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哲学故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1484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趣的哲学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有趣的哲学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有趣的哲学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有趣的哲学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有趣的哲学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趣的哲学故事.docx

《有趣的哲学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趣的哲学故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趣的哲学故事.docx

趣味哲学

1.如果马和狮子也能造神的话

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嘲笑人们把神描绘成人的样子,并抨击古希腊诗人荷马和赫西俄德把人类的种种丑行和罪恶强加到神身上。

他说道,如果马和狮子也能够塑造神的话,那么它们就会造出马形和狮形的神来。

2.上帝是杰出的三角形

斯宾诺莎注意到"一般的信仰中都把上帝描绘成男性而不是女性",他认为这只不过反映了人世间妇女屈从于男子的状况。

有人曾为此写信反对他的观点,他回信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

"你说如果我不承认上帝能看、能听、能观察、思维等等,你就不会知道我的上帝是个什么样子。

对此我并不奇怪,因为我相信,一个三角形如果能说话,也会以同样的口吻说上帝是杰出的三角形;而一个圆圈也会认为神性是一个出色的圆圈;这就是说,每一种事物都会把自己的属性加在上帝身上。

"

3.有比较才有鉴别

赫拉克利特曾这样说道:

"最智慧的人和神比起来,无论在智慧、美丽和其他方面,都象一只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

4.一次还是两次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走下同一条河的人,经常遇到新的水流。

"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这句名言描绘了世界处于永恒变化之中的画面,也成为西方哲学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然而克拉底鲁则走向了极端,提出了"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的命题,完全否认了事物在变化之中的相对静止状态,这一命题就成了哲学画卷中"画蛇添足"的败笔。

5.牛的幸福观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诙谐地说道:

"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幸福的。

"

6.乌龟与飞毛腿阿基里斯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悖论:

"如果让乌龟先爬出一段距离,那么即使是飞毛腿阿基里斯也永远追不上乌龟。

因为当阿基里斯追到乌龟原来所在地时,乌龟却又爬出一段距离,阿基里斯再追,而乌龟也再爬.

所以他断言,阿基里斯只能无限地迫近乌龟,却永远追赶不上乌龟。

7.好驭手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脾气暴躁,有人问苏格拉底为何娶这样的女人为妻,他笑道:

"如果你能驯服一匹烈马,那么其他马又有何难驾驭的呢?

我能忍受这样凶的人,天下人谁不能做我的朋友呢?

"

8.人类是禽兽的小学生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早在他那个时代就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密切关系。

他曾说过,人是禽兽的"小学生":

"从蜘蛛那儿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那儿我们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莺等歌唱的鸟那里学会了唱歌。

9.世界公民

古希腊的犬儒学派反对人类社会中引起恶行的欲望以及无休止的争斗,崇尚动物一切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因而得名。

他们认为这就是"回到自然"中去。

犬儒学派最著名的代表是第欧根尼,他的全部财产就是一根橄榄树干做的木棍,一件褴褛的衣裳(白天穿在身上,晚上盖在身上),一只讨饭袋,一只水杯。

他每天住在市场上,晚上睡在木桶里。

人们称此桶为"第欧根尼的大桶"。

他甚至骄傲地声称自己以四海为家,是一个自由的世界公民。

9.惟一的希望

一次,亚历山大大帝慕名前来拜访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

为表示他对哲人的关怀,他对这位哲学家说:

"我可以满足你一切要求,你有什么希望就告诉我。

"

第欧根尼呆在自己所住的酒桶里,一边晒太阳,一边毫不客气地说道:

"我惟一的希望就是请你退到一边,因为你遮住了照在我身上的阳光。

10.生与死的哲学

古往今来哲学家们对人类的生与死的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讨,而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对生与死的论述却不使人感到沉重。

他说道:

"一般人有时逃避死亡,把它看成是最大的灾难,有时却盼望死亡,以为这是摆脱人生灾难的休息"

"一切恶中最可怕的------死亡,对于我们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于我们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

