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社会工作师考试《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详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1348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社会工作师考试《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初级社会工作师考试《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初级社会工作师考试《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初级社会工作师考试《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初级社会工作师考试《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社会工作师考试《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详解.docx

《初级社会工作师考试《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社会工作师考试《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详解.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社会工作师考试《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详解.docx

初级社会工作师考试《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详解

2015年初级社会工作师考试

《社会工作实务》真题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总题数:

60,分数:

60.00)

1.社会工作者小王接待了来机构求助的小李夫妇,在他们讲述问题后,小王介绍了机构的服务范围和要求,并且与小李夫妇协商问题解决的优先次序。

小王的上述做法属于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  )。

(分数:

1.00)

A.接案√

B.预估

C.计划

D.评估

【解析】接案时应注意的事项包括:

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

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

题干所描述的情况属于接案的一部分,故答案选A。

2.张老师发现自己班上的学生小花最近总是闷闷不乐、情绪低落,于是带着小花来见社会工作者小江。

小江在询问过程中观察到,小花一直低着头不说话,都是张老师在替她回答问题。

上述案例中,小花属于(  )的服务对象。

(分数:

1.00)

A.潜在√

B.现有

C.自愿

D.外展

【解析】潜在服务对象是指那些尚未使用或接受社会工作者协助和资源帮助.但未来可能需要服务资源和协助的服务对象;现有服务对象是指那些主动求助和转介及外展而来的、已经使用社会工作者提供的资源或正在接受社会工作者协助的服务对象:

自愿型服务对象指那些认识到需要协助而自己主动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的,以及由他人介绍而接触社会服务机构并愿意成为其服务对象的人;由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而成为服务对象的。

是指那些既不是自己主动求助,也不是由他人或机构转介而来的服务对象,而是由社会工作者主动接触并使他们接受服务的。

根据题干描述的情况,小花经张老师介绍,接触了社会工作者小江,但是尚未接受帮助,因而属于潜在服务对象,答案为A项。

3.小红因婚姻问题前来求助。

社会工作者小赵在仔细倾听了小红的叙述后,拟通过询问小红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来明确问题。

小赵的下列提问中.恰当的是(  )

(分数:

1.00)

A."您认为自己的婚姻困惑是怎么出现的?

"√

B."您认为自己的婚姻可以怎样改善?

"

C."您做过哪些努力来改善自己的婚姻?

"

D."您对自己的婚姻有哪些期待?

"

【解析】小红因婚姻问题前来求助,解决问题首先需要找出造成问题的原因,B、C、D项可在找到问题根源之后进一步讨论,故答案为A。

4.社会工作者小王正在开展一个震后伤残学生家长减压互助小组,督导要求她对小组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分别做出评估。

为此,小王应向督导提供有关服务过程中的(  )信息。

(分数:

1.00)

A.服务网络

B.服务结果

C.介入对象

D.介入行动√

【解析】过程评估提供有关服务过程的各种信息,包括工作目标、介入过程、介入行动和介入影响。

故而本题答案选D项。

5.小强是小学四年级学生。

在学校经常欺负同学,小强知道这样做不对,但遇事时管不住自己。

社会工作者为实施帮助小强的行为矫正计划,需要进行基线测量。

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分数:

1.00)

A.观察小强目前是否欺负同学

B.观察小强目前欺负同学的次数√

C.观察小强欺负同学行为的变化

D.观察小强欺负同学行为是否消除

【解析】基线测量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以此判断介入目标实现的程度。

B项,小强目前欺负同学的次数可作为一个标准基线,其他三项难以明确作为具体基线,故答案为B。

6.社会工作者小李在与服务对象小强的面谈中了解到,小强上课经常走神,注意力很难集中,学习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

为此,小李与小强共同制定了改善小强学习状况的目标。

下列目标中,恰当的是(  )。

(分数:

1.00)

A.减少小强上课走神的次数

B.提高小强的学习能力

C.延长小强上课注意力的集中时间√

D.改变小强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

【解析】小强的问题是注意力很难集中,学习跟不上进度。

B、D两项属于最终目的,作为目标不够具体;A项减少上课走神的次数,并不代表上课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会延长.而只有延长上课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才能改善学习状况。

