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课后答案18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4475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学课后答案18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行政管理学课后答案18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行政管理学课后答案18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行政管理学课后答案18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行政管理学课后答案18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学课后答案18章.docx

《行政管理学课后答案18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学课后答案18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政管理学课后答案18章.docx

行政管理学课后答案18章

1.行政管理的定义:

行政管理是一种以国家权力为基础,以国家组织主要是政府机关为管理主体,以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以及政府机关内部事务为管理对象的管理活动。

行政管理学:

它是一门研究政府组织及人员从事国家事务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政府机关内务管理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

弗雷德·W·里格斯《行政生态学》:

融合型——农业社会的行政管理模式衍射型——工业社会的行政管理模式棱柱型——过渡社会的行政管理模式

行政管理活动的“公共性”特点:

权力基础——公共权力基本职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宗旨——为公共利益服务承担——社会公共责任原则——公开、公正、公平

行政管理学的学科特点:

1强烈的实践性它有它的理论基础学科范畴学术规范研究范式

2鲜明的政治性:

此课程实质上是政府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权力的过程

3对象的复杂性4、知识的综合性:

涉及其它学科的知识多样的综合的

行政管理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1.传统理论发展阶段(20世纪初至30年代)特点:

标准化计划化协调化效率化

L.V.史坦因《行政学》行政学这词源于此

威尔逊《行政之研究》主张把行政管理当作独立一门学科

弗雷德里克·W·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亨利·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马克斯·韦伯《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2.行为理论发展阶段(20世纪30—60年代)特点:

主张“人群关系”行为科学对行政管理学影响大包括观念组织权力人事管理方式重视组织人员意见沟通个人需要满足重视激发人积极性民主管理重事到重人过分强调人的行为因素忽视组织结构法律和环境影响

梅奥霍桑试验马斯洛《激励与个性》《人性激励的理论》

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西蒙《行政行为》

麦格雷戈《企业管理中的人性》

3、系统理论发展阶段(20世纪60—70年代)---广泛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的新成果运用系统伦信息论控制论

贝塔朗菲一般系统理论罗森茨韦克环境系统理论帕森斯社会系统理论约翰·高斯"生态理论"菲德勒卡斯特罗森茨韦克威廉·大内"权变理论"

4、多元理论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发展方向多元化研究方法多元化研究内容多元化文森特·奥斯特罗姆民主制行政理论学派F.E.卡斯特系统管理学派爱德华·S·奎德公共政策系统分析学派詹姆斯·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学派道格拉斯·C·诺思新制度主义学派

2.权利是:

一种意志的强力一种社会关系一种社会职位的标志一种价值控制和资源控制

行政权力:

一种公共权力主体——国家行政机构职能——执行国家意志作用方式——强制性地推行命令客体——社会团体公众

职能:

指人事物机构的职责和功能

行政职能:

政府为了维护阶级统治和促进社会发展,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它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内容、过程和方式

.行政主体:

政府基本内涵

政府的一般内涵:

广义内涵——泛指一切国家政府机关,如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以及一切公共机关狭义内涵——专指一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

我国政府的内涵:

宪法总纲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我国政府基本含义:

1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2向本级权力机关负责,向上一级政府负责、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3要全方位进行行政管理4运用行政手段指挥活动5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政府的本质:

国家、政府的本质是阶级性与公共性的有机统一,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公共管理的工具。

政府的基本特点:

主动性和独立性强制性和约束性执行性和实践性综合性和动态性

政府的基本结构:

政府的一般结构:

职能机构首脑机构办公机构直属机构派出机构

我国政府的结构:

国务院省级政府县级政府乡级政府

行政权力的特点:

1内在特征:

阶级性社会性渗透性有限性2、外在特征:

运行的方向与轨道运行的层次运行的时效运行的统一运行中的权力膨胀

行政权力与其他国家权力的区别:

1行政权力与立法权力A权力功能不同:

立法权力功能是法律行政权力是执行法律B权力作用范围不同:

立法的是全社会性其法律对全社会有效,立法机关本身对行政机关也有效;行政权力的作用范围只是行政权力的所属范围其命令指示规定只对行政机关所属系统有效2行政权力与司法权力(二者都属国家权力)区别:

A权力发生作用性质不同:

行政权力在发生作用时表现为积极地去实现国家意志积极执行法律性质是积极主动的;而司法权力发生作用时通常表现为消极地去保障国家意志实现不受干扰,法律部受践踏,性质是消极被动B权力发生作用方向不同行政权力作用方向垂直自上而下司法是横向平行各级权力有独立性不受外界干扰

