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4175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二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二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二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二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

《二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

二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二级建造师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不得直接填筑于冰冻地区三、四级公路下路床的填料是()。

A.湿粘土B.弱膨胀上

C.红粘土D.粉质上

【参考答案】D

【解析】粉质上不宜直接填筑于路床,不得直接填筑于冰冻地区的路床及浸水部分的路堤。

2.袋装砂井施工工艺流程中,最后一步工艺是()。

A.埋砂袋头B.机具移位

C.摊铺上层砂垫层D.拔出套管

【参考答案】C

【解析】袋装砂井施工工艺程序:

整平原地面一摊铺下层砂垫层一机具定位一打入套管一沉入砂袋一拔出套管一机具移位一埋砂袋头一摊铺上层砂垫层。

3.关于击实试验法测定最佳含水量的说法,错误的是()o

A.用干法或湿法制备一组不同含水量的试样

B.制备好的土样应一次性倒入击实筒

C.计算各试样干密度,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曲线

D.当试样中有大于规定的颗粒,应先取出大颗粒,其百分率合格后,再对剩余试样进行击实试验

【参考答案】B

【解析】制备好的上样按所选击实方法分3次或5次倒入击实筒。

4.不能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而基层的是()«

A.水泥稳定细粒土B.水泥稳定煤砰石

C.水泥稳定碎石土D.水泥稳定砂砾

【参考答案】A

【解析】水泥稳定细粒土不能用作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

5.二级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其拌合工艺和摊铺工艺推荐采用()«

A.集中厂拌和摊铺机摊铺B.人工路拌和摊铺机摊铺

C.人工路拌和推土机摊铺D.集中厂拌和推土机摊铺

【参考答案】A

【解析】根据公路等级的不同,宜按表2B312012-6选择基层、底基层材料施工工艺措施.

施工工艺选择表表2B312012M

材料类型

公路等级

结构层位

拌令工艺

辅铺EZ

推荐

可选择

推荐

可选择

尤君阂合科钻定中、粗粒材料

二翅二级以上

基层

集中厂井

摊铺机摊铺

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材料

底茶层

集中厂拌

摊铺机摊铺

推上机摊铺平地机整¥

水泥捺定材料

二级以下

联层和寂茶层

集中厂拌

摊铺机摊铺

其他各种无机结合科稳定材料

基层和

底基层

集中厂拌

人工路拌

摊铺机摊铺

推土机挖铺平地机族平

媛配碎石

二级及

二级以上

基层和

底基层

集中厂拌

摊铺机撞铺-_

二级以下

砧层和

底基层

集中厂拌

人工路抨

城铺机抻铺

推土机撞铺平地机挖平

6.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的试验步骤包括:

①试件的成型和养护;②标记试件;③试件外观检查、修整:

④加载试验:

⑤整理试验数据,提供试验报告,正确的顺序为(),>

A.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⑤B.①一③一②一④一⑤

C.①一③一④一②一⑤D.①一②一④一③一⑤

【参考答案】B

【解析】水泥混凝土抗折(抗弯拉)强度试验步骤:

(1)试件的成型并养护。

(2)试件外观检查、修整。

(3)标记试件。

(4)加载试验。

(5)整理试验数据,提供试验报告。

7.关于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减水剂性能的要求,错误的是()o

A.减水率低B.坍落度损失小

C.能明显改善混凝土耐久性D.与水泥的相容性好

【参考答案】A

【解析】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应选用高效减水剂和复合减水剂,并应选择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与水泥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明显改善或提高混凝上耐久性能且质量稳定的产品O

8.关于圆管涵施工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0

A.管节不得现场就地制造

8.当管壁厚度不一致时,应调整高度使内壁持平

C.管接口处不得使用沥青填塞

D.每在管底出现反坡的坡度应小于3。

【参考答案】B

【解析】A在运输条件限制时,也可在现场就地制造。

C应安装特制的胶圈或用沥青、麻絮等防水材料填塞,不得有裂缝、空鼓、漏水等现象。

D每日管底坡度均不得出现反坡。

9.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下列公路隧道中,属于长隧道的是(

A.长483米的隧道B,长875米的隧道

C.长1560米的隧道D,长3459米的隧道

【参考答案】C

【解析】按照长度分为特长隧道:

L>3000m,长隧道:

3000m^L>1000m,中隧道:

1000m2L>500m,短隧道LW500m。

10.隧道通风控制体系中,控制风机运转所依据的环境数据主要是()含量。

A.02B.CO

C.C02D.S02

【参考答案】B

【解析】通风控制系统是根据一氧化碳与能见度检测器检测到的环境数据、交通量数据等控制风机运转进行通风,同时控制风机的运行台数、风向、风速、运行时间,实现方能运行和保持风机较佳寿命的控制运行。

(此考点为旧教材内容,新教材已修改,具体详见新教材)11.单代号网络图中,箭线一般用来表示()o

A.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B.一项工作

C.一项工作的持续时间D.工作之间的搭接时距

【参考答案】A

【解析】单代号网络图中,箭线一般用来表示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12.下列后张法预应力筋质量检验的实测项目中,属于关键项目的是()„

A.管道坐标B.管道间距

C.张拉伸长率D.断丝滑丝数

【参考答案】C

【解析】管道坐标、管道间距(包含同排和上下层)、张拉应力值(△工张拉伸长率(△八断丝滑丝数。

13.某桥墩承台面与地面平齐,标高为+3.27m,墩顶高为+20.15叫墩顶处施工属于()。

A.I级高出作业B.II级高处作业

C.III级高处作业D.IV级高处作业

【参考答案】C

【解析】20.15-3.27=16.88m.高处作业的级别划分为四级:

①高处作业高度在2m至5m时,称为I级高处作业;②高处作业高度在5m以上至15m时,称为【I级高处作业:

③高处作业高度在15m以上至30m时,称为川级高处作业:

④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N级高处作业。

(此考点为旧教材内容,新教材已删除)

14.关于配电箱,开关箱安全技术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配电箱不得挂接临时用电设备B.一个开关箱最多控制两台用电设备

C.总配电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D.开关箱内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参考答案】B

【解析】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及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含插座)。

(此考点为旧教材内容,新教材」修

改,具体详见新教材)

15.营改增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在()中计数。

A.增值税B.企业管理费

C.其他工程税D.规费

【参考答案】B

【解析】企业管理费中的税金系指按企业规定缴纳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上地使用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及教育费附加等。

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附加已在调整后的企业管理费基本费率中,不另行计算。

(此考点为旧教材内容,新教材已删除)

16.根据《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①中标通知书;②合同协议书;③技术规范;④项目专用合同条款。

这四项合同文件解释的优先顺序是()o

C.③②®®D.②®®③

【参考答案】D

【解析】根据《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18年版)的规定,组成合同的各项文件应互相解释,互为说明。

除项目专用合同条款另有约定外,解释合同文件的优先顺序如下:

(1)合同协议书及各种合同附件(含评标期间和合同谈判过程中的澄清文件和补充资料)。

(2)中标通知书。

(3)投标函及投标函附录。

(4)项目专用合同条款。

(5)公路工程专用合同条款。

(6)通用合同条款。

(7)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

(8)技术规范。

(9)图纸。

(10)已标价工程量清单。

(11)承包人有关人员、设备投入的承诺及投标文件中的施工组织设计。

(12)其他合同文件。

17.关于钢筋加工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A.钢筋应垫高堆放,高地20cm以上,下部支点应以保证钢筋不变形为原则

B.顶棚及架构原则上应采用木结构搭设

C.钢筋加工场应做硬化处理

D.场地四周应设置排水沟

【参考答案】B

【解析】顶棚及架构原则采用钢结构搭设。

18.关于公路工程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特种作业人员应具有初中及以上学历

B.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参加年度安全教育培训或继续教育,每年不得少于24h

C.用人单位应与持有资格证书的特种人员订立劳动合同

D.用人单位应当面口头告知特种作业人员违章操作的危害

【参考答案】D

【解析】用人单位应书而告知特种作业人员违章操作的危害。

(此考点为旧教材内容,新教材已删除)

19.根据《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政府投资公路建设项目实施的程序包括:

①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②编制项目建议书;③编制初步设计文件:

④组织项目施工招标:

⑤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⑥进行征地拆迁并申报施工许可:

⑦办理项目交、竣工验收和财产转移交手续;⑧组织项目施工;⑨组织项目后评价。

上述实施程序正确的排序是(

A.②-*①一③一④一⑤-*⑥-*⑧一⑨一⑦B.②一①一③一⑤一④一⑥一⑧一⑦一⑨

C.①■*②一③一⑤一④一⑥-*⑧■*⑨一⑦D.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⑤一⑥一⑦一⑧一⑨

【参考答案】B

【解析】政府投资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根据规划,编制项目建议书。

(2)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3)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初步设计文件:

(4)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

(5)根据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组织项目招标。

(6)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征地拆迁等施工前准备工作,并向交通主管部门申报施工许可。

(7)根据批准的项目施工许可,组织项目实施。

(8)项目完工后,编制竣工图表、工程决算和竣工财务决算,办理项目交、竣工验收和财产移交手续。

(9)竣工验收合格后,组织项目后评价。

(此考点为旧教材内容,新教材已删除)

20.根据《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发生较大设计变更时,负责审批的单位是()(>A.交通运输部B.项目建设单位

C.省级交通主管部门D.勘察设计单位

【参考答案】C

【解析】重大设计变更由交通部负责审批。

较大设计变更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审批。

项目法人负责对一般设计变更进行审查。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21.下列工程防护中,属于与工防护的有()。

A.框格防护B.捶面

C.挂网式坡面防护D.抛石

E.锚杆铁丝网喷浆

【参考答案】ABDE

【解析】与工防护:

框格防护、封面(包括抹面、捶面、喷浆、喷射混凝上)、护面墙、石砌护坡(干砌片石护坡、浆砌片石护坡、浆砌预制块护坡)、锚杆铁丝网喷浆、抛石、石笼。

(此考点为旧教材内容,新教材已修改,具体详见新教材)

22.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治理措施有()。

A.直接灌浆B.局部带状修补

C.扩缝港浆D.罩面补强

E.整块板更换

【参考答案】ABCE

【解析】水泥混凝上路而断板的治理措施包括裂缝的灌浆封闭(直接灌浆法、压注犍浆法、扩缝灌注法)、局部带状修补、整块板更换。

23.后张法预制梁板施工中,张拉时预应力损失过大的原因有()。

A.锚具硬度过高B.钢绞线松弛率超限

C.锚具下混凝上强度偏大D.钢绞线与孔道摩擦阻力过大

E.量测偏差导致实际张拉力偏小

【参考答案】BDE

【解析】预应力损失过大是指预应力施加完毕后预应力筋松弛,应力值达不到设计值的现象。

原因分析:

(1)锚具滑丝或钢绞线(钢丝束)内有断丝。

(2)钢绞线(钢丝)的松弛率超限。

(3)量测表具数值有误,实际张拉值偏小。

(4)锚具下混凝上局部破坏变形过大。

(5)钢索与孔道间摩阻力过大。

(此考点为旧教材内容,新教材已删除)

24.护栏的主要作用有(),.

A.将公路用地隔离出来,防止非法侵占公路用地

B.防止失控车辆冲出路基,不至发生二次事故

C.吸收能量以减轻事故车辆及人员的损伤程度

D.警示和缓冲

E.诱导视线

【参考答案】BCE

【解析】A是隔离栅的作用。

D是防撞筒的作用。

护栏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失控车辆越过中央分隔带或在路侧比较危险的路段冲出路基,不致发生二次事故。

同时,还具有吸收能量,减轻事故车辆及人员的损伤程度,以及诱导视线的作用。

25.关于挖孔桩基础施工安全控制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A.孔内挖上人员的头顶部位应设置护盖

B.所有人工挖孔桩必须采用混凝土护壁

C.起吊设备必须有限位器、防脱钩器等装置

D.人工挖孔超过10米深,应采用机械通风

E.相邻两孔中,一孔进行浇筑混凝土作业时,另一孔内不得有人员

【参考答案】ACDE

【解析】B在较好上层,人工挖孔桩不采用混凝土护壁时,必须使用工具式的安全防护笼进行施工,防护笼每节长度不超过2%(此考点为旧教材内容,新教材已修改.具体详见新教材)

26.施工总体部署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内容有(

A.建立施工管理机构B.划分施工任务

C.编制资源供应计划D.安排施工顺序

E.制定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

【参考答案】ABD

【解析】施工总体部署的主要内容有:

建立施工管理机构、施工任务划分、施工顺序。

(此考点为旧教材内容,新教材已修改,具体详见新教材)

27.隧道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撤离现场的危险信号有()o

A.监控量测数据出现突变B.作业而围岩级别发生变化

C.掌子面有渗水D.喷层出现异常裂缝

E.地表位移大于允许值

【参考答案】ADE

【解析】当发现量测数据有不正常变化或突变,洞内或地表位移大于允许位移值,洞内或地而出现裂缝以及喷层出现异常裂缝时,均应视为危险信号,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现场,经处理达到安全作业条件方可继续施工。

(此考点为旧教材内容,新教材已删除)

