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系统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14335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图书馆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数字图书馆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数字图书馆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数字图书馆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数字图书馆系统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字图书馆系统设计方案.docx

《数字图书馆系统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图书馆系统设计方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字图书馆系统设计方案.docx

数字图书馆系统设计方案

数字图书馆系统

 

一、系统简介

 1.1技术原理

采用统一的总体框架与灵活的子项目实施相结合;立足自主开发与引进先进成熟技术相结合。

(1)开发平台为:

Windowsserver2003;

(2)开发工具为:

Microsoftvisualstudio.NET(2005)。

(3)数据库为:

MicrosoftSQLServer2000。

(4)系统架构为:

B/S、C/S。

(5)系统运行环境:

服务器系统运行于WindowsServer2003,客户端为Windows系列。

1.2系统特点

(1)集纸质与数字文献自动化管理与利用于一体。

采用统一的管理平台,将传统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和现代的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集成于一体。

不仅能满足纸质图书馆工作和数字图书馆工作的全部工作流程和环节的需要,而且还能自动生成其数字图书馆的网站,有利于纸质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并存发展。

(2)以联盟形式建设和发展我国数字图书馆。

以联盟形式建设数字图书馆,采用统一的管理平台,实行数据库集群管理,开创了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新途径。

它有利于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有利于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利于图书馆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社会竞争力;有利于满足广大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合理需要等。

(3)扩展性优越:

如果数字图书馆内想增加几个信息点,只须增加工作站而已,而C/S需要增加信息点的客户端软件费用;如果想把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扩大到整个校园,B/S只须增加工作站而已,C/S则因为费用高昂而难以实现。

(4)兼容性良好:

由于当今大多数的校园网软件都走流行的B/S构架,所以数字图书馆应该采用流行的B/S构架。

(5)C/S构架是通过在客户端安装控制软件,从而实现监控。

C/S构架是一种监控管理、权限设置严格并且容易操作的软件构架。

但是由于增加额外的信息点时,必须安装新的客户端软件,增加了额外的投资,非常不利于系统的扩展。

1.3系统创新

(1)内容创新

1.系统集成。

采用统一的技术平台和服务平台,将传统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和现代的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集成于一体。

不仅能满足纸质图书馆工作和数字图书馆工作的全部工作流程和环节的需要,而且还能自动生成其数字图书馆的网站,有利于纸质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并存发展。

2.网上书市。

解决图书馆网上订书问题,有利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拓宽了出版发行商的销售市场,有利于提高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网上咨询。

突破了图书馆传统的咨询服务模式,充分利用读者人力资源,有得图书馆咨询工作的开展。

(2)方法创新

1.数据资源的网络传输。

一是通过虚拟专网(VPN);二是通过互联网(HTTP)。

2.自主定义。

用户可通过对系统的有关内容自主定义,体现对系统使用的自主权和支配权。

(3)管理创新

以联盟形式建设和发展数字图书馆,联盟采用统一的运行管理平台,实行数据库集群管理,通过数据库的有关数据交换、复制等功能,突破了传统图书馆“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

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二、系统需求说明

2.1开发目的及适用范围

目的:

开发图书馆管理系统,基于好用,易用,美观的原则为用户定制了一套统一的人机界面。

系统各模块按功能主要分为两大类:

编辑类完成以编辑为主的功能,如增加,删除,修改等;浏览类完成以再现为主的功能,如查询,浏览,统计等。

由于它们完成功能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在界面布置上就有一定的差别。

系统的每一模块根据需要又具有查询等功能。

范围:

本系统适用于各类专业,中,小型图书馆,各类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图书馆和资料室的现代化综合管理。

2.2总体要求

(1)运行环境:

服务器系统运行于WindowsServer2003,客户端为Windows系列。

(2)开发工具:

开发平台为:

Windowsserver2003;开发工具为:

Microsoftvisualstudio.NET(2005)。

(3)性能:

1.功能设置适应性强:

系统设置灵活,具有局部管理与全面管理的功能,整个系统由几个子系统组成,可分,可合,每个子系统既可单独运行,又是有机联系的一体,可适应不同人员配置条件的图书馆;同时系统既可在高档机,大内存下使用,又可在低档机,小内存上使用,可满足不同经济条件的图书馆。

2.检索功能强:

系统提供组合查询.组合查询提供所有可检索字段(包括条形码号,编号,类别,合订本名称,试卷代号,试卷名称,页码,第几册等)的任意组合条件检索,功能强大,能保证一定的查准,查全率。

3.流通方式多样化:

使用该系统在进行借还图书时,图书馆可根据学校资金实际情况,可采用普通借还书方式,条形码借还书方式。

4.数据安全性好:

系统通过对数据库的加密和用户权限的设置保证了系统的安全.加密后的数据库只有本系统才能对其进行维护,任何直接对数据库的操作都将无效,从而保证了数据库入口的唯一性,避免了来自外界的破坏;本系统操作人员只能对自己权限范围内的数据进行维护,从而避免了来自内部的破坏。

5.数据录入直观方便:

系统采用屏幕格式输入,简洁,直观,符合情报人员习惯;屏幕设计风格统一,用户易于掌握.系统对复本图书的重复数据,由用户输入复本数后,就可完成对重复数据的自动追加,较好地解决了数据冗余度的问题,提高了录入速度,节省了工作时间。

6.时间特性:

一般操作的响应时间应在1"2秒内,对软磁盘和打印机的操作,以及数据的导入和导出也应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完成。

2.3各部分要求

(1)业务描述:

1.图书检索:

用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

 2.类别浏览:

数字图书馆拥有一套适合学校的图书分类体系,用户可以通过这个层次目录来逐级浏览图书馆中的所有图书书目。

 3.综合条件检索:

每个书目都有相应的属性,用户可以在条件检索功能中输入所需要寻找的图书书目的属性值来查询书目:

  

(1)按照系统类别检索;

  

(2)按照书名检索;

  (3)按照作者名检索;

  (4)按照出版社检索;

  (5)按照丛书名检索;

  (6)按照出版年份检索;

  (7)图书摘要检索

 4.热门书目:

系统按照被访问次数最多的顺序排列数字图书馆中的图书,用户可以从列表浏览热门图书。

 5.最新书目:

系统按照入库时间最迟的顺序排列数字图书馆中的图书,用户可以从列表浏览最近入库的图书。

 6.阅读图书:

在检索到了自己所需要的图书书目以后,用户可以直接点击图书书名链接,阅读图书的正文内容。

数字图书馆中的图书正文格式有HTM超文本格式、TXT普通文本格式和PDF格式三种,前两种格式不需要安装特别的软件,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阅读,而PDF格式则需要从服务器上下载AcrobatReader软件,正确安装以后方可阅读。

 7.书评系统:

每位用户均可对图书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摘录其他来源的书评,输入到数字图书馆书评数据库中,供所有用户参考,也可以通过书评的形式展开讨论。

 8.查看书评:

在阅读图书的时候,可以查看本书的相关书评;

 9.添加书评:

在查看书评的时候,或者阅读图书的时候,可以添加自己对图书的看法。

 10.书签功能:

在检索到图书书目以后,用户可以将书目信息记录在自己的书签簿中,每个用户都可以维护自己的书签。

书签的信息包括图书序号和用户输入的提示信息。

 11.查看书签:

用户登录以后,可以浏览自己的书签,并且跳转到相应的图书进行阅读;

 12.添加书签:

在阅读图书的时候,用户可以将当前的图书添加到书签簿中。

 13.删除书签:

用户可以删除自己无用的书签。

 

 

业务流程图

(2)工作流程:

1.数字图书馆的工作可以分为数字化工作、数字信息的组织工作和数字化信息的服务三个”工种”,每个工种具有不同的工作流程,又可以联系起来作为数字图书馆的整体流程。

2.数字化工作就是将原本以纸张、胶片、磁带(模拟记录)形式存在的信息转化为数字化信息的过程。

资料预处理—扫描/翻拍—处理(校正、压缩、格式转换)—OCR—标引—存储(规定格式)。

3.数字化信息服务通常是指利用网络手段,将数字图书馆中的海量信息向读者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

除了利用数字图书馆系统自动获取信息,满足特定信息需求之外,通常还包括文献提供和网上参考咨询工作。

这些活动分别都有特定的流程。

4.信息组织工作是根据数字化信息内容和特点,以及数字图书馆用户的需求,建立数字资源体系并对之进行维护的过程(俗称”内容管理”)。

与上述2、3两个流程会有少量交叉,与数字化流程的重叠主要在元数据加工、标引阶段,与数字信息服务阶段的重叠主要是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功能和可用性设计方面。

三、系统设计

3.1系统架构设计

1.图书的实体图:

2.管理员的实体图:

3.读者的实体图:

4.部门的实体图:

5.图书供应商的实体图:

(1)开发平台为:

Windowsserver2003;

开发工具为:

Microsoftvisualstudio.NET(2005)。

(2)数据库为:

MicrosoftSQLServer2000。

(3)系统架构为:

B/S、C/S。

(4)系统运行环境:

服务器系统运行于WindowsServer2003,客户

端为Windows系列。

3.2系统功能架构设计

(1)系统功能模块组成

由检索、新书录入、读者借书、读者还书、图书续借、图书流通统计、查询、修改表、动态用户授权管理等模块组成。

(2)结构图

数字图书馆系统功能结构图

(3)主要模块功能描述

1.新书录入:

新书录入设置主要是为图书流通环节(如借书,还书等)做准备工作,在这里用户可以定义不同的读者类型,不同类型的读者具有不同的借书限制同时每一类图书的可借册数不能超过借书总数.读者借阅图书的时间不能超过可借天数。

2.读者借书:

功能:

自动审查读者的借书证件是否有效.并为读者办理借阅手续.先进行读者编号登录,自动显示出该读者所借的图书,然后在输入要借图书的编号,按登录,单击"借书"即可。

3.读者还书:

功能:

自动审查读者的借书证件是否有效.并为读者办理还书手续.利用查阅借书人的借书证件还书(通过输入借书证号的方法),或利用借书人所借书的条码号或书名的方法.输入要还图书的编号,会显示出该图书的借出时间,还书时间,超期会提醒你等.点击"还书"即可。

4.图书续借:

功能:

续借图书,当有读者需更多时间去浏览此书,可通过图书续借去使用更长的时间.本子系统提供了只要通过修改借书日期的方式实现简单的续借程序.先输入读者编号登录,自动显示出该读者所借的图书,然后单击要续借的图书,将时间该为即可。

5.图书流通统计:

功能:

图书流通统计主要是对借阅图书的统计,借阅情况的统计对研究文献流通数量方面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规律具有参考价值,并能为实现文献流通工作的目标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手段和方法。

6.查询:

对图书库进行查询,以便用户快速知道试卷合订本的具体信息。

(4)电子图书的管理和阅读系统

管理员职能:

管理员可以在任何一台可以访问系统的计算机上,通过管理员的帐号和密码登录系统,然后对系统进行管理。

管理员有如下的管理能力:

1.管理服务器上的电子图书,包括添加图书、删除图书、改变图书分类和修改图书信息等操作。

 

  2.管理针对图书的讨论、书评、摘要和摘抄等。

  3.管理用户帐号和密码。

  4.以指定用户的身份登录。

  5.设置用户权限。

用户职能:

1.用户可以在管理员的帮助下创建帐号,默认时帐号具有正常权限,可以浏览阅读大部分的图书。

2.用户可以修改自己的登录密码。

但是不能修改用户名称。

3.用户在权限的允许下,可是对图书进行多种条件的查询,例如可以针对书名查询、作者查询、分类查询、出版社查询等,并且可以看到查询结果列表。

单击列表中的链接即可阅览书籍。

4.用户可以在阅读书籍时,书写书评或讨论内容,也可以查看前人的书评或讨论内容,或针对前人的书评或讨论内容进行回复。

5.用户在阅读图书时可以添加书签,以便将来继续阅读。

6.用户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图书列表保存到自己的收藏夹中,这样下次登录系统时不必再一一查询,直接从收藏列表中选取要阅读的图书即可。

用户需对收藏夹列表具有全功能的管理权限,例如,可以往其中添加书籍,也可以从其中删除书籍等。

(5)纸质图书的管理和预借系统

纸质图书的管理和预借系统,包含图书管理和书籍预借两个方面。

管理员职能:

管理员可以在任何一台可以访问系统的计算机上,通过管理员的帐号和密码登录系统,然后对系统进行管理。

管理员有如下的管理能力:

1.管理服务器上的纸质图书信息,包括添加图书、删除图书、改变图书分类和修改图书信息等操作。

2.管理针对纸质图书的讨论、书评、摘要和摘抄等。

3.管理用户帐号和密码。

4.以指定用户的身份登录。

5.设置用户权限。

6.管理员可以设置图书的预借规则和借阅规则。

7.管理员可以办理借阅手续,并在计算机上记录相关信息。

8.管理员可以统一察看当前借阅图书超期的用户列表和图书列表。

9.管理员可以统一察看所有超期归还图书的罚款明细。

10.管理员可以统一察看所有丢失的图书以及赔偿明细信息。

11.其它同正常用户相同的权限,例如查询纸质图书、预借纸质图书以及填写书评和参与讨论等。

用户职能:

1.用户需要自行注册帐号,默认时帐号具有正常权限,可以浏览阅读大部分的图书。

正常默认权限的具体含义可以由管理员指定。

例如,管理员可以指定新注册用户都被锁定,直至管理员将之解锁才可访问图书。

2.用户可以修改自己的登录密码。

但是不能修改用户名称。

3.用户在权限的允许下,可是对图书进行多种条件的查询,例如可以针对书名查询、作者查询、分类查询、出版社查询等,并且可以看到查询结果列表。

4.用户可以针对查询结果进行图书的预借。

当管理员完成该用户的借阅操作之后,相应的预借信息应该变为借阅信息。

5.用户可以查询当前自己现有的预借情况和借阅情况。

6.用户可以书写书评或讨论内容,也可以查看前人的书评或讨论内容,或针对前人的书评或讨论内容进行回复。

7.用户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图书列表保存到自己的收藏夹中,这样下次登录系统时不必再一一查询,直接从收藏列表中选取要预借图书即可。

用户需对收藏夹列表具有全功能的管理权限,例如,可以往其中添加书籍,也可以从其中删除书籍等。

(6)图书浏览支持的图书格式和支撑软件 

 

图书类型

图书文件扩展名

支撑软件

HTML文件

.htm;html

InternetExplorer

PDF文件

.pdf

AdobeAcrobatReader4.0

视频文件

.mpg;mpeg;avi;asf;wmv

MicrosoftMediaplayer7.0

音频文件

.mid;rmi;wav;mp3

MicrosoftMediaplayer7.0

Realplay视频文件

.rm;ram

Realplay8.0

Flash动画软件

.swf;fla

MacromediaFlashplayer

图像文件

.jpg;jpeg;gif;png

InternetExplorer

Word文件

..doc

MicrosoftWord2000

Excel文件

.xls

MicrosoftExcel2000

Powerpoint文件

.ppt

MicrosoftPowerpoint2000

文本文件

.txt

InternetExplorer

3.3数据库设计

典型数据项说明:

1.图书信息表:

2.借书表:

3.图书出版社信息表:

4.部门信息表:

5.读者流言表:

6.供应表:

7.图书分类表:

8.图书库藏表:

9.读者借书记录表:

10.管理员信息表:

11.图书过期罚款表:

12.读者信息表:

13.管理员操作记录表:

14.图书供应商信息表:

15.系统进度条设计表:

(一)权限的设计:

1.读者权限的设计:

读者只能进行图书信息查询和读者借阅信息查询操作,图书信息检索等操作。

2.管理者权限的设计:

图书馆管理者能够进行信息查询,系统维护,事务处理,密码修改等相关操作。

信息查询主要包括读者查询,图书查询。

系统维护:

图书维护,读者维护,管理员维护

事务处理:

借书与还书管理,图书证挂失与恢复,管理员操作记录,图书过期与丢失罚款处理。

3.管理员和读者与各个功能之间的关系图示:

 

(二)系统功能设计:

1.图书馆的模块设计:

(1)图书管理模块的设计:

完成图书的录入,删除,以及出版社情况,所以建立一个表,主要是图书的各个信息,对表进行操作,对纪录的添加删除来完成图书的录入和删除。

图书因使用过久或信息过时需做下架处理,或者在读者借阅书籍时发生遗失的情况下需做遗失处理,这些都需要修改数据库关于书籍的信息。

(2)查询模块的设计:

对上面所建立的表进行查询操作,已完成对图书的查询操作。

一般读者在借阅书籍前都需查询图书馆关于所借书籍的大概信息:

该图书是否在馆—是否已借出—在馆中的书架号;除查询书籍外读者还可查询关于自身的信息:

是否有超期未还的图书,还可借阅书籍数目等。

因此主要包括图书信息查询,读者信息查询等子模块,完成图书及读者信息的查询。

(3)图书借阅模块的设计:

图书馆主要的功能就是提供书籍供读者借阅,在借阅图书时应按图书馆的规则进行借阅,不得超过每张图书证的最大借书数,如果已有超时借阅的图书,则在归还前不允许再借阅等等。

(4)还书模块的设计:

删除借书记录及还书进行管理,对于图书遗失或超期归还的情况应根据图书馆的规则进行处罚

(5)统计及打印模块的设计:

对读者信息,图书信息及其他信息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可以打印报表。

(6)维护模块的设计:

该模块包括两个子模快,即图书维护字模快和读者维护字模快。

图书维护:

在建立信息库时可能因操作错误或其它情况而造成数据库里图书信息的错误,需要修改这些错误。

读者维护:

读者一般都是在校的学生和教师。

教师的信息一般在建立档案后一般不需要修改(或修改量较小),而对于学生则会有新生入学和老生毕业等情况出现,这些都需要修改数据库关于读者的信息。

2.模块设计原则:

可靠性原则:

可靠性是一个应用系统的灵魂,一个极小的差错,可能会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甚至可能造成企业的巨大损失。

因此系统设计必需把安全性、可靠性、容错性放在首位。

实用性原则:

一个系统一定要具有实用性,能够满足某一方面的需要。

如果系统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那么这样的系统没有任何价值,因此系统的设置一定要具有实用性。

简单灵活性原则:

系统设计尽量简单,灵活易于管理,有利于将来需要时进行功能改进和新技术引入。

(三)系统模块功能图:

(1)查询:

 

(2)借阅功能图:

 

(3)图书统计功能图:

3.4用户界面设计

典型用户界面设计:

以用户为中心是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之一,而用户界面是连接用户与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桥梁。

用户界面设计是否友好、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数字图书馆系统的使用效率。

1.登陆窗口的设计:

2.读者查询窗口的设计:

3.图书信息查询窗口的设计:

4.借书窗口的设计:

5.还书窗口的设计:

6.添加图书窗口的设计:

3.5报表设计

典型报表设计:

1.读者信息报表

2.图书登记卡标签

3.借还图书报表

4.读者超期报表

5.出版社信息管理列表

6.著作者信息管理列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