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2868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必修4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1、内容及其解析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人教版必修四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该单元以古代人物传记为主题展开。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传全文记叙了战国时带找过的四个重要人物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的事迹,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通过完璧归赵、绳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故事,描绘了蔺相如智勇双全、能言善辩、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思想品格,以及廉颇粗豪坦荡、知错必改的可贵品质,歌颂了文臣武将竭忠尽智、国难当头先国家之急而后思仇的爱国精神。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对后世影响较大的篇章之一,以将相和为题材的戏曲、小说颇多。

研读这篇文章,要关注其人物刻画的方法,当然也要注意归纳文中的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学习辨析词义,判断文言特殊语法现象、特殊句式的方法。

二、目标及解析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司马迁及《史记》,做素材积累。

(2)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重点实词<从120个文言实词中选择>、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以及5种文言句式),进一步提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了解廉颇、蔺相如人物形象,逐步学会阅读人物传记。

(2)赏析本文人物塑造、材料组织以及结构安排等方面的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思考课文是如何歌颂蔺相如的足智多谋、不畏强暴、顾全大局和表彰廉颇英勇善战、勇于改过的等品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继续积累掌握“言”的知识:

一词多义、词类活用、5种文言句式

2.难点:

赏析本文人物形象,初步了解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

解析:

3、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三册语文课本的学习,对于基础的文言现象学生都已经接触并了解过。

针对已有基础的前提下,要做的是督促学生开始识记积累。

学会运用判定方法独立识别文言现象。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检查预习及前置作业完成情况

1、介绍本文的作者及其生平,代表作。

(以填空题形式完成)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公元前98年,李陵兵败投降了匈奴,他因为替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迫入狱,受到了宫刑。

他在狱中完成了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

《史记》被鲁迅称赞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朗读课文,逐句划分句子停顿。

3、通假字:

完成优化设计自主梳理第2题(教师用书P100)

不、庭、案、缪、孰

4、一词多义:

在文中找出划线词语及句子,结合原文解释词语意思并实记积累。

(教师采取默写形式检查学生实记积累情况)

徒徒见欺白白地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

徒慕君之高义也只是

徒以吾两人在也只

使臣舍人蔺相如可使出使

使臣奉璧派遣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臣

幸则幸得脱矣侥幸,幸而

大王亦幸赦臣表敬副词,无意

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

秦贪,负其强凭借

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

肉袒负荆背

见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召见

徒见欺被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

卒廷见相如接见

引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

相如引车避匿掉转

拜拜相如为上大夫授官

拜送书于庭叩拜

顾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顾吾念之但

(2)小组合作探究

1、词类活用:

结合必修三内容,分析下列划线词语,并写出判定方法。

判定词类活用的方法:

①画停顿,判句式②析成分③定作用④联系上下文翻译,确定词性

【一】名作动

1、秦御史前书曰上前;写赵王鼓瑟弹奏

乃使其从者衣褐穿怀其璧怀揣

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侍奉

臣乃敢上璧献上

2、名词作动词的判定方法:

①名词做了谓语即活用为动词。

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②助动词是能用在一般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意愿和可能、必要等的动词,如“能、会、应、肯、要、愿、须”等。

助动词后不带名词,如果带了,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

③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

【二】名作状语

1、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往西间至赵矣从小路

卒廷见相如在朝堂上而相如庭叱之在朝廷上

2、名词作状语的判定方法:

①示比喻意。

这是指拿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的动态来描绘它所修饰的那个动词所表示的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像...一样,像...似的。

②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

③在古代汉语中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三】行作动

1、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撞碎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坚守

2、形容词作动词的判定方法:

按一般语法,形容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成了动词。

【四】使动用法

1、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臣请完璧归赵使……完整无缺

大王必欲急臣使……急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舍相如广成传舍让……住宿毕礼而归之使……归

以绝秦望使……断绝

2、使动用法的判定方法:

①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形容词活用作了有使令意义的动词,表示使宾语具有了某种性质或状态。

②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动词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

【五】意动用法

1、吾羞,不忍为之下感到羞耻且庸人尚羞之以……感到羞耻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

2、意动用法的判定方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翻译时译为“把……当作……”

