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物理学院培养方案.docx
《中国科大物理学院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科大物理学院培养方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科大物理学院培养方案
物理学院
一、院系概况
物理学院由物理系、近代物理系、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和天文学系组成。
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赵忠尧、施汝为、钱临照、马大猷、吴有训、彭恒武、钱三强、朱洪元等曾在各系担任重要职务并执教多年。
现任院长为欧阳钟灿院士。
现有教职工232人,其中教授88人,副教授60人。
教授中有中科院院士8名,博士生导师80名,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名,中科院“百人计划”19名。
学院设有“严济慈大师讲席”和“赵忠尧大师讲席”,并聘请国内外近百名学者为兼职和客座教授。
物理学院内建有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4个(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星系与宇宙学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光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物理电子学重点实验室),同时,学院还紧密依托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
物理学院的学科领域涵盖物理学、天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4个一级学科,包含光学、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天体物理、物理电子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光学工程等10个二级学科。
物理学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天体物理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物理电子学、光学工程为省级重点学科。
物理学院以培养从事前沿和交叉科学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研制开发的领军人才为目标,注重对学生的物理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学院的物理学和天文学均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首批国家级示范教学中心。
本科生前期主要进行系统的基础理论教学和严格的实验动手能力训练,后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志趣和能力分别在10个二级学科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
学院的本科毕业生约80%进入国内外大学或研究院所攻读研究生学位。
多年来,物理学院所属各系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不同领域的杰出人才,包括10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名从事国防事业的将军,以及活跃在国际科学研究前沿的年轻学者。
物理学院积极参与国家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以及大科学工程建设,承担了大量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973”、“211工程”、“985工程”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科研项目。
学院每年发表科学论文约400篇,2002-2007年6年间,在物理学重要的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共发表15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单位68篇,居国内物理学教学和研究单位之首。
2002年以来,学院有两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有10项成果16次入选国际物理学重大年度进展、国家科技部年度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和中国高校科技十大进展。
二、系别、专业、方向设置
系
专业
学科方向
物理系
近代物理系
物理学
理论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原子与分子物理
应用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物理电子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光学与光学工程系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光学
光学工程
天文学系
天文学
天体物理
三、学制、授予学位及毕业要求
学制:
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3—6年。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毕业要求:
总学分修满160学分,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物理类专业课程设置分类及学分比例表:
类别
学分
比例%
通修课程
79
49
学科群基础课程
39/41
29-32
专业核心课程
8/9
专业方向课程
≤16
10
任意选修课
≥7
4
毕业论文
8
5
总学分
160
100
天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分类及学分比例表:
类别
学分
比例%
通修课程
