

63

2

7

车床操作

高速切削时未戴防护眼镜

机械伤害

D

6

1

3

18

1

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培训体系和奖惩制度。

工件未夹紧

D

1

6

7

42

2

用砂布光内孔时,将手指或手臂伸进工件打磨

D

1

6

7

42

2

切断小料时用手接

D

3

6

3

54

2

戴手套操作

D

1

1

6

6

1

切大料时直接切断

D

1

6

3

18

1

一手扶攻丝架(后扳牙架)一手开车

D

3

6

3

54

2

8

钻床操作

用手扶工件

机械伤害

D

3

3

7

63

2

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机械加工安全作业指导书,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培训体系和奖惩制度。

用手清除铁屑

D

6

3

1

18

1

不戴手套操作

D

1

1

3

3

1

在旋转的刀具下,翻转、卡压或测量工件

D

3

3

7

63

2

9

镗床操作

安装刀具时紧固螺钉和销子凸出镗杆回转半径

损坏工件

D

1

1

7

7

1

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培训体系和奖惩制度。

戴手套操作

人员伤害

D

1

1

3

3

1

机床开动时,量尺寸、对样板

D

3

3

7

63

2

镗孔、扩孔时将头贴近加工孔观察吃刀情况

D

3

3

7

63

2

使用平旋刀盘式自制刀盘进行切削时,站在对面或伸头察看

D

3

3

7

63

2

10

磨床操作

干磨或修砂轮时,未戴防护眼镜

机械伤害

D

6

1

3

18

1

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培训体系和奖惩制度。

操作者站在砂轮的正面

D

3

3

3

27

2

吃刀量过大,砂轮破裂飞出

D

3

3

3

27

2

使用有缺陷的砂轮

D

1

6

7

42

2

砂轮未退到安全位置时,测量、装卸工件

D

3

3

7

63

2

11

刨床操作

工件装夹不牢固

机械伤害

D

3

3

7

63

2

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培训体系和奖惩制度。

未停车调整行车挡铁

D

3

3

7

63

2

未停车测量工件、清扫铁削

D

1

3

7

21

2

工作台行程范围内有人员活动

D

3

3

7

63

2

12

 

铣床

 

铣床

防护用品使用不当(未戴防护帽,戴手套操作,袖口未扎紧),手拿棉纱操作,易发生铣刀绞手、缠卷衣袖,导致碾、碰、绞割伤害。

人员伤害

D

3

3

7

63

2

正确使防护用品,严禁戴手套操作和手拿棉纱操作。

不准在加工过程中测量工件、拆卸工件、擦轼机床及用手清理铁屑。

正确掌握进给量。

认真检查,及时淘汰有缺陷夹具,刀具。

正确装卡刀具和工件。

不在机床工作台表面浮放工具和工件。

平稳摆放工具,工件。

铣削过程中测量工件、拆卸工作,擦试机床及用手清理铁屑等,易发生机器、工具伤害事故。

D

3

3

7

63

2

进刀量大,使工件松动或刀具碎断,发生工件,刀具破碎飞出造成事故。

夹具、刀具有缺陷,造成工件、破碎刀具飞出伤人。

机械伤害

D

1

6

3

18

1

与起重机司机共同遵守起重作业安全规定。

穿戴好防护用品。

提高技术和操作水平。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经常检查接地线,检查照明线路,使用安全电压。

