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2607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教案.docx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教案.docx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义务教育教科书)课本目录如下: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面积单位的换算

  ★美化我们的小天地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

(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32~36页例1、例2、例3。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实物或平面图形,理解面积的含义。

  2能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

  大小树叶各一张,钉子板,橡皮筋,照片一张,两段绳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创新

  教师出示春游时和学生一起照的放大的照片。

  教师:

同学们,这是前几天我们班春游时老师和你们一起照的照片,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猜一猜老师会把它怎样?

  学生可能回答:

  学生1:

把它放在镜框里。

  学生2:

把它塑封。

  教师:

如果给这张照片加上框,需要多少木条?

这求的是什么?

(周长)

  如果我要想给相框配上玻璃,需要多大的玻璃?

这又是求的什么呢?

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教师:

等我们今天学习了面积的知识后,你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点评:

教师结合身边的实际,出示学生感兴趣的春游时和老师一起照的放大的照片,让学生思考给相片加上框求的是什么?

给相框配上玻璃求的又是什么?

巧妙地引出新课——面积,这样引入能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强烈愿望。

]

 二、理解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面积

  教师出示两条线段,让学生观察这两条线段有什么不一样,再出示大小两片树叶,让学生观察又有什么不同?

  教师:

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物体既有长短之分,又有大小之分。

黑板、课桌、书本、树叶、文具盒等都可以叫做物体。

教师出示文具盒,让学生观察:

一眼看去,我们先看到的是什么?

  学生:

文具盒的表面。

  教师:

是的,许多物体都有它们的表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在教室里你可以看到哪些物体的面?

  学生:

我看到了教室的地面、墙面,黑板面,课桌面,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面……让学生闭上眼睛,摸一摸数学书和课桌的表面,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学生1:

我摸到桌子的表面光光的、平平的。

  学生2:

我摸到数学书的面很小,很容易摸到边沿;而桌子不容易摸到边沿,面要大得多。

  教师:

大家的感觉都不错,课桌的表面比较大,我们就说课桌表面的面积比较大;数学书的表面比较小,我们就说数学书表面的面积比较小。

  教师:

看来物体的面是有大小的,有的物体面大,有的物体面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的面积(板书:

面积)。

比如数学书表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表面的面积。

让学生分小组相互说一说教室的地面、墙面,黑板面,桌面,文具盒面……的面积分别指的是什么?

  2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教师:

物体表面有大有小,那么这些平面图形也有大小吗?

电脑显示4个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些平面图形中谁最大?

谁最小?

  学生:

三角形比圆形大。

  教师:

对,我们可以直接地比较出三角形比圆大。

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些平面图形,用颜色涂出这些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师:

这些平面图形的大小是平面图形的什么呢?

  教师:

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让学生指出黑板上的平面图形的面积。

  3归纳面积的意义

  让学生把这两方面内容概括起来说说什么叫面积。

  学生:

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

  教师:

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面积,所以说:

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

(板书)

[点评:

通过观察、操作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认识面积,使抽象化的概念形象化,有效地促进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

]

 三、比较面积的大小

  1引导学生用观察法、重叠法进行比较

  教师:

既然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平面图形也有大小,怎样去比较它们的大小呢?

让学生看一看,教室里哪些物体的表面比较大?

  学生1:

课桌面比文具盒面大。

  学生2:

黑板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

  ……

  小组讨论:

你是用哪些办法来比较这些面的大小的?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

有的同学通过观察,看出黑板的面积与课桌面的面积大小差别很明显,说明黑板的面积比课桌面面积大;有的同学把文具盒面放在课桌面上重叠起来比较,发现文具盒面比课桌面的面积小。

  2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各一张,面积大小相差无几,让学生猜一猜长方形面积大?

还是正方形面积大?

学生通过观察,是不容易看出长方形面积大还是正方形面积大的,可能有的学生会想到用重叠法进行比较,这时可让学生拿出桌上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和正方形纸片,动手操作用重叠法试一试看能否比出谁大谁小?

学生通过操作发现用重叠法也不能比出谁大谁小?

怎样才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

多媒体出示例2的教室内两面墙上贴瓷砖的图。

  教师:

你能比较出这两面墙贴瓷砖部分的大小吗?