78
48.8
学科群基础课程
39.5
30.9
专业核心课程
10
专业方向课程
12
7.5
任意选修课
≥12.5
7.8
毕业论文
8
5
总学分
160
100
四、院长签字
五、修读课程要求
1、通修课程设置:
78/79学分
学科分类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建议年级
军事理论
1
人文科学素质
4
化学类2
化学类课程
2
生物类2
生物类课程
2
英语类8
学生根据自己英语水平选班上课,具体情况说明见《修订原则》中通修课设置英语类部分。
数学类
非数学专业乙型
16
单变量微积分
120
6
秋
1年级
多变量微积分
120
6
春
1年级
线性代数(B1)
80
4
春
1年级
物理类
物理专业(甲型)
22
力学
80
4
秋
1年级
热学
60
3
春
1年级
电磁学
80
4
春
1年级
光学
80
4
秋
2年级
原子物理
80
4
春
2年级
大学物理-基础实验
60
1.5
春
1年级
大学物理-综合实验
60
1.5
秋
2年级
政治类
15
形势与政策(讲座)
1
秋
1年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0
2
秋
2年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60
3
秋
1年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60
3
春
1年级
重要思想概论
60
3
春
2年级
重要思想概论实践
120
3
*
体育类
4
基础体育
40
1
秋
1年级
基础体育选项
40
1
春
1年级
体育选项
(1)
40
1
春、夏、秋
体育选项
(2)
40
1
春、夏、秋
电子类1
电子线路实验
(1)
54
1
秋
2、3年级
天文学不修
计算机类4
计算机程序设计(A/B)
60/40
60/60
4
秋
1年级
通修课学分小计
78/79
*注:
《重要思想概论实践》从1年级开始至2年级夏期结束时结课,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类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完成学习。
其它建议选修通修课程:
学分可计入任选学分要求
学科分类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建议年级
计算机类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
60/30
3.5
春、秋
1、2年级
微机原理与接口
60/30
3.5
春、秋
3、4年级
2、学科群基础课程设置:
物理类专业39/41学分,天文学专业39.5学分
专业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建议年级
所有专业方向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60
3
秋
2年级
计算方法B
40
2
秋
3年级
数理方程A
60
3
春
2年级
复变函数A
60
3
秋
2年级
理论力学
80
4
秋
2年级
电动力学
80
4
春
2年级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80
4
春
3年级
量子力学B
80
4
秋
物理类专业2选1,天文学专业选B
量子力学A
120
6
秋
大学物理现代技术实验
60
1.5
春
2年级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大学物理研究性实验
60
1.5
秋
3年级
物理讲坛
2
1年级
电子技术基础
(1)
40
2
秋
2年级
电子技术基础
(2)
40
2
春
2年级
电子技术基础(3)
60
3
秋
3年级
天文学
计算物理(A\B)
60
3
秋
3年级
天文学导论
40
2
秋
1年级
天文学观测实践
40
2
春
1年级
天体物理前沿系列讲座
40
2
秋
2年级
天文学实验
80
2
秋
3年级
学科群课学分小计
物理类专业39/41,
天文学专业39.5
3、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8/9/10学分
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建议年级
计算物理(A\B)
60
3
秋
3年级
固体物理A
80
4
春
3年级
固体物理B
60
3
春
3年级
物理学基础实验(五级)
80
2
春
3年级
专业核心课程学分小计
8/9
天文学专业: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建议年级
天体物理概论
80
4
秋
3年级
实测天体物理学
60
3
春
3年级
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
60
3
春
2、3年级
核心课程学分小计
10
4、专业方向课程设置:
分为10个方向。
各学科指定不大于16学分的专业方向课程,作为本科专业方向课程(即IV层次课程)
物理学专业方向课程:
专业方向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建议年级
理论物理
15
高等量子力学
80
4
春
3年级
广义相对论B
60
3
春
3年级
近代数学物理方法
80
4
秋
4年级
量子场论
80
4
秋
4年级
粒子物理与
原子核物理
14
高等量子力学
80
4
春
3年级
核物理专业实验
80
2
秋
4年级
粒子探测技术
80
4
秋
4年级
核与粒子物理导论*
80
4
春
3年级
原子与分子物理
10
核物理专业实验
80
2
秋
4年级
量子信息导论
80
4
秋
4年级
现代原子与分子物理导论
80
4
春
3年级
*注:
带星号者为研究生一级学科基础课程
应用物理学专业方向课程:
专业方向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建议年级
凝聚态物理
12-14
凝聚态物理基础
80
4
春
3年级
凝聚态物理前沿
80
4
秋
4年级
凝聚态物理实验
80
2
秋
4年级
在以下课程中选修一门:
高等量子力学
80
4
春
3年级
量子场论
80
4
秋
4年级
核与粒子物理导论*
80
4
春
3年级
量子信息导论
80
4
秋
4年级
现代原子与分子物理导论
80
4
春
3年级
等离子体物理导论
80
4
秋
4年级
天体物理概论
80
4
秋
4年级
地球科学概论
40
2
春
3年级
等离子体物理
15
等离子体物理导论
80
