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文化艺术中心测量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4932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锦州文化艺术中心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锦州文化艺术中心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锦州文化艺术中心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锦州文化艺术中心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锦州文化艺术中心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锦州文化艺术中心测量施工方案.docx

《锦州文化艺术中心测量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锦州文化艺术中心测量施工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锦州文化艺术中心测量施工方案.docx

锦州文化艺术中心测量施工方案

新建辽宁省锦州市文化艺术中心

施工测量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十七局集团锦州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八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4

二、工程概况4

三、施工部署4

四、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4

五、控制网的布设及轴线投测方法5

5.1准备工作及轴线的布设5

5.2控制网的布设5

5.5高程控制测量7

六、沉降观测9

6.1沉降基准点埋设方法9

6.2沉降观测点布设9

6.3沉降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10

七、主体结构施工测量11

7.1±0以上平面控制网的测设11

7.2标高竖向传递11

7.3各层的轴线投测12

7.4标高校测与精度要求12

八、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13

8.1地下通道的复测13

8.2柱及预埋件的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13

8.3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13

九、竣工测量13

十、质量保证措施14

十一、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14

一、编制依据

1.《新建辽宁省锦州市文化艺术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9;

4.交接桩资料及施工图纸。

二、工程概况

1.新建锦州市文化艺术中心位于辽宁省锦州市松山区,北靠南广路,西与泰景山城小区相邻,东、南面均无大型建筑物。

项目建设用地面积为46700㎡,总建筑面积为67874㎡,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9985㎡,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17889㎡,地上部分包括青少年活动中心A座23559㎡,青少年活动中心B座12969㎡,青少年活动中心C座及群众艺术馆13457㎡(青少年活动中心C座5659㎡,群众艺术馆,7798㎡)。

本项目青少年活动中心A座部分地上5层,地下1层,青少年活动中心B座、青少年活动中心C座及群众艺术馆部分地上4层,地下1层。

2.锦州市文化艺术中心A座、B座、C座的±0.000m均相当于绝对标高26.45m,建筑物±0.000m比室外路面高0.1m~1.0m不等。

三、施工部署

1施测程序

准备工作测量作业自检报验

合格合格进入下道工序

2施工测量

项目成立专门配置测量技术人员,由专业测量技术人员负责从开工放线到竣工交验的各项施工测量工作,测量仪器设备及工具采用专人保管、专人使用。

4、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4.1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4.2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4.3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4.4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

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5、控制网的布设及轴线投测方法

5.1准备工作及轴线的布设

5.1.1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

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坐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坐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以及首层0.000的绝对标高。

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建筑施工图,及时校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它是整个工程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层高,对比基础,楼层平面,建筑、结构几者之间轴线的尺寸,查看其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

5.1.2测量仪器的选用。

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至具有仪器校验资质的检测厂家进行校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测量器具配置见下表:

序号

测量器具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全站仪

GTS-332W

1

工程开工即

组织进场

2

自动安平水准仪

DZS3-1

1

3

钢卷尺

50m

1

5.0m

5

4

水准标尺

5m

2

5.2控制网的布设

现用于控制该建筑物的给定控制点有4个(锦州市规划局交点),即:

ZD1、ZD2、ZD3、ZD4点,控制点位坐标及高程见下表:

点号

坐标

高程(m)

X(m)

Y(m)

ZD1

24845.675

81405.446

26.475

ZD2

24911.701

81508.625

27.836

ZD3

24652.915

81584.867

27.328

ZD4

24659.447

81388.215

26.243

备注

所交桩点均为钢筋头上中点。

5.3平面控制测量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附和长度(km)

边长(m)

测距中误差(mm)

测角中误差(”)

相邻点位坐标中误差(mm)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

方位角闭合差(”)

四等

=4

800~1000

5

2.5

10

1/40000

±5vn

平面坐标系统:

北京54大地坐标系,高斯正形投影,中央子午线116°30’00",控制测量过程采用托普康GTS-332W全站仪,以方向法观测水平角、每站测角4个测回。

各测回间读数较差应满足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中的要求。

测距采用往返各观测2个测回,取平均值作为最终观测值。

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

控制网等级

仪器等级

测回数

2C较差

同一方向各测回较差

四等

DJ1

4

9〃

6〃

距离和竖直角观测限差

仪器精度等级

测距中误差(mm)

同一测回各次读数互差(mm)

测回间读数较差(mm)

往返测平距较差

I

<5

5

7

≤2mD

注:

mD=(a+b×D),为仪器标称精度。

式中a—仪器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

b—比例误差系数(mm/Km);

D—测距边长度(Km)。

导线测量外业完成后,导线边长应统一规化至测区平均高程面上。

当外业测量各项指标限差满足规范要求后再进行方位角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计算,当闭合差满足规范要求时采用通过国家鉴定的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

5.4建筑物轴线的投测

5.4.1建筑物定位:

根据锦州市规划局移交的控制点及工程总平面布置图中的坐标,测设布点,控制网采用平面闭合导线,进一步进行施工放样。

对控制桩用混凝土进行保护。

5.4.2首先依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建筑物平面布置图,测放出建筑物轴线外角点(或平面轴线控制点)。

5.4.3将全站仪架设在控制角点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另一个控制点。

经校核无误后,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

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

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4mm。

施工放样技术要求如下表。

5.4.4该工程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

5.4.5在施工过程中,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在施工中,每当柱浇筑成形拆掉模板后,应在柱侧平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并在柱侧面抄测出建筑1米线或结构1米线(1米线相对于每层楼板设计标高而定),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

5.4.6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送报验单必须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

结构施工到±0.000以上时,将原基础部分的轴线控制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校正,把所有控制轴线投测到±0.000板上。

对投测到±0.000板上的轴线内的几何关系进行严格检查,无误后根据工程流水分段情况,在每个流水段的主轴线埋设两个控制点。

5.5高程控制测量

5.5.1本期测量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水准基点高程控制测量按四等水准测量进行施测,加密水准点与平面加密控制点尽量共用,测量采用附合水准路线形式往返观测的方法,仪器使用DZS3-1水准仪。

5.5.2水准测量的观测严格执行《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规范》中关于四等水准测量的规定,最大视距不大于100米,下丝最小读数不小于0.3米,前后视距差不大于1米,前后视距积累差不大于3米,观测读数及数字取位至0.1mm,且每测段的测站数均为偶数。

5.5.3依据工程给定的绝对高程控制点,向施工区域引测四个标高基准点,要求闭合,要求距离建筑物30m以外,相对稳定的地点安放。

5.5.4±0.00以上标高的施测

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

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附近做好的砼桩的立面位置或做好的控制桩上,所标部位,应先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在该竖平面上测设定施工用基准标高点,用红色三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以便施工中使用。

待模板支好检查无误后,用水准仪在模板内壁定出基础面设计标高线。

拆模后,抄测结构1米线,在此基础上,用钢尺作为向上传递标高的工具。

5.5.5高程的传递

在第一层的平台浇筑好后,从框架柱下面的已有标高点(通常是结构中线)向上用钢尺沿柱身量距。

5.5.6标高的竖向传递

标高采用水准仪直接测出,然后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复核,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

5.5.7建筑物应由三处(选择三个内控点)分别向上传递,标高的允许误差见下表。

高度(m)

允许误差(mm)

每层

3

H≤30m

5

 

5.5.8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四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

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前视和后视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

主体施工完一层时,在四角的柱身处引测±0.000标高线,复核无误后划漆线标注并注明,施工期间依此相对标高和图纸对比向上引测。

5.5.9中心线及标高的测设

拆模后,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柱底的基础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测设标高点(钢筋必须打磨平整),供支立柱子模板时定位及定标高使用。