政府管理基本职能:

政府行政职能与国家职能一样:

A国家政治事务的管理职能:

防卫外交治安B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职能:

统筹规划制定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C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科教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人口控制

我过政府职能形成发展改革:

形成:

193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织法》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下设35个部门管理各工作行政职能体系的弊端:

职能庞杂,运行紊乱职能错位,政企不分职能交叉,效率低下职能膨胀,机构庞大发展改革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左的错误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到经济建设上1987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确定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行政体制改革核心问题1992邓小平提出建立社会主市场经济发展目标将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联系起来宽度深度加深2002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对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出新的指导提出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推行电子政务提高效率2007胡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言对我国今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新观点举措。

第2章行政组织定义:

是指国家根据其统治意志,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立的,依法享有并运用国家行政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指挥的国家机关。

行政组织结构:

指构成行政组织各个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具体指一个行政机关内部的机构设置及相互关系的法定形式

编制管理:

行政组织编制管理是指各级机关及有关部门依据法定的权限,对其所属部门、下级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职能设定、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行政组织的特征:

A政治性它代表国家行使政治职能B公共性无论何种阶级特征的行政组织都具有公共事务的职能C系统性任何国家行政组织都有D法制性行政组织是依法建立并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的机构E权威性国家行政组织通过这个种法定权力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领导干预

构建行政组织的基本原则完整统一原则依法设置原则分权管理原则精简高效原则权责一致原则

如何划分行政组织部门体系:

一级政府按行政目标权力责任和业务性质区别划分按行政组织管辖的专业职能不同按行政组织管辖区域不同按行政组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不同按组织功能标准

编制管理的手段:

经济手段:

预算制度法制手段:

建立健全编制管理法律行政手段:

制定机构设置或调整的总体方案规定行政机构设置的限额具体审批机构的设置或调整

我国如何有效推行行政组织改革:

1转变政府职能:

合并裁剪政府的企业教育文化等管理部门和综合部门内部专业结构,加强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和积极性政府紧缩编制节省开支2优化行政组织结构:

设置机构必须合理克服官僚3提高行政组织的法制化水平4提高行政组织的管理水平:

树立新观念接受群众公众公开注重创新实绩观念接受民主监督提高管理设备技术方法的现代化制度对公务员职业培训提高素质

第3章人事行政:

人事行政是以国家行政人员为主要对象的一系列管理法规、制度、政策、措施的总和,是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依法实施管理的一系列活动。

公务员: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绩效考核:

主要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法定管理权限按照一定原则和工作绩效测量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地所属公职人员在工作中的政治素质业务表现行为能力和工作成果等进行全面系统考察评价并作为公职人员奖惩职务升降工资增减培训和辞退等客观依据的管理活动

我国公务员管理的原则:

1公平公开竞争原则:

考试不因性别出生种族歧视2功绩原则:

是关于任用考核奖励标准依据3党管干部原则:

党委要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发挥领导作用制定党组织路线干部政策推荐并管理政府机关的重要干部4法制管理原则:

依据法律依法管理依法行政

人力资源管理和传统人事管理区别;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不同。

人事管理强调的是以工作为核心,看重人对工作的适应性,人应该服从领导、服从组织分配,服从工作需要。

对人的评价也只是对其工作成果(绩效)评价。

而不注重甚至忽视个人的愿望的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以"人"为核心,寻找"人"与"工作"相互适应的契合;强调企业的基石是人,企业唯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创造一个个人与企业的价值共同体,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2、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战略地位不同。

国有企业的人事管理部门只是一个负责干部工作的业务部门或办事机构。

而人力资管理则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当代网路资讯技术飞速发展、以"智富"为特征的知识经济社会中,人作为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新理念的主体,成为企业的特殊资本。

因而,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经营战略核心。

3、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着力点不同。

人事管理主要着眼于当前人员(岗位)的补充与上岗培训等。

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谋求企业长远发展,追求投入产出的最佳方式,使"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以启动员工为手段,创造出以十当百,以百当千的积数效绩。

4、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在机构系统及职能设置上不同。

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层有党委组织部门或人事部门,教育培训工作分别由教育、劳资部门管理。

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异同:

同:

法制管理公平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功绩制原则分类管理

异:

1不搞政治中立西坚持中立立场文管任员晋升不受政党干预中要求公必须与共产党保持一致坚决捍卫执行党路线方针政策四项基本原则2坚持党管干部:

中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公务员制度是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西是独立之外管理系统3不搞两官分途中没有政务官和事务官西实行两官分途强调政务官所谓政治和事物官的所谓职业化4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

中没有自己集团的特殊利益也没有任何形式的特权西是独立的利益集团受雇于政府是雇员一切服从政府需要为政府利益服务

第5章行政领导:

在国家行政机关中担任一定领导任务从事行政领导活动的人

行政领导制度:

是指有关规范行政领导活动的一系列制度的总和

行政领导的方法:

是行政领导活动中采取各种手段和办法的总称

行政领导的作用:

1指挥作用:

他可强化被领导者对行政目标责任感荣誉感使他们行为和力量纳入行政目标轨道达到决策计划和领导意图变成全体成员的统一意志和行动目的2协调作用:

管理活动协调者

行政领导艺术:

含义:

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自觉地运用行政领导管理理论,熟练而有效地完成行政任务的技巧、方法和手段的总和。

特点:

1随机性:

它在实际领导过程和领导过程活动中是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灵活2创造性:

体现领导者创造力3多样性:

由于行政领导艺术是行政领导者的品德智力能力性格以及经验因素综合反映。

4科学性:

由于行政领导艺术是科学理论与行政领导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能和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

 1、职位:

是行政组织的基本单位和行政领导的工作岗位,是行政领导者获得权、责的依据。

特点:

1)是以“事”为中心确定的,即按政事需要设置职位,而非因人设位。

 2)职位的数量有限。

3)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因领导者的变动而变动。

4)行政领导者的职位由上级主管部门依据职能和职权的分配确定,按法定程序任免。

 5)职位上的行政领导人员担任职务与责任的时间长短、职务与责任是否主要,对职位本身并无影响。

 2、职权:

是职位上的权力。

1)职权是由职位派生出来,职和权紧密联系。

 2)职权与职位相称。

3)职权是法定权力。

范围:

执行权、领导权、管理权、用人权、检查、监督权、协调权。

3、行政领导者的责任:

政治责任、工作责任、法律责任。

第六章行政决策:

指行政组织依据既定政策和法律,就面临要解决的问题,拟定并选择对策的活动。

现代行政决策体制:

是指承担行政决策任务的机构和人员所组成的组织体系和相应的制度是行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险型决策:

又叫随机型决策指在明有决策目标的基础上决策者对决策条件和因素可以通过计算估计预见其出现的概率但不排除随机因素决策者要有一定把握但也要冒一定风险

必遵哪些决策程序:

 1、认识问题,界定问题,找出差距;2、确定决策目标;3、确定决策标准,确定每个标准的权重;4、拟定决策方案;5、分析方案;6、选择方案;7、实施决策方案,完善决策; 8、评估决策。

现代行政决策的体制含义:

指由承担各项任务的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所组成的一个组织体系。

现代行政决策地位作用:

1、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

公共行政管理有领导、决策、指挥、执行、协调和监督等环节,但是,在所有这些环节中,行政决策是最重要的,是关系到公共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

整个公共行政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行政决策开展的,都是为了落实行政决策的目标和标准进行的。

但是,在强调决策的重要时,并不意味着“管理就是决策”。

2、行政决策主导着公共行政管理的全过程。

行政决策不仅是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先导,而且贯穿于公共行政管理的全过程,从而也主导和左右着公共行政管理的全过程。

行政决策渗透在各种行政功能的动作中,但其他的公共行政管理功能并没有消失,依然具有其独立性。

3、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成功与失败的决定因素。

一定程度上说,行政决策确实是关系到国家成败和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

行政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的目标能否实现,行政决策水平如何,会影响到行政管理工作是否有生机和活力,行政决策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行政管理成效的高低。

所以,高明的行政领导者就是要将主要精力用于决策,并及时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决策或形成新的决策,保证行政管理的一切工作正常运转,提高行政效率。

4、行政决策是贯彻执行国家意志和加强政府合法性的必要途径。

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都必须通过政府予以贯彻执行。

政府必须把国家的政治决策转换为行政决策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第七章:

行政执行:

行政机关及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为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决策机关发出的决策指令所进行的行政管理过程

行政手段:

又叫指令性手段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凭借行政权力从上而下的行政隶属关系向上级层层发指令以控制和左右被管理者影响管理对象的措施和方法

经济手段:

行政机关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运用经济杠杆来调节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行政顺利实施