4
秋
4年级
等离子体物理实验
80
2
秋
4年级
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概论
60
3
秋
4年级
气体放电原理
60
3
春
3年级
等离子体诊断导论
60
3
秋
4年级
物理电子学
14.5
微机原理与接口
60/30
3.5
春
3年级
核电子学方法
80
4
秋
4年级
快电子学
60
3
秋
4年级
接口与总线
80
4
秋
4年级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15
半导体器件物理
60
3
春
3年级
半导体物理
60
3
春
3年级
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学
40
2
秋
4年级
集成电路设计
100
5
秋
4年级
微电子系列实验
80
2
秋
4年级
*注:
带星号者为研究生一级学科基础课程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方向课程:
专业方向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建议年级
光学16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
80
2
秋
4年级
激光光谱
60
3
秋
4年级
激光原理技术
60
3
秋
4年级
近代光学基础
80
4
春
3年级
量子信息导论
80
4
秋
4年级
光学工程14
工程光学(A)
60
3
春
3年级
光电子技术
60
3
秋
4年级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
80
2
秋
4年级
量子信息技术
60
3
秋
4年级
应用光学
60
3
秋
4年级
天文学专业方向课程:
专业方向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建议年级
天体物理12
广义相对论A
80
4
秋
4年级
恒星物理基础
80
4
春
3年级
星系天文学
80
4
秋
4年级
5、自由选修课程:
物理类专业选修≥7学分,天文学专业选修≥12.5学分
在院系指导下,通过修读全校各院系本科和研究生已开设课程满足计划要求学分达到毕业要求。
六、主要课程关系结构图
物理类专业主要基础课程关系结构图
天文学专业天体物理学科方向课程关系结构图
七、物理学院一、二年级课程指导性学习计划
一年级
秋
春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形势与政策讲座x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60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x
60
3
英语要求课程
2+1
英语要求课程
2+1
基础体育选项
40
1
基础体育
40
1
大学物理-基础实验
60
1.5
计算机程序设计(A/B)
80
4
多变量微积分
120
6
单变量微积分
120
6
线性代数(B1)
80
4
力学
80
4
电磁学
80
4
天文学导论
40
2
热学
60
3
天文学观测实践
40
2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
60/30
3.5
生物类
2
化学类
2
人文科学素养类课程
9门课
11+*门课
≥
二年级
秋
春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军事理论
1
重要思想概论
60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0
2
重要思想概论实践
120
3
英语要求课程
20
1
英语要求课程
20
1
大学物理-综合实验
60
1.5
数理方程
60
3
体育选项
(1)
40
1
体育选项
(2)
40
1
光学
80
4
原子物理
80
4
理论力学
80
4
电动力学
80
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60
3
大学物理-现代技术实验
60
1.5
复变函数
60
3
电子技术基础
(2)
40
2
电子技术基础
(1)
40
2
物理讲坛
2
天体物理前沿系列讲座
40
2
天体力学与天体测量
60
3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
60/30
3.5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
60/30
3.5
生物类
2
生物类
2
化学类
2
化学类
2
人文科学素养类课程
4
人文科学素养类课程
4
9/10+*门课
≥25.5
7+*门课
≥17.5/18.5
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光学专业3、4年级专业指导性学习计划表
三年级
秋
春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量子力学A(2选1)
120
6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80
4
量子力学B(2选1)
80
4
固体物理A(2选1)
80
4
计算物理A(2选1)
60
3
固体物理B(2选1)
60
3
计算物理B(2选1)
60
3
物理学专业基础实验
80
2
电子技术基础(3)
60
3
微机原理与接口
60/30
3.5
电子线路基础实验
60
1
人文科学素养类课程
4
计算方法(B)
40
2
自由选修课
≧8
大学物理-研究性实验
60
1.5
2-4门方向课程
微机原理与接口
60/30
3.5
人文科学素养类课程
4
自由选修课
≧8
6+*门课
≥14.5
3+*门课
≥9
四年级
秋
春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自由选修课
≧8
毕业论文
8
2-4门方向课程
门课
()门课
≥8
注意:
正常情况下,体育课4个学分,黄色、蓝色选修课程学分,最迟必须在第7学期获得。
天文学专业天体物理学科方向3、4年级指导性学习计划表
三年级
秋
春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量子力学B
80
4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80
4
计算物理A(2选1)
60
3
实测天体物理学
60/30
4
计算物理B(2选1)
60
3
恒星物理基础
80
