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4574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docx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docx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

2013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上海】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17分)

卜式传

   ①卜式,河南人也。

以田畜为事。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

上使使问式:

“欲为官乎?

”式曰:

“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

”使者曰:

“家岂有冤,欲言事乎?

”式曰:

“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

”使者曰:

“苟,子何欲?

”式曰:

“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

”使者以闻。

丞相弘曰:

“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

”于是上不报式。

式归,复田牧。

   ②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

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

“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

”上于是以式终长者,召拜中郎。

   ③初式不愿为郎,上曰:

“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

”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

岁余,羊肥息。

上过其羊所,善之。

式曰:

“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

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

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相。

(自《汉书》,有删改)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

   

(1)使者以闻               

(2)布衣草履而牧羊

   (3)岁余,羊肥息           (4)上过其羊所,善之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臣生与人无争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

   B.以田畜为事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布衣草履而牧羊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D.愚以为贤者宜死节       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苟,子何欲?

   

(2)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20.第①段中,卜式的做法为什么被丞相认为是不合“人情”的?

(2分)

21.依据全文,概述皇帝对卜式认识的变化过程。

(3分)

17.(4分)

(1)使……知道

(2)穿着布衣(3)繁殖(4)认为……好

18.(2分)C

   【A、介词,和、同/动词,参加、参与;B、动词,当作、作为/介词,替;C、全是连词,表修饰;D、助词,……的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19.(6分)

(1)如果(是这样),你想要什么?

(“苟”、省略句、宾语前置,各1分)

(2)按一定的时间作息,不好的就去掉,不要让(它或他)损害群体。

(“以时”、“辄”,句意,各1分)

20.(2分)丞相认为付出后要求回报是人之常情,卜式则为国家无私付出,不求回报,所以被认为不合“人情”。

21.(3分)皇帝开始不太了解卜式的为人,接着认识到他是忠厚的长者,最后发现他有治国才能。

(答对1点给1分)

【参考译文】

卜式,是河南人。

以耕种畜牧为业。

当时汉正在抵抗匈奴入侵,卜式上书,愿意捐出一半的家财资助边事。

皇帝派人问卜式:

“想当官吗?

”卜式说:

“从小牧羊,不熟悉怎样当官,不愿意做官。

”使者说:

“家里难道没有冤家仇人,想讲出来吗?

”卜式说:

“臣生来与人无争,家里贫穷的乡人,我就借钱给他;为人不善的,我就教他做好事。

去到哪里,人们都顺从我,卜式有何冤事啊!

”使者说:

“如果是这样,想要什麽呢?

”卜式说:

“皇上讨伐匈奴,我认为贤能的人应该为大节而死,有钱的人应该捐出来,这样的话匈奴就可以灭掉了。

”使者报告了朝廷。

丞相弘说:

“这不是人之常情,希望陛下不要允许。

”于是,皇上没有接受卜式的请求。

卜式回家,又到田里牧羊了。

一年多后,恰逢匈奴浑邪王等人投降,朝廷开支很大,国库空虚,贫民大迁徙,所有费用都靠朝廷补给,朝廷没法完全供给。

卜式又拿出了20万给河南太守,用来发给迁徙的民众。

河南上报富人救济贫民的名单,皇帝认出了卜式的名字,说:

“这是以前希望捐出一半家产帮助边疆的人!

”皇帝于是把卜式尊为长者,召见卜式,任命他为中郎。

起初,卜式不愿意做官,皇帝说:

“我有羊在上林苑里,想让先生去牧养它们。

”卜式做了郎官后,穿著布衣草鞋去牧羊。

一年多后,羊肥壮又繁殖很多。

皇帝探访他牧羊的地方,对这很满意。

卜式说:

“不仅仅是羊,治理人民也是这样。

按时起居,凶恶的立即除去,不要让他败坏整个群体。

”皇帝对他的话很惊奇,让他管理人民,有政治声誉。

皇帝认为卜式朴实忠厚,任命他为相。

【上海】(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

(11分)

潭州东池戴氏堂记   柳宗元

   ①弘农公刺潭①三年,因东泉为池,环之九里。

其岸之突而出者,水萦之若玦焉。

池之胜于是为最。

公曰:

“是非离世乐道者不宜有此。

”卒授宾客之选者谯国戴氏曰简,为堂而居之。

堂成而胜益奇,望之若连舻縻舰,与波上下。

就之颠倒万物,辽廓眇忽。

树之松柏杉槠,被之菱芡芙蕖,郁然而阴,粲然而荣。

凡观望浮游之美,专于戴氏矣。

   ②戴氏尝以文行见荐,而志不愿仕。

与人交,取其退让,受诸侯之宠,不以自大,其离世欤?

