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 19秋《古代汉语》作业1234.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4542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语 19秋《古代汉语》作业123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语 19秋《古代汉语》作业123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语 19秋《古代汉语》作业123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语 19秋《古代汉语》作业123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语 19秋《古代汉语》作业123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语 19秋《古代汉语》作业1234.docx

《北语 19秋《古代汉语》作业123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语 19秋《古代汉语》作业1234.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语 19秋《古代汉语》作业1234.docx

北语19秋《古代汉语》作业1234

19秋《古代汉语》作业_1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从兄弟”在古代宗法里,指的是()。

A.表兄弟

B.堂兄弟

C.两婿相谓

D.仍孙之子

答案:

B加微:

131…9666…2906

2.“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句中“坐”的意思是。

A.居留

B.停留

C.防守

D.因他人获罪而受牵连

答案:

D

3.下列句子中的“能”,当动词“能够做到”讲的是()。

A.非曰能之,愿学焉

B.选贤举能

C.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D.尊贤使能

答案:

A

4.下列句中的“成”,有“成全”之意的是()。

A.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B.成一家之言

C.春服既成

D.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成人之恶

答案:

D

5.“策”的本义是()。

A.鞭策

B.马鞭

C.策划

D.简策

答案:

B

6.“属予作文以记之”句中“记”的意思是。

A.记住

B.记录

C.标记

D.记号

答案:

B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用:

因为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

将军

C.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

鄙:

质朴

D.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

诱:

诱饵

答案:

B

8.“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对句中“方”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两船平行

B.跟圆相对,一边或者一面

C.方式

答案:

B

9.“苟以哗众取宠”句中“哗”的意思是。

A.突然叛变

B.喧哗,喧闹

C.浮夸

D.哗众取宠

10.下列骈体文,属于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的是。

A.故情者文之经,理者辞之纬

B.若择源於泾渭之流,按辔於邪正之路

C.子建函京之作,仲宣霸岸之篇

D.蝉吟鹤唳,水响猿啼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0分)

1.下列各字的释义,属于引申义的是()。

A.召:

招致

B.谓:

对……说

C.坊:

河堤

D.举:

推荐

答案:

AD

2.骈体文在语言方面的特点是()。

A.骈偶

B.四六

C.平仄

D.用典

答案:

ABCD

3.依我国古代的宗法制度,请选出“九族”中所指的名称()。

A.高祖和曾祖

B.祖父和父亲

C.子和孙

D.曾孙和玄孙

4.下列句子中的“议”字,当发表言论讲的是()。

A.因为诬上,卒从吏议

B.或出入风议

C.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D.以议执政之善否

5.下列句子中的“止”字,有站住,不走这个义项的是()。

A.交交黄鸟,止于棘

B.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C.不如就阴而止,景灭迹绝

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延”有“引进、迎接”之意,如“宣王使谒者延入”。

答案:

正确

2.庾信,字子山,南朝梁新野人,有《庾子山集》。

其前期与徐陵等人作了很多绮艳靡丽德宫体诗和骈体文,世称“徐庾体”,后期由于生活境遇的改变,诗风有很大转变,杜甫称“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

答案:

正确

3.“恨”的古义是指遗憾,而不是今天仇恨的意思。

4.“君将不堪”的“堪”是经得起,受得住的意思。

5.“有能抗君之命”句中的“抗”表示的意思是上书直陈。

6.“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句中提到了三个古代名人。

7.《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

8.姚鼐《古文辞类纂》把文章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十三类。

9.“奋”的本义是鸟举翅飞翔。

10.“愤”和“怒”在上古汉语里,意义的区别很大,后来逐渐接近。

19秋《古代汉语》作业_2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乃遣兵数百于冬界要之。

”句中的“要”意为()。

A.腰身

B.中间

C.中途拦截

D.要挟

2.察举制度最早起于。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3.下列句子中的“扬”,当“举起来”讲的是()。