  学生:

由于每块瓷砖的大小是相等的,我数一数哪面墙上的瓷砖块数多,哪一面墙的面积就最大。

  教师:

现在你有办法比较出你桌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哪个面积大吗?

(小组讨论,抽学生汇报)

  教师:

对,我们可以把长方形和正方形都分成一些相等的格子,再数一数格子的个数就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大还是小。

让学生先动手操作比较桌上两片树叶的大小,再抽学生汇报比较方法。

  总结:

要比较两个平面或物体表面的面积大小,可以借助相等的格子数量的多少来进行比较。

  3“统一标准”的重要性

  多媒体出示例3(没有分成方格的)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

  让学生先猜一猜,图A与图B哪个面积大?

  显示图A有6个方格,图B有24个方格,让学生比较,哪个图形面积大?

  学生1:

图B面积大,因为图B有24格,而图A只有6格。

  学生2:

我不同意,两个图中格子的大小不一样,我们单数格子的多少还不能确定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通过多媒体课件把两个图切割后重合,使学生感受到图A和图B面积一样大。

  总结:

从这次比较可以看出,如果用数格子的方法进行比较,格子的大小一定要相同才能比

较出结果。

[点评: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并不断创造认知冲突,既加深了对面积意义的理解,又为下节课面积单位的学习做好了认知准备。

]

 四、课堂活动

  

(1)在钉子板上围出你喜欢的图形,并数出你围的图形的面积是多少格?

  

(2)在格子纸上画3个面积等于9个方格的有趣图形(面积相等,图形的形状一样的)。

 五、反思小结

  教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现在你知道给相框装上多大的玻璃是求什么吗?

 

面积和面积单位

(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35~36页例3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认识面积单位cm2,dm2,m2。

  2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指定的面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能灵活选用不同的面积单位去测量面积。

【教具、学具准备】

  边长是1cm,1dm,1m的正方形各一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出示:

动物王国里小白兔和小熊正在吵个不停,原来它们在争论谁的家大)课件动态显示:

小白兔家的地面铺了24块砖,而小熊家的地面铺了36块砖(两种砖的大小不一样,小白兔家的砖要大一些,小熊家的砖要小一些),到底谁的家大一些呢?

小白兔和小熊想请你们来当“小裁判”。

  学生可能回答:

  学生1:

小熊的家大,因为它家地面铺地砖的块数多一些。

  学生2:

小白兔的家大,因为它家地面铺的砖要大一些。

  学生3:

一样大。

  教师:

现在有3种不同的意见,到底哪一个“裁判”说得对呢?

虽然小熊家的地面铺的砖的块数多,但它家的砖比小白兔家的砖要小一些,所以我们并不能以砖的块数的多少来比较谁的家大,那怎么办呢?

  学生:

如果砖一样大,我们就能根据砖的多少比较出结果。

  教师:

说得好!

要准确地知道面积的大小,就必须要有统一的度量面积的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单位。

(板书:

认识面积单位)

[点评:

创设问题情景,不断制造认知冲突,不断引发学生探索的需要,自然引出课

题,体现了引入的艺术。

]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1cm2

  看:

多媒体演示由4条1cm的线段围成的一个正方形,即1cm2,使学生初步认识1cm与1cm2的区别。

  量:

让学生从学具盒中找出最小的一个正方形,用尺子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

  教师: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学生看一看,摸一摸1cm2的正方形,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cm2有多大?

  找:

找一找我们身边的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cm2。

(大拇指的指甲盖、写字本上的田字格)

  摆:

教师指出,量较小的面积常用cm2作单位,让同桌合作用6个1cm2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估一估文具盒的上面的面积大约有多少cm2?

同桌合作用1cm2的正方形量一量。

  引:

如果我们用1cm2的正方形去量桌面的面积(不用操作完)。

请学生谈感受。

  [点评:

通过观察、测量、举例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1cm2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初步建立了1cm2的观念。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谈用1cm2量桌面的感受,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自然过渡到dm2的认识,体现了环节之间的协调。

]

  2认识1dm2

  学生动手操作用1cm2的正方形去量桌面(不用操作完),请学生谈感受。

让学生感受到:

cm2这个面积单位太小了,量起来不方便,如果换一个大的面积单位来量就好了。

  教师:

有没有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

  学生:

(略)

  教师:

确实有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你们先猜一猜是什么?