""死对于我们无干,因为凡是消散了的都没有感觉;而凡无感觉的就是与我们无干的。

"

11."谷堆辩"与"秃头辩"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最早的弟子之一欧几里得,也是当时麦加拉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曾提出许多有名的论辩。

而其中最为有名而且曾被列宁引用的则是"谷堆辩"与"秃头辩"

欧几里得认为,一粒谷子形不成谷堆,少一根头发也成不了秃头,即使再加一粒谷子或减少一根头发也成不了谷堆和秃头。

如果继续这样一粒一粒增加,一根一根减少,那么何时才能成谷堆或者秃头呢?

"

12.神甫与女人

马丁路德对于教皇允许神甫们拥有女人,却又不允许他们结婚的荒谬禁令作了辛辣的嘲讽:

"这岂不是让一男一女单独在一起,同时又不允许他们堕落吗?

这好象是把火与干草放在一起,命令它们既不要冒烟,又不要燃烧。

"

13.万物之尺度

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有这样一句名言:

"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颇有道理,它一度成为主观唯心主义论者衡量事物的标准。

而哲学家蒙田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质疑,他说:

"他给我们编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把人当做物的尺度,却从来不曾量量他自己。

"

14.相形见绌

长期生活于富丽堂皇王宫中的伊丽莎白女王忽然心血来潮,亲临英国大哲学家培根的家,她没有想到大哲学家的住宅会是这样简朴,惊叹道:

"你的住宅太小了啊!

"

"陛下,这是因为您光临寒舍,才使它显得小了。

"培根耸耸肩膀,平静地说。

15.黑点在哪里

为了揭露中世纪时期人们把《圣经》奉为真理的现象,伽利略曾在写给别人的信中讲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名学生对经院哲学的教师说,他看到了太阳上的黑点。

然而这位教师却板起面孔对学生说道:

"孩子,回家吧,无论是《圣经》还是先哲的学说都没有说到过太阳有黑点,这黑点只在你的眼睛里,而不在太阳身上啊!

"

16.永远闭嘴之前

霍尔在谈到老年人时说道:

"老年的时候我们就更爱说话,因为我们见闻更多了,而且不久我们就会永远闭嘴。

"

17.感叹自己无知

法国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笛卡曾经说过,知识越是渊博越是深感自己知识之不足。

有人曾对此大惑不解,问他;"您具有如此渊博的知识,为什么总是感叹自己无知呢?

"

他答道:

"哲学家芝诺用圆圈来表示知识的范围,圆圈里是已知的知识,圆圈外是未知的知识,知识范围越多,圆圈越大,圆周也越长,圆圈的边沿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就越大,因而未知部分当然也就更多了。

"

18.以牙还牙

斯宾诺莎的一位学生最终皈依了天主教,他写信质问斯宾诺莎道:

"你以为你发现了真正的哲学。

你怎么知道你的哲学是过去、现在、将来世界上所有哲学中最好的呢?

你是否已经研究过了,在这里,在印度、在世界各地所教授的全部古代和现代哲学呢?

就算你把它们全都看了一遍,你又怎么知道你选择的是最好的呢?

"斯宾诺莎在给这位学生的信中回敬道:

"你以为你终于发现了最好的宗教,你怎么知道你的它是过去、现在、将来世界上所有宗教中最好的呢?

就算你把它们全都看了一遍,你又怎么知道你选择的是最好的呢?

"

19.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有一次,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被请进宫廷讲学。

当他讲到"凡物莫相不异","天地间从来没有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时,许多人将信将疑,于是有人发动宫女们纷纷走进宫迁园林去寻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以此来驳倒哲学家的诊断。

但是宫女们累弯了腰,始终也没能找到两片大小、颜色、厚薄、形态等完全相同的树叶。

人们不得不在哲学家面前折服。

20.哲学与诗歌的区别

意大利哲学家维科曾经这样评论道:

"按照诗的本质,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既是崇高的诗人又是崇高的哲学家,因为哲学把心从感官那里抽开来,而诗的功能却把整个心沉没在感官里;哲学飞腾到普遍中,而诗却必须沉没到个别事例中去。

"

21.石头存在的依据

有一次,哲学家风克莱与一位朋友在花园里散步,这位朋友一不小心踢在一块石头上。

朋友马上对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点提出了疑问:

"我刚才没有注意到这块石头,那么这块被我踢了一脚的石头是否存在呢?