4
计算方法(B)
40
2
星系天文学
60
3
天体物理概论
80
4
微机原理与接口
60/30
3.5
天文学实验
80
2
人文科学素养类课程
4
微机原理与接口
60/30
3.5
自由选修课
≧12.5
人文科学素养类课程
4
2-4门方向课程
自由选修课
≧12.5
4+*门课
≥15
4+*门课
≥15
四年级
秋
春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广义相对论A
80
4
毕业论文
8
自由选修课
≧12.5
2-4门方向课程
1+*门课
≥4
()门课
≥8
注意:
正常情况下,体育课4个学分,黄色、蓝色选修课程学分,最迟必须在第7学期获得。
应用物理科技英才班
一、班级概况
为满足国家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贯彻中国科学院“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础教育和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科研实力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合作,创立了科技英才班。
为了更有效规范地管理英才班,在中科大与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校所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制定了《应用物理英才班实施方案》、《应用物理英才班2011年招生方案》,成立应用物理科技英才班领导小组。
英才班学生选拔采取自由报名,择优录取,动态调整的模式。
学生主要来自物理学院、少年班学院。
大二学年结束时,根据学生的志愿进行专业选择,由英才班领导小组进行择优选拔,形成应用物理科技英才班。
通过大研、毕业设计、秋令营等活动,锻炼和提高同学们的科研素质和基本科研能力;在物理学院原有课程的基础上,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选派四位专家自编教材,开设了《先进光子物理》课程(60学时)。
首届应用物理科技英才班(2007级)有31名同学,共有20名同学留在科大及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读研;2008级应用物理科技英才班有21名同学,共有14名同学留在科大及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读研;2009级应用物理科技英才班有34名同学,2010级应用物理科技英才班有32名同学。
二、学制、授予学位及毕业要求
学制:
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3—6年。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毕业要求:
总学分修满160学分,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
三、修读课程要求
通修课程设置、学科群基础课程设置、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同物理学院课程设计方案,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不同:
应用物理英才班(学生限选一个Group)
Group1
先进光子物理
3年级
春
60
3
近代数学物理方法
4年级
秋
80
4
核电子学方法
4年级
秋
80
4
接口与总线
4年级
秋
80
4
Group2
先进光子物理
3年级
春
60
3
粒子探测技术
4年级
秋
80
4
核物理专业实验
4年级
秋
80
2
近代数学物理方法
4年级
秋
80
4
四、课程关系结构图:
应用物理英才班课程关系结构图(学生限选一个Group)
(Group1)
应用物理英才班课程关系结构图(学生限选一个Group)
(Group2)
五、英才班一、二年级课程指导性学习计划同物理学院前两年学习计划,
应用物理英才班指导性学习计划表
三年级
秋
春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量子力学A(2选1)
120
6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80
4
量子力学B(2选1)
80
4
固体物理A(2选1)
80
4
计算物理A(2选1)
60
3
固体物理B(2选1)
60
3
计算物理B(2选1)
60
3
物理学专业基础实验
80
2
电子技术基础(3)
60
3
先进光子物理(1\2)
60
3
电子线路基础实验
60
1
人文科学素养类课程
4
计算方法(B)
40
2
自由选修课
≧8
大学物理-研究性实验
60
1.5
1-2门方向课程
人文科学素养类课程
4
自由选修课
≧8
6+*门课
≥18.5
4+*门课
≥12
四年级
秋
春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核电子学方法
(1)
80
4
毕业论文
8
接口与总线
(1)
80
4
近代数学物理方法(1\2)
80
4
粒子探测技术
(2)
80
4
核物理专业实验
(2)
80
2
自由选修课
≧8
3=*门课
≥10
()门课
≥8
注意:
1、正常情况下,体育课4个学分,黄色、蓝色选修课程学分,最迟必须在第7学期获得。
2、学生限选一个GROUP。
天文科技英才班
一、班级概况
经过多方努力,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签署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各天文台联合创办天文英才班的协议》,2010年4月8日,天文英才班成立大会在中国科大隆重举行,标志着科大天文专业学生走上联合培养之路。
为了更有效规范地管理天文英才班,经过与共建单位的协商,制定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英才班管理办法》;成立天文英才班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英才班的政策和培养计划。
建立了英才班日常工作组,办公地点设在天文学系,负责英才班事务联络及管理。
天文英才班本科生阶段第1、2学年,每届成立管理委员会,由主讲英才班课程的教师负责,其他老师配合,实现英才班教学工作管理。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