  学生:

平方分米。

  教师:

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学生:

因为我想到长度单位里比厘米大一点的是分米,我想面积单位里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可能应该是平方分米。

  教师:

说得太好了,这位同学在学习新知识时能联想到以前学过的知识,真会学习,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确实是平方分米。

  [点评:

老师的评价放在了点子上,也起了导向的作用。

]

  找:

让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1dm2的正方形,想一想,为什么选个正方形?

抽学生汇报,边长是1dm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dm2。

  比:

用手比划一下,1dm2大约有多大?

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dm2?

  摆:

同桌合作用1dm2的正方形去量桌面,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1dm2?

  引:

如果让你用1dm2的正方形去测量教室地面,你认为怎样?

[点评:

一环扣一环,不断制造认知冲突,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

]

  3认识1m2

  请学生观察并讨论,让学生感受到dm2这个面积单位太小了,量教室的地面不方便,要用再大一点的面积单位量就好了。

  学生可能会想到m或m2。

  教师:

为什么是平方米?

  教师:

大家学得真好,又认识了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1平方米,那么什么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学生: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那么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看:

出示边长是1m的正方形,学生量后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m2究竟有多大?

  比:

你能比出1m2有多大吗?

想一想身边什么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m2?

  做:

4人一组用手围1m2。

  估:

估计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三、课堂活动

  1议一议:

1cm2和1cm有什么不同?

  2第37页课堂活动第1~3题。

  动手操作。

 四、课堂小结

  教师:

说说你在今天的数学课上获得了哪些数学知识?

还有什么问题?

 五、巩固练习。

  第38页,练习六第1~4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40~41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七第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培养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

  2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3在解决与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1cm2的正方形卡片若干张,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

什么叫面积?

  说一说下面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1小格是1cm2)

  出示下面图形:

  教师:

你知道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

  学生可能无法回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一猜,并把猜的结果记录在图的旁边。

  教师:

同学们用估计的办法测得了这个图形的面积,但不精确,如果要准确知道它的面积可以怎么办?

  学生如果不能回答,教师可以引导:

长方形的周长可以测量、计算,那长方形的面积呢?

(板书课题: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点评:

教师引导学生不断产生认知冲突,并在回忆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出课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渴望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心理需要。

]

 二、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1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面积计算公式

  教师:

用1cm2的正方形摆长方形,至少要多少个?

(2个)

  学生取几个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边摆边思考:

用了几个正方形?

摆出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cm2?

  教师:

用5个、10个、18个小正方形分别摆成一个长方形,可以怎么摆?

请根据你的操作填写下表。

  学生逐一填表后展示汇报。

  姓名正方形个数(个)

  面积(cm2)长(cm)宽(cm)

  提问:

从上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学生1:

长方形的面积与正方形的个数有关,用了多少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多少cm2。

  学生2:

与长方形的长有关,长越长,长方形的面积越大。

  学生3:

不,与宽也有关,如果宽很短的话,长方形的面积不一定大。

如…

  教师:

也就是说长方形的面积与它们的长和宽都有关系,对吗?

  [点评:

让学生在拼摆的活动中自主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又为下一步抽象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提供感性支撑。

]

  2用覆盖的办法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出示下面的几个长方形:

  学生分组用1cm2的正方形去覆盖上面3个图形,并填下表:

  图形长(cm)宽(cm)面积(cm2)

  ABC

  教师:

从刚才的探索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通过交流,尽量让学生感受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系。

  教师:

根据上表看一看,算一算,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

长乘宽就等于面积。

  教师:

是这样的吗?

再算一算学习例1时拼的长方形,看是否都具有这一关系?

  教师:

请你们大胆猜一猜,可以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

(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点评:

在例1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探索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

宽的关系,并抽象概括出面积计算公式,充分体现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加了学

生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

  3验证发现

  

(1)数一数,算一算,填一填。

   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cm,

   长方形面积是()每格1cm2,面积是()

   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cm

   长方形面积是()

  

(2)算一算。

  [点评:

通过以上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乘宽得到。

]

 三、巩固应用

  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2完成练习七第2题

  让学生完成练习七第2题。

  3实践活动:

测量并计算面积物体名称课桌面数学书面文具盒面黑板面长宽面积

 四、反思小结

  教师:

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点评:

把学生的自主反思与课堂小结结合起来,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42页例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能借助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2.能运用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归纳类比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类推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

小明的家,显示家里的电视机。

小明的妈妈说:

“小明,这

张方巾的边长是9分米,把它用来遮电视机。

”小明说:

“电视机的荧光屏长56厘米,宽42

厘米。

  教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

(1)电视机荧光屏的面积是多少?

