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间的产业内贸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3372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间的产业内贸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国际间的产业内贸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国际间的产业内贸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国际间的产业内贸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国际间的产业内贸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间的产业内贸易.docx

《国际间的产业内贸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间的产业内贸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间的产业内贸易.docx

国际间的产业内贸易

第十五章国际间的产业内贸易

伴随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贸易的发展呈现出了诸多新趋势,发达国家之间贸易要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发展更快,制成品贸易发展明显快于初级产品贸易发展。

除此之外,另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随着各国贸易限制的逐步放松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同类产品的进出口双向流动,即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IIT)迅速发展。

与传统贸易理论不一致的是,不仅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也在迅速发展,尤其是在半导体、集成电路以及其他机电产品方面表现地更为突出,其中部分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产业间贸易。

产业内贸易发展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之一。

第一节产业内贸易的分类与特点

对产业内贸易的经验分析至今为止仍然先行于理论研究,该领域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Balassa(1963、1965)、Kojima(1964)和Grubel(1967)等人在分析产业内贸易这种新的货物贸易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内专业化以及在多产出的产业中存在两种国际贸易模式的革命性发现。

然而,对于产业内贸易的系统性研究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主要代表人物有格鲁贝尔(Grubel)、劳埃德(Lloyd)、迪克西特(Dixit)和兰卡斯特(Lancaster)等人。

一、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

事实上,对产业内贸易现象研究的出现纯属偶然。

Verdoorn(1960)在研究“荷比卢经济同盟”集团内贸易模式变化时,发现经济同盟建立后区内同类产品跨国流动明显增多,并且伴随区内贸易的发展,出现了产品高度差异化和产业内分工专业化的趋势。

因此,根据国际分工专业化的不同特征,可以将国际贸易分为两大类,即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

所谓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Trade),是指各国以不同的产业部门所生产的产品进行的交换,例如印度向美国出口服装产品,从美国进口高档轿车的现象。

产业间贸易主要表现为同一产业产品的单向流动,因此又可以称为单向贸易(one-waytrade)。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则是指各国彼此交换同一产业部门所生产的产品,即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中同时存在着进口和出口同类产品的行为,也有人称之为双向贸易(two-waytrade)或贸易重叠、交叉贸易(tradeoverlap)。

例如日本向美国出口丰田普瑞斯轿车,同时又从美国进口福特Probe轿车的现象。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相对优势和相对劣势。

有些国家的优势表现在技术密集型产业或资本密集型产业上,有些国家的优势则表现在土地密集型产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上。

因此,传统贸易理论主要研究各国之间在“先天”优势基础上展开的产业间分工专业化与贸易。

各国在对外贸易中必然是出口其生产中拥有相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其生产中处于相对劣势的产品,也就是说,贸易国进口和出口的必然是国内不同生产部门所生产的产品,即各国从事的是一种产业间的国际贸易。

人们在对现代国际贸易状况进行调查和统计中发现,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制成品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已占到世界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

在这类贸易中,一个国家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的情况比比皆是,比如,美国与日本之间的汽车双向贸易等。

同样,近年来,随着东亚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产品双向流动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比如,中国与日本之间电子印刷线路的双向贸易等。

对这种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应做何解释呢?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难以对此做出合理的解答,于是便出现了产业内贸易理论。

二、产业内贸易分类及其划分方法

伴随产业内贸易的不断发展,其形式也日趋多样化,这里从不同的角度将其主要分类介绍如下:

(一)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划分

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可以将其划分为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或经济体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或经济体之间的产业内贸易。

最初,引起人们注意与研究兴趣的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工业化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其中最典型的案例要数美加汽车产业内贸易,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汽车产业内分工专业化日益深化,基于规模经济效应的汽车产业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近年来,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东亚部分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内分工专业化与产业内贸易也在不断发展。

这里,最典型的案例是中国与日本之间规模不断扩大的电子印刷线路产业内贸易。

(二)按照产品的最终用途划分

从产品最终用途的角度可以划分为资本品的产业内贸易和消费品的产业内贸易。

国际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为了获取和保持国际竞争力,企业用于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产品功能的差异化有利地推动了资本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品差异化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则促使消费品产业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三)按照三次产业划分