装卡方法不正确或卡紧力不够,使工件或刀具装卡不牢,造成坠落伤人事故。

工作面上浮放工具,工件被碰撞坠落伤人。

工具、工件摆放不平衡致使倾倒伤人。

吊卸工、卡具、工件时不符合起重作业安全要求,造成起重伤害。

D

3

3

7

63

2

没有穿戴好防护用品,致使人体防护失效,金属铁屑伤人。

机床接地不好,照明灯线裸露,未采用安全电压,易造成触电伤害。

机械伤害

D

3

3

7

63

2

13

各类机械传动部分防护装置残缺不全或随意拆卸,使用时易发生绞手现象。

合面机接地不良,接地接零失效,不按规定检查。

易发生触电事故。

盖机联锁损坏不及时维修,联锁失灵易发生上肢体绞入事故。

作业人员不按规定佩带防护用品。

女工发辫易卷入。

机械伤害

D

1

6

3

18

1

完善防护装置,开动前先检查防护装置。

电工按规定对设备接地、接零情况进行检查。

盖机联锁每天都要检查一次,不得带病开车。

单位按时发放防护用品,督促工人正确佩带。

14

设备绝缘不良,操作机构失灵,易发生触电。

变压器等设备接地、接零不良,易产生触电伤害。

安全用具没有定期检测,造成触电伤亡。

变压器油位不正常,漏、渗油,变配电设备过热,易发生火灾事故。

人员伤害

D

1

6

3

18

1

按期对绝缘状况检测。

对所有接地(接零)做到安全可靠。

半年检测一次,做到安全可靠。

及时检查、检修,安装排风装置,经常检查。

15

手持

电动

工具

电缆线有破损,漏电、接头多,因漏电等原因可造成触电伤亡。

各类工具不按规定定期检测,可造烧伤或触电。

Ⅰ、Ⅱ类工具无漏电保护器,Ⅰ类工具无接地(零)措施,易发生触电事故。

防护罩破损或松动易蹦伤面部、手部。

D

3

3

7

63

2

电缆完整无损,无漏电现象。

定期检测,达到安全使用。

安装漏电保护器,不使用Ⅰ类工具。

、防护罩安装牢固,完好无损。

16

设备接地、(接零)不良,不按时检查,可造成触电事故。

离合器失修,产生连冲,制动器失灵,维修不及时,紧急停止按纽不起作用,可发生冲手事故。

传动外露部分没安装防护罩,特别是2米以下无防护措施,可发生绞手事故。

物件下落可造成打击事故。

 