(2)方巾的面积是多少?

[点评:

在情景中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觉

到问题的现实性。

二、自主探索,感悟方法

  教师:

你能根据上节课学习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这两个问题

吗?

  学生独立解决后交流。

  学生1:

计算电视机荧光屏的面积可以直接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

即56×42=2352(cm2)。

  学生2:

方巾是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没学过。

  教师引导:

想一想,长方形与正方形有什么联系?

  学生3:

可以把正方形的边长分别看成长方形的长和宽,由此,方巾的面积通过9×9=81(dm2)来计算得到。

[点评: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求方巾面积的问题,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

主建构,又为下一步归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做好孕伏。

]

三、归纳概括,得出公式

  教师:

根据刚才的讨论,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

[点评:

学生结合具体情景,根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自然总结出正方形面积计

算公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

四、巩固运用

(1)完成第43页课堂活动第2题。

(2)完成第43~44页练习七第1,3,4题。

(3)让有能力的同学做第44页的思考题。

五、课堂小结

  教师: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还有什么问

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45页例4及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能区别周长和面积,加深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

  2能估测长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

要知道一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你可以怎么办?

  学生可能回答:

  学生1:

用方格去摆。

  学生2:

分成若干格再数格子。

  学生3:

量出长和宽再计算。

  学生4:

估测。

  教师:

说得好,我们既可以计算,又可以估测。

这些办法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估测

  出示长方形:

  教师:

如果问题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估测)学生独立解决后,再交流自己是怎样估测的。

  [点评:

让学生感受到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估测解决求长方形的面积,并亲身经历估

测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又有利于学生估测意识的培养。

]

  2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教师:

如果要求这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先应怎么办?

  学生:

需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

  学生独立测量教科书第45页例4中长方形的长和宽,并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

  学生交流测量情况和计算结果,教师提问:

你是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

  学生讨论:

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从两者的意义、计量单位及计算方法上去比较周长和面积的区别,并交流、填表。

板书:

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意义计算公式

周长面积

[点评:

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周长和面积,并通过讨论,进一步认

识周长和面积的不同,加深了学生对周长、面积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

的完善。

]

三、巩固应用

(1)在钉子板上围成课堂活动第1题的图形,再想一想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吗?

(2)完成练习八第1,2,3题。

(3)实践活动。

①先估计教室面积,再测量出教室的长和宽,并计算周长和面积。

②估计操场的面积。

四、反思小结

教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周长和面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简单的换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48~49页,例1、例2、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面积单位及其算法的回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

  2在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了解单位换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

米尺、小黑板一块、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具:

尺子(直尺、米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忆,激活原有知识

  教师:

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面积单位?

这些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2激发兴趣

  计算数学书、小黑板、教室地面的面积用哪些面积单位合适?

这些面积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提示课题:

简单的换算

[点评:

选取现实生活中的镜头,从不同角度广泛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感

悟并探究简单的换算,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方格图:

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说说你的方法。

  

(2)学生汇报:

  ①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求正方形的面积:

一个方格是1cm2,这里有100个方格,所以是100cm2。

  ②用尺子量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0cm,运用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求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00cm2。

  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还可用1dm表示,运用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求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dm2。

  (3)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有同学说是100cm2,有同学说是1dm2,到底谁对谁错呢?

说说你的想法。

  引导学生说出:

他们的说法都正确。

因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既可以用10cm来表示,也可以用1dm表示,所以它的面积既可以说成是100cm2,也可以说成是1dm2。

  (4)由此可见,1dm2与100cm2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小结:

1dm2与100cm2之间的关系是1dm2=100cm2,因为他们算的是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

而正方形的边长1dm和10cm是相等的,所以1dm2和100cm2是相等的。

(板书:

1dm2=100cm2)

[点评: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出1dm2=100cm2,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心理,又能为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作好铺垫。

]

 2教学例2

  

(1)师生共同总结学法:

①回忆在同一个图形里有不同的单位计算面积的过程。

②将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③找出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运用以上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