A、C两项比较而言,C项更契合、更准确。

7.从儿童社会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幼儿时期的儿童需要完成(  )人格的培养。

(分数:

1.00)

A.信任

B.自主√

C.勤奋

D.独立

【解析】儿童的社会心理发展也具有顺序性。

从积极人格培养的角度,婴儿时期的儿童需要完成信任人格的培养;幼儿时期的儿童需要完成自主人格的培养;学前阶段的儿童则需要完成勤奋的人格培训。

故答案为B。

8.某农村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干预项目中,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之一是对儿童家长、社区医生、妇女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普通村民开展培训,普及儿童权利知识,降低儿童遭受虐待、忽视和意外伤害的风险。

从儿童社会工作的类型上划分,上述服务内容属于(  )服务。

(分数:

1.00)

A.替代性儿童福利

B.儿童保护√

C.补充性儿童福利

D.儿童支持

【解析】儿童保护服务的对象是遭受到人为伤害,包括虐待、忽视、剥削和暴力伤害的儿童及家庭.内容主要包括伤害预防和伤害应对服务。

根据题干叙述,降低儿童遭受虐待、忽视和意外伤害的风险属于儿童保护服务,故而本题答案为B项。

9.小学一年级学生小刚,因父母入狱,没有亲戚照顾,无人抚养。

为解决小刚目前的问题,社会工作者正确的做法是(  )。

(分数:

1.00)

A.联系民政部门.帮助小刚寻找领养家庭

B.招募社区志愿者作小刚的监护人

C.联系有关部门,帮助小刚寻找寄养家庭√

D.劝小刚父母好好改造。

争取减刑早日回家

【解析】家庭寄养是指经过规定的程序,将出现了家庭监护永久或者临时缺失的儿童委托给其他家庭养育的照料模式。

根据题干叙述,父母入狱造成小刚家庭监护临时缺失,A、B项不适用于家庭监护临时缺失,D项并不能解决小刚目前的问题,故而C项最合适。

10.某机构社会工作者小林在贫困山区实施"6~10岁儿童教育与发展项目"。

在设计儿童成长需要评估表时,下列指标中应被纳入到该评估表中的是(  )。

(分数:

1.00)

A.家庭安全保障能力

B.家庭的社会历史情况

C.父母的基本生活照顾能力

D.儿童的身份认同状况√

【解析】考查以家庭为中心方法的主要内容。

儿童成长需要的检测和评估内容包括健康状况、教育状况、情绪和行为培养状况、身份认同的状况、获得建立关系的能力状况、公共形象呈现的状况和自我照顾的技能。

故而答案为D项。

11.小李是儿童福利院负责家庭寄养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在对寄养家庭进行跟踪回访时,从村委会和邻居那里了解到,有一户寄养家庭的家长经常用讽刺、挖苦和侮辱性语言对寄养的残疾儿童进行管教。

此时,小李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分数:

1.00)

A.向派出所报案

B.终止该家庭寄养

C.为家长提供培训√

D.要求村委会严格监管

【解析】儿童家庭寄养的跟踪是指负责儿童寄养工作的机构定期进入寄养家庭走访,了解和评估寄养家庭的监护状况和儿童生活及成长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与支持,以保证寄养儿童得到适当的生活照顾和成长指导。

根据题干叙述,寄养家庭在儿童管教上措辞不当。

为家长提供培训是比较恰当的做法。

12.几名高三学生打算放弃高考,一起自主创业。

他们的父母得知后非常着急,认为孩子只有考上大学才有未来。

在多次与孩子沟通无果后.家长们向社会工作者小林求助,希望小林能劝孩子们放弃自己的想法。

此时,小林可采用(  )方法协助父母与孩子进行沟通。

(分数:

1.00)

A.社会观护

B.为家长与孩子举办创业方法讲座

C.资源整合

D.为家长与孩子开办亲子平行小组

【解析】根据题干叙述,家长与孩子沟通无果,为家长和孩子开办亲子平行小组有利于构建和睦亲子关系,加强沟通,故而D选项为最佳答案。

13.社会工作者针对社区内16~25岁人群不同需要,开展了下列活动:

为学习困难青少年提供学习方法辅导:

为待业青年提供求职面试技巧训练;为婚龄青年进行正确的婚恋观教育。

上述活动属于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  )服务。

(分数:

1.00)

A.促进青少年成长发展√

B.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

C.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D.增强青少年心理健康

【解析】促进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开展包括就业、婚恋、社交等方面的专业服务,能够促进青少年的成长发展。

故答案为A。

14.某高中毕业班选择毕业后工作的同学存在职业发展上的困惑。

社会工作者小赵拟运用"生涯选择配合论"帮助这部分同学做生涯规划。

小赵首先应协助同学们(  )。

(分数:

1.00)

A.提升职业所需的能力

B.分析职业发展前景与机会

C.掌控自己的内在世界√

D.评估各种职业的报酬率

【解析】Wood认为生涯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必须要先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与了解.包括自己的能力、兴趣、人格和需求与价值观等,也就是要先能掌控自己的内在世界之后.才开始探索外在的工作世界、了解职业所需的能力、职业的分类与内容、职业所需的特质及各类职业的报酬率等。

故答案为C。

15.社会工作者小秦运用"父母、成人、儿童"自我状态觉察训练方法协助高一新生提高自我觉察能力。

训练开始时,全体组员站在"儿童"圈内。

当组员与其他组员沟通,说话语气从情绪化转向成熟理性,行为表现从抱怨转向理性地看待和解决问题后,该组员就可以(  )。

(分数:

1.00)

A.从父母圈跳到成人圈

B.从成人圈跳到儿童圈

C.从儿童圈跳到成人圈√

D.从儿童圈跳到父母圈

【解析】儿童圈的行为表现是语气属情绪化、孩子气,或有委屈、抱怨;成人圈的行为表现是语气成熟理性,情绪稳定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父母圈的行为表现是说话语气属指使、命令、谩骂、斥责。

根据题干描述,答案应为C。

16.85岁的刘爷爷独自一人生活,前不久因中风导致行动不便,身体日渐衰弱。

子女担心他发生意外,打算送刘爷爷去养老院生活。

但刘爷爷不愿去养老院,担心养老院的规定会影响自己的生活习惯。

面对刘爷爷和子女间的意见分歧,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介入措施是(  )。

(分数:

1.00)

A.引导刘爷爷改变生活习惯,适应养老院生活

B.尊重刘爷爷的决定。

帮助他与子女协商解决问题√

C.尊重子女的决定,劝刘爷爷去养老院

D.建议子女改变想法。

请保姆在家照顾刘爷爷

【解析】在老年人个案工作中,应当注意给老年人自决权,尊重老年人的选择。

而且老年人问题的处理常常涉及第三方或者更多方,一些老年服务对象自己可能难以做协调工作,需要社会工作者出面协助解决。

故答案B项为最佳选项。

17.某农村社区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独居老人占社区老年人的比例很大,其中部分老人年老体弱,生活困难。

为加强这些老人的非正式支持系统,社会工作者合适的做法是(  )。

(分数:

1.00)

A.为生活困难的老年人申请救助

B.招募和组建志愿服务队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C.招募和组建志愿服务队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D.请当地敬老院工作人员到社区做宣传以吸引老年人入住

【解析】非正式支持体系的构成通常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家庭成员(主要是子女)对父母的养老支持;第二类是亲属(兄弟姐妹及远亲、姻亲等)对老年人的支持;第三类是非亲属对老年人的支持,如邻居、朋友、同事、慈善机构、菲政府组织、社区志愿服务等。

符合非正式支持系统的只有B选项。

18.社会工作者大智为失学、失业的青少年开展服务,拟根据"社会连接理论"组建一个小组。

大智设定的下列总目标中,正确的是(  )。

(分数:

1.00)

A.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B.协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

C.提高青少年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D.引导青少年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

【解析】"社会连接理论"认为个人与社会的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