好孔氏书,旁及《庄》、《文》,以至虚为极,得受益之道,其乐道欤?

贤者之举也必以类。

当弘农公之选,而专兹地之胜,岂易而得哉!

地虽胜,得人焉而居之,则山若增而高,水若辟而广,堂不待饰而已奂矣。

戴氏以泉池为宅居,以云物为朋徒,抒幽发粹,日与之娱,则行宜益高,文宜益峻,道宜益茂,交相赞者也。

既硕其内,又扬于时,吾惧其离世之志不果矣。

   ③君子谓弘农公刺潭得其政,为东池得其胜,授之得其人,岂非动而时中者欤!

于戴氏堂也,见公之德,不可以不记。

   [注]①刺潭:

担任潭州刺史。

22.第①段“水萦之若玦焉”中的“之”是指            。

(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2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分)

24.第②段“堂不待饰而已奂”的原因是什么?

(2分)

25.下列与戴氏有关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戴氏是谯国人,他是弘农公宾客中的一位佼佼者。

   B.戴氏堂是东池胜景,由弘农公建造送给戴氏居住。

   C.戴氏推崇孔子的思想,也能够博采其他人的学说。

   D.戴氏非常喜欢自然风物,常陶醉其中,抒发情怀。

26.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分)

(六)(11分)

22.(1分)东池岸边向外突出的地方

23.(2分)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建在水边的戴氏堂好像相连的大船随波起伏的奇特景象。

24.(2分)因为在这里居住着有才德的人。

25.(3分)B

   【原文是“堂成而胜益奇”意思是“戴氏堂建成后,景致更加奇异了”,说的并不是“戴氏堂”是东池胜景,而是“戴氏堂”使东池更胜】

26.(3分)本文描绘了戴氏堂的美景,称赞了戴简离世乐道的情操,颂扬了弘农公治政、识人的才能和中正的美德。

【参考译文】

弘农公杨凭任潭州刺史三年,以东泉为源头建造成东池,方圆有九里。

池岸高突而伸进池中的地方,在水的环绕下就像是开了缺口的玉环。

池中美好的景物以这个地方最为突出。

杨先生说:

“要不是超脱世俗而乐守圣贤之道的人,不应该享受这里的景物。

”最后把它授予宾客中最优秀的人,即谯郡的戴简,为他建造了一座房子让他居住。

戴氏堂建成以后,景致就更加奇异了,从远处眺望戴氏堂,好像船舰连在一起,随池中波浪的起伏而上下浮动。

走进戴氏堂,俯视池面,岸上的所有景物都倒映在池中,上下映衬使人感到更加空旷迷茫而隐约不清。

在东池旁种植松柏杉槠各种树木,在池水当中种上菱芡荷花,树木繁茂,林荫遍地,菱芡荷花绽开鲜艳的花朵。

凡是观赏漫游的美好景致,都集中在戴氏堂了。

戴先生曾经因为他的文章德行而多次被观察使举荐给朝廷,可是他的志向却不愿意做官。

他与人交往,总是采取退让的态度,受到观察使的尊宠,也不因此而自高自大,他难道是超脱了这个世界吗?

他喜欢孔子的著作,也涉猎《庄子》、《文子》。

以道家所说的虚静精神状态为最高境界,得到谦虚受益的道理,他难道喜欢道家学说吗?

贤能者举荐的人一定也是贤能的。

被弘农公选中,而独自享受这个地方的美景,难道是容易得到的吗!

地方虽然好,再得到合适的人居住在这里,那么山就好像是增加土石而加高了,水就好像是经过开辟而加宽了,堂还没来得及装饰就已经明艳照人了。

戴先生的泉水池塘作为宅地居所,以美丽景物作为朋友弟子抒发幽雅的情趣,发扬精纯的品性,每天与它们相乐相娱,那么他的品性应该更加高尚,文章应该更加峻峭,学问思想应该更加盛大,这是二者之间互相促进的缘故。

他既然已经美在内心,又扬名于社会,我担心他超脱世间的志向不能实现了。

君子说弘农公做潭州刺史,把州事治理得很好,建造东池使得此处景致更加美好,又把东池授予合适的人,这难道不是举措行动都合于时宜吗!

