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4676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docx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docx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导论1、中医学理论体系:

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

3、金元四大家的代表医家、主要学术观点及学术派别;

伤寒及温病的辨证方法及创立者:

张仲景·六经辨证

温热病辨证:

清·叶桂(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吴瑭(鞠通)--三焦辨证

4、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及其含义

(1)整体观念: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环境(自然界、社会关系)的协调统一

(2)辨证论治:

病、症、证、辨证,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病 是指有一定病因、发病形式、发病机理、以及预后转归的完整过程。

具体表现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不同阶段前后衔接的证候症 即症状和体征是病人自己感觉到的身体不适及异常变化(症状)及医生检查病人身体所发现的异常征象(体征)证 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含了病因、机体反应性、病位、性质、邪正关系等方面的因素

辨证 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同病异治 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

异病同治 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

(3)恒动观念:

动态平衡。

5、中医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行、五味、五色、五气、五方、五季的对应关系。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气和气机的概念。

气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

气机,即气的运动,一般常被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气化,是通过气的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

2、精和神的含义。

精:

1.气中的精华部分2.泛指人体中一切有用的成份3.专指肾精(生殖之精)

神:

①广义:

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②狭义:

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3、阴阳的概念与属性划分;阴阳的相对性包括哪几方面?

阴阳:

是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及其属性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观念。

4、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的概念最初涵义 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抽象定义☆ 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  及其属性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观念2、阴阳的属性:

5、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阴阳偏盛:

指的是在阴邪或阳邪作用下所致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

阴阳偏衰:

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

中医学的病机纲要: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6、阳病治阴和阴病治阳的概念;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原理(阴阳互根互用);阳虚证与阴虚证的病机及其临床表现。

阳病治阴:

是指对阴虚则热的虚热证,治宜滋阴以抑阳,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方法。

阴病治阳:

是指对阳虚则寒的虚寒证,治宜扶阳以抑阴,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方法。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阳虚证:

阳气亏损,温煦、推动、蒸腾、气化等作用减退所表现的虚寒证候。

临床表现:

畏寒喜暖,肢冷蜷卧,面色淡白,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舌淡苔白滑,脉沉迟或细弱阴虚证:

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而无以制阳,滋润、濡养等功能失调所表现出的虚热证候。

临床表现:

五心烦热或骨蒸潮热,颧红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形体消瘦或眩晕耳鸣,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苔少津,脉细数

7、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各自的特性。

五行各自的特性☆1、木曰曲直 生长、升发、条达、舒畅2、火曰炎上 温热、升腾、向上3、土爰稼穑 稼 春天播种 穑 秋天收获 土载四行,为万物之母 生化、承载、受纳4、金曰从革 从 顺从、服从 革 改革、变革肃杀、沉降、收敛、清洁5、水曰润下 寒凉、滋润、向下、闭藏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以之分类而构成的五大行类事物之间的运动变化。

8、五行相生、相克的含义及其顺序;五行相乘、相侮的含义。

五行的生、克和制化:

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的相生、相克及制化关系,从而维持事物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生:

是指五行中某一行的事物对于另一行的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等作用。

相克:

指五行中某一行的事物对于另一行的事物具有克制、制约的作用。

相乘:

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即相克太过为害。

相侮:

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的一行进行反克,即五行反克为害。

八法的含义:

汗、吐、下、和、清、温、补、消

一、汗法:

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辛温、辛凉

二、吐法:

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

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三、下法:

通过荡涤肠胃,泻出肠中积滞的方法,使停留于肠胃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去,以祛除病邪的一种治法

四、和 法:

通过和解或调和作用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 

五、清 法:

通过清热、泻火、凉血等方法,以治疗里热证的一种治法

六、温 法:

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去阳复经脉通利,用以治疗脏腑经络因寒为病的一种方法

七、补 法:

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达到扶正补虚改善机体虚弱的一种治法八、消 法:

通过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作用,对气、血、痰、食、水、虫等

积聚而成的病症,使之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

 

9、常见的相生治法和相克治法有哪些?

第二章藏象

1、藏象的概念、脏腑的分类及生理特点。

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

化生和贮藏精气;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

受盛和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六腑以通为用”

2、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形窍志液、行色味时(五行、五色、五味、四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与血行相关脏腑的功能正常,血液充盈和脉道通利;

小肠主液――“利小便以实大便”;

*“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胃为水谷之海。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先天之精:

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与生俱来,是产生生命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后天之精:

指出生以后来源于饮食水谷的脏腑之精,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天癸:

人体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功能的作用肾阴:

对人体脏腑组织起着滋润、濡养的作用,是人体阴液的根本,故又称元阴、真阴、真水、命门之水;肾阳:

对人体脏腑组织起着温煦、推动的作用,是人体阳气的根本,故又称元阳、真阳、真火、命门之火。

3、三焦的含义及其主要功能。

“孤府”,“有名无形”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是六腑之一。

4、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气血津液

1、气的主要来源:

先天精气、自然界清气、水谷精气(又称水谷精微)

气的生理功能

(一)推动作用:

1、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脏腑经络的功能2、推动血液、津液的生成、运行、输布及排泄

(二)温煦作用:

气具有气化生热,温煦人体的作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三)防御作用:

指气对体内的液态物质具有固护、统摄、约束防止其无故丢失的作用(四)固摄作用:

1、可抵御外邪的入侵“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2、邪气入侵人体后可积极抗邪、甚至还可驱邪外出

(五)气化作用:

气化 指在气的运动作用下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气的分类及其功能

(一)元气:

1、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2、激发和调节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

(二) 宗气:

1、走息道以行呼吸--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

2、贯心脉以行气血--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的感觉能力、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

(三) 营气 :

1、化生血液    2、营养全身

(四) 卫气:

1、护卫肌表,防御外邪2、温养脏腑、肌腠、皮毛3、调节腠理,控制汗孔开合

血的生理功能3、津液的基本概念及津液的区别要点。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液和排泄液。

4、津液代谢涉及的的主要脏腑(脾、肺、肾);津液排泄的主要形式(呼出水气、及汗、尿、粪)。

津液的功能:

(1)滋润和濡养作用

(2)化生血液

5、气与血、津液的关系;6、血与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血汗同源”;“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一、气与血的关系

气为血之帅:

1、气能生血 营气、气化2、气能行血、3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

1、血能生气2、血能载气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对津液:

1、气能生津2、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液对气:

津能载气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1、津血同源2、血汗同源3、相互化生

第四章经络1、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官窍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2、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流注次序手(足)太阴经、手(足)厥阴经、手(足)少阴经、手(足)阳明经、手(足)少阳经、手(足)太阳经

3、奇经八脉的主要作用。

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称为“一源三歧”督脉:

“总督一身阳经”,“阳脉之海”。

任脉:

“总任诸阴”,“阴脉之海”,“任主胞胎”冲脉:

“十二经脉之海”,“血海”   

4、经络的生理功能一、联络脏腑器官,沟通上下内外

脏腑与外周肢节、五官九窍、脏腑与脏腑、经脉之间 二、运行全身气血,营养脏腑组织 三、感应传导   针感--“得气”、“行气”指经络系统对于针灸或其它刺激的感觉传递和通导作用 四、调节机能平衡 泻其有余,补其不足“循经取穴”

第九章防治原则1、预防的内容包括: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2、治则:

治病求本、正治与反治、调整阴阳、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3、正治、反治的概念;常见反治法的含义。

正治,又称逆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药物而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

反治,又称从治,是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

(1)热因热用:

热因热用,是指用热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病证

适用于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

以热治热

(2)寒因寒用:

是指用寒性药物来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病证

适用于阳盛格阴所致的真热假寒证。

以寒治寒

(3)塞因塞用:

塞因塞用,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

适用于因脏腑虚弱、气血功能减退所致的闭塞不通的真虚假实证。

以补开塞

(4)通因通用:

通因通用,是指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

适用于因实邪内阻而致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

以通治通

第六章病机1、基本病机:

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

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证,阳盛格阴――真热假寒证

气血失常的主要表现,津液代谢失常主要表现。

气失常:

气不足(气虚)

运动失常(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

血失常:

血不足(血虚)血行失常——血热、血瘀津液代谢失常:

指全身或某一环节的津液代谢发生异常,导致津液的生成

输布或排泄功能紊乱的病理过程主要表现:

津液的亏损不足 输布、排泄障碍第五章病因与发病六淫的概念、六淫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疠气的致病特点;七情的致病特点;

六 淫:

风、寒、暑、湿、燥、火疠气的致病特点:

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2.发病急骤,病情危重3.特异性强,症状相似

七情 即喜、怒、忧、思、悲、恐、惊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2.影响脏腑气机★3.情志波动,影响病情

2、水湿痰饮的区别

(1)相同点:

四者皆为阴邪,都是津液代谢障碍停留于体内的病理产物。

(2)不同点:

水湿痰饮同源而异流,分之为四,一般认为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

湿:

多呈弥散状态布散全身,其性粘滞、重着,以分泌物、排泄物量多秽浊、头重如裹、病程缠绵为其特点。

水:

质地清稀,多溢于体表肌肤,以头面、四肢或全身水肿为其特点。

饮:

质地较清稀,即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

痰:

质地较稠浊,可随气流行,外而皮肉筋骨,内而经络脏腑,故致病范围广泛,症状变化多端。

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瘀血的概念、瘀血的致病特点、瘀血的形成(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瘀血 是血液运行障碍、停滞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包括 离经之血停积于体内血运不畅,阻滞于脏腑经络内的血液特征:

★疼痛出血青紫

4、邪正与发病: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正邪相搏,决定疾病发生与否

PAGE

 

PAGE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