D

1

6

2

12

1

可靠接地定期检查。

设备开动前要自检,每周要全面对防护,保险设施检查一次,不得带病运作。

所有外露特别是2米以下部分要全部安装防护罩或安全网罩。

踏板开关要有部分防护罩,防止误动作。

17

原材料混有爆炸物,出钢时地坑有水,易发生爆炸事故。

钢炉未安装可靠的接地(零),炉体漏电产生触电伤害。

违反操作规程,钢包盛装钢水超量或吊运不平稳,吊车制动不好,易发生钢水烫伤事故。

D

1

6

3

18

1

检查原材料后,进炉冶炼,出钢水的地坑要干燥无异物。

可靠接地。

电阻符合要求。

按操作规程作业,出钢前检查吊车,出钢时钢水包不应过满,吊运时平稳不晃,吊车工与地面指挥人员配合协调,不误操作。

18

设备有漏油现象,易发生火灾。

电器设备未接地,易造成触电伤害。

外露传动部分无防护罩,易绞缠人体。

炉门升降机构不完好,炉车钢丝绳和滑轮有缺陷。

D

1

6

7

42

2

设备存油部分密封合格,油管路无泄漏,保证工作现场清洁。

可靠接地。

安装合格的防护罩。

对炉门升降机构、钢丝绳、滑轮保险装置等经常进行检查,保证完好无损。

按操作规程操作。

19

原料中混有弹药或潮湿,易发生爆炸事故。

钢水包盛装太满,吊车剧烈晃动易发烫伤事故。

炉坑潮湿有水,出钢包易发生爆炸。

沙箱摆放超高,不平衡沙箱倒塌伤人,设备除尘效果不好易产生职业病。

D

1

6

3

18

1

把好材料进炉关。

吊运平稳,钢水包钢水勿装满。

保证出钢坑干燥。

文明生产,安全摆放,不超高。

 定期体检,除尘设备良好。

20

铸件摆放超高,不稳易造成砸伤碰伤。

乙炔、氧气胶管老化,没清理现场,气焊切割作业易发生火灾和爆炸。

电焊机接地接零不合要求,一二次线接线柱无护板,易发生触电事故。

D

1

6

7

42

2

严禁超高摆放。

备好消防器材,作业场所没有易燃品。

按规定接线,定期检查焊把线。

21

油温过高,油量不足,加热炉旁有易燃物,易发生火灾。

取件不慎,过急过快,易发烫伤事故。

装卸工件超重,捆绑不当,易发生砸伤事故。

电炉通电前及接电后,不遵守规定,设备接地失灵,易发生触电事故。

D

1

6

3

18

1

油温过高,油量不足,加热炉旁有易燃物,易发生火灾。

取件不慎,过急过快,易发烫伤事故。

装卸工件超重,捆绑不当,易发生砸伤事故。

电炉通电前及接电后,不遵守规定,设备接地失灵,易发生触电事故。

22

 在装配超高产品时不系带、不挂网易发生坠落事故。

多层人作业,工具部件从高处脱落,或大型另件滑滚,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装配作业使用电动工具时,不戴绝缘手套,易发生触电事故。

热装或冷装作业不配戴护品,人体或手接触另部件易发烫伤或冻伤事故。

动平衡作业时手或其它部位接触运行工件易发生绞伤事故。

D

1

6

7

42

2

系好安全带,挂防护网。

作业地设围栏,吊运部件要捆牢,作业场地无多余物。

电工接拆线、作业人员戴好护具。

配戴好防品,不得随意乱放处理过的部件。

运行中无关人员不得接近平衡机,不准抚摸工作旋转部位。

23

梯级间距过大(含直梯、斜梯),易摔倒。

3米以上直梯无防护笼,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扶手开裂开焊、锈蚀,易发生意外摔落。

平台及走台无护栏,铁板腐烂,空间大,无垫板,易摔倒、坠落伤人。

活动扶梯长超过8米,梯脚无防滑措施,易滑倒伤人。

D

1

6

3

18

1

梯级间距要符合规定。

安装防护笼。

经常检查扶手,踏板,及时更换腐烂的铁板。

高于1.5米的走台或平台按标准设置护栏和梯脚挡板。

梯长符合规定,梯脚防滑措施。

高平台有围板高度符合要求。

24

产品设计

未选择安全环保性元器件

人员伤害

D

3

2

7

42

2

选择安全环保性元器件

财产损失

D

3

1

3

9

1

25

移动电源箱操作

接线不正确

烧毁装置

D

6

1

3

18

1

执行培训管理程序,定期检测电源车输出电压是否准确

接线不牢固、操作中接线被扯掉

D

6

1

3

18

1

连接线绝缘破损

触电

D

6

1

7

42

2

定期检查连接线绝缘性能

 

26

 

物资仓库管理

 

物资仓库管理

物品摆放不稳定、不规则

坠物伤人

D

1

6

3

18

1

规范摆放

物品损坏

D

1

1

1

1

1

严禁货架超重工作

货架摆放超重

坠物伤人

D

1

6

3

18

1

规范摆放

物品损坏

D

1

1

1

1

1

严禁货架超重工作

下班未关电源

引发火灾、爆炸

D

6

1

1

6

1

执行消防安全管理程序、火灾应急预案,加强监督管理

易燃易爆品未隔离存放

D

1

1

7

7

1

27

产品发运

包装箱不合格

财产损失

D

3

1

15

45

2

使用合格包装箱

捆扎不牢或防护不当

产品损坏

D

1

1

40

40

2

捆扎牢固、加强防护

捆扎不牢

人员伤害

D

1

3

15

45

2

捆扎牢固

28

产品现场投运

指挥不当、交叉作业

触电

D

1

3

15

45

2

 

执行员工出差管理程序、产品调试检验管理程序,产品调试作业指导书,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培训体系和奖惩制度。