从戴氏堂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扬先生的德行不可以不记下来。

【江西】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村落嫁娶图记   (明)顾彦夫

  某岁春二月,予从事京师锦衣。

周君出所谓村落图示予,观其色,请曰:

“君必为我记之”。

申请再三,遂置巾笥以归。

  归之岁向尽矣,尚未知是图之委曲也。

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

工丹青。

造予,予以此图质之,曰:

“子之知画,犹吾之知书。

敢问妇女而跨牛,何也?

”曰:

“此农家所嫁女也,不能具肩舆,以牛代行也。

一苍头牵牛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跨牛质矣。

”“乃复有一苍头持盖以护之,何也?

”曰:

“昏礼宜昏。

于昏矣,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亦重之也。

一妪逼牛耳以行,一翁于牛后徐徐随之,父母送其女者也。

一老翁杖而立,一老妪门而望。

一童子稍长,携其幼,指而语之。

凡容色皆若欷歔洒泣者,伤离别也。

牛之前四人以鼓吹,从事迎而导之者也。

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也。

尾其驴以掖筝琶者,村妓之二仆也。

又其股坐于小车旁者,车人也。

一皆邂逅二回眄者也。

去其林少许,将复经一林,二童子踊跃以报。

一妇人自篱而出,臂一儿,又一儿牵其裳以行。

亩间有二农夫,既锄且止。

是皆见其谈笑者也。

”“去既远,又有林郁然。

竹篱茆茨,亦仿佛如女家。

门之外有男子,衣冠而须,罄折而立,谁也?

”曰:

“此其婿也。

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

立而俟者,将导妇入门也。

二妇人咨诹向前,妯娌辈也。

将劳其女之父母也,且迎之也。

二人挈榼,一人持壶,迎劳之需也。

一女仆继之,备使令也。

二童子参差以从,其大者指而语之,若曰新人近矣。

一老妪门立以望。

察风声以为礼之缓急者也。

  予闻之,戏曰:

“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逮之文债可乎”生笑曰:

“此所谓一茎草化丈六金身也,何不可有?

”时天寒,语从游者呵笔书之。

  (选自《明文海》)

  【注】①锦衣:

锦衣卫官员。

②肩舆:

轿子。

③妓:

歌舞女艺人④茆茨:

茅草屋⑤罄折:

谦恭的样子。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从事京师锦衣         从事:

任职      

  B、工丹青                 工:

主管

  C、予以此图质之           质:

询问      

  D、昏礼宜昏               昏:

结婚

  【答案】B(擅长)。

  11、下列四组句子中,分别描写村落嫁娶场面中“送亲”及“迎亲”的一组是

  A、一老翁杖而立,一老妪门而望          又其股坐于小车旁者,车人也

  B、一童子稍长,携其幼,指而语之        将复经一林,二童子踊跃以报

  C、一苍头牵牛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   一老妪门立以望。

察风声以为礼之缓急者也

  D、一女仆继之,备使令也。

            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也。

  【答案】C

  12、文中画破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逮之文债可乎

  B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逮之文债可乎

  C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逮之文债可乎

  D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逮之文债可乎

  【答案】B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

(4分)

  译文:

  【答案】有(一位)姓华的先生,世代居住在江北,是十分熟悉乡村的人。

  

(2)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

(4分)

  译文:

  【答案】农家苦于灯烛的花费,送亲迎亲(都)在白天,(就)用伞盖来遮蔽阳光。

  (3)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

(4分)

  译文:

  【答案】古时候三十岁娶亲,近世只有农家有的(还是)这样,所以(新郎)已是壮年,长了胡须。

【福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龙洞山记

【元】张养浩

历下多名山水,龙洞尤为胜。

洞距城东南三十里,旧名禹登山。

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

中有潭,时出云气,旱祷辄雨,胜国①尝封其神曰灵惠公。

其前,层峰云矗,曰锦屏,曰独秀,曰三秀,释家者流居之。

由锦屏抵佛刹山,巉岩环合,飞鸟劣②及其半。

即山有龛屋,深广可容十数人,周镌佛象甚夥。

世兵,逃乱在多此焉。

依上下有二穴,下者居傍,可逶迤东出,其曰龙洞,即此穴也。

望之窅然。

窃欲偕同来数人入观。

或曰是中极暗,非烛不能往,即遣仆燃束茭前导。

初焉,若高阔可步;未几,俯首焉;未几,磐折③焉;又未几,膝行焉;又未几,则蒲伏焉;又未几,则全体覆地蛇进焉。

会所导火灭,烟郁勃满洞中。

欲退,身不容;引进,则其前隘,且重以烟,遂缄吻、抑鼻、潜息。

心骇乱恐甚,自谓命当尽死此,不复出矣。

余强呼使疾进,众以烟故,无有出声应者,心尤恐然。

余适居前,倏得微明,意其穴竟于是,极力奋身,若鱼纵焉者,始获脱然以出。

如是,仅里所。

既会,有泣者,恚者,诟者,相讥笑者,顿足悔者,提肩喘者,喜幸生手其额者,免冠科首具陈其狼狈状者。

惟导者一人年稚,形瘠小,先出,若无所苦,见众皆病,亦阳慑力殆。

其宴于外者,即举酒酌穴者,人二杯。

虽雅不酒,必使之酹,名曰定心饮。

余因默忆,昔韩文公登华山,穷绝顶,梗不能返,号咷连日。

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

尝疑许事未必有。

由今观之,则韩文公之号为非妄矣。

呜呼,不登高、不临深,前圣之训较然④,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没不吊⑤。

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

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误及此,故记其事以告焉。

游洞中者七,某官某;洞之外坐而宴饮者四,某官某;洞之外坐而宴饮者四,某官某,凡十有一人。

时延祐龙集丁巳八月也。

  (选自《钦定四库全书·归田类稿》)

   【注】①胜国:

前朝。

②劣:

仅仅,才。

③磐折:

弯腰。

④较然:

明显的样子。

⑤吊:

悲伤。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所导火灭   会:

适逢        B、意其穴竟于是       意:

料想

   C、亦阳慑力殆   慑:

害怕        D、窃虞嗣至者或不知   虞:

欺骗

【解析】选D。

(虞:

忧虑,担心)(3分)。

3、下列四组中,全都间接表现龙洞艰险的一组是(   )(3分)

①是中极暗         ②烟郁勃满洞中            ③心骇乱恐甚  

④如是,仅里所     ⑤有泣者,恚者,诟者      ⑥喜幸生手其额者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解析】选D。

(3分)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龙洞山自古以来就是名胜,山势险峻,有上下两个山洞,位于下方的那一个叫龙洞。

   B、龙洞深邃,里面越来越低矮狭窄。

作者与同游者备受惊恐,好不容易才得以出洞。

   C、按照当地的风俗,在洞外饮酒的人要为入洞游玩的人喝两大杯酒,名为“定心饮”。

 D、作者游历龙洞后,想起“不登高,不临深”的前圣之训,为告诫后人写了这篇“记”。

【解析】选C。

(3分)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初焉,若高阔可步。

(3分)

【解析】【参考译文】

(1)起初,(洞)似乎高大宽敞,可以行走。

(3分)(赋分点:

初、若、步)

 

(2)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

(3分)

【解析】【参考译文】

(2)听到的人替他报告了县吏,(县吏)就派人把他从山上救下来。

(3分)

(赋分点:

白、遣、下)

【江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

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

“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

”降人云:

“闻有李安国者。

”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帝曰:

“丰名乃被于吴越邪?

”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

   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

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丰疾未满数十日,辄暂起,已复卧,如是数岁。

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

丰弟翼及伟,仕数岁间,并历郡守,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

及司马宣王久病,伟为二千石,荒于酒,乱新平、扶风二郡而丰不召,众人以为恃宠。

   曹爽专政,丰依违二公间,无有适莫,故于时有谤书曰:

“曹爽之势热如汤,太傅父子冷如浆,李丰兄弟如游光。

”其意以为丰虽外示清净,而内图事,有似于游光也。

及宣王奏诛爽,住车阙下,与丰相闻,丰怖,遽气索,足委地不能起。

   至嘉平四年宣王终后,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

“谁可补者?

”或指向丰。

丰虽知此非显选,而自以连婚国家,思附至尊,因伏不辞,遂奏用之。

丰为中书二岁,帝比每独召与语,不知所说。

景王知其议己,请丰,丰不以实告,乃杀之。

其事秘。

丰前后仕历二朝,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

韬虽尚公主,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取,时得赐钱帛,辄以外施亲族;及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

及死后,有司籍其家,家无馀积。

                              (节选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父不愿其然                         然:

这样

B.及即尊位                             及:

等到

C.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制:

节制

D.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                  诫:

警告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丰为官不贪财的一组是(3分)

①在邺下名为清白                          ②外示清净,而内图事

③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                ④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取

⑤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   ⑥有司籍其家,家无馀积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丰年轻时善于品评人物,影响很大,而父亲让他闭门谢客,其名声只是在魏国得到传播。

B.当司马宣王长期生病时,李伟官居二千石,因喝酒误事,造成新平、扶风二郡混乱,哥哥李丰却放任不管。

C.曹爽专权的时候,李丰在曹与司马宣王之间两面讨巧,不明确表态,因而遭到世人的讥讽。

D.李丰担任中书令两年以后,近来常常受到皇帝单独召见,招致景王猜忌,因不肯透露实情,结果被杀。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2)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

(3)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

“谁可补者?