从三次产业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和服务的产业内贸易。

国内外对于产业内贸易的经验分析主要集中在基于不完全竞争和产品差异化的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

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业领域,例如欧盟加工类农产品贸易就是以产业内贸易模式为主。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服务的产业内贸易规模也在相应扩大。

(四)按照产品加工程度划分

从产品加工程度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初级产品、中间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和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

最初,由于各国之间的季节差异使得供求具有一定的时差,从而导致了未经加工或经简单加工的新鲜易腐水果和蔬菜等部分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发生。

二战以后,跨国公司全球化生产体系的构筑与公司内贸易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中间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近三十年来丰田等汽车制造商全球化生产体系的成功构筑有效地推动了汽车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尽管如此,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始终占有较大的比重。

(五)按照参加贸易主体划分

从参加贸易主体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公司内部的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外部的产业内贸易。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关税壁垒的大幅削减与各种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取消促使跨国公司快速发展,交易费用的降低使得跨国公司纷纷在全球范围内构筑其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因此,三分之一左右的国际贸易是在跨国公司内部,子公司和子公司、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间进行的。

跨国公司内部的产业内贸易通常是以降低成本为目的的中间产品产业内贸易为主。

(六)按照产品差异性划分

随着经验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又从产品差异的角度将产业内贸易划分为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和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水平差异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差异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垂直差异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又称垂直型产业内贸易(VerticalIntra-IndustryTrade,VIIT),是指同一产品组中品质、价格以及技术要素投入存在差异的产品之间的贸易。

水平差异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又称水平型产业内贸易(HorizontalIntra-IndustryTrade,HIIT)是指同一产品组中品牌、造型和色彩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品质、技术要素投入以及价格相似的产品之间的贸易。

Fontagné等人(1997)在对1980-1999年期间欧洲贸易模式进行研究时指出不同品质产品变体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份额迅速上升,并且是欧洲区内贸易最重要的形式。

三、产业内贸易的特点

对于产业内贸易,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至今学术界尚未形成完全一致的看法。

Finger(1975)和Falvey(1981)认为产业内贸易是:

“一国同一产品组的产品存在同时进出口的活动”;Greenaway(1983)和Grimwade(1989)定义为:

“同一产业内产品的进出口”。

这些关于产业内贸易的定义难免会使人觉得过于笼统和模糊,以至于有些人认为产业内贸易只不过是由于统计口径过粗而导致的一种“人为的统计假象”。

因此,掌握产业内贸易的特点与客观评价标准十分必要。

迄今为止,被人们广泛接受与使用的仍是由Grubel和Lloyd在1975年提出的产业内贸易的定义与界定标准。

他们认为判断产业内贸易的标准是消费的可替代性和生产中投入要求的相似性。

也就是说,同一产品组的产品应当具备以下特征:

生产要素投入的相似性和/或产品用途的可替代性(就是具有较高的需求弹性)。

因此,以不完全竞争为前提,用生产的可替代性、或消费的可替代性、或相似的技术密集度来描述产业内贸易的特征,即同一产业内具有较高消费替代性、或生产替代性、或相似技术密集度的产品同时存在进出口双向流动,更为恰当。

(一)消费可替代性

通常来说,在研究消费品产业内贸易时往往使用消费的可替代性标准,也就是说,在满足消费者相同的需求方面具有较高消费替代性的变体之间的双向流动。

以家具制造业(《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中分类号为ISIC3610/Rev.3)为例,家具制造业中具有相同用途的家具的原料可能大相径庭。

与其对应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则为家具制造业(GB21),具体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木质家具制造(GB2110),竹、藤家具制造(GB2120),金属家具制造(GB2130),塑料家具制造(GB2140)以及其他家具制造(GB2190)。

比如椅子包括藤制的、木制的、塑料的、钢制的等等,尽管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原料不同,但是这些不同的变体具有相同的用途,可以满足消费者相同的需求,因此变体之间的双向流动属于产业内贸易的范畴。