烧毁装置

D

3

1

15

45

2

未带安全帽

人员伤害

D

1

3

15

45

2

未进行安全交底

人员伤害

D

1

3

15

45

2

超速、酒后驾车

车辆损坏

D

3

3

7

63

2

人员伤亡

D

3

1

7

21

2

未按规定保养车辆

车辆损坏

D

1

1

15

15

1

人员伤亡

D

1

6

7

42

2

29

客户接待

疲劳、过度饮酒

身体损坏

D

1

6

1

6

1

加强自我控制

30

上下班途中

乘座非法营运交通工具

人员伤害

D

1

6

7

42

2

禁止乘座非法营运交通工具

31

出差

工作地治安差

人员伤害

D

3

6

3

54

2

执行员工出差安全管理程序

财产损失

D

3

1

3

9

1

乘座非法营运车辆

人员伤亡

D

1

1

15

15

1

财产损失

D

1

1

3

3

1

工作地自然环境恶劣

意外伤害

D

1

3

15

45

2

身体素质差

生病、死亡

D

0.5

6

7

21

2

住宿条件差

人员伤害

D

3

6

3

54

2

财产损失

D

3

1

3

9

1

乘坐夜车

人员伤害

D

1

6

1

6

1

32

电脑操作

长时间使用

身体损害

D

1

6

1

6

1

推广工间操

电脑病毒

数据丢失、工作瘫痪

D

6

6

1

36

2

执行总公司及本公司网络管理规定

下班未关机

引发火灾

D

6

1

1

6

1

执行消防安全管理程序和火灾应急预案,加强监督检查

33

相关方管理

安全交底不全

人员伤害

D

1

3

15

45

2

执行相关方管理程序

安全意识不强

人员伤害

D

1

3

15

45

2

34

保密管理

涉密单机、存储介质上网

泄露机密

D

1

6

1

6

1

执行公司保密文件规定

涉密文件印刷

D

1

6

1

6

1

签订保密协议

不规范操作

D

3

1

3

9

1

规范操作

35

大型集体活动

食品不卫生

食物中毒

D

1

1

3

3

1

选择卫生条件好的就餐点

应急措施考虑不充分

加重损失

D

1

1

1

1

1

充分考虑应急措施

治安环境差

财产损失

D

1

1

3

3

1

增强自我安全防范意识,选择安全环境好的地点

人员伤害

D

1

1

7

7

1

36

办公室工作

忘记锁门

物品丢失

D

3

1

3

9

1

门卫人员加强巡视

37

财务现金管理

卫生意识不强

细菌感染

D

3

1

3

9

1

提高卫生意识

违规存放大额现金

财产损失

D

1

1

3

3

1

严禁存放大额现金

38

办公楼宇安全管理

吸烟

引发火灾

D

10

1

2

20

2

执行消防安全管理程序和火灾应急预案,加强监督检查

消防器材摆放位置不正确

火灾事故扩大

D

3

1

3

9

1

规范摆放

消防器材失效

D

3

1

3

9

1

加强检查,及时对失效器材进行更换

不良人员擅自出入公司

财产损失

D

3

1

9

27

2

进出门刷卡、录像记录,执行门厅管理办法

缺少应急疏散通道方向标识

人身伤亡

D

1

1

7

7

1

制定配置应急疏散通道方向标识管理方案

39

银行取款

防范意识不强

资金损失

D

3

1

3

9

1

提高安全意识、加强防范

40

档案管理

装订时操作不当

机械伤人

D

1

6

3

18

1

集中工作注意力

管理不善

资料丢失

D

3

3

1

9

1

规范管理、执行科技档案管理制度

41

文书管理

不规范操作

泄漏机密

D

3

1

3

9

1

规范操作

42

食堂就餐

食品不卫生

生病、食物中毒

D

1

6

3

18

1

加强对食堂承包方监督管理,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监督检查,定期对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进行演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