28.根据《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其他工程费中施工辅助费包括

A.机械工具使用费B.勘察试验费

C.工程定位复测费D.工程点交、场地清理费

E.临时水井、水塔修建费

【参考答案】CD

【解析】施工辅助费包括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检验试验费和工程点位复测、工程点交、场地清理等费用。

(此考点为旧教材内容,新教材已删除)

29.可用于隧道二次衬砌的施工机械设备有()。

A.锚杆台车B.混凝土喷射机

C.混凝上搅拌站D,搅拌运输车

E.混凝土输送泵

【参考答案】CDE

【解析】二次支护衬砌机械:

模板衬砌台车(混凝上搅拌站、搅拌运输车、混凝上输送泵)。

30.根据《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公路工程交工验收应具备的条件有(

A.通车试运营2年以上

B.施工单位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相关规定对工程质量自检合格

C.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评定合格

D.质量监督机构按“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意见,检测意见中需整改的问题已经处理完毕

E.档案、环保等单项验收合格,土地使用手续已办理

【参考答案】BCD

【解析】AE属于竣工验收应具备的条件。

公路工程交工验收工作一般按合同段进行,并应具备以下条件:

(1)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已全部完成。

各方就合同变更的内容达成书而一致意见。

(2)施工单位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相关规定对工程质量自检合格。

(3)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评定合格。

(4)质量监督机构按《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意见。

检测意见中需整改的问题已经处理完毕。

(5)竣工文件按公路工程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完成“公路工程项目文件归档范围”第三、四、五部分(不含缺陷责任期资料)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归档工作。

(6)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完成本合同段的工作总结报告。

三、案例分析题(共4题,每题各20分)。

(-)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路基工程,其中K3+220〜K3+650为高填方路堤。

路基填方高度最高为21.2m,地下以下有6m的软土层。

施工单位采用强夯处理地基,采用水平分层填筑路堤。

高填方路堤横断而示意图如1所示。

图I高填方路堤横断面示道图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

施工单位在已碾压整平的场地内做好了周边排水沟,布设了竖向排水体,并在强夯区地表铺设了垫层。

在施工场地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作为试夯区,面积2001n2。

试夯结束后在规定时间段内,对试夯现场进行检测,并与试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以检验设备及夯击能是否满足要求,确定间歇时间、夯间距、夯击次数等施工参数,确定强夯处理的施工工艺。

强夯处理范围为坡脚边缘。

事件二:

施工单位确定的强夯施工工序主要包括:

①夯点布设、②施工准备、③场地平整、④试夯、⑤主夯、⑥检查验收、⑦副夯、⑧满夯。

事件三:

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对高填方路堤进行了动态观察,即沉降观测,用路堤中心线地而沉降速率,每昼夜不大于10〜15mm控制路基稳定性。

【问题】

1.分别写出图1中标注H以及A所对应的术语名称。

强夯区铺设的垫层材料采用哪种类型?

试列举两种具体材料。

2.指出事件一中存在的错误并改正。

补充通过试夯还可以确定的施工参数。

3.写出事件二中强夯施工的正确工序。

(写出数字编号即可)

4.补充事件三中,施工单位对软土地区路堤施工还必须进行的动态观测项目及控制标准。

【答案】

1.

(1)H边坡高度,A边坡平台宽度。

(2)坚硬粗颗粒材料。

(3)碎石和矿渣。

2.

(1)错误之处一:

“在施工场地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作为试夯区,面积200m2Mo改正:

试夯区场地面积应不小于500m2。

(2)错误之处二:

“强夯处理范围为坡脚边缘」

改正:

强夯处理范闱应超出路堤坡脚,每边超出坡脚的宽度不小于3m。

(3)施工参数:

夯击遍数、单击夯击能。

3.②③①④⑤⑦⑧⑥

4.水平位移观测;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不大于5mm。

(二)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路基宽度12m。

上面层采用沥青混凝上(AC-13),下面层采用沥青混凝上(AC—20):

基层采用18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宽度9.5m:

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沥青混合料指定由某拌合站定点供应,现场配裕了摊铺机、运输车辆。

基层采用两侧装模,摊铺机铺筑。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

沥青混凝土下而层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现场作业指导书,其中部分要求如下:

(1)下面层摊铺采用平衡梁法:

(2)摊铺机每次开铺前,将熨平板加热至80C:

(3)采用雾状喷水法,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不粘轮:

(4)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可采取人工摊铺施工。

事件二:

施工单位确定的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有:

压实度、纵断高程、宽度、横坡等。

事件三:

施工单位试验室确定的基层水泥稳定碎石集料比例如表所示,水泥剂量为4.5$(外掺),最大干容重为2.4t/m3,压实度98机

集料名称

1料

2料

3料

4料

比例

25

35

25

15

【问题】

1.本项目应采用什么等级的沥青?