(二)生产可替代性

生产的可替代性标准更多的用于中间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中。

例如不论是大宇在韩国本土生产的船用发动机还是STX在中国大连制造的船用发动机在使用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可替代性,因此两者的跨国流动属于产业内贸易的范畴。

事实上,生产的可替代性与消费的可替代性两个划分依据之间存在交叉,同时有时也存在相互矛盾之处,因此,在具体的统计中,对于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的贸易人们更多地倾向于使用生产可替代性作为判断依据,而对于消费品,则使用消费可替代性作为判断依据。

(三)相似的技术密集度

该界定标准主要适用于化学产品的国际贸易研究。

主要是指使用相同或相似生产技术,或具有相同或相似成分的产品之间的双向流动。

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和韩国之间化肥的双向流动。

四、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度量方法

Grubel-Lloyd指数(1975)是目前最主要的产业内贸易度量指标,与其他指标相比,它更多地被用来解释贸易模式与比较优势。

其表达式具体包括:

某一特定产品组(B)的产业内贸易指数(Bi)的表达式为:

(15-1)

式中Xi和Mi表示i产品组的出口额和进口额。

一般来说,Bi指数越大,则该产品组的产业内贸易比重就越大;Bi指数趋于上升,则表明产业内贸易比重上升。

产业内贸易指数大于50%,则认为该产品的贸易模式是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要形式,反之则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在给定的分类汇总水平上,考察一国跨产业(或者跨由《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划分的产品组)产业内贸易的平均水平时,则要将各产业或产品组的贸易额在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作为权重进行计算,即:

(15-2)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来度量产业内贸易水平时,对于产业或产品组的定义范围大小直接影响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大小。

对于产业定义的范围越大,产业内贸易指数就越大,因此,使用时需要特别谨慎。

对于各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经验分析中,关于产业内贸易分类汇总与产品组的划分依据,结合生产可替代性与消费可替代性特征,一般是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在被选定的汇总水平上的统计数据来计算产业内贸易水平。

SITC将所有贸易商品划分为十大类,根据商品的生产替代和消费替代关系的紧密程度依次划分为四个层次,即章、组、分组和项目,划分层次越高,对产品的分类就越具体,同一代码内产品的相互替代性越高或者相互关系就越密切。

在估计时,尽管经验研究中SITC二位数层次、三位数层次、四位数层次甚至更细的分类方法都被使用过,大多数研究更倾向于使用SITC三位数层次上的分类作为产品组的划分依据来度量产业内贸易的水平。

在估计中使用更详细的分类体系是不必要的,太详细的分类体系会倾向于将那些在生产中具有良好替代性的产品分开。

更进一步来说,随着近年来东亚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垂直型产业内分工专业化与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与研究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及其特征。

由Greenaway等人(1994)所提出的划分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与垂直型产品产业内贸易边界的方法目前被人们所广泛使用,其具体划分方法可以表示为:

当1-α≤UVx/UVm≤1+α时,属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当UVx/UVm<1-α或UVx/UVm>1+α时,属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其中,UVx、UVm分别表示贸易产品的单位出口价值和单位进口价值,经验研究中通常是根据贸易产品的单位出口价格(F.O.B.,离岸价格)Px和单位进口价格(C.I.F.,到岸价格)Pm,并考虑运保费,折算得出;α为离散因子,通常取值为0.15或0.25,当取α=0.25时,如果0.75≤Px/Pm≤1.25,就将其视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如果01.25,就将其视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进出口价格之比趋于上升则认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趋势增强,反之则为减弱。

第二节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

总体来说,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代表国家特征的因素,另一类则是代表产业特征的因素。

影响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国家特征因素主要包括各国人均收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现有和潜在的市场容量、地理区位和一体化程度等,影响产业内贸易水平的产业特征因素则主要包括各产业中的产品差异化程度、规模经济、进入壁垒以及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等。

一、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国家特征因素

国家特征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容量、地理距离、经济一体化以及贸易壁垒等。

(一)经济发展与人均收入水平

通常来说,一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工业化程度越高,产业内贸易发展就越快。

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工业化国家与地区产业内贸易水平明显高于印度、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各国产业内贸易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就消费者需求结构方面来说,收入水平越高,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倾向越明显,多样化需求倾向促使产品的差异化发展与产业内专业化程度的加深。