5.5.10柱垂直度检测

柱模板支好后,先在柱模板上端标出柱边中点,与柱下端的中点相连并弹出墨线。

将全站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对柱的垂直度进行检查校正或用垂球法。

5.5.11柱顶及平台模板抄平

柱模板校正好后,选择不同行列的2-3根柱,从柱下面已测设好的标高点上用钢尺沿墙身向上量距,引测2-3个相同的标高点于柱上端模板上。

在平台上置水准仪,以引测上来的任一标高点作为后视,施测各柱顶模板标高,并闭合于其它两个标高点作为校核。

六、沉降观测

6.1沉降基准点埋设方法

基点埋设参照《工程测量规范》及有关变形观测基点埋设标准,按照工程实际情况制作。

 

6.2沉降观测点布设

按设计设置沉降观测点,水准基点测量采用精密水准仪,测量精度按II级水准测量,测量方法采用闭合法,水准基点至少设三个(埋设深度超过最大冻胀深度1.8-2m),为二等水准点,观测点数量为12个,为三等水准点。

观测工作从基础施工完成后开始,每施工完一层(包括地下室)观测一次,主体结构封顶至建筑物竣工期间,每隔3个月观测一次,建筑物竣工后的观测,第一年每三个月一次,第二年半年一次,以后每年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沉降稳定标准:

平均每天沉降量小于或等于0.0lmm)。

沉降点埋设如上图所示。

在框架柱上沉降观测点标志采用内藏式,用32电锤在设计位置打孔,将直径28mm预埋件放入孔内,周围用环氧树脂填充使其牢固,观测时将活动标志旋紧,测毕取出外旋保护盖,既不影响原有建筑物的外观又起到保护标志的作用。

对于突然发生严重裂缝或大量沉降等特殊情况,则应增加观测次数。

6.3沉降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6.2.1.水平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

平均边长(m)

测角中误差(")

测边中误差(mm)

水平角观测测回数

0.5"级仪器

1"级仪器

2"级仪器

二等

3.0

=400

1.0

2.0

6

9

--

=200

1.8

2.0

4

6

9

三等

6.0

=450

1.8

4.0

4

6

9

=350

2.5

4.0

3

4

6

四等

12.0

=600

2.5

7.0

3

4

6

6.2.2.垂直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相邻基准点的高差中误差(mm)

每站高差中误差(m)

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mm)

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

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

二等

0.5

0.15

0.3

0.4

DS05型仪器,宜按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三等

1.0

0.30

0.6

0.8

DS05或DS1型仪器,宜按本规范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四等

2.0

0.70

1.40

2.0

DS1或DS3型仪器,宜按本规范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注:

n为测站数。

七、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7.1±0以上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1、承台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根据场地平面控制网,校测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后,使用全站仪将轴控制线引弹到靠近轴线端点的承台边上。

一层柱拆模后,再引弹至柱顶。

2、楼层上部结构轴线垂直控制:

由于本建筑物层数较少,因此柱模板拆除后把轴线引测至框架柱并用墨线做好标记

7.2标高竖向传递

1.标高传递法

依据现场内两个永久标高控制点,每段在外墙设置3个标高控制点,一层控制点做在相对标高+0.50米的位置,以上各层均以此标高线直接用50米钢尺向上传递,每层误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向室内引测+0.5米的水平控制线,抄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设范围内中心位置,并进行精密安平。

2.标高传递技术要求

1标高引至楼层后,进行闭合复测。

2钢尺需有检定合格证。

3钢尺读数进行温差修正。

3.标高允许误差

层高:

±2mm;

全高:

3H/10000,且不应大于±10mm;

4.标高传递注意事项

1 标高基准点的确定非常重要,标高传递前,必须进行复核。

2 标高基准点需要妥善保护,并定期复测。

7.3各层的轴线投测

1各层平面轴线投测方法

将全站仪架设在建筑物场地边上的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另一个控制点,将所需的轴线交点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得少于二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

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

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3mm。

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线为准,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再用全站仪以正倒镜调直法投测各主控线,投测允许误差±2mm。

垫层上建筑物轮廓轴线投测闭合,经校测合格后,用墨线详细弹出各细部轴线,暗柱、暗梁、洞口必须在相应边角,用红油漆以三角形式标注清楚。

1.4轴线允许偏差如下:

L<30m允许偏差士5mm

30

60

90

轴线的对角线尺寸,允许误差为边长误差的√2倍,外廓轴线夹角的允许误差为±1″。

2.±0.000以下部分标高控制

2.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2.2.士0.000以下标高的传递

施工时用全站仪正倒镜直接将标高引测到基坑内,然后用钢尺配合水准仪复核,以此标高为依据,进行槽底抄平。

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便于使用和保存的位置,根据基坑情况,在基坑内将其引测至基槽外围砖胎模内侧壁,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

7.4标高校测与精度要求

每次引测标高需要作自身闭合外,对于同一层分几次引测的标高,应该联测校核,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

八、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8.1地下通道的复测

放出与通道对接的横轴线和纵轴线,并把轴线投测到地道的顶端,然后用钢尺量距,对照设计图纸验证偏差。

8.2柱及预埋件的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

为了保证柱子的位置,预埋件的正确性以及后续装饰施工的及时插入,放线时首先根据轴线放测出柱位置,弹出柱边线及预埋件的位置,然后放测出距柱20cm的控制线,并和轴线一样标记红三角。

在该层柱施工完后要及时将控制线投测到柱面上,以便用于检查钢筋和墙体偏差情况,以及满足装饰施工测量的需要。

8.3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

结构施工中,每层墙体完成后,用全站仪投测出洞口的竖向中心线及洞口两边线横向控制线用钢尺传递,并弹在墙体上。

室内门窗洞口的竖直控制线由轴线关系弹出,门窗洞口水平控制根据标高控制线由钢尺传递弹出。

以此检查门、窗洞口的施工精度。

九、竣工测量

本工程在完成主体及装修作业后,需对建筑物实体部分进行竣工测量,竣工测量部分包括:

变形监测基点、变形监测点以及构筑物变形测量评估成果三部分。

1.作业中采用仪器为1台全站仪(GTS-332W)和1台水准仪(附加测微器),并配套相应的一对2.0m长铟钢尺。

2.竣工测量中采用控制点为ZD1、ZD2、ZD3及ZD4点。

3.测量中首先用全站仪对已有的控制点进行复核,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后,再对毁坏、丢失的桩点按同精度补测。

补测完成满足要求后,再对建筑物的轴线进行测量,完成后填写相应的建筑物轴线设计与实测对照一览表。

4.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上文六的相关要求施测,并填写相应的表格,整理成册后上报相关部门。

十、质量保证措施

1.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进行。

2.测量人员全部取证上岗。

3.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

4.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5.所有测量作业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上报质量总监和责任工程师核验,最后向监理报验。

6.自检时,对作业成果进行全数检查。

7.核验时,要重点检查轴线间距、纵横轴线交角及工程重点部位,保证几何关系正确。

8.滞后施工单位的测量成果应与超前单位的成果进行联测,并对联测结果进行记录。

9.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十一、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

1.施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2.在基坑边投放基础轴线时,确保架设的经纬仪稳定性。

3.二层楼面架设仪器时,要有人监视不得有东西从轴线洞中掉落打坏仪器。

4.操作人员不得从轴线洞口上仰视,以免掉物伤人。

5.轴线投测完毕,须将洞上防护盖板复位。

6.操作仪器时,同一垂直面上其他工作要注意尽量避开。

7.施测人员在施测中应坚守岗位,雨天或强烈阳光下应打伞。

仪器架设好,须有专人看护,不得只顾弹线或其他事情,忘记仪器不管。

8.施测过程中,要注意旁边的模板或钢管堆,以免仪器碰撞或倾倒。

9.所用线坠不能置于不稳定处,以防受碰被晃掉落伤人。

10.仪器使用完毕后需立即入箱上锁,由专人负责保管,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

11.测量人员持证上岗,严格遵守仪器测量操作规程作业。

12.使用钢尺测距须使尺带平坦,不能扭转折压,测量后应即卷起。

13.钢尺使用后表面有污垢及时擦净,长期贮存时尺带涂防锈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