法律手段:

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把国家各种法律法令法规贯彻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方法

行政执行的原则:

1、服务的原则;为经济发展巩固国家政权人民服务  2、规范化原则;行政活动的法律化和制度化3、程序化的原则;行政执行活动不仅要合法还要严格按照程序办事由行政执行行为的方式和步骤构成的执行活动的过程 4、效率和效益相统一原则

行政手段特点:

(1)权威性。

行政手段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行政命令接受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主体的权威大小。

提高领导者的权威有助于提高行政手段的有效性

(2)强制性。

行政强制要求人们在行动目标上必须服从统一的意志,上级发出的命令、指示、决定等,下级必须坚决服从和执行。

(3)垂直性。

行政指示、命令是按行政组织系统的层级纵向直线传达,强调上下级的垂直隶属关系,横向结构之间一般无约束力。

(4)无偿性。

不考虑上下级之间利益平衡和等价交换只强制性要求下级绝对服从上级命令

行政执行是检验行政决策是否科学的唯一标准:

行政执行的前提是行政决策目标实施前必备的主观条件包括1行政决策合法合理这是行政执行的前提决策的制定必须严格以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必须符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2行政执行的物质条件充足人和行政执行都必须以一定的物质作为前提没有物质条件所有的行政执行都将无从说起3行政执行组织条件完备它是保证顺利开展各种组织措施如机构的建立人员设备权限划分

第八章行政公共关系:

指政府在施政过程中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促进[1]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的一种管理活动。

行政沟通:

指国家行政组织和人员在内部以及内外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交流传递思想观点情感信息,以达到相互理解,协同合作的一种管理活动。

行政协调:

指行政机关及其人员运用各种方法,调整行政系统内部各组织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各阶段之间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其外部环境、管理对象之间关系,以便和谐合作地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

行政沟通遵循原则:

1准确性:

内容真实客观证实分析论证科学理论2针对性:

提供信息与利用信息对象相关3、主动性:

信息源产生信息有的不能自动传播有的传播过程受干扰这要求4.全面性

行政公共关系基本任务:

对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行为和状态进行管理,以提高政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认同、理解和支持,最终达成政府管理的目标。

从哪方面素造政府形象:

政府形象由组织目标政策效率等因素构成其中组织行政领导者是政府形象的楷模公务员是政府形象的塑造者和承受者。

1政府形象是整体形象与个体形象的统一。

公务员形象会影响2政府形象是政府自我设计形象与人民期望的形象统一。

借助各种传播渠道方式,实现形象措施迅速告知公众根据广大人民群众期望设为依据3政府形象是行为事实与公关宣传的统一。

政府形象最终取决于公众的评价要求政府要随时对人民进行信息反馈寻找差距调整日益完美

新年伊始,万物盎然,2011年我国进入了“十二五”规划时期,在回顾“十一五”成就,展望“十二五”规划等等成为新闻报道的热门话题之时,另一个政治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那便是“包容性增长”。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提倡将包容性增长加入“十二五”规划内,认为实现包容性增长,可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

“包容性增长”概念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首次提出。

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

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包括可衡量的标准和更多的无形因素。

中国较早就响应和接受了这一科学理念。

国家主席胡锦涛一年中在两次国际公开场合阐述对“包容性增长”的中国式理解,在我看来,中国语境下的“包容性增长”是极具特殊意义的。

湖南省积极响应,在2011年1月6日下午湖南省政府召开座谈会上,我省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便要求,各市州要着眼全局,立足自身,围绕“十二五”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谋深谋远,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包容性。

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我省“三农”问题突出,城乡差距较大,湖南省农村人口占65%,十一五期间农民人均收入虽然达到3118元,但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00元要低得多,城乡差距很大,农村生活水平,人居环境,出行条件,健康保障,教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远落后于城镇。

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是否让更多普通老百姓享受到是一个值得关心落实的问题。

湖南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就要围绕长株潭试验区、3+5城市群建设、推进湘南大开放和湘西大开发、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同时,湖南地理位置占有很大优势,要根据邻近粤港澳,特别是与广东山水相连的区位条件,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合作,并主动接受长三角的辐射,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与经济强势地区全面对接。

相信在包容性增长的指导下,我省广大人民群众所面临的住房难、看病贵、上学难等问题都将为党和国家进一步重视并得到切实的改善,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虽然目前"包容性增长"还只是一个概念,但我们都坚信将来会看到更多实质内容,看到它在中国的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