根据林德尔的重叠需求假说,两国人均收人越接近,其需求结构中重叠的部分就越大,两国之间开展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

大部分经验研究都发现尽管样本、汇总水平和估计方法不同,收入水平和工业化阶段相似性都有利于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Balassa(1986)的检验结果表明人均GDP与产业内贸易水平之间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Forstner等人(1990)以47个国家的90个产业为样本考察国家特征因素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时,发现国家相似性与产业内贸易高度正相关。

Hummels等人(1995)引入资本/劳动比和土地/劳动力比变量,对1962-1983年OECD国家进行经验分析,结果与前人基本一致,当用资本/劳动比绝对值差异和土地/劳动比绝对值差异替代人均GDP差异进行回归时,土地/劳动比绝对值差异与产业内贸易水平显著负相关。

表15-1部分国家制成品贸易中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

国家

1988-1991年

1996-2000年

国家

1988-1991年

1996-2000年

法国

75.9

77.5

日本

37.6

47.6

加拿大

73.5

76.2

韩国

41.4

57.5

英国

70.1

73.7

墨西哥

62.5

73.4

德国

67.1

72.0

土耳其

36.7

40.0

美国

63.5

68.5

匈牙利

54.9

72.1

瑞士

69.8

72.0

西班牙

68.2

71.2

资料来源:

OECD,“Intra-IndustryTrade”,EconomicOutlook(Paris:

OECD,June2002),pp.159-163.

(二)国家规模与市场容量

这里的国家规模与市场容量主要指经济方面的规模大小,可以用一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小来表示。

通常来说,GDP总额较大的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往往高于GDP总额较小的国家。

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主要不同点之一就是同类产品不同变体之间的价格差异要小于完全不同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异。

因此,在产业内分工专业化与贸易中,具有大的实际与潜在市场容量可以使企业在满足国内需求的生产中实现规模经济效应,降低成本,获取价格竞争力,为进行产业内贸易创造了条件。

Helpman(1987)对1970年-1981年12年期间14个工业化国家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GDP总额与产业内贸易水平之间都呈正相关关系。

(三)运输成本与地理特征

地理区位以及由地理区位所决定的运输成本是影响国际贸易规模与贸易流向的重要因素。

通常来说,两国之间距离越近,运输成本越低,两国之间开展贸易的可能性也较大。

运输成本对价格差距小的变体之间的双向流动影响尤为显著,地理位置接近的国家之间开展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相对更大。

上世纪50、60年代以来,欧共体成员国之间在汽车等产业领域中的产业内分工专业化与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便是最好的例子。

将地理距离远近作为国家特征引入进行验证时,多数检验结果表明地理距离远近与产业内贸易水平的高低负相关。

Grubel等人(1975)指出市场的地理扩展取决于运输成本、资源的可获得性以及消费者的空间分布,国家边界分割出了不同的生产中心,进而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出现。

也就是说,当运输成本非常高时,虽然一国国内某地区可能是一种商品的生产地,这个国家也可能从别的相邻国家进口这种商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边境交叉贸易。

一般来说,水泥、砖和玻璃等成品运输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所占比重较大的建筑材料更容易出现这种边境交叉贸易。

最初,这类边境交叉贸易同样也是导致产业内贸易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

加拿大西部的牛肉出口到美国太平洋沿岸各州的同时,又从美国东部进口牛肉以供应加拿大东部的需求,除此之外,加拿大与美国之间在沙、石及砾石贸易、1953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以后成员国之间的钢铁贸易等都属于这种情况。

地理特征主要是指包括气候、地形等方面的自然特征。

对于两个地理特征相近的国家来说,两国居民在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穿着方面的消费习惯比较接近,消费需求结构的重叠部分较大,进行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也就较大。