A.扬其目而视之

B.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C.隐恶而扬善

D.扬声沙漠垂

4.下列句子中,“趣”有“催促”义的句子是()。

A.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

B.参之《国语》以博其趣

C.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若非汉敌也

D.乃命有司趣民收敛

5.“灯火钱塘三五夜”中的“三五”指什么()

A.正月十五

B.八月十五

C.是三、五个夜晚的简称

D.泛指时间很长

6.“舟车之所达”中的“达”表示的意思是()。

A.通到

B.四通八达

C.通晓

D.渊博

7.下列句子中的“玩”,当“供玩赏的物品”讲的是()。

A.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B.若夫白玉,先王之玩也

C.寇不可玩

D.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

8.“奔驰”的“驰”的本义是()。

A.向往

B.奔向

C.马跑的快

D.传播

9.下列句子中的“贬”,有降职外放之意的是()。

A.贬食省用

B.何以不氏,贬

C.春秋褒贬例,名器重双全

D.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10.对“太行之阳有盘谷”中“阳”解释正确的是。

A.地名

B.山之南

C.晴天

D.人世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0分)

1.下列各句中,“及”字用其引申义的有()。

A.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C.病未及死,君子勉之

D.追吴师,及之

2.“家”在古代的常用义有两个,分别是()。

A.家庭

B.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

C.天子的后宫

D.诸侯统治的区域

3.下列句子中的“意”字,含有“料想,猜测”义项的是()。

A.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B.或闻上无意杀魏其

C.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

D.意者身不敬与

4.下列属于双声连绵词的是()。

A.林立

B.匍匐

C.憔悴

D.踌躇

5.古人在对话或交流中,常使用尊称或谦称,以表示礼貌或谦虚,下列句子属于谦敬语的是。

A.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B.少卿足下

C.仆非敢如此也

D.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古书一般是不断句的,前人读书时姚自己断句。

古代断句用“、”作为标志,有人认为这就是句读的“读”的本字。

2.骈体文的语言特点:

骈偶和“四六”、平仄相对、注重用典和藻饰。

3.“发”的本义是箭射出去,后来引申出发生、发展等义。

4.“朽木不可雕”中的“木”指的是树木。

5.“人人自便”的“便”表示有利,有好处。

6.汉代诸侯王的封域称为“国”。

7.唐宋以后,骈体文的正统地位被古文代替了,但仍旧有人写骈体文。

8.“京城大叔”中的的“大”后来写作“太”。

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句中的“损”表示减少的意思。

10.书说类包括书和说,书指一般的书信,说大多时游士说别国人君的言词。

19秋《古代汉语》作业_3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中的“周”表示的意思是()。

A.环绕

B.结合

C.救济

D.周全

2.“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句中“沃”可解释为()。

A.浇水

B.浸泡

C.肥美

D.润泽

3.古代的“重阳节”指的是()。

A.四月初八

B.五月初五

C.九月初九

D.二月十二

4.下列句子中,属于判断句的是()。

A.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

B.此臣所以报先帝而终陛下之职分也

C.先生所以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D.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理于晋且贰于楚也

5.“善建者不拔”,句中“建”的意思是()。

A.竖立

B.设立

C.建立

D.建筑

6.“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中的“间”字表示的意思是()。

A.偷偷的进入

B.中间

C.间隔

D.抢劫

7.下列句子中,“讽”字用其本义的是()。

A.优孟尝以谈笑讽谏

B.玉之言盖有讽焉

C.谢眺每篇堪讽咏

D.杂以嘲讽穷诗骚

8.“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中的“若”属于()。

A.第二人称代词“你”

B.句首语气词

C.不表示实际意义

D.表顺从

9.《滕王阁序》的作者是?

