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第07册教案人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4851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5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第07册教案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小学科学第07册教案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小学科学第07册教案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小学科学第07册教案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小学科学第07册教案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第07册教案人教版.docx

《小学科学第07册教案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第07册教案人教版.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科学第07册教案人教版.docx

小学科学第07册教案人教版

动物怎样生活

【设计思路】

对动物观察,不仅激发起学生无穷的兴趣,同时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最好的模式,在平时学生对动物的观察活动,是一种“无序的观察”。

而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就应让学生建立“有序的观察”,即让学生带着目的或问题进行观察(像科学家那样的观察)。

为此,在本课的设计中,主要是教师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观察。

通过“观察什么?

”这一问题,筹建科学观察的材料;通过“怎样观察?

”挑选可以观察的材料,建立观察“大厦”,从而获得科学观察方法和成就感。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但激发起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同时,让他们更多地关注“生命”。

从小树立起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要求】

1、经历对一种动物较全面的动态观察过程。

2、培养学生对动物特征进行探索的兴趣。

3、培养学生对观察结果进行整理、归纳,从而感知动物是怎样生活的。

4、培养学生互相交流的动力,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同学们分享,从而获得成就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生对一种动物较全面的动态观察过程。

难点:

围绕主题进行针对性的交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猫、鸽、龟、青蛙、鱼、蜻蜓等动物或图片。

2、每人一份观察记录纸。

【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1)说说平时见过的动物。

(2)回顾以往见过的动物。

1回顾上一学期观察过的蜗牛、蚂蚁、蝗虫、蚕等动物。

2问:

其他动物有什么特点?

它们又是怎样生活的呢?

(注意引导学生从动物的基本生活需要,生长变化过程,繁殖后代的方式,怎样运动,以及环境等因素对它们的反应等。

为下面有目的进行观察作准备)。

2、分小组对选定的一种动物进行观察。

讨论:

观察什么?

怎样观察?

1问:

我们要观察一种动物,那么观察什么?

小组讨论后交流,教师进行板书。

(学生们的回答可能五花八门,教师引导学生从动物的基本生理特征、生长变化过程、繁殖及运动、环境等主要关及到动物生存方面进行观察。

2问:

怎样观察?

碰到观察不到的内容怎样办?

(这里教师既要交代观察时注意事项,比如不要伤害小动物、小组合作、做好记录等。

同时对一些无法在课堂上进行观察的内容如怎样繁殖、环境对它们的影响等,引导学生进行查资料的方法解决。

3、学生分小组观察,并作记录,教师巡视。

(小组可以按所观察的动物名称分组。

4、小组对所观察记录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作好汇报、交流的准备。

5、分小组全班交流。

(1)小组中选出一个代表上台交流。

小组的其他成员作补充。

(2)其他小组提出各类问题,对错误的地方进行指正,对不完整处进行补充。

如果问题不在他们小组观察范围内,或无法回答,下课后小组成员再进行观察、研究,作课后的延伸。

6、小组进行自评和相互评价。

评出优秀观察小组。

形形色色的动物

【设计思路】

怎样对动物进行分类,是本节课学生的主要探究内容,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尽管放手让学生动手去分类,学生区分的不正确性,正好是开展讨论的最好素材。

“一石激起千层浪”,故教师在出示一些动物图片的时候,应放几种较难分类的动物,整理归纳信息,是本节课的又一重点。

尤其是根据六类动物的特征,归纳共同点,并初步形成什么类动物的这一抽象概念时,教师不能直接给出概念,而由学生通过讨论、学习、识别的方法,激发学生去识别。

同时,对照科学的研究成果,去改进、完善自己的研究,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此外,小组合作学习是这一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在组织上应考虑周全,以防浪费时间,同时还要考虑到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去参与到探索活动中,享受科学探索带来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经历对动物特征进行探索的过程,获得对动物多样性的认识。

2、按照一定特征对动物分类,知道动物的相同之处。

3、经历对观察研究结果进行简单整理、概括和交流的过程。

4、培养探索、热爱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学生对动物进行分类的过程。

难点:

学生对动物特征进行归类并抽象成概念。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动物分类表(学生填写,每人一份,或小组一份)。

2、各种动物的图片或标本等。

【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1)回忆上一节课的研究内容。

(2)这么多的动物我们怎样去了解它们,辨认它们呢?