按组成结构分类,本项目沥青混凝土路面属于哪种类型?

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还需要配备哪些主要施工机械?

3.逐条判断事件一中现场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是否正确?

并改正错误。

4.补充事件二中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的漏项。

5.列式计算事件三中1km基层需1料和水泥的用量。

(不考虑材料损耗、以t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答案】

1.

(1)B级沥青;

(2)密实-悬浮型。

2.轮胎压路机、双轮双振动压路机

3.

(1)不正确;改正:

下而层摊铺采用走线法。

(2)不正确:

改正:

摊铺机每次开铺前,将熨平板加热至100C;

(3)正确;

(4)不正确:

改正:

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在监理工程师同意后采取人工掩铺施工。

4.厚度、平整度、弯沉值。

5.1料的用量=1000X9.5X0.18X2.4X98%X25/(100+4.5)=962.18(t)水泥的用量=1000

X9.5X0.18X2.4X98%X4.5/(100+4.5)=173.19(t)

(三)

【背景资料】

某山岭隧道为单洞双向两车道公路隧道,其桩号为K68+238〜K69+538,隧道长1300m。

该隧道设计图中描述的地质情况为:

K68+238〜K68-298段以及K69+498〜K69+538段为洞口浅埋段,地下水不发育,出露岩石极破碎,呈碎、裂状。

K68+298〜K68+598和K69+008〜K69+498段,地下水不发育,岩体为较坚硬岩,岩体较破碎,裂隙发育且有夹泥,其中K68+398〜K68+489段隧道的最小埋深为80m:

K68+598〜K69+008段,地下水不发育,岩体为较坚硬岩,岩体较为完整,呈块状体或中厚层结构,裂缝面内夹软塑状黄泥。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

施工单位对隧道的围岩进行了分级。

按安全、经济原则从①全断而法:

②环形开挖预留核心上法:

③双侧壁导坑法中比选了一种浅埋段隧道施工方法。

事件二:

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单位计划对K68+398〜K68+489段隧道实施监控量测,量测项目有:

洞内外观察、地表下沉、钢架内力和外力、用岩压力、周边位移、拱顶下沉、锚杆轴力等。

事件三:

施工单位在K68+690〜K68+693段初期支护施工时,首先采用激光断面仪对该段隧道开挖面的超欠挖情况进行测量,检验合格后,采用干喷技术,利用挂模的方式喷射混凝土,并对喷射混凝土强度等实测项目进行了实测。

事件四:

在二次衬砌施工前,施工单位发现K68+328〜K68+368段多处出现了喷射混凝土掉落的现象,掉落处原岩表而残留黄泥。

施工单位做出了掉落段的处治方法,并进行了复喷混凝土。

【问题】

1.判断隧道各段围岩的级别,指出事件一中比选的施工方法。

2.事件二中哪三项为必测项目?

写出拱顶下沉量测的方法和工具。

3.指出事件三施工中的错误。

补充喷射混凝上质量检验项目的漏项。

4.分析事件四中喷射混凝土因原岩面残留黄泥而掉落的原因,并写出施工单位复喷前采取的措施。

5.本项目是否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是否需要专家论证,审查?

【答案】

1.

(1)K68+238〜K68+298段以及K69+498〜K69+538是V级围岩;

K68+298〜K68+598和K69+008〜K69+498段是IV级围岩。

K68+598〜K69+008段是川级围岩。

(2)环形预留核心上法。

2.

(1)洞内外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

(2)水准测量,水准仪、钢尺。

3.

(1)错误之处:

“采用干喷技术,利用挂模的方式喷射混凝上”。

(2)喷层厚度、喷层与围岩接触状况。

4.

(1)没有对原岩面表面进行清理;

(2)重新凿除至设计标高,重新喷射混凝土。

5.

(1)需要编制专项方案,因洞口段为浅埋段。

(2)不需要专家论证,审查。

需要专家论证的隧道项目需满足的条件:

V级围岩连续长度占总隧道长度10%以上且连续长度超过100m,VI级围岩的隧道工程。

(四)

【背景资料】

某10联现浇预应力混凝上连续箱梁桥地处山岭重丘区,跨越河谷,起点与另一特大桥相连,终点与一隧道相连。

部分桥跨布置示意图如图4-1所示。

该项目在招投标和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