A.王勃

B.杨炯

C.骆宾王

D.陈子昂

10.《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的是下列哪位将军的伟大事迹()。

A.项羽

B.韩信

C.李陵

D.李广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0分)

1.下列句中的“居”,当“居住”讲的是。

A.仁者居之

B.卒不居赵地

C.居者,居其所也

D.面山而居

2.古代所说的“五音”中有()。

A.宫

B.商

C.角

D.羽

3.“见”在古代的意义有()。

A.看见

B.拜见

C.出现

D.被

4.下列属于音译词的是()。

A.丈夫

B.单于

C.可汗

D.葡萄

5.“矜”在古代有哪些意义?

()。

A.矛柄

B.自夸

C.怜悯

D.通“鳏”

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羔羊之革”中的“革”是指去毛的兽皮。

2.“涉河,侯车败”中的“败”意思是“失败“。

3.古代的“行”相当于现代的“走”,古代的“走”相当于现在的“跑”。

4.《史记》中的“世家”是记载王侯外戚的事迹。

5.“凡载于《诗》《书》六艺”,句中的“六艺”是指六种手艺。

6.郡是行政区域,这种区域划分的方法到清代才废止。

7.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

8.“处若忘,行若遗”可理解为呆着的时候好像忘掉了什么,走着的是很好像丢掉了什么。

9.“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中的“三尺”是指幼小。

10.《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19秋《古代汉语》作业_4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下列对“解”和“释”辨析不正确的一句是()。

A.“解”和“释”都有“解开”的意思

B.“解”和“释”都有分析的意思

C.“解”和“释”还有各自的习惯用法

D.“解”和“释”的意义古代和现代完全一致

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中的“夙”表示的意思是()。

A.早年

B.一向

C.早晨

D.通“宿”

3.“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句中“卒”的意思是。

A.突然

B.步兵

C.终究

D.死

4.下列句子中的“便”,有“安”之意的是()。

A.或谓救之便

B.友便辟,友善柔

C.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

D.人人自便

5.下列各句中,用“之”复指前置宾语的句子是。

A.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B.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C.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D.宋何罪之有

6.“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色”句中的“戒”表示的意思是()。

A.警戒

B.防备

C.戒除

D.警告

7.“此宜无罪,女反收之”,本句“收”意为逮捕,用的是()。

A.本义

B.直接引申义

C.间接引申义

D.假借义

8.掌管全国军政的是。

A.户部

B.礼部

C.兵部

D.工部

9.唐人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

A.状元

B.榜眼

C.探花

D.举人

10.下列例句“鄙”字用其本义的是。

A.焚符破玺,而民朴鄙

B.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C.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D.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皆兢为义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0分)

1.下列句子中的“覆”,有“翻”之意的是()。

A.覆杯水于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B.无一瓦之覆

C.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D.前车覆,后车戒

2.下列句子中的“没”,有去世之意的是()。

A.昔者孔子没

B.其人虽已没

C.其存其没,家莫闻之

D.陵未没时,使有来报。

3.秦代皇帝之下设立的中枢机构有。

A.丞相府

B.中书省

C.太尉府

D.御史大夫寺

4.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引申义的是。

A.断:

决断,果断

B.術:

道路

C.危:

不稳定,危险

D.析:

分析,辨析

5.下列字,都和“红”意思接近的是()。

A.赤

B.朱

C.丹

D.绛

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骈体文是秦代代以后产生的一种特殊文体,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代。

2.《论积贮疏》的作者是贾谊。

3.骈体文一般是用平行的两句话,两两相对,一直到篇末。

4.周代贵族男子字的前面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性别,这样构成男子字的全称。

5.“君子成人之美”的“成”表示“成全”。

6.《喜雨亭记》是王安石于嘉佑六年(1061)任凤翔府签书判官时所作。

7.周代贵族男子二十岁时由父亲在宗庙里主持加笄礼仪式。

8.“捐朋党之私”中的“私”表示私人的意思。

9.“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句中的“壮”是指三十岁以上,未到老年的壮年人。

10.古代的“名家”这个流派出自于掌管礼仪的官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