第二课时

2、回忆文言文学习到的5种文言句式,勾画出文中所出现的文言句式句,分析句子并写出判定方法(独立完成10分钟——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讲解难句10分钟)

(1)学生独立完成10分钟

判断句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鄙贱之人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判定方法:

以助词“者、也”为标志(A……者,……也;B……者也;C……者,……;

D……,……也)

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用副词“即”“乃”“则”“诚”“必”等表判断。

用否定词“非”表示判断。

以否定副词“非、未、弗、无、莫”等表否定判断。

被动句

1、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徒见欺

而君幸于赵王使不辱于诸侯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判定方法:

用介词“于”或“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用“见”或“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用介词“被”表被动。

(文言文中较少见)(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无标识被动句根据上下文意思理解

省略句

1、欲(以之)予秦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

今君乃亡(于)赵走燕秦王大喜,传(以之)示美人及左右

王授(之以)璧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之)击柱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赵王以(之)为贤大夫

遂与秦王会(于)渑池为(之)一击缻

于是舍人相与谏(相如)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省谓语

使(之)归省兼语

2、判定方法:

主语的省略(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宾语的省略,文言文中代词“之作宾语,常常被省略。

常见的有动词宾语省略和介词宾语省略两种情况。

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句)

1、以勇气闻于诸侯故燕王欲结于君

拜送书于庭设九宾与廷

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乃设九宾礼于廷

2、判定方法:

动十介词(“于”、“以”、“乎”)十宾

形十介词(于)十宾

有时候,后置的介词结构中的介词(主要是“以”“于”这两个介词)会省去,这种情况仍可视为介词结构后置

宾语前置

1、何以知之?

君何以知燕王?

2、判定方法:

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之”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

1、求人可使报秦者今以秦之强先割十五都予赵

2、判定方法:

中心词+之+定语+者,

中心词+定语+者,

中心词+之+定语,

中心词+定语。

第三课时

(1)前置作业:

结合注释,译全文,完成下列练习。

1、对文章内容进行分层次,理清课文脉络

本文写了三个故事,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三件事都是突出蔺相如的性格,廉颇后又有传。

1-2节:

廉蔺简介;

3~13节:

完璧归赵;

14~16节:

渑池相会;

17~21节:

负荆请罪

2、找出每个部分的描写对象、事件、人物的性格品质。

完成下列表格

段落

主要对象

事件

性格,品质

1-2

3-13

14-16

17-21

总结二人主要性格特点

3、总结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性格

个性化的语言

对比映衬,相辅相成

细节描写,形神兼备

4、课堂检测:

(1)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完成下面填空题。

蔺相如门客请辞时谈及离开亲友来侍奉他的原因是徒慕君之高义也。

他们请辞除认为蔺相如胆小外,更在于他们觉得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蔺相如阻止门客离开时先提出了一个两相比较的问题是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然后他自己做出了一个反问式的回答是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接着他认为秦国不敢对赵用兵的原因是徒以吾两人在也。

最后他说出了躲避廉颇的原因是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选择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曰:

“不若也。

”相如曰: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拜:

授与官职

B.吾羞,不忍为之下羞:

羞耻

C.蔺相如固止之曰固:

坚决

D.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卒:

终于,最终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

A.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者

C.而君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D.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D)

A.以相如功大徒以吾两人在也

B.相如闻,不肯与会不欲与廉颇争列

C.且相如素贱人且庸人尚羞之

D.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16.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渑池之会”后,廉颇对于蔺相如在自己之上心有不甘,宣称要羞辱相如,这表现了他为人鲁莽、妄自尊大、胸襟狭窄、斤斤计较于名位之争的缺点。

B.蔺相如在知道廉颇要羞辱自己的时候,采取的是退让回避的态度,或称病不朝,或隐车避匿,表现了明大义、识大体和不计私怨,以国家前途为重的品质。

C.廉颇在听到蔺相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话后,大为感动,也很惭愧,立即负荆请罪,表现出性格坦率、忠心爱国、勇于改错等性格上的优点。

D.选文主要记述了廉蔺之间的矛盾从激化到解决的过程,作者对廉颇的忠于国家和勇于改过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对蔺相如的懦弱有些许的不满。

5、布置课后作业:

优化设计(教师用书P104第10—14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