例如,俄罗斯与中国辽宁、黑龙江等地区气候都较寒冷,羽绒服、皮衣等都是当地居民必不可少的穿着类服装。

同样,与朝鲜开展产业内贸易比率较高的十三个国家中有八个是与之距离较近并具有相似文化背景的亚洲国家。

(四)贸易壁垒

在国家特征因素中,差异因素、距离及平均关税水平与产业内贸易水平之间呈反向相关关系。

也就是说,关税以及非关税壁垒的削减有利于促进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对于消费者来说,由于价格差距相对更小,消费者往往对具有一定可替代性的不同变体价格的变动更为敏感,价格的小幅调整可能会影响到许多消费者的消费决策。

因此,关税水平对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往往比产业间贸易更明显,小幅的关税水平调整就对产业内贸易规模产生较大的影响。

对于生产者来说亦是如此,零部件产品关税的降低往往可以有效地促进中间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这也是近年来东亚地区诸多发展中国家加工贸易以及与其相关的中间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迅速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

旨在实现成员国之间在货币、财政政策方面协调一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促进了商品与生产要素在域内的自由流动,有利地促进了域内产业内专业化的发展,提高域内产业内贸易水平。

将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作为国家特征引入进行验证时,多数检验结果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高低与产业内贸易水平的高低正相关。

欧共体成员国之间产业内分工专业化与贸易的发展便是最典型的例子。

此外,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了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之间汽车产业内分工协作的深化。

从发展中国家方面来看,亦是如此。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s)的建立同样也促进了东盟国家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推动了东盟成员国之间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1965-1980年期间东盟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从39.36%上升到49.7%,但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则从58.3%降低到43.8%。

2006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也大大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在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以及机电产品生产方面的产业内分工协作的发展。

Fontagnè等人(1997)对1980-1994年期间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进行分析,经济一体化水平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以及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水平显著正相关。

二、影响产业内贸易的产业特征因素

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将国家特征因素和产业特征因素结合起来研究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时,模型整体解释能力增强。

产业特征因素主要包括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集中度等。

(一)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的存在是导致产业内贸易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论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还是俄林的资源禀赋论等传统贸易理论都假定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

然而,现实中,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根本不存在,而完全相同的产品也非常少见,即使是品质完全相同的矿泉水,仅仅是由于冠以不同的商标也会在消费者心目中造成差异。

比如录像机,各国生产的录像机在功能、外型、质量等方面各不相同。

又比如小汽车,美国生产的豪华而坚固,日本生产的实用而节能。

各国不同阶层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同,购买和使用商品的喜好也不同,因而出现了一个国家既出口录像机和小汽车,又进口录像机和小汽车的产业内贸易现象。

通常来说,产品的差异化程度越高,则这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也就越高。

在经验分析中,人们常常使用广告支出在销售额中所占比重、专业技术人员在总就业人员中所占比重、注册商标数量、研发支出水平以及利润的标准差等指标来度量产品差异化程度,这些指标越高,产品差异化程度就越高,产业内贸易水平也就越高。

Caves(1981)、Bergstrand(1983)、Balassa(1987)以及Farrell(1991)等人对于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分析结果都证明了产品差异化有利于促进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Hughes(1993)对1980-1987年经合组织国家68个产业的混合数据进行检验,同样发现产品差异化、研发支出与产业内贸易水平显著正相关。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水平明显提高,在对南北贸易中产业内贸易的情况进行验证时,部分学者指出不论是从跨部门还是从跨产业层次上分析,南北产业内贸易都同时具有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和水平型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特征,产品品质差异与产业内贸易水平正相关。

对美国与30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美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的经验研究则表明南北产业内贸易中垂直产品差异化因素十分重要。

(二)规模经济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Krugman等人(1980)为主的西方学者开始尝试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基础上对产业内贸易现象进行理论解释。

通常来说,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多家厂商生产差异化产品,对于每个厂商来说,如果集中资源仅生产其中一种或少数几种款型,更容易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因此,对于规模经济效应的追求促进了各国之间产业内分工专业化的发展,同时,为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各国之间出现了不同款型变体的双向流动。

欧盟建立之前,欧洲汽车生产商往往同时生产多种不同的汽车车型,因此,很难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价格也比美国同类车型价格高。

欧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