(答案)5.C   6.D   7.A

8.

(1)魏明帝问左右臣子“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

(2)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3)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

“合适补任的人为谁?

 

 [广西]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9分,每题3分)

   杜慧度,交趾人也。

本属京兆。

曾祖元,为宁浦太守,遂居交趾。

父瑗,字道言,仕州府为日南、九德、交趾太守。

初,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壮有权力,威制交土,闻刺史腾遁之当至,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

瑗收众斩逊,州境获宁。

除龙骧将军。

遁之在州十余年,与林邑累相攻伐。

遁之将北还,林邑王范胡达攻破日南、九德、九真三郡,遂围州城。

时遁之去已远,瑗与第三子玄之悉力固守,多设权策,累战,大破之。

连捷,故胡达走还林邑。

乃以瑗为龙骧将军、交州刺史。

卢循窃据广州,遣使通好,瑗斩之。

义熙六年,年八十四,卒。

慧度,瑗第五子也。

初为州主簿,流民督护,迁九真太守。

瑗卒,府州纲佐以交土接寇,不宜旷职,共推慧度行州府事,辞不就。

七年,除使持节、督交州诸军事、交州刺史。

诏书未至,其年春,卢循袭破合浦,径向交州。

慧度乃率文武六千人距循于,禽循长史孙建之。

循虽败,余党犹有三千人,皆习练兵事。

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乃食。

慧度悉出宗族私财,以充劝赏。

慧度自登高舰,合战,放火箭雉尾炬,步军夹两岸射之。

循众舰俱然,一时散溃,循中箭赴水死。

斩循及父嘏,并循二子,传首京邑。

封慧度龙编县侯,食邑千户。

 高祖践阼,进号辅国将军。

其年,率文武万人南讨林邑,所杀过半,前后被抄略,悉得还本。

林邑乞降,输生口、大象、金银、古贝等,乃释之。

慧度布衣蔬食,俭约质素,能弹琴,颇好《庄》、《老》。

禁断淫祀,崇修学校。

岁荒民饥,则以私禄赈给。

为政纤密,有如治家,由是威惠沾洽,奸盗不起,乃至城门不夜闭,道不拾遗。

少帝景平元年,卒,时年五十。

(节选白《宋书·杜惠度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

B

A.为宁浦太守,遂居交趾              遂:

于是

B.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              遏:

禁绝

C.与林邑累相攻伐                    累:

屡次

D.以交土接寇,不宜旷职              旷:

空缺

9.以下各组句子中,表明杜瑗,慧度父子军政才干的一组是   答案:

B

①多设权策,累战,大破之

②窃据广州,遣使通好,瑗斩之

③乃率文武六千人距循于

④放火箭雉尾炬,步军夹两岸射之

⑤一时散溃,循中箭赴水死

⑥禁断淫祀,崇修学校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

D

A.杜瑗处事果决而有计谋。

他担任太守时两次平顶骚乱,先是斩杀作乱的九真太守李逊,境内得到安宁;继而与玄之击退来犯的胡达,使之退回林邑。

B.杜惠度为人谦逊而顾大局。

杜瑗死,府州官吏推举慧度主持州府事,他未接受;而当卢循来犯,虽然任命他的诏书未到达,他还是率众抗敌。

学优高考网

C.杜慧度一心向公而有谙熟战略。

与卢循决战前,为激励将士他拿出家族全部财产作为奖励;交战时他又巧用火攻烧毁敌方一应战舰,大获全胜。

D.杜慧度生活俭朴,治事有方。

平日里他布衣蔬食,只管弹弹琴,读读《庄》《老》。

而为政却细致绵密,有如治理家庭;遇上饥荒,常以私人薪俸赈济灾民。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六月庚子,循晨造南津,命三军入城乃食。

译文:

六月庚子这天,卢循清晨到达南津,命令三军攻入城中才能吃饭。

(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