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计算全过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4368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7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计算全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钢筋计算全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钢筋计算全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钢筋计算全过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钢筋计算全过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筋计算全过程.docx

《钢筋计算全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计算全过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筋计算全过程.docx

钢筋计算全过程

所有构件的钢筋计算

一、框架梁的钢筋计算

1、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

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

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

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4、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

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锚固判断:

端支座

直锚:

支座宽≥Lae且≥0.5Hc+5d,,取Max{Lae,0.5Hc+5d}。

弯锚:

支座宽≤Lae或≤0.5Hc+5d,,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0.4Lae+15d}。

中间支座锚固:

Max{Lae,0.5Hc+5d}

5、腰筋

 构造钢筋:

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

算法同贯通钢筋

6、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2d

拉筋根数:

=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7、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8、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框梁高度>800mm夹角=60°≤800mm  夹角=45°}

9、悬臂端钢筋

贯通筋L=净跨长+梁高+次梁宽度+钢筋距次梁内侧50mm起弯-4个保护层+钢筋的斜段长+下层钢筋锚固入梁内长+支座锚固值(注:

L<4Hb,不必在下部弯折。

根数=(L-次梁宽-2*25)/箍筋间距+1

上部下排钢筋L=Ln/4+支座宽+0.75L

下部钢筋L=Ln(净跨长)--保护层+15D

悬臂箍筋L=2*[(H+HB)/2-2*Hbc+B-2*Hbc]+(11.9*2+8)*D

二、非框架梁

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 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锚固0.4Lae+15d

三、屋面框架梁:

除上部贯通筋伸至对边并弯下到梁底以外,别的钢筋计算与楼层框架梁没有区别。

剪力墙

四、剪力墙的钢筋形式:

A、水平钢筋

1、墙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2、墙端为端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

柱宽-Hbc<=Lae,取柱宽-Hbc+15D;直锚:

柱宽-Hbc>=Lae,取Lae)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

柱宽-Hbc<=Lae,取柱宽-Hbc+15D;直锚:

柱宽-Hbc>=Lae,取Lae)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B、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C、墙身拉筋

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注:

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暗梁面积;

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B、剪力墙柱的纵筋

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C、受力主筋

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15D)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15D)

2、箍筋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

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二、暗梁

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2、箍筋

柱子

五、柱子的钢筋

1、纵筋

a、基础插筋:

基础层高-保护层+弯折+柱净高/3

b、中间层柱:

层高+搭接值(机械连接无此值)

c、顶层柱:

层高-下层伸出楼地面高-节点高+锚固

2、箍筋:

(b-2c+h-2c)*2+8d+11.9d*2

根数计算式:

加密区长/加密区间距*2+[净高-(加密区长*2)]/非加密区间距+1

上下非连接区加密,节点处加密,绑扎搭接处加密

楼层梁非连接区长=MAX(柱宽,500,柱净高/6)

六、板的钢筋

1、受力筋:

净长+锚固*2

根数计算式:

(受力筋分布区长-100)/受力筋间距+1

2、负筋:

边支座负筋:

净长+锚固长+板厚-2c

中间支座负筋:

左净长+右净长+支座宽+(板厚-保护层*2)*2

根数计算式:

(负筋分布区长-100)/负筋间距+1

3、负筋分布筋:

净长+搭接值*2

根数计算式:

(负筋伸出支座外净长-50)/负筋分布筋间距+1

4、马登筋:

按图纸设计要求计算

根数计算式:

分布区面积/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洞口加强筋:

按图纸设计要求计算温度筋:

按图纸设计要求计算放射筋:

按图纸设计要求计算

GGJ1021

GCL821

1.下列关于钢筋软件说法正确的是(AB)

A、满基钢筋遇基础梁可以自动扣减

B、满基的钢筋必须画上去才能计算出来

C、钢筋软件中条基和独基也需要建单元来布置钢筋

D、钢筋基础层层高的定义与图形完全一样

2.下列关于钢筋软件框架柱说法正确的是(AD)

A、*号表示发生变截面的钢筋本层锚固

B、#号表示发生变截面的钢筋本层锚固

C、*号表示柱子顶层钢筋锚固

D、#号表示柱子顶层钢筋锚固

3.在平面布置图上表示各构件尺寸和配筋的方式,分(平面注写方式、列表注写方式、截面注写方式)

4.钢筋10.0有两种汇总方式:

按<外皮>计算钢筋长度、按<中轴线>计算钢筋长度,两者的区别?

是后者比前者少算弯曲调整值

5.梁的平面注写方式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在注写方式中有这样的标注G4Φ12,表示(梁两侧共有4根直径为12的一级构造钢筋)

6.在柱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中,分为框架柱、(框支柱)、(芯柱)、(梁上柱)、(剪力墙上柱)五种柱类型

7.在框架柱中,决定钢筋伸出楼面的高度值的三个条件是:

(500mm),(柱长边尺寸),(柱净高/6),决定钢筋伸出柱根的高度是(柱净高/3)

8.柱都有哪些钢筋?

分别如何计算?

1>.基础层插筋=弯折+基础高度-保护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搭接长度

**伸出楼地面高度柱根为柱净高/3,其他为max{500,柱较大边长,柱净高/6}

2>楼层筋=层高-下层柱伸出楼地面高度+上层伸出楼地面高度+搭接长度

3>顶层筋=顶层高-伸出楼地面的高度+顶层锚固

第二章柱钢筋计算

1、柱的“平法”表示方法

(与下面两个表分别对应)

 

 

KZ1所需要计算的钢筋工程量有哪些?

KZ1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楼层名称

构件分类

分类细分

计算哪些量

名称

单位

基础层

无梁基础

基础板厚小于2000

基础插筋、箍筋

长度、根数、重量

基础板厚大于2000

有梁基础

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

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一平

-1层

 

 

纵筋、箍筋

长度、根数、重量

首层

 

 

中间层

 

 

顶层

中柱

 

边柱

 

角柱

 

2、柱基础插筋计算04G101-3P45

 

 

3、柱基础层钢筋计算04G101-3P45

钢筋的锚固、搭接值确定(03G101-1P34)

2、柱基础插筋计算

2、基础插筋长度计算

基础插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长度=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lE

计算过程

弯折长度a

竖直长度h1

非连接区Hn/3

搭接长度LlE

结果

150

1200-40

(4500-700)/3

1.4LaE

150

1160

1267

48d

公式

150+1160+1267+48*25=3777

3777

弯折长度a取值:

0.5LaE=0.5*34*25=425mm

0.6LaE=0.6*34*25=510mm

0.7LaE=0.7*34*25=595mm

0.8LaE=0.8*34*25=680mm

h1(1160mm)大于0.8LaE(680mm),所以,a取6d和150的中的较大值

6d=6*25=150,a=150mm

3、软件处理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