",贝克莱略加思索后说道:

"当你的脚感觉到痛了,石头就是存在的;而如果你的脚没有感觉到痛,石头当然就不存在。

"

22.谁是当代最杰出的哲学家

一天,有位学生在课堂上问贝克莱:

"先生,您认炎谁是当代最杰出的哲学家?

"

贝克莱迟疑片刻,面带难色地回答道:

"我是一位很谦虚的人,所以我很难说出这位哲学家的名字,但作为真理的追求者,我又不能不说真话。

这回你应当知道他是谁了吧?

"

23.哥尼斯堡的标准时钟

康德每天早上5点起床,然后他头戴睡帽、身穿长袍在书桌前工作到7点,晚上10点准时就寝。

每当他去上课时都要抵换上庄重的外衣,然后下课回家后就立刻穿上他的长袍继续他的工作。

每天午餐后他一定要坚持散步。

他的生活规律就如钟摆一样准确无误,无论遇到什么特殊情况,这种生活规律都不会改变。

因此诗人海涅曾说,哥尼斯堡的家庭主妇们都把康德作为这里的标准时间,根据他每天路过的时间来校正自家的钟表。

24.鸡与蛋的两难困境

在探求世界本原过程中,早期的哲学家们提出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难题。

随之而来的还有先有植物还是先有种子?

先有单细胞生物还是先有它的分裂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在这些问题面前,哲学家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就连伟大的哲学家康德对此也无能为力,而不得不承认,这些问题是人类思想无法摆脱的"二律背反"两难困境。

25.各有所图

德国宗教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又是一位出色的神学家。

他宣讲教义时吸引了社会各阶层的广大听众,其中不仅有大学生,还有妇女和各级官员。

旋莱尔马赫曾道出了其中的奥秘,他说道:

"我的听众的确大多由学生,妇女和官员们组成,但学生们确是为听我演讲,女人们往往是为了看学生,而官员们则多是为了看女人。

26.丰富的联想

黑格尔在《谁在抽象思维》一文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可笑的女人形象:

一位女顾客对一位卖鸡蛋的女贩说:

"你卖的鸡蛋是臭的呀!

"

女贩听罢立刻没完没了地回敬道:

"什么?

我的鸡蛋是臭的?

你自己才臭呢!

你怎么敢说我的鸡蛋?

你?

你爸爸吃了虱子,你妈妈跟法国人相好吧!

你奶奶死在养老院了吧!

瞧,你把整幅被单都当成自己的头巾啦!

你的帽子和漂亮衣裳大概也是床单做的吧?

除了军官的情人是不会是如你这样打扮来出风头的,规则矩矩的女人多半是在家里照料家务的,如你这样的女人,只配坐牢,你回家去补补你补袜子上的窟窿吧!

"

27.午餐桌上的金币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有一个时期常常在"英国饭店"吃午餐。

每次饭前他都在饭桌上放上一枚金币,可是吃完后他又把金币揣回自己兜里。

这一举动最终激怒了饭店服务员,服务员质问他这是为什么。

叔本华向服务员解释说,这是他自己悄悄下的赌注,只要每天在餐馆里就餐的英国军官什么时候不谈论马、女人和狗了,他就会把这枚金币投进济贫箱中去。

28.爱因斯坦与卓别林

爱因斯坦有一次写信给卓别林说:

"尊敬的卓别林先生,我真佩服您,您精彩的表演人人都看得懂,我相信您一定会成名的。

"

卓别林不久便给爱因斯坦回信道:

"尊敬的爱因斯坦博士,我更羡慕您,您的相对论如此高深,几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