2、找出相似的动物。

(1)出示猫、鸽、龟、青蛙、鱼、蜻蜓等动物的图片或标本。

(2)出示一些其他与这六种动物同类的动物图片或标本,数量不能太多。

(3)让学生作比较,找到相似的动物与猫、鸽子等动物的特点联系。

(4)把自己找出的相似的动物填写在学生活动手册里。

3、交流和讨论。

(1)交流,在黑板上列表记录全班学生找出的与6种动物相似的所有动物。

(2)讨论:

对于表中的内容,大家的看法一致吗?

1看法不一致,由学生分别陈述理由。

2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问题可以先存疑。

(教师不能作出“权威”性的结论。

(3)讨论对看法一致的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1小组讨论,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2汇报其主要特点,并写于黑板上。

(4)用同学们找出的动物的共同特征去识别原来大家看法不一致的动物。

4、比较“我们的分类方法”与科学家的分类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1)分发“常见的6类动物分类”资料,学生阅读。

(2)对照资料看自己找出的动物的共同特点是否全面准确。

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和补充?

5、找出动物的共同特点。

(1)学生讨论:

形形色色的动物有许多种,许多类,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

(2)汇报讨论的结果,并简要记录在黑板上。

(3)学生整理所概括的动物的共同特点,整理成几个方面,填写在学生活动手册里。

【附:

记录表】

 

表一

——

——

主要特征

和猫相似的动物

和鸽子相似的动物

和鱼相似的动物

和龟相似的动物

和青蛙相似的动物

和蜻蜓相似的动物

表二

动物的共同特征

1、

2、

3、

4、

5、

 

第三课时植物怎样生存

一、设计思路

这一课时主要围绕“植物是依靠什么生存的?

植物的养料是什么?

”这一中心进行课时教学。

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可通过“提出问题——假设、猜想——设计实验——分析海尔蒙实验——得出结论——认识植物养料制造”这样的方式进行教案设计。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海尔蒙实验,经历对植物养料的探究过程。

2、知道植物的生存主要来源于养料的制造,养料是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

3、认识植物叶上的气孔,知道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4、培养学生不懈的探究精神。

三、重难点

重点:

植物的养料是什么?

难点:

植物怎样自己制造养料。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器材准备

一盆绿色植物、植物光合作用挂图、绿色植物的叶、显微镜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棵植物,长的漂亮吗?

你知道它是靠什么生存的?

那植物生存所需的养料又是什么?

从哪里来?

(二)讨论:

学生进行各种猜测

1、小组讨论、猜测“植物生长的养料是什么?

2、小组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猜测思考。

学生可能认为

水、土壤等物质是植物生长的养料。

如:

“我们知道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可能水是植物的养料。

植物的根长在土壤里,那植物的养料可能从土壤里获得。

(三)、设计实验,验证猜测

1、能不能通过实验来证明你们的猜测?

学生设计实验。

2、学生汇报实验设计情况。

(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教师要及时表扬、鼓励。

(四)、了解海尔蒙实验

1、老师这儿也设计了一个实验,它是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所做的实验,我们把它叫海尔蒙的实验。

海尔蒙是第一个研究植物是从什么地方获得养料的人。

2、请学生阅读海尔蒙的实验。

3、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请学生讲解。

1海尔蒙是怎样猜测的?

2他的实验是怎样做的?

3实验证明了什么?

4海尔蒙又怎样作了进一步的猜测?

这个结论正确吗?

(五)、了解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的方法

1、植物的养料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经过科学家多年的观察研究,我们终于知道了,它是植物自己制造的。

2、学生阅读课文关于养料制造的教材内容。

3、交流。

1植物怎样制造养料?

2植物制造养料所需的空气和制造的氧气是怎样进出的?

4、利用显微镜认识气孔。

(六)、了解植物与环境、人类之间的关系

植物释放的氧气,能为我们带来清新的空气,又能美化我们的环境等。

 

第四课时植物的根和茎

一、教学活动设计基本思路

根据教材分析发现本册教材中《植物的根和茎》这一课主要侧重于对

植物根和茎的作用的研究,而非对根和茎其它方面如:

分类、形态、功能性的研究。

教材以“植物制造养料所需要的水和土壤中的养分是怎样进入植物体内的?

”设问为导入,这个问题学生一般都能回答,提出这个问题的真正目的是要求学生想办法证明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同样第二部分对于茎的作用,其目的也是引导学生想出一个方法来显示茎可以把水和养分输送到叶子和植物的其他它部分。

所以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围绕这两个实验来开展。

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证明植物依靠根吸收水分和养料的实验,实际有两种不同的证明策略。

一种是证明用肯定句陈述的假设,如“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是依靠植物的根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我们称为“证明法”,一种是证明用否定句陈述的假设,如“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并不是依靠植物的根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我们称为“证伪法”。

事实上,即便把植物的根切除,植物一样能靠茎吸收水分。

那么植物为什么要依靠根吸收水分呢?

应该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我们真的去追问自己,我们将会自行得到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中出现的证明方法不是“证伪法”。

2.教学中我们将避免“证伪法”,因为学生的基础可能不够,但是如果学生真的出现这样的假设,老师们一定要注意,不能把这个“皮球”没收或放在一边,可以将“皮球”抛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释或解决。

3.教学活动中的时间安排可适当调节,有些活动可安排在课外进行。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植物依靠根来吸收水分和养料;

2.知道植物的茎能输送水分和养料;

3.能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植物用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4.能通过小组讨论出植物吸收水分的改进方案;

5.能按照教材提示的方式进行实验活动;

6.经历对问题不断深入探究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

根和茎的作用实验证明

教学难点:

证明实验的设计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供小组研究的材料:

多种多样的带根的植物;一株新采集的特别是根部完好的小植物;一个能够装进所采集的植物的根的试管;水;食用油;滴管;剪刀;两个装有不同颜色的水杯。

四、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入:

1.师问: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怎样生存,你们知道了植物是怎样生存了吗?

生答

2.师再问:

植物制造食物需要的水分和养料怎样进入植物体内、怎样达到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呢?

引导学生作出解释——根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养料,茎把水分和养料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3.了解常见的植物都有根和茎。

出示事先准备的多种多样带根和茎的植物,让学生观察

归纳:

常见的植物都有根和茎

(二)、用实验证明根具有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1.师提出研究问题:

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和养料吗?

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

2.组织学生讨论和提出种种初步的方案;

3.交流和指导:

a.选择什么样的植物做实验?

为什么?

b.用什么样的容器装水能容易的看到实验的现象?

c.怎样知道容器内的水有没有减少?

d.怎样保证试管中的水不散发(蒸发)到空气中去?

有什么办法?

e.你预测试管中的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学生制作实验装置,并放置在阳光照射的地方。

5.教师出示已经提前做的实验结果,让学生得到植物用根吸收水分和养料的结论。

6.交流:

根在植物的生长中还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三)、设计茎具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1.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茎的实物或图片。

2.说说植物的茎有哪些作用?

3.交流:

有什么证据或方法可以证明茎具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4.阅读教材中验证茎具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的实验。

5.小组讨论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

6.教师出示实验装置,并让某学生进行操作。

7.预测:

植物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四)、课外拓展

1.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进一步实验和观察。

2.集和阅读各种植物的资料,带少儿植物图册一类的书,为后续的学习做准备。

 

形形色色的植物

一、基本思路:

在以上学期种植凤仙花经历的基础上,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并通过讨论、查资料、实验等方法对植物的基本生存需要的探究,了解植物间的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寻找和概括植物的共同特点。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对植物特征的探索,概括并知道植物有生长变化能力,能自己制造养料,需要空气、水、土壤中的养料和阳光等相同之处。

2、通过对植物特征的探索,知道植物之的一些异同点,感知植物世界存在的多样性,增强继续探究植物世界的兴趣。

3、经历对叶蒸腾作用进行探究认识的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植物世界的多样性,了解植物的共同特点。

难点:

能运用查资料、小组协作等方法探究植物的多样性。

四、教时安排:

1课时

五、器材准备

师生各自收集一些植物的资料,至少一盆事先套上透明塑料袋的植物及一个事先套上透明塑料袋的有土壤无植物花盆。

六、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1)、教师出示一张凤仙花的照片,设问:

你知道凤仙花哪些情况?

(2)、学生发表见解。

2、了解植物间的异同点(植物的多样性):

(1)、教师谈话:

我们除了凤仙花还知道哪些植物?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植物的名称。

(3)、教师补充出示一些植物的实物和图片。

(4)、教师设问:

刚才我们能在这些植物与凤仙花间找到哪些相同之处呢?

(5)、学生小组讨论研究。

(6)、学生交流,师生归纳并对下列几点进行研讨:

1、具有相似的生长过程(种子——芽——花苗——开花——结果)。

2、具有相似的身体构造。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3、都能繁殖。

4、都需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

……

(7)、从学生上述的交流中过渡或直接设问:

植物间具有许多的相同之处,它们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8)、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师生归纳。

3、叶的蒸腾作用实验。

(1)、教师谈话:

植物外形虽形形色色,但它们的基本构造及功能都差不多,还记得根和茎有作用吗?

(2)、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实验。

(3)、教师设问:

谁知道植物的叶有会有什么作用?

(4)、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估计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叶能光合作用)

(5)、追问:

叶在光合作用时,还有其它什么功能呢?

(6)、出示事先套上透明塑料袋的植物,让学生观察塑料袋上的水珠,设问:

你有什么问题与想法吗?

(7)、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想法供同学讨论。

注意引导以下几点:

1、这些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和植物有什么关系?

2、这样的蒸腾有何作用?

4、小结:

(1)、说说形形色色的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2)、完成教材P11表格。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一、设计思路

“溶解”,在生活中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是无意识的。

究竟什么是“溶解”,学生是很难说清楚的。

学生也可能从来没有对溶解的现象进行过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的描述。

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对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等物质的观察比较,逐步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溶解”和“不溶解”的科学概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没有按教材的陈述顺序和方法进行教学。

而是将“食盐、沙、面粉”三种物质的观察同步进行,以利于学生在观察时就能进行比较发现不同。

这样做可能比单独观察更直观、更省时,更便于学生掌握溶液的概念。

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了多种鼓励性和激发学生兴趣的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的吸引到实验上来,使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课堂井然有序,观察描述得比较丰富生动。

二、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解释的过程和对液体混合物进行过滤操作的活动过程。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逐步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3、在活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逐步发展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能力。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对观察现象的描述和概括。

难点:

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和不溶解的观察比较。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器材准备

小组实验用:

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糖、搅拌棒、杯子、自来水、抹布、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

六、教学活动过程

1、品尝饮料,复习引入。

出示一杯糖水,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饮料,尝一尝。

说一说:

糖水是哪些物质的混合物?

你看见这杯水中的糖了吗?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把几种物质和水的混合现象。

2、食盐、沙、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猜一猜:

如果把食盐、沙、面粉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组织学生把这三种物质同时放入水中,观察比较:

有什么不同?

看哪一个小组发现得多。

引导学生描述实验情况,得出结论。

可引导:

水中能看到的是什么?

什么看不见了?

介绍滤纸的作用,猜一猜:

如果把杯中的混合物倒入装有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滤纸上留下什么呢?

指导学生进行过滤,观察描述发生的现象。

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吗?

说出科学依据。

沙在水中溶解了吗?

说出科学依据。

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说出科学依据。

3、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猜测高锰酸钾和糖在水中会溶解吗?

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把高锰酸钾和糖分别放入同样多的两杯水中,观察描述发生的现象。

轻轻搅拌后继续观察描述。

想像糖也像高锰酸钾那样分散到水中去了吗?

4、整理我们的观察研究结果。

比较各种物质在水中变化的异同。

食盐

面粉

高锰酸钾

砂糖

变成的微粒大小

大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讨论分析:

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

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别的?

 

怎样加快溶解

一、设计思路

这一课的教学活动意在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怎样加快溶解?

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本课活动较多,教学的重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来确定。

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每个活动都分小组进行的话,一节课的教学时间肯定是不够用的。

因此,可以根据的实际水平来取舍。

本课的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既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提示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也可以采用先指导再独立研究的方法。

在设计时,本文采用了第二种方法。

在第一次研究时,重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突出如何控制变量和如何设计方案。

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合作设计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这种由“扶”到“放”的教学,有利于农村学校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

二、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

2、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3、在活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逐步发展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能力。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变量控制的讨论(相同条件下)。

难点:

实验时的变量控制。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器材准备

教师演示用:

肥皂、搅拌棒、杯子、自来水、记录表、抹布、。

小组实验用:

肥皂、搅拌棒、杯子、自来水、记录表、热水、自来水、小刀、粮块、秒表、抹布。

六、教学活动过程

1、复习讨论,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物质的溶解现象。

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四种物质,那些有在水中溶解?

要说食盐在水里溶解了,我们有哪些理由?

生活中,妈妈常常用肥皂来洗衣服等东西。

肥皂在水里能溶解吗?

妈妈是怎样让肥皂在水里溶解得快上点的?

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让肥皂溶解得快一些?

(简要板书学生说的所有办法)

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怎样加快溶解?

2、探究哪块肥皂溶解得快。

刚才说的这些方法行不行,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同学们说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验证,先来验证搅拌是不是可以加快溶解。

要验证搅拌是不是可以加快溶解,我们可以用比较实验的方法。

那么怎么做才能既公平,又能比较出搅拌比不搅拌肥皂溶解得快?

引导学生得出:

杯子一样大,同一种水而且一样多,肥皂一样大小(多大才合适?

指导学生做对比实验:

一个杯子静止不动,另一个杯子用搅拌棒搅拌。

引导学生描述实验情况,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小结做加快溶解对比实验的方法:

猜测——设计实验——验证实验——描述证明。

让学生小组讨论选择一个问题,讨论设计对比实验。

交流修正设计方案。

按设计方案实验,收集证据,描述证明。

反思实验过程中不足的地方(或失败的原因)。

讨论:

肥皂在什么情况下溶解得快?

(注意引导利用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3、记录糖块溶解的时间。

研究了肥皂加快溶解,让我们猜测一下糖块怎样溶解得快?

(板书方法)

刚才我们研究时只有用两个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现在我们让多种方法同时进行对比实验,还要用上记录时间的办法进行实验。

要让糖块在嘴里溶解,用上不同的方法,记录溶解的时间,我们可以怎样做?

讨论一下怎么分工(六个人一组,谁看时间?

谁记录时间,其他四个同学分别采用某一种方法使糖块在嘴里溶解?

分组实验,记录数据。

溶解糖块的方法

溶解所用的时间

分析数据,描述得出结论:

糖块怎样溶解得最快?

4、课外延伸:

研究加快食盐的溶解。

做了加快肥皂的溶解和加快糖块的溶解,我们能否独立做加快食盐的溶解的研究?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课外研究,记录实验情况,描述得出结论,下一次上课交流。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一些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

2、指导学生把一个不完整的研究问题,转化为可操作、可进行的研究问题。

3、鼓励学生进行课外自主探究科学问题。

教学重点:

研究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平匙食盐。

教学准备:

每个实验小组50毫升清水一杯,食盐一小袋,小塑料匙一只,玻璃棒一根,研究计划单一张。

教学活动过程:

1、食盐在水里能无限溶解吗?

(1)师问:

把一小匙食盐放入水中搅拌几下,盐溶解了,再加一小匙食盐,搅拌几下,盐又溶解了,再加盐,再搅拌……不断地加盐,盐能不断地溶解吗?

(2)学生讨论,回答。

(不能无限溶解)

2、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1)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究这个问题,出示研究的问题。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2)分组讨论:

怎样来研究?

(3)师:

关于这个问题,研究起来,你们觉得有没有困难?

(4)学生回答。

(如果学生认为没有困难,教师提示如何来确定一杯水的多少?

)师生共同讨论决定,今天暂时研究50毫升的一杯水。

(5)师:

那么我们又如何来确定溶解多少盐中的“多少”呢?

有没有统一的标准呢?

(6)师生共同讨论决定为以平匙来计算。

(7)那么,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要不要改一下,如何改?

(8)研究问题改成:

50